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因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克隆性疾病,现将我院自1986年4月至1993年12月收治的166例成人MDS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66例中,男99例,女67例;男:女=1.7:1;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0.1岁;病程6-68个月。2.诊断与分期:本文采用Bennet(1982年)改良的诊断与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难治性贫血(RA)122例(73.5%);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RAS)5例(3%);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PS例(1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血液学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37例MDS进行核型分析。按FAB分型:难治性贫血18例(占48.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3例(占25.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6例(占16.2%)。结果37例MDS中16例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占43.0%),数目异常4例,结构异常5例,数目及结构异常7例;1例出现核型演变。结论细胞遗传学在MDS的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34^ 细胞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P法对56例MDS患者骨髓细胞CD34抗原进行检测,并随访3-5年,同时定期门诊复诊及住院治疗。结果 56例中,CD34^-33例,CD34^ 23例,随访3-5年后,阴性组10例(30.3%)转为急性白血病(AL),阳性组14例(60.9%)转为AL,差异有显著性(P<0.01)。17例RAEB患者中,CD34^-中数生存期47月,CD34^ 者16月,3年生存率前者69%,后者21.1%。12例CD34^ 高表达RAEB-T患者中,转化成AL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CD34^ 患者具有高危转为AL,CD34^ 高表达RAEB-T短期内转化为AL,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H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83例MDS患者中,77例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27.21%。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发生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8,-20/20q-,-Y,易位型,-7/7q-,+9,-5/5q-。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RAEB-t)较难治性贫血(RA)检测到更高的异常核型比例。随访78例中有17例转化为白血病,转化率为21.79%。核型异常者及IPSS评分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的几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及IPSS低危组(P〈0.05)。结论: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的正确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40例MDS患者骨髓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体外生长情况及患者血清、骨髓细胞对正常人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MDS中的难治性贫血(RA)74%为造血干细胞缺损(HSCD);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100%为免疫介导型(IC);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仅2例,造血微环境缺陷(HMED)及IC型各1例。结论:RA、RAS与RAEB、RAEB-T、CMML患者可能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群体,研究MDS的发病机制对克服治疗上的盲目性,提高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lop年2月一1988年2月,我院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邻甲苯胺法测定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otgn?)时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以观察MDS患者胰岛内分泌功能变化。l临床资料1.l对象:所选对象分两组,MDS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8-ot岁,平均34.3岁;对照组25例,为同期住院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缺铁性贫血6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班9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ZI-ho岁,平均35.l岁。1.2方法:所有对象受试前禁食12小时,早晨8时采空腹静脉血后,口服40%葡萄糖759,5分钟内服完,于cd、120、180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我院1975~1990年确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8例,进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8例MDS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8例,女性10例,男:女为1.8:1,年龄17~58岁,平均37.5岁,其中40岁以上16例占该组病人57%,发病后来院就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其中难治性贫血(RA)18例,伴环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AISA)5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4例,转化中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现将我院1 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5 9例 MDS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征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9例 MDS患者 ,男 35例 ,女 2 4例 ,发病年龄 6 .5~ 79岁 ,中位年龄 4 1岁 ,>5 0岁 2 1例。均为初诊患者 ,已除外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参照 FAB协作组 1 982年提出的分型与诊断标准 [1 ] :难治性贫血 (RA) 39例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 (RAS) 4例 ;难治性贫血伴…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水平。方法对26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外周血减少18例(46、15%),二系减少8例(30.77%),分类可见幼红细胞13例(50.00%),幼粒9例(34.61%);贫血25例(96.15%),中、重度贫血21例(80.77%)经治疗后26例IRA、RAS中血象改善16例(61.54%),无效10例(38.46%),转化为急性白血病2例(7.69%)。16例中完全缓解2例(12.5%),部分缓解7例(43.75%),无效4例(25%),转化为白血病3例(18.75%)。结论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白血病尤其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病例中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4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RCMD)10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excess of blasts,RAEB)14例,其中6例转化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onocytic leukemia,AML-M5),转白率20%;(2)本组6例MDS-RA患者联合使用雄激素、阿尔法D3、复方皂矾丸后,1例部分缓解,2例血液学改善,3例无效;(3)10例MDS-RCMD患者中5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除了上述三种药物加用小剂量强的松10-15mg/d后5例均获得血液学改善显效。1例MDS-RCMD患者使用环胞菌素A5 mg/kg/d,半年后获得完全缓解;(4)1例MDS-RAEB伴红系增生低下的患者使用环胞菌素A 5 mg/kg/d,3个月后进展为AML-M5。6例MDS-RAEB患者半年内进展为AML-M5,2例放弃治疗死于肺部感染,2例使用2个疗程DA方案治疗后无效,死于肺部感染,1例予以CAG方案化疗后获得部分缓解。结论(1)MDS是异质性且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本组20%患者进展为AML-M5,化疗反应差,死亡率高,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2)MDS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治疗中加用小剂量强的松可以提高疗效;(3)低危MDS患者使用环胞菌素A获得完全缓解说明免疫机制异常可能在部分低危MDS患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确诊MDS65例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MDS中,难治性贫血(RA)7例,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RS)3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多细胞系发育异常(RCMD)40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15例。65例(100%)可见红系病态造血,28例(43.1%)可见粒系病态造血,25例(38.5%)检出小巨核细胞。结论骨髓病态造血特别是小巨核细胞的检出对MDS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4例MDS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病例资料。结果本文4例MDS其突出表现并非以贫血为主,而是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特征。初诊均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而行波尼松治疗。虽2例首次治疗血小板呈一度恢复正常,但随之即下降;2例按ITP治疗无效。4例随病情进展均出现2系甚至3系血细胞减少及不同程度病态造血,其中1例最终转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粒细胞增多);1例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此类患者病史主要表现出血,容易误诊,早期观察病态细胞及多指标联合检测综合分析对诊断有帮助;同时动态随访对确诊MDS及防止MDS漏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8例 MDS 患者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 G 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88例患者中有47例(53.4%)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8为最常见的核型异常,占16.0%(14/88),―5/5q ―属于少见核型,仅占4.5%(4/88)。MDS 各亚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分别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50.0%(26/52),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73.1%(1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亚型总例数及核型异常例数均较少。36例核型正常者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44例核型异常者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简单核型异常者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复杂核型异常者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IPSS 染色体预后好、中、差3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31、10个月(P<0.01)。结论染色体核型与 MDS 分型关系密切,对 MDS 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是一组贫血的总称 ,但是常规工作中习惯上将遇到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首先考虑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MA)。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难治性贫血 (RA)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亦大多表现为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现将我们对比的红细胞 (RBC)参数的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MA3 3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17~ 85岁 ,平均每年 5 8.2岁。MDS3 3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0例 ,年龄2 5~ 82岁 ,平均 5 1.3岁 ,包括难治性贫血 (RA ) 2 4例 ,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 (RAEB) 5例 ,转化中原始细胞增多难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5^INK4B基因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AL)的发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白血病转化中的模式及意义。方法: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49例AL和22例MDS患p15^INK4B基因CpG高甲基化模式。结果:90%(26/29)初发AL中检出p15^INK4B基因的高甲基化,其中46%为完全甲基化,54%为部分甲基化;3例MDS转化的AL和9例复发AL全部检出p15INK4B基因甲基化,且完全甲基化的比例分别占67%和56%;11例缓解期AL患中仅5例(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检出部分甲基化(45%)。初/复发组p15^INK4B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02)。13例低危MDS(RA/RAS)患中5例(38%)检出p15^INK4B基因甲基化,且80%为部分甲基化;而高危组(RAEB/RAEB-T)9例全部检出p15^INK4B甲基化,且完全甲基化占56%,与低危MDS组有显性差异(P=0.002)。结论:p15^INK4B基因高甲基化频发于白血病和高危MDS,可能与白血病及MDS的发病和发展有关,并可能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预测AL复发及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an J  Chen ZX  Wang W  Cen JN  Xu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60-1264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因表达谱,试图发现与MDS发病相关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改变。方法 应用含500个基因克隆的定制cDNA芯片分析10例MDS患者(4例难治性贫血、1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4例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和1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转化型)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的转录谱,并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5个基因在50例MDS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5例以上MDS患者中均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共有95个,累及细胞生长和分化调控、细胞周期调节、信号传导、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聚类分析将不同阶段MDS患者分在两个组内,同时也将1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与其他难治性贫血聚在2个独立的亚组。半定量RT-PCR揭示5个所选基因中3个基因(60%)的表达水平与芯片结果一致;RNA螺旋酶相关蛋白(RNAHP)、G1/S期转化因子(GSPTI)和DNA损伤诱导的转录因子(DDIT3)在MDS患者与正常对照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态势。结论 MDS患者BMNC具有其内在的分子性质,检测DDIT3和RNAHP等基因的表达可能对MDS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AL)转化的特点。方法:动态观察124例MDS患者及MDS转化的AL(post MDS-AML)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染色体核型、治疗反应。结果:124例MDS患者中19例转化为AL,占MDS的15.32%,中位转白时间8(2~25)个月,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以M2、M5为主。postMDS-AML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2例(10.53%)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8例(42.11%)转化前后发生了染色体核型改变。常规剂量联合化疗治疗post MDS-AML CR率22.22%,治疗相关性死亡率11.11%,能使61.11%的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改善。结论:MDS高风险向AL转化,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单纯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实验室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例单纯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的MD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以头晕乏力起病,其中15例贫血貌,4例可见皮肤散在瘀点及瘀斑。19例患者外周血一系减少3例,二系减少6例,三系减少10例;应用WHO(2008)分型MDS:未分类(MDS-U)5例(26%),难治性贫血(RA)3例(16%),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4例(2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4例(2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3例(16%);16例核型为有正常分裂相的嵌合体,8号染色体三体细胞比例为5%~90%。原始细胞占0~18%;粒系发育异常细胞比例0~52%,红系发育异常细胞比例0~32%,巨核系发育异常细胞比例0~67%。IPSS积分危度分级中危组16例,中位生存观察时间为20个月。结论单纯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的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大多为嵌合体,起病多表现为贫血所致的乏力,以三系减少多见。具有病态造血程度轻,大多处于中危组,生存期较长,转白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经济、实用的探针组合提高细胞分子遗传学在MDS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A)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技术在MDS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MDS患者的8、20号染色体改变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法和FISH法分析48例患者的骨髓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遗传学异常与疾病转归、预后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26例(54.2%),其中复杂异常5例(10.4%),单一+8异常13例(27.1%),20q-异常3例(6.3%)。平均随访12个月,38例存活,10例死亡,5例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复杂核型与MDS的急性白血病转化及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击者CCA结合FISH能提高MDS的诊断率;探针组合简便、经济,能够检出MDS中+8,20q-核型异常,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结合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能较准确判断M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XL基因在正常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血液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法。结果 ①AXL基因在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不表达,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有表达。②50例MDS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41例(82%)A)比基因阳性。FAB亚型与AXL表达关系:35例难治性贫血(RA)者中27例阳性,3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阳性;9例难治性贫血伴过多母细胞(RAEB)者中8例阳性,3例难治性贫血伴过多母细胞伴有转化(RAEB-T)患者均阳性。6例实验时临床不能确诊为MDS者AXL基因阳性,经随访骨髓转为MDS;3例骨髓疑为MDS或诊为MDS者AXL基因阴性,经随访确诊为其他疾病。②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缺铁性贫血(IA)、1例溶血性贫血、2例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瘸(ITP)患者的A)比均阴性。结论 AXL基因在MDS外周血中有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