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附着(new attachment):是牙周炎治疗后的最理想愈合方式,即在原来暴露于牙周袋内的病变根面上,经治疗后有新的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形成。新形成的牙周膜纤维一端埋入新牙骨质,另一端埋入新牙槽骨,从而形成新的功能性牙周支持组织,而新形成的结合上皮位于其冠方。新附着是常的牙周附着结构被急性破坏后,原来的胶原纤维与正常的牙骨质、牙槽骨重新附着的过程。它与新附着不同的是发生于原来正常根面上的附着过程,如翻瓣术中为便于操作,常将患牙邻近的牙周组织剥离,在龈瓣复位后的愈合中,原本正常的邻牙处发生的愈合过程。牙周修复(repair…  相似文献   

2.
牙周新附着是口腔医学界长划探索的问题之一。出于牙周病患牙的根面常产生各种变化,以至与周围组织生物学上不相容,从而影响了牙周组织新附着。在1890年代,Younger报告在牙周病患牙根面应用乳酸,做为机械去除牙结石和牙骨质的辅助方法,并期望通过酸的应用,恢复病牙根面的生物学活性,促进牙周组织附着。近年来,Register等对弱酸在牙周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筛选出了能够诱导牙周组织再生和促进新附着的最好药物,并阐明了酸的作用机理及有关问题。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扼要地介绍。  相似文献   

3.
牙周病的治疗以根面平整和翻瓣术为主要子段,组织愈合多数为长上皮附着,而非结缔组织新附着,多年来,牙周病学者们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病变牙根的处理方面,认为病变的牙根表面变化是阻碍牙周结缔组织附着的主要原因,采取了许多措施以改变牙根表面的特性,促进新附着形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及X线能谱分析对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标本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后,PDL细胞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并产生相应组织,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后的愈合为再生附着,翻瓣术后的牙周修复不能恢复原有的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的再生也是在胶原基质上钙盐沉积。胶原对骨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胶原蛋白在咬肌附着及再附着界面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山羊咬肌与下颌骨皮质骨面和松质骨面再附着中胶原在肌-骨界面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9只成年山羊为研究对象,其中1只为正常对照。将实验组山羊双侧下颌骨咬肌附着从骨面剥离,附着区骨面平均分为二部分,分别保留原骨面或去除皮质骨,暴露松质骨,咬肌原位缝合。术后2、4、8、12周采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两种肌-骨界面Ⅰ、Ⅱ、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观察表明,Ⅰ、Ⅱ、Ⅲ型胶原在愈合过程中的表达不同,但两种骨面的肌-骨界面胶原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再附着界面胶原表达随时间变化而与附着骨面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6.
牙周附着丧失及牙周生物型与成人正畸治疗密切相关。矫治前存在的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会影响正畸治疗效果,而不恰当的正畸治疗又会导致或加速其发生。现对正畸治疗中牙周附着丧失的病因、部位及其与正畸治疗相互作用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成年人牙周附着状况十年纵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口腔卫生条件较差的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牙周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分析牙周病进展速率与发达国家地区人群的区别。方法 在1984年对587名受检者进行的口腔状况调查的基础上,1994年由相同的检查人员随访复查了440人,其中398人仍有牙列,对其所有存留牙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等情况作了复查,分析牙周病的进展特点。结果 各年龄组受检者在10年后复查时,均有平均2mm以上的牙周附着丧失。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的牙周病进展速率较其他牙齿为重。成年人的平均牙周附着丧失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受检人群与其他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条件均较好的发达国家人群相比,牙周附着丧失情况基本相似。结论 与发达国家人群相比,牙周附着状况未显著不同;各年龄组相互之间,牙周病发展速率亦未见显著不同。提示人类牙周病发展可能是人类自身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量研究表明只有源于牙周膜的细胞才能产生新的牙周结缔组织附着。Boyko等(1981)研究牙齿移植协同牙周膜细胞种植可以产生牙周膜。本文的目的是证明自体牙周膜细胞种植可以产生新的牙周组织附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病人的牙周附着水平。方法:调查1 503名Ⅱ型糖尿病病人和819名健康志愿者的牙周附着水平,按年龄分组,用SPSS 16.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同一年龄组内,Ⅱ型糖尿病病人和健康对照组年龄构成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75岁组外,同一年龄组内Ⅱ型糖尿病病人牙周附着丧失程度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病人牙周附着丧失程度较正常人群明显严重,倡导早期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口腔卫生保健指导,预防牙周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牙周病是一组以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齿松动脱落为特征的疾病。常规的牙周治疗如洁刮治,Widman翻瓣术后愈合往往是形成长结合上皮(Long Junctional Epithelium LJE),防碍了牙周组织的再生与附着。近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的附着特征。方法 MTT法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的早期粘附,采用落射荧光观察细胞的粘附形态。结果 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早期粘附2h达到饱和态,且呈现不同的粘附时相。细胞之间逐渐以丝状结构联接,丝状结构与钛片的打磨走向一致,最后融合成片。结论 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粘附具有规律性,纯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对细胞的生长极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吸烟作为牙周炎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 ,吸烟与牙周组织的破坏有关 ;吸烟的人群中患牙周炎的机率高[1] 。本文调查了 2 80名吸烟及不吸烟者的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水平 ,旨在探讨吸烟与牙周附着丧失(AL)及龈退缩 (GR)的关系。材料及方法1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无明显系统性疾病的男性患者 2 80名。年龄 16~ 5 0岁。不吸烟者 168例 ,吸咽者 112例。2 指标2 1 软垢指数 (DI)  0 :牙面无软垢 ;1:牙颈部有散在点状软垢 ;2 :牙颈部有带状软垢 ;3 :软垢占牙面的 2 /3以上。2 2 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的附着特征。方法 MTT法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的早期粘附 ,采用落射荧光观察细胞的粘附形态。结果 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早期粘附 2h达到饱和态 ,且呈现不同的粘附时相。细胞之间逐渐以丝状结构联接 ,丝状结构与钛片的打磨走向一致 ,最后融合成片。结论 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粘附具有规律性 ,纯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对细胞的生长极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山羊咬肌与下颌骨皮质骨面和松质骨面再附着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方法:9只成年山羊为研究对象,其中1只为正常对照,实验组山羊双侧下颌骨咬肌附着从骨面剥离,附着区骨面平均分为两部分,分别保留原骨面或去除皮质骨,暴露松质骨,咬肌原位缝合,术后2,4,8,12周采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生物力学检测表明,2-12周肌-骨界面附着强度随时间延长有显著增强,而同一时间两种骨面的肌附着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咬肌再附着的形成与附着骨面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15.
邵龙泉教授点评:在前牙美学的构成要素中,矛周组织占据重要地位。牙周组织围绕着天然牙齿或修复体,它们与口唇、颜面组织的动静态协调关系是体现前牙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健康、功能、舒适、美观的治疗总目标,其成功实现取决于一整套全面的、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治疗计划。矛周美学治疗涉及各个部位的相互协调。牙周组织,作为矛齿的一个支持组织,决定美观修复体的环境,矛周手术应视为任何美学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口腔医师近年来对口腔临床美学治疗理想境界的追求被概括为“红白美学”,其中“白”是指天然牙齿或天然矛的修复体;“红”则代表牙龈乳头、附着龈和牙槽粘膜等软组织。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口腔美学中涉及牙周领域的“红色问题”及牙周治疗技术与修复治疗之间的关联,通过矛周外科手术与修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来恢复患者外形的美观、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动态有限元法分析前牙牙周附着水平与牙齿固有振动频率和动度的关系,为定量描述牙周附着水平和牙齿动度等牙周组织的生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上前牙三维结构基础上,构建反映牙周附着水平和牙周组织弹性特征的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牙周附着水平、牙齿固有振动频率和牙齿动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前牙振动是由多阶振动所构成,前4阶振动为主要的振动形式,与临床牙齿动度方向一致。随着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附着水平的降低,前4阶振动频率逐渐降低。牙齿不同方向的动度与牙齿在该方向的振动频率与振型相关。结论:牙周附着水平与振动频率有明确的相关关系,通过牙齿振动频率的变化可以表达出牙周附着水平的变化,并且与牙齿动度建立相关关系,牙齿动度可以通过不同方向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定量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牙骨质附着蛋白为分化指标,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分化趋势,并探讨诱导矿化对牙周韧带细胞牙骨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三代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接种后,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和矿化液诱导矿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原位检测牙骨质附着蛋白的表达,并比较诱导矿化对牙骨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初期呈条纹状生长,常规培养和诱导矿化培养务件下均能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诱导矿化对牙骨质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常规培养务件和诱导矿化培养条件下,纯钛表面生长的牙周韧带细胞能高度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提示纯钛表面体外培养的牙周韧带细胞具有形成牙骨质的分化趋势,从而可为种植体周构建牙周韧带结构提供在种植体侧的锚着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慢性牙周炎患者磁性附着体基牙的牙周状况。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门诊接受治疗的1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45颗磁性附着体基牙作为研究对象,修复后随访观察3年,比较磁性附着体基牙在义齿修复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及义齿的稳定性状况。结果 磁性附着体基牙在口内3年的存留率达91.11%。磁性附着体基牙在义齿修复前及修复3年后的PD值分别为(2.17 ± 0.77)mm和(1.89 ± 0.67)mm,修复后较修复前的PD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部分基牙松动度在义齿修复3年后较修复前增大,可能与可摘局部义齿功能稳定性变差有关(P < 0.05)。结论 磁性附着体义齿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弱基牙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基牙牙周状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基牙牙周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每个患者分别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6个月和1年,4个不同时期测定远中基牙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并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前和修复1年后拍摄数码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比较修复前后远中基牙的牙槽骨高度。结果修复前和修复1个月、6个月、1年后不同时期远中基牙菌斑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个月、6个月远中基牙牙龈指数和修复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1年后远中基牙的牙龈指数高于修复前(P<0.05)。同一个体修复前和修复1年后远中基牙远中侧的平均牙槽骨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缺损时应注意维护基牙的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有研究表明,快速进展型牙周炎可能与某些特异的致病菌有关。作者就附着丧失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Aa)、牙龈叶啉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关系进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