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舌三针结合自拟通络开窍汤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三针"结合自拟通络开窍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舌三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舌三针"结合自拟通络开窍汤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较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舌三针和项三针并用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中医院康复分院2010年lO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将其中采用联合舌三针和项三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将采用单纯体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吞咽障碍功能计分进行比较.治疗组计分为(1.01±1.12)分,对照组为(2.19±1.32)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和项三针对中风患者的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夏厚朴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洛阳仁大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60例)、常规组(60例).常规组接受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研究组接受半夏厚朴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以及... 相似文献
5.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9,(1)
从针刺疗法、针刺结合其他疗法2个方面对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但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还存在疗效评定标准不规范、分组不严格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规范,并着重对针刺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身麻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次,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感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31例和对照组(单纯通督调神针法)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督脉穴百会、风府、水沟、大椎、至阳、腰阳关为主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夹脊穴针刺,取颈2—7、腰1—5夹脊穴,双侧交替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在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疗效相当,但在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均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4%,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头针配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吞咽言语诊治仪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接受降脂稳斑、营养神经等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头针联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依据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及比较,并根据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进行疗效估算。【结果】(1)完成试验情况:至观察结束时,68例患者中有7例因转科、失访等原因予以剔除。其中,治疗组剔除3例,对照组剔除4例。(2)临床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SSA评分均下降(P0.01),SWAL-QOL评分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对SSA评分的下降作用和对SWAL-QOL评分的升高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头针结合吞咽言语诊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概述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失语症的认识,分析舌三针治疗失语症的机理。[方法]从中西医病因、病理、治法等方面对失语症进行总体论述,进而从穴位分布、经络循行、局部解剖以及实验研究等多角度分析舌三针治疗失语症的机理。[结果]现代医学对失语症分类、机理、评定研究深入,祖国医学侧重治疗,干预手段较多。舌三针穴位,位于咽喉部,与心、脾、肾等多条经络相关,针刺能够改善局部循环,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对多种生物因子表达有积极的作用,能促进语言功能恢复。[结论]失语症的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舌三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交流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基础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部失语成套测试(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失语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daily living,CADL)评分、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39 generic version,SAQOL-39g)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WAB失语商、CADL评分、SAQOL-39g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AB失语商、CADL评分、SAQOL-39g评分升高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交流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椎针通络循经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椎针通络循经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水平、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水平、洼田饮水试验以及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前(32.98±4.11)分,治疗后(26.26±3.04)分,试验组治疗前(32.38±3.19)分,治疗后(22.55±2.73)分,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口摄食量表分级比较,对照组治疗前(2.42±0.58)级,治疗后(3.41±0.31)级,试验组治疗前(2.45±0.66)级,治疗后(4.62±0.44)级,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对照组治疗前(2.22±0.65)级,治疗后(3.11±0.49)级,试验组治疗前(2.17±0.73)级,治疗后(4.12±0.58)级,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85.0%,对照组有效率65.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针通络循经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60d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前一时点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随访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值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吞咽障碍复常率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针刺疗法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与脑血流速度、脑血流阻力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区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两组均治疗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定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患者的平衡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CARS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I均显著降低(P<0.05);BBS、MBI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SV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CARS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I降低程度以及BBS、MBI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SV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ion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价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且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泉穴解惑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六泉穴解惑刺法)、对照组29例(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在饮水试验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在吞咽困难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泉穴解惑刺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舌面散刺联合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西药治疗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廉泉、风府、哑门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舌面散刺联合金津、玉液点刺出血,2周为1个疗程。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量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MAS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6,P=0.000);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级在Ⅰ级、Ⅱ级分布占比较多;广义估计方程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产生的疗效不同,治疗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吞咽功能疗效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I量表评分、MA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MBI量表评分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舌面散刺联合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确切,该治疗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