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儿童患轻度脑功能障碍并在以后发生多动症状者多用哌醋甲酯(mechyl phenidate又名Ritalin利他林一译者)和右旋苯丙胺(Dextro Amphetamine)治疗。但我们向病孩和他们的父母收集病史时发现许多病孩都饮用咖啡。问其原因,回答是:“咖啡使我安静”,“它使我在学校表现得好些”。  相似文献   

2.
随访儿童期被诊断为MBD,现已进入青年期的患者83例。结果发现:多动症状减轻最明显占92%;注意缺损伴多动症状好转率占83%;注意缺损好转率72%;情绪问题的好转率占12%。性格问题无好转。伴有情绪及性格问题的MBD亦无好转。随访中还发现患孩父母文化水平在半文盲以下者,以及家属中有MBD症患者,预后都较差。  相似文献   

3.
苯异妥英(Pemoline)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多动综合征(注意缺损障碍,亦称轻微脑功能失调,MBD),已有20多年,文献报告很多,疗效肯定。该药适应症范围很广,主要为多动综合征儿童,但亦适用于成年轻微脑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4.
有人用右旋苯丙胺治疗儿童轻微脑机能障碍(MBD)综合征或"多动综合征".MBD的表现为多动、冲动、忍耐力差、注意不持久、难于克制和好侵犯.这些症状也见于慢性外伤后脑病.因此作者采用右旋苯丙胺治疗了一例慢性器质性脑综合征.病例男性患者,25岁,入院前16个月因汽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儿童脑功能轻微失调(MBD)已得到医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但其原因迄今尚未阐明。有些学者认为与工业污染有关,将之称为“工业化的牺牲品”。David等认为MBD是较低水平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提示MBD可能与微量元素有关。我们在1981年对MBD儿童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6.
成人多动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SM系统中,把以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情绪冲动为主的一组行为问题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ICD和CCMD中则称为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过去称MBD),其患病率约为学龄前儿童的5%~10%,原来认为ADHD仅限于儿童期,经过回顾性调查、前瞻性随访研究、家系调查及有关生物学研究显示,它与成人精神病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获奖感言     
精神科医师协会给我“杰出精神科医师”的称号,我实在感到惭愧,因为我只不过是一个平常的资深老医师而已,做了一些工作,够不上“杰出”。我出生在1930年,儿童期正是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的年代,整日奔波于“逃难”,在此期内我的幼妹死于痢疾,此病当时已有治疗,只因贫穷无钱买药而不治,因而促使我“将来要做一名医生”。我原籍浙东的江山县,1945年抗战胜利后有机会到杭州读书,1948年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完了学医志愿,次年全国解放成立了新中国。1950年代早中期是中国大规模学习苏联时期,医学上重点学的是苏联的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生理活动的学说,这虽属业务学习,但在当时带有政治性的强制性推动手段,这对于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来说还容易接受,但对已接受西方医学教育思想的老师来说,这种“硬性灌输”就不那么好受了。我当时对这学说是很有兴趣的,认为它有可能揭示人类精神活动的秘密,因此在毕业分配填志愿时填了“神经精神科”,在1953年毕业实习时进入这一专业全国最有名的南京神经精神病院重点实习了一年,实习结束时(1954年)分配到现上海华山医院神经精神科工作,1956年神经精神科分为两科,我分在精神科。1958年上海市把全市的精神科机构合并新建上海...  相似文献   

8.
由贾谊诚主编《简明英汉 /汉英精神医学词典》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 (CCMD 3)诊断标准中“窥阴症”这一病名改为“目淫癖”。贾老在CCMD有关诊断的讨论文章曾多次提议修改。然而新版诊断标准并未采纳。“窥阴症”这一病名使用最不确切的字是“阴”而非“窥”。“阴”是一个泛化多义字 ,既可指为生殖器官 ,又可引伸开去 ,如宇宙中有“太阳、太阴 (月亮 )” ;民俗用语有“阳间、阴间” ;气候变化有“晴天、阴天” ;水利用词有“明渠、阴沟”等。病名的“阴”指向就不很确切。笔者赞赏以“淫”代“阴” ,因“淫”字更贴近病…  相似文献   

9.
药物治疗对各种儿童精神病、精神迟缓、脑受损和伴有多动的微脑综合征(MBD)等均有疗效.不同原因的疾病可引起相同的症状,而相同的病变在不同的年龄可有不同的症状,因此应根据诊断、年龄、智力、病情和病期等情况来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精神药物已被用于治疗儿童各种精神障碍如多动症,入学恐惧症,遗尿症和儿童精神分裂症。现分类简介如下: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此症状群包含着一大群行为表现。在 MBD 这一大标题下,最普遍的行为障碍就是儿童期的多动症。对多动症的药物治疗于1937年由 Bradley 首先介绍,他报告用安非他命(苯丙胺)治疗这类儿童得到“显著改善”。近年来,哌醋甲酯(利他灵)的应用超过了苯丙胺。报导用哌醋甲酯治疗多动儿童的近期疗效是很高的。临床试用后近期有效率约65%  相似文献   

11.
轻微脑机能障碍(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下统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又名儿童活动过度综合征、多动症及轻微脑损害等.在儿童中患病率估计高达5-10%.以往认为MBD只限于儿童,到青少年阶段症状就会消失,近来认识到MBD可持续到成年阶段,仪症状有所转变.MBD与成人精神病理之间的联系是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儿童轻微脑机能障碍(MBD)症状群的意义和试图提出有关本病病因的假说。此症状群有多种名称:轻微大脑损害、多动行为症状群、细微大脑机能障碍、和脑炎后行为障碍等。它对儿童精神病学有很大意义,因为累及5~10%的学龄儿童。它又很可能是以后成年精神病的先驱,故有理论探讨价值。轻微脑机能障碍的概念由来这症状群首先出现于脑外伤或脑部感染之后的儿童行为障碍描述中,因此就归咎于脑外伤或脑感染所致。以后发现脑炎恢复之后,儿童在性格与行为方面与病前相比有深  相似文献   

13.
我1957年考入河南医学院(现郑州大学医学院)后,就知道武汉有位世界赫赫有名的外科教授一裘法祖。1958年全国第八届外科学术会议在郑州召开,会场就设在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这次有幸在会场目睹了裘教授的风采,并聆听了他做的《脾切除及胃底横断术治疗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的报告,尽管当时还不能完全听懂,但感到无比兴奋,对我今后的医道有深远影响,立志向他学习,做裘法祖式的外科医生。  相似文献   

14.
轻微脑功能障碍的概念“轻微脑功能障碍”的概念最早可能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当时发现,小儿脑炎、头部外伤后常发生活动过度、反社会行为及情感不稳定。Bond 和 Partridge (1926)提出:严重的多动肯定是器质性的。Bradley发现兴奋药对活动过度有效果。Strauss 等认为,活动过度、不能抑制和注意分散等特征可以将有脑损伤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与没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419例轻微脑功能失调(MBD)儿童和40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了钉板测验,Seguin形板测验和WISC-R编码测验的比较,试图以心理学测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对象和方法 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1.以注意障碍和多动性行为为主要表现;2.继发于注意障碍的学习困难(但无智力障碍);3.症状在学龄前或学龄早期即已出现,且持续超过半年;4.排除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 本组419例是1981年6月~1982年6月在我院儿童精神科门诊确诊为MBD的6~15岁儿童。其中  相似文献   

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 der,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APA,1994)。尽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但很少有随访研究那些儿童期被诊断为ADHD的个体进入成年期(Young,2000)后的情况。成人ADHD的概念于1980年在DSM-Ⅲ中首次得到公认。ADHD成人与儿童一样,均有三种初级特征,包括注意缺陷、活动过多以及冲动等。除了初级特征之外,成人ADHD还存在多种次级特征,包括物质滥用、学习困难、频繁迁居、车祸、监禁、工作记录不稳定以及赌博等。一般认为,30%至50%的儿童ADHD症状会持续进入成年期。Barkley认为追踪研究表明,持续症状学评估的变化为10%到70%,这取决于研究类型及研究者对这一障碍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多动儿童成年后的结局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上海地区自1979年以后开始应用“多动儿童”(即多动症)的临床概念。据了解,约有1~5%在校儿童可诊断为多动儿童。多动儿童成年后结局如何,看来较少研究随访。作者对197例于1979年诊断的多动儿童随访15年,了解成年后(平均25岁)的表现。并与类似社会经济情况地区的103名正常青年作对照.结果发现:1)多动儿童成年后约70%仍或多或少遗有当初的典型症状;2)多动儿童成年后所达到的文化教育程度较次于同龄青年,约15%未能进入初中(对照组仅1%);3)多动儿童成年后职业层次较低;4)多动儿童成年后出现严重品行问题的机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目前儿童 ADHD 有着广泛研究,但对成人 ADHD 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现从成人ADHD的脑功能磁共振方面对国外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以更好地揭示成人ADHD患者的脑功能磁共振的改变,从而为以后的研究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的脑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意障碍,而脑诱发电位(BEP)被认为是研究注意障碍的一种有价值的神经生理学方法。因此,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有不少学者应用 BEP 的实验室手段对 MBD儿童进行了观察研究。但所得结果差别较大,这与 BEP 实验条件的不同以及 MBD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有关。然而,多数学者同意以下的意见,即: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都知道,道家思想的创立者叫老子。中国古代,"子"是对男性的尊称,是对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庄子等。老子之所以重要,就是他的道家思想。前年我受美国纽约大学的邀请,给他们去讲老子,沾了老祖宗的光,在洋人面前自信了一回。当时我对他们说,大家为什么要追崇老子,老子一辈子才写一篇论文,叫"道德经",5003个字,而且还不是SCI,那些美国人笑得要死。虽然老子只有一篇论文,但句句都是真金白银,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