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评价SPECT/CT和术中内镜联合应用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中的定位诊断作用。方法 分析26例不明原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均能术中发现病灶及病因,其中SPECT/CT检查阳性率为88.5%,术中纤维内镜定位准确率为100%,随访1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不明原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首选SPECT/CT检查,确定大致部位后,术中再行纤维内镜确切定位,行确定性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时手术探查中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时手术探查中的诊断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001王平治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可分为慢性出血和急性大量出血。下消化道大量出血,发病率较上消化道低,但少数病例,诊断极为困难,因为弓愧下消化道...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方法 3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查明原因的进行栓塞或外科手术止血,仍然不明原因的,于造影血管灌注加压素及立止血后,结合内科治疗。结果 有17例病人查明出血原因,介入或手术治疗后止血。19例不明原因的出血,灌注加压素及立止血后,结合内科治疗,15例止血。结论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造影能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对造影仍不明原因的出血,局部用止血药也能达到止血目的,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腹腔内脏动脉造影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除溃疡病、胃底食道静脉曲张、胃癌、胆道出血四种常见原因外,往往诊断较为困难。传统的胃肠钡餐检查及钡剂灌肠检查,近年被认为误诊率高,需日服钡剂或钡剂灌肠,摄片检查时需推动,按压腹部对出血病人不利,有可能加重出血,在急性出血时已很少采用。目前对急性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首选检查为内窥镜。特别是纤维光束内窥镜已广泛应用,在内窥镜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5.
不明原因小肠疾病致下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部位不能确定,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探查的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及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不明原因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小肠出血,临床常规检查多不能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我院自1997~2003年对28例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出血行急诊介入诊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14~76岁,平均54岁。24例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控制的反复大量便血者,1例胃空肠吻合术后便血,2例肝癌肝动脉破裂出血,1例胆总管取石术后出血。所有病例最后均经手术、血管造影和病理证实。28例患者中,肿瘤性病变15例,其中小肠平滑肌瘤9例,结肠肿瘤4例,肝癌2例。血管性病变(肠道血管畸形)7例,肠道憩室1例…  相似文献   

7.
陈笃顺 《腹部外科》2011,24(6):378-379
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间作者治疗10例出血量大、经积极抗休克及大量输血等措施处理,仍然效果不佳的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诊剖腹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在儿童较为常见,其出血原因众多,并随年龄变化而不同。大部分消化道出血通过常规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可探明原因,对于少部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经保守治疗没有明显效果或者反复出血而不明原因者,胃十二指肠镜、电子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的"一站式"杂交诊治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内镜止血微创有效,可针对出血原因尚不明确的病变进行取材活检。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而对紧急情况下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仍需积极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小肠良性疾病致消化道出血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良性疾病致消化道出血12例诊治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310006)朱玮小肠良性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报道较少,主要因为本病发病率低。大约占消化道肿瘤的0.1%~0.2%[1],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往往诊断困难。一些出血原因不明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手术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经内镜、血管造影、增强CT扫描及核素扫描均不能明确下消化道出血部位及原因、由于反复出血或出血凶猛而采用剖腹探查诊治者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血管发育不良或畸形(5例),其次,小肠憩室2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3例原因不明。最终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右半结肠切除(7例),其他有病变小肠段切除3例及结肠次全切除1例。死亡率27.3%,再出血率18.2%。结论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多数病人可以通过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及治疗,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约占消化道出血的3%~5%,主要发生在小肠部位。传统的检查方法常常难以到达出血部位,而小肠镜,特别是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的问世,不断增加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确诊率,并且可直接在镜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初始内镜检查(包括胃镜和结肠镜)阴性而不明来源的消化道出血,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3%~5%.病变部位常位于小肠,反复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常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与治疗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在肝移植术后2 d~4.5年.经检查发现患者的出血原因主要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3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3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出血2例,十二指肠降段黏膜下小动脉出血、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后出血、胆道出血及不明原因出血各1例.有2例经止血治疗无效而死亡,1例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死于晚期肿瘤,其他患者经过积极止血治疗后好转,并长期存活.结论 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等.采用及时的止血治疗,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根据失血量与速度将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占10%,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约占30%~50%。但良性结肠息肉引起的急性大失血临床少见,诊治上有其特殊性。本科收治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例术前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行腹腔镜探查,12例确诊后11例经脐部延伸小切口,提出肠管在腹外手术;1例免于手术;1例病因不明。结果:11例患儿均未中转手术,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75min。术后5~10d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等优点,适用于不明原因的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病例。  相似文献   

16.
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性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5例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造影,通过导管注入垂体后叶素或和明胶海绵、螺圈等止血。结果:32例造影呈阳性,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止血有效率90.1%。结论:介入性方法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急性下消化宙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结肠出血最多,结肠出血原因中,血 畸形为最多。  相似文献   

18.
DSA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SA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行DSA,穿刺右侧股动脉后,将5FYashiro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以及髂内动脉造影,对部分疑有病变部位以3F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造影有阳性发现时,保留靶血管内导管,将患者送往外科手术;对有栓塞适应证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结果血管造影阳性率为66.67%(12/18);5例可见对比剂外溢,间接征象包括肿瘤血管及染色2例,血管性病变5例。6例DSA阴性。5例经导管栓塞后即刻止血。结论 DSA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初筛联合术中内镜对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23例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胶囊内镜及术中内镜检查结果,分析小血病因.结果 23例中,胶囊内镜初筛检出小肠病变22例,胶囊内镜与术中探查及内镜诊断的符合率为91%(21/23).结论 胶囊内镜初筛联合术中内镜是诊断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2—2002年期问对2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患行急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其中20例灌注血管收缩剂,5例予以经导管栓塞术。结果 显示出血灶23例(92.0%),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15例)、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征(15例)以及动静脉畸形(2例)。5例经导管栓塞治疗,获永久性止血;20例灌注血管收缩剂治疗后24h复发出血1例。造影后17例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例、择期手术11例;术前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符合率为88.2%。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急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