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研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的患者依次采用常规模式、NBI模式及靛胭脂染色放大方法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溃疡周边黏膜的胃小凹及微血管,评价各捡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于改变最显著部位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58例胃溃疡患者中,良性溃疡37例,恶性溃疡21例.在观察溃疡轮廓方面,NBI与染色内镜或普通内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NBI最清晰;对于溃疡周边黏膜胃小凹的形态观察,NBI或染色内镜均优于普通内镜;在对溃疡周边黏膜微血管的观察中,NBI具有绝对优势.YBI模式下,胃小凹形态分为6种类型,恶性溃疡周边黏膜胃小凹多为Ⅵ型,此型与胃癌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94.8%,敏感性90.5%、特异性97.3%.NBI放大内镜下86.5%(32/37)的良性溃疡周边黏膜微血管走形规则,85.7%(18/21)的恶性胃溃疡周边黏膜可观察到不规则走形的微血管.结论 NBI,电子染色,操作简便,对胃溃疡轮廓显示清晰,放大后更可清晰观察到溃疡周边黏膜的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有助于提高胃癌的靶向活检准确率,时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在胃良恶性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7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图像的清晰度,溃疡轮廓、周边黏膜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结果 97例胃溃疡中,良性61例,恶性36例.对溃疡轮廓、周边黏膜胃小凹及微血管的观察,NBI具有绝对优势,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94.85%、91.67%、96.72%)显著高于常规内镜(84.54%、80.56%、86.89%),P<0.05.结论 NBI对胃溃疡的鉴别优于常规内镜,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36-1137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来我院行内镜检查的上46例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按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内镜检查,观察组行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的消化道微细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胃黏膜病变轮廓的清晰度。结果 NBI技术在显示病变轮廓图像的清晰度为95.65%,高于常规检查的13.04%;NBI技术在显示黏膜血管形态的清晰度为86.96%,高于常规检查的43.48%;NBI技术在显示胃小凹形态的清晰度为73.91%,高于常规检查的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采取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染色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NBI在大肠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3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46例。分别采用常规模式、NBI模式及染色方法对病变进行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pit)形态分型及微血管(CP)形态分型,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46例患者发现息肉样病变54个。NBI与普通内镜对病变轮廓、pit及CP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BI明显优于普通内镜。NBI与染色内镜对病变轮廓与CP的显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BI优于染色内镜;两者在病变表面pit的观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NBI内镜下pit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7%、90.9%和90.0%,CP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6%、95.3%和81.8%。结论 NBI内镜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大肠息肉样病变轮廓、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能较好地区分大肠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操作转换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检查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60例,采取病例自我对照方法,在无痛麻醉状态下,分别采取普通模式,NBI模式、亚甲蓝染色反复观察病灶,并记录病灶的大小、范围于改变最明显处行活检并行病理检查.比较普通模式、NBI模式及亚甲蓝染色内镜对病变检出率.观察NBI下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结果 亚甲蓝染色及NBI对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模式(P〈0.01),业甲蓝染色检出率高于NBI(P〉0.05).NBI内镜在对病变轮廓、胃黏膜浅表微血管的观察上,均较普通内镜或亚甲监染色内镜清晰,尤其是对于凹陷性病变的观察则更为清晰.对胃小凹的观察与亚甲监染色内镜无明显差异,均较普通内镜清晰.结论 NBI指导下的活检可进一步提高对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靶向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体表超声对胃良恶性溃疡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体表超声对胃良恶性溃疡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超声检出的177例为研究对象,恶性溃疡124例,良性溃疡53例;35例采用彩超观察。结果:恶性溃疡组73%壁厚>1.2cm,83%增厚范围>4cm,86%溃疡大小>1cm,82%溃疡深度>0.3cm;良性溃疡组40%壁厚>1.2cm,55%增厚范围>4cm,49%溃疡大小>1cm,64%溃疡深度>0.3cm。分别以壁厚>1.2cm、范围>4cm、溃疡大小>1cm、溃疡深度>0.3cm为诊断恶性溃疡标准,灵敏性73%~86%,特异性36%~60%;粘膜中断、凹陷回声增强及壁层次结构破坏模糊为良恶性溃疡共有征象。彩超观察:恶性组29例中23例在增厚的胃壁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仅3例未显示明显血流;6例良性溃疡中5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图像良恶性溃疡鉴别困难,彩色多普勒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还需积累病例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7.
388例胃良,恶性溃疡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告388例胃良、恶性溃疡,对其内镜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病高峰年龄在45~60岁,男多于女,良性溃疡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在胃角及幽门管而以小弯侧发病率最高,溃疡直径多小于2cm(占89%);恶性溃疡多深大,表面不平有增殖灶,以胃底一贲门分布最多,胃腔各部恶性溃疡与该部位发生溃疡总数之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胃体、胃底一贯门、胃窦、胃角、幽门前区。胃体最高达49%。行幽门螺杆菌检测312例,阳性232例,占检查fL73%,占本组病例59%,它表明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关系密切,鉴于溃疡分布特性,认为在充分掌握良、恶性溃疡的一般判断标准下,对发生在胃体及胃底贲门部的溃疡应高度警惕,定期随访追踪。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显像对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的声像图标准。方法 采用高频B型超声显像观察并测量282例胃良、恶性溃疡的大小,溃疡周围胃壁厚度、规则程度、胃壁内侧第2层厚度、蠕动情况及增厚胃壁与正常胃壁分界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17例良性溃疡和165例恶性溃疡直径分别为14.86±10.42mm和18.25±11.32mm,周围胃壁厚度分别为13.25±5.79mm和17.92±8.37mm,胃壁内侧第2层厚度分别为1.95±0.65mm和4.36±1.28mm。经t检验,P值分别为P(0.05,P<0.05,P<0.01。以溃疡周围胃壁层次显示清楚、规则,内侧第2层厚度<3mm作为良性溃疡鉴别诊断标准,其敏感性达98.29%,特异性达96.97%。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普通胃镜对172例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采用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对黏膜有可疑病变的区域进行靛胭脂染色并放大观察,分别在病变活动区域取活检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观察病变轮廓方面,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染色内镜或普通内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最清晰,尤其是对于局灶性浅表性病变的观察;对于胃小凹的形态观察,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或染色内镜均优于普通内镜;在对胃黏膜微血管的观察中,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具有绝对优势.172例中发现早期胃癌4例,重度异型增生3例,中度异型增生7例,轻度异型增生15例.可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模式下观察到6种胃小凹形态类型,早期胃癌主要表现为Ⅵ型,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V型及Ⅳ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下2例早期胃癌患者呈现新生或粗大血管,在其中1例显现螺旋形毛细血管.结论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操作简单、安全,能够较为清晰地发现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病灶,使活检病理检查阳性率明显提高,对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ME-NBI)早期诊断胃癌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100例高度疑似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普通白光内镜(WLE)、ME-NB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WLE与ME-NBI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手术结果得知,... 相似文献
14.
胃镜下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及误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3年,11099例胃镜检查中,共检出胃良性溃疡304例,恶性溃疡144例,其中恶性溃疡被误诊为良性者有13例。被误诊为良性溃疡者多为不典型的恶性溃疡,文章对这类溃疡的胃镜下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避免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级微血管成像(SMI)显示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血供特征、血流分布模式,探讨SMI技术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5至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7例,共68个甲状腺实性结节。所有甲状腺实性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应用CDFI、SMI观察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血供特征、血流分布模式,并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进行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CDFI与SMI显示甲状腺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差异。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DFI、SMI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68个甲状腺实性结节中,良性结节41个,恶性结节27个。CDFI、SMI显示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以周边型(Ⅱ型)、混合型(Ⅳ型)血流分布模式为主;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多为中央型(Ⅲ型)血流分布模式。SMI显示血流更敏感;SMI对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Ⅱ型、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Ⅲ型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均高于CDFI[68.3%(28/41) vs 46.3%(19/41),77.8%(21/27) vs 37.0%(10/2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χ2=9.16,P<0.01);而SMI对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Ⅲ、Ⅳ型,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Ⅱ、Ⅳ型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与CD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以Ⅱ型、Ⅳ型血流分布模式诊断为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Ⅲ型血流分布模式诊断为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CDFI、SMI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0%、80.5%、73.5%、68.0%、76.7%,88.9%、95.1%、92.9%、92.6%、92.3%。 结论SMI对血流显示更敏感,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Barrett食管(BE)在窄带内镜下的图像特征与组织学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B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临床拟诊BE的患者进行NBI检查,根据黏膜和血管的形态行NBI图像分类,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在NBI模式下,对B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2%、78.6%和93.9%,明显高于常规内镜.与组织学比较,无肠化生的BE,NBI下黏膜形态多表现为A型,高级别黏膜内瘤变(HGD)的黏膜形态全表现为D型,而肠化生(SIM)和低级别黏膜内瘤变(LGD)两者的黏膜形态多表现为C型.结论:NBI可明显提高对BE诊断的准确率,且与组织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全面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年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利用Meta-Disc 1.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4篇文献,包括7 255例胃癌患者和7 711处病灶。Meta分析结果显示:ME-NBI诊断胃癌准确性的合并灵敏度(SE)为0.87(95%CI:0.85~0.89);特异度(SP)为0.96(95%CI:0.96~0.97);约登指数(YI)为0.83;阳性似然比(LR+)为10.91(95%CI:7.16~16.61);阴性似然比(LR-)为0.15(95%CI:0.11~0.20);诊断优势比(DOR)为82.61(95%CI:46.64~146.31);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下面积(AUC)为0.95(95%CI:0.93~0.97)。结论 ME-NBI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胃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可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08例,以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8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胃黏膜可疑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分别经常规胃镜(常规胃镜组)、单纯NBI(NBI组)、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联合组)检查,对比不同检查的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浅表毛细血管结构评分3分率最高,分别为72. 2%、65. 3%、63. 9%,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参照病理检查结果,联合组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3. 1%、94. 1%、92. 1%、91. 4%,且其假阴性率最低为5. 9%,与其他两组比较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结论 NBI结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查的影像学图像较常规胃镜和单纯NBI更为清晰,且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膀胱白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白光和NBI模式下观察膀胱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NBl分型.对可疑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进行对照.结果 在3 542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白斑者有171人,回顾171例患者检查资料,在白光模式下诊断率为80.12%(137/171),NBI模式下诊断率为94.73%(162/171),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与白光模式相比,NBI模式可增强病变的识别性,提高内镜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NBI内镜可提高对膀胱黏膜病变诊断的符合率.NBI在膀胱白斑病变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