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莉  闫永波 《中国药业》2011,20(22):34-34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 Edge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菊状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学成分,鉴定为胡萝卜苷(化合物1)、香草酸(化合物2)、香草醛(化合物3)、邻二苯酚(化合物4)、槲皮素(化合物5)、芦丁(化合物6)和松柏苷(化合物7)。结论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药材短叶决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层析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短叶决明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β-谷甾醇(Ⅳ)、正二十七烷醇(V)、豆甾醇(Ⅵ)和肌醇(Ⅶ).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 F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该菌发酵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4R-ergosta-7,22-diene-3,5,6-triol(1)、互隔交链孢霉素(2)、5-羟基互隔交链孢霉素(3)、5’-epialtenuene(4)、篮毒菌素黄酮(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3的核磁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恰麻古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恰麻古块根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芦丁(Ⅱ)、槲皮素(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正三十二烷醇(Ⅵ)、正二十四烷(Ⅶ)、正十六烷(Ⅷ)和蔗糖(Ⅸ).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假地枫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假地枫皮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色谱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假地枫皮的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苷(querc itri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未知化合物(Ⅲ)。结论Ⅰ、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阿尔泰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阿尔泰金莲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手段分离化学成分,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β-谷甾醇(1)、藜芦酸(2)、琥珀酸(3)、香草酸(4)、柯伊利素(5)、荭草苷(6).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琥珀酸、香草酸、柯伊利素为该属植物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钩藤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方法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经理化、光谱和色谱分析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钩藤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喜果苷(vincoside lactam,Ⅰ)、异去氢钩藤碱(isocorynoxeine,Ⅱ)、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Ⅲ)、去氢钩藤碱(corynoxeine,Ⅵ)、钩藤碱(rhynchophylline,Ⅴ).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钩藤叶中分离得到,通过2D-NMR技术完善了化合物Ⅲ的核磁数据.  相似文献   

8.
石榴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林佳  李琰  徐丽珍 《中南药学》2005,3(2):70-72
目的对石榴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石榴叶以60%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聚酰胺、凝胶等色谱方法分离,以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石榴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鞣花酸(ellagic acid)、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木犀草素4′-O-β-葡萄糖苷(luteolin 4′-O-β-glucopy ranoside).结论 sy-1等4个化合物首次在国内分离得到,填补了我国石榴叶化学成分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荆三棱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荆三棱.Scirpus yagara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和精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醇(Ⅰ)、木犀草素(Ⅱ)、槲皮素(Ⅲ)、白藜芦醇(Ⅳ)、白皮杉醇(V)、荆三棱素A(Ⅵ)和荆三棱素B(Ⅶ).结论 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附子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附子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10-羟基乌头碱(2)、新乌头碱(3)、乌头原碱(4)和β-谷甾醇(5).结论 之前没有对附子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首次从中分离的到了化合物1~5.  相似文献   

11.
鬼箭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鬼箭锦鸡儿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溶剂法、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鬼箭锦鸡儿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9羟基紫檀烷、高丽槐素、3,9-二甲氧基紫檀烷、3-甲氧基高丽槐素和胡萝卜苷.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箭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鉴定鸡冠花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20柱色谱、重结晶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鸡冠花子的化学成分,用UV、IR、EI-MS、ES-MS、1H-NMR、13 C-NMR、HMQC及HMBC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鸡冠花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对羟基苯甲醛(2)、齐墩果酸(3);从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gmast-5-en-3-ol,oleate(4)、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5)、胡萝卜苷(6)、芹菜素(7)、木樨草素(8)、鸡冠花苷(9)。结论:化合物4~6首次从鸡冠花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紫花松果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分离紫花松果菊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用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紫花松果菊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 6个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 2 ,6 二甲基 7 辛烯 2 ,3,6 三醇 2 O β D 葡萄糖苷 ( 1) ,7,8 呋喃香豆素 ( 2 ) ,6 甲氧基 7 羟基香豆素 ( 3) ,咖啡酸 ( 4 ) ,咖啡酸甲酯 ( 5 ) ,咖啡酸乙酯 ( 6 )。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魏树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疆阿魏树脂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柱色谱、HPLC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1)、香草醛(2)、松柏醛(3)、3-(3,4-二甲氧基苯基)-2-丙烯醛(4)、阿魏酸(5)和β-谷甾醇(6).结论 化合物3、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新疆阿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种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 .etMaxim .)Har rms)种子的75 % ( φ)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Оrhamnopyranosyl ( 1 2 ) ara binopyranosyloleanolicacid(化合物Ⅰ)、hederagenin 3 O βglucuronopyranoside(化合物Ⅱ)、oleanolicacid 3 O βglucuronopyranoside(化合物Ⅲ)和齐墩果酸(化合物Ⅳ)。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金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手段分离化学成分,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山萘酚(1)、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萘酚3-O-α-L-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萘酚3-O-α-L-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Ⅰ)、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Ⅱ)、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Ⅲ)、5-羟甲基糠醛(Ⅳ)和尼克酰胺(Ⅴ).结论 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苦荞麦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荞麦种子中初步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ursolic acid,1)、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2)、大黄素(emodin,3)、尿嘧啶(uracil,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5)。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为首次从苦荞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禾本科香茅属植物芸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尿囊素(3)。结论3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补骨脂中新异黄酮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骨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补骨脂素(1),异补骨脂素(2),补骨脂查耳酮(3),补骨脂定(4),大豆苷(5),补骨脂异黄酮苷(6)。结论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