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能CT检测高尿酸血症(HUA)儿童双足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HUA患儿42例,对27例有关节症状的HUA儿童(有症状组)和15例无症状的HUA儿童(无症状组)进行双侧足踝双能CT检查,比较两组HUA患儿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结果有症状组足部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为92.6%高于无症状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患儿发现尿酸盐结晶54处,最常沉积部位依次为第1跖趾关节(25.9%)、踝关节(14.8%)、跟骨(13.0%),无症状组患儿发现尿酸盐结晶24处,最常沉积部位依次为跟骨(28.0%)、第1跖趾关节(16.0%)、第1趾骨(16.0%)。结论双能CT提示有关节症状和无症状HUA患儿均可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可以作为发现HUA患儿关节尿酸盐结晶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助于儿童HUA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检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9例痛风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四肢关节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采用双能量CT物质分离法处理图像,依据关节内有无尿酸盐沉积将结果判定为阳性或阴性,对两组尿酸盐沉积差异及双源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双源CT双能量扫描显示研究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临床诊断痛风结节患者均存在尿酸盐结节沉积,4例临床初诊未发现痛风结节而双源CT双能量检测出3例尿酸盐结晶沉积,总检出率高达96.55%;双源双能量CT检查对尿酸结节沉积病灶数目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查体。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检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诊断痛风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技术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进行患病关节的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照组为10列非痛风患者。采用双能量CT物质分解算法处理图像后,由2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根据关节有无尿酸盐结晶沉积将结果判定为阳性或阴性。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差异及双源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通过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24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共发现223处尿酸盐结晶沉积,而临床四肢体格检查仅能发现88处关节疑有病变,仅占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发现病灶的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未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对痛风疑似患者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测中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和无创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源双能量CT在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检出中的作用。方法选出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结果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现36处尿酸盐结晶,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常见沉积部位。结论双源双能量CT能清楚显示尿酸盐结晶,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尿酸盐结晶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确诊痛风患者和1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双能量CT表现。结果共30例痛风患者DECT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其中单关节受累17例,多关节受累13例,以指(趾)间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最明显;12例高血尿酸患者,DECT检查发现4例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具有简便、无创、快捷、灵敏、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可以作为痛风诊断、疗效评估及痛风高危人群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处理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0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DECT 检查,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DECT扫描见尿酸盐结晶沉积171例,诊断敏感性为90.00%;171 例DECT均可见尿酸盐沉积,见弥漫性绿色影,共发现542处,主要分布于四肢关节及附近结缔组织内,双足及踝关节、膝关节、双手及腕关节及肘关节病灶数分别为321、206、12及3处;尿酸盐结晶沉积最长径线<5 mm尿酸盐结晶共417 处(76.94%),5~10 mm共108 处(19.93%),>10 mm共17 处(3.14%);结晶形态多数不规则,部分呈点状。结论双能量CT 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检测率高,与病理穿刺一致性高,且对非典型部位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率高,可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CT科室中探究以双能CT成像技术进行尿酸盐结晶检测进而作为痛风诊断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以数字表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40例我院收治疑似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中,12例为对照组未检测出痛风,28例观察组确诊为痛风,对比两组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结果尿酸盐结晶阳性率上观察组占比85.7%(2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2/12),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中沉积部位在手腕有50.0%(12/24),在踝关节有25.0%(6/24),在足部有25.0%(6/24)。分析双能CT成像技术的指标,其灵敏度为92.9%(26/28),特异性为96.4%(27/28),诊断准确率为96.4%(27/28)。结论选择双能CT成像技术进行尿酸盐结晶检测从而指导痛风诊断,特异性高、灵敏度高,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双能CT尿酸盐结晶分布与中医证候关系。方法将8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双足双能CT检查,分析不同分型与双能CT尿酸盐结晶分布的关系。结果 86例患者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证39例(45.3%),瘀热蕴结证27例(31.4%),痰浊阻滞证8例(9.3%),肝肾阴虚证12例(13.9%)。4种分型均观察到尿酸盐结晶沉积,其中在第1趾骨的分布以湿热蕴结证阳性率最高,高于其余3组(P0.05);在第1跖骨的分布上以瘀热阻滞型阳性率最高,高于另外3组(P0.05);在第2~5跖骨的分布上以瘀热阻滞型阳性率最高,高于另外3组(P0.05);在跗骨的分布上以瘀热阻滞型阳性率最高,高于另外3组(P0.05)。结论研究痛风性关节炎双能CT尿酸盐结晶分布与中医证候具有关联性,双能CT影像学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其中医证型辨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
及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第2代DECT对最痛部位包括手腕关节或肘关节或膝关节或足踝关节及腰椎、骨盆和骶髂关
节进行扫描。用DE Image view处理软件独立分析、评价,以检查部位有绿色伪彩结晶沉积作为诊断依据。记录患者人口统计
学资料、血尿酸水平。3 例痛风患者穿刺活检检查尿酸盐结晶,与DECT结果进行比对。10例入组时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
沉积的慢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部位DECT,比较治疗前后尿酸盐沉积情况。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组、
AS组、RA组DECT(+)分别为98.4%(60/61),13.3%(4/30)、6.7%(2/30)(χ2=95.522,P<0.05)。21 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
DECT(+)为95.2%(20/21),4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100%(40/40)。3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比例分别为60.7%
(37/61),30%(9/30),23.3%(7/30)。3 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DECT(+)分别为97.3%(36/37), 44.4%(4/9), 28.6%(2/7)(χ2=
24.197,P<0.05)。痛风组共发现344 处尿酸盐结晶, 最常出现结晶沉积的部位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22.1%)、第一趾中远端
(19.8%)、跟骨(17.4%)、胫骨下端(13.4%),AS组共发现17处尿酸盐结晶,RA组共发现5处尿酸盐结晶。3例穿刺活检发现尿
酸盐结晶的痛风患者, DECT 在活检部位均检测到绿色标记的尿酸盐沉积。10例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慢性痛风患
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DECT,发现局部尿酸盐结晶减少。结论DECT可以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 有助于痛风
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随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状况,探讨DSCT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痛风患者48例作为试验组,其他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1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例骨关节炎患者及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采用双源CT对两组患者行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足踝关节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检查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在48例痛风患者DSCT检查中有46例发现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痛风诊断的敏感性为46/48(95.8%);在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伪信号影,诊断特异性为28/30(93.3%);有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与无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之间的尿酸盐结晶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增高和血尿酸水平正常的痛风患者,其DSCT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诊断痛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可以直观无创地显示患者检测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情况,提示DSCT可应用于痛风病情的监测,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痛风是因关节内结晶沉积而导致关节剧痛和发炎的一种疾病。这些结晶的生成是由于血中尿酸浓度异常增高所致。痛风最常侵犯大拇趾根部的关节,但也常见于脚的其他部位、膝、腕、手指和肘。它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的炎性变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当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24 h尿液离子含量及其与肾结石的关系,探讨其在痛风合并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连续就诊且资料完整的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和超声资料,分析肾结石与尿液离子成分的相关性以及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以双能CT证实的肾尿酸盐结石为金标准,探讨尿液离子异常对于痛风合并肾尿酸盐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80例超声发现下肢关节尿酸盐晶体沉积,61例超声发现肾结石,34例双能CT检查证实为尿酸盐结石。与超声检查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结石组的痛风病程更长[(48.7±26.6)个月vs.(84.0±30.6)个月,P=0.01],24 h尿草酸总量更高[(20.1±9.6) mg vs.(28.6±20.7) mg,P=0.001],24 h尿枸橼酸总量更低[(506.3±315.4) mg vs.(355.7±219.6) mg,P=0.001]。与双能CT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尿酸盐结石组痛风病程更长[(49.1±28.4)个月vs.(108.3±72.2)个月,P=0.001],24 h尿...  相似文献   

13.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当尿酸生成增多和 /或尿酸排出减少时 ,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如果高尿酸血症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在某些诱发因素下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酗酒等 ,尿酸盐易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而发展成痛风性关节炎 ,甚至有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和关节畸形[1] 。笔者选用立加利仙治疗 5 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 ,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 0 0 1年在本科进行体检的高干并根据实验室检查数据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者 5 0例 ,男 38例 ,女 12例。年龄 45~76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能谱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能谱CT检查,将扫描数据传输至AW 4.6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临床结果依据,分析能谱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结果 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共发现患病关节80个,其中52个关节得分为优,25个关节得分为中等,3个关节得分为差.能谱CT检查与临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发现尿酸盐结晶75例,尿酸盐结晶范围为0.1~55.0 mL,有效原子序数范围为7.20~7.85,平均(7.28±0.38),尿酸盐结晶数量(r=0.585,P=0.028)、体积与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程呈正相关性(r=0.781,P=0.011).结论 能谱CT可有效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可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圣华  徐卫国  龚建程 《浙江医学》2014,(23):1955-1956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等,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等[1].  相似文献   

16.
正痛风是因关节内结晶沉积而导致关节剧痛和发炎的一种疾病。这些结晶的生成是由于血中尿酸浓度异常增高所致。痛风最常侵犯大拇趾根部的关节,但也常见于脚的其他部位、膝、腕、手指和肘。它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的炎性变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当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产生过多,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尿酸即在血液及组织内积聚,形成"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常表现关节疼痛、红肿,很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包括所有关节、结缔组织等处为主要病变表现的疾病。包括了100  相似文献   

17.
张水娇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7):854-85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1]。急性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而致剧烈疼痛,关节红肿,痛风石形成;慢性期痛风石性关节炎,严重者甚至可致畸形或致残,且极易累及肾脏及心血管系统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  相似文献   

18.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持续升高,尿酸盐微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及邻近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9.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嘌呤物质,它分解代谢后形成一种产物———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能通过肾及大肠排出体外,如果人体摄入含嘌呤物质过多,或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血清及体液中的尿酸都会异常增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若不及时排出,进一步积聚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肾脏组织等,从而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可见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它的前奏曲,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痛风可分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20%左右的人有先天性酶缺陷家庭史…  相似文献   

20.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是尿酸钠或尿酸结晶从超饱和细胞和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而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结晶体沉积于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继而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炎。多数患者病情经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得以控制,部分患者病情反复,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治疗。2018年4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