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b,易瑞沙,Iressa)联合紫龙金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36)例和单药组(35)例,两组均自服吉非替尼250mg1次/d,联合组加服紫龙金片2.6g3/日。治疗60d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随访2年评价客观疗效和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有效率(27.8%);单药组CR有效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单药组,但在统计学上未见显著差异;联合组症状改善率88.9%(32/36)高于单药组68.6%(24/3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疹、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紫龙金片治疗NSCLC效果优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的效果,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57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ⅢA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口服吉非替尼250mg Qd.统计方法:疗效评价用χ2检验.[结果]所有57例均可评价疗效:CR 4例,PR27例,SD 7例,PD19例;其中,性别,吸烟史,PS评分,病理类型及既往化疗方案数都与RR相关.生存期随访至2007年1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5.1个月(1~27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0.5~25个月),36例6个月内出现进展,16例服药6~12个月进展,1年生存率25.4%.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恶心呕吐为主,多为轻度.[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女性有效率高于男性;PS现状好者效果优于PS差者;不吸烟者效果高于吸烟者,一线治疗5例中4例有效(均为女性,腺癌3例,鳞癌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晚期NSCLC患者28例,一线应用吉非替尼250 mg/d,午餐后顿服,直至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毒性而终止.结果 28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3.6%),部分缓解11例(39.3%),疾病稳定7例(25.0%),疾病进展9例(32.1%),客观有效率为42.9%(12/28),疾病控制率为67.9%(19/28).中位生存期为15.5个月,1年生存率为64.3%(18/28).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腺癌与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年龄、手术、PS评分、吸烟史与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毒副反应: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21例,腹泻9例,恶心、呕吐3例,均为1、2级毒副反应,没有出现问质性肺炎.结论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IJC疗效好,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吉非替尼联合择期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择期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3例晚期NSCLC,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对10例吉非替尼治疗获益的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联合组联合放疗,对照组继续单独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直至病情进展.结果 到随访截止日期,全部患者1年生存率达53.8%(7/13),2年生存率达46.2%(6/13).联合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4个月和8个月(P=0.0019),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2个月和10个月(P=0.0062).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无症状性肺纤维化3例.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择期放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显著延长PFS和OS,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NSCLC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合理选择.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toxicity ofgefitinib combined with selected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rom March 2006 to February 2009,10 of 13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who got benefit from gefitinib were enrolled to treatment group (gefitinib concurrent selected radio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gefitinib only), with 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ponse was evaluated a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Results No patient got complete remission (CR). Ten of 13 patients got partial remission (PR) and stable disease (SD). The 1 year and 2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53.8%(7/13) and 46.2%(6/13)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PF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24 months and 8 months respectively(P= 0.0019). The median OS was 32 months and 10 months respectively (P= 0.0062). The main toxicities were reversible skin rash and diarrhea,and 3 patients developed asymptomatic 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 Conclusions Gefitinib combining with selected radio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tolerate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It may prolong PFS and OS. It may be a rational choice for the standard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NSCLC.  相似文献   

5.
冯慧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13-1914
目的 观察单药吉非替尼在晚期肺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因条件有限未行EGFR突变基因检测,应用吉非替尼250mg/d,评价其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长短及不良反应.结果 不吸烟女性的疾病控制率占所有女性病例数的60.0%,男性吸烟患者为33.3%.PFS女性为5.8月,男性为2.1月,皮疹在有效患者中发生率70.0%,无效患者中发生率35.7%.结论 在不能进行基因检测的情况下,吉非替尼通过优势人群选择能达到较高的治疗目标,皮疹发生可能与治疗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1/d,口服,疗程2~8个月。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患者有效率35.4%(17/48),其中完全缓解(CR)4.2%(2例)、部分缓解(PR)31.3%(15例);临床控制率为68.8%(33/48),其中有效(CR+PR)35.4%(17例),稳定(SD)33.3%(16例);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5.0%(36/48)。腺癌组有效率及临床控制率显著优于非腺癌组(P〈0.01);男性患者有效率为23.5%(8/34),女性患者有效率为64.3%(9/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3%(39/48),其中腹泻为38.5%(15/39);皮疹发生率为68.8%(33/48)。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1/d,口服,疗程2~8个月。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患者有效率35.4%(17/48),其中完全缓解(CR)4.2%(2例)、部分缓解(PR)31.3%(15例);临床控制率为68.8%(33/48),其中有效(CR+PR)35.4%(17例),稳定(SD)33.3%(16例);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5.0%(36/48)。腺癌组有效率及临床控制率显著优于非腺癌组(P〈0.01);男性患者有效率为23.5%(8/34),女性患者有效率为64.3%(9/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3%(39/48),其中腹泻为38.5%(15/39);皮疹发生率为68.8%(33/48)。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吉非替尼在EGFR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其中34例实施放疗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8例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定期随访后对两组治疗患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5月,与对照组(10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放疗联合吉非替尼的综合疗法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显著改善晚期肺癌近期疗效,但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收集11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1例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18.2%),病情稳定6例(54.5%),进展3例(27.3%).不良反应:痤疮样皮疹4例(36.4%),腹泻3例(27.3%),胃肠道反应5例(45.5%),轻度肝功能损害2例(18.2%).[结论]吉非替尼在部分放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中能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减轻用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和靶向人群、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行含铂化疗无效NSCLC患者使用口服吉非替尼治疗,250mg/d,分析疗效与生存时间,以COX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是8d。全组病例均可评价疗效,CR2例,PR11例,SD9例,PD8例,有效率40.0%。经影响因素分析,腺癌是疗效预测的唯一因子。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为肿瘤脑转移。结论对于部分化疗较多而病情无法控制的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安全耐受,其靶向人群为肺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适形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放疗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Gy/次,1次/d,5次/周,DT66~72Gy。治疗组同步口服吉非替尼,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服2月。胸部病灶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在放疗30天内经胸部增强CT扫描评价近期疗效,急性副反应及晚期并发症按照RTOG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37.1%、22.9%,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4.3%、5.7%,两组同期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79、4.20,P<0.05)。吉非替尼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疹、腹泻。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未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系统检索2008年12月-2018年12月收录在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的相关文献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 包含2 275名患者。就有效性而言, 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SUCRA)显示厄洛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方面最佳(0.88), 阿法替尼在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0.82)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0.86)方面最佳, 吉非替尼在PFS(0.45), ORR(0.42)和DCR(0.45)方面均最差。就安全性而言, 仅厄洛替尼与含铂的双重化疗在3~4级不良反应率(OR=0.29, 95% CI:0.08~0.98)和停药率(OR=0.14, 95% CI:0.01~0.86)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序结果也支持厄洛替尼的安全性最好。SUCRA结果提示吉非替尼(0.31)发生3~4级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比阿法替尼(0.57)小, 其(0.44)发生停药的可能性与阿法替尼(0.41)相似。   结论   厄洛替尼可能是三者中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江波  赵金奇  何文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808-4810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治疗50例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对相关症状的控制。[方法]5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期或Ⅳ期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直至患者死亡或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服药前或服药后每月复查C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客观缓解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76%,症状改善率为70%,性别及吸烟两亚组之间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分期、PS评分及既往治疗等各亚组之间疗效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5个月,中位生存期16.8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是晚期肺腺癌治疗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ALD)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ALD患者为观察分析对象,均给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级,记录该组患者的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方法将2008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肺癌患者分为同步组60例和序贯组38例,同步组采用吉非替尼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吉非替尼250 mg/d),而序贯组采用先服用吉非替尼直至疾病进展,再进行放疗。统计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利用R×C表的χ2检验和2×2表的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在同步组中出现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进展(progress of disease,PD)、有效(response rate,RR)和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 rate,DCR)的比例分别为76.67%、1.67%、86.67%和98.33%,而在序贯组出现PR、PD、RR和DCR的比例分别55.26%、15.79%、65.79%和84.21%。有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在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比例分别为68.33%和47.37%,而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则分别为23.33%和5.26%。患者出现PR、PD、RR、DCR、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和2年生存率在同步组与序贯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的构成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肺癌采取吉非替尼联合同步放疗的方案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生存期长,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口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治疗为埃克替尼组,口服厄洛替尼(150 mg,1次/d)治疗设为厄洛替尼组,两组治疗后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为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分析及不良反应.结果 埃克替尼组患者RR(总缓解率)[35.3% (12/34)]稍高于厄洛替尼组[20.6% (7/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7),两组DCR(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3% vs 76.5%,P=0.355;8.53个月vs 6.86个月,P=0.353).埃克替尼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 =0.046).结论 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埃克替尼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Ⅱ型肺泡表面抗原(k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吉非替尼治疗前后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病理资料完整、未经化疗的NSCLC患者85例,分为吉非替尼治疗前后组,以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KL-6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NSCLC治疗前组血清kl-6、MMP-9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组,治疗后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治疗前后血清中KL-6与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5,0.613)。结论:kl-6、MMP-9可能共同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吉非替尼似乎可对这一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以期为NSCL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进行治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NSCLC患者共80例,按照临床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吉非替尼250 mg/d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法替尼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ER和DCR为60.00%和8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5.00%和5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法替尼治疗NSCLC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并能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厄洛替尼(erlotinib)与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7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NSCLC患者(≥65岁),分为两组,试验组42饲,服用厄洛替尼(15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34例,给予以铂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或单药化疗. [结果]厄洛替尼组和化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1.0%(13/42)和25.0%(8/3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9.0%(29/42)和65.6%(21/32),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5个月和5.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7.2个月,厄洛菩尼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度疹和腹泻,多为I度~Ⅱ度,无因不良反应需停药者,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呕吐和脱发,多为I度~Ⅱ度,有2例患者在第一周期化疗后出现Ⅳ度白细胞下降而停止化疗,改用厄洛替尼治疗. [结论]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不差于化疗,但不良反应比化疗小,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