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周瑜 《吉林医学》2012,33(28):6102-610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产142例临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妇女10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D-D、FIB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D-D、FIB水平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均有不同程度的时间缩短,观察组PT及AP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D与凝血四项进行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避免和及时治疗各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检测D-D、PT、APTT、TT及Fib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而及时发现产妇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保证胎儿的顺利生产及孕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正常临产孕妇与正常未孕妇女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区别,以探讨其在临产孕妇临床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临产孕妇50例,并在体检科随机抽取正常未孕妇女45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区别。结果两组人群血小板参数比较,PLT、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凝血四项比较,PT、AP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临床孕妇分娩前机体处于高凝状态,需对其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检查,以防分娩时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待产孕妇17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妇女17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其凝血四项指标、D-二聚体与血小板。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D-二聚体与血小板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行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警产妇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郭红 《吉林医学》2012,33(17):3625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功能变化。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晨静脉血2 ml,放入3.2%柠檬酸钠抗凝管中,充分摇匀,3 000 r/min离心15 min,2 h内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FIB)检测。结果: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临产孕妇以及同期体检正常育龄期妇女各5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指标。结果观察组PT、APTT及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Fib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正常女性相比,临床孕妇多有贫血及血液高凝状态;进行凝血四项监测对于提高产妇围生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状态。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与健康妇女各20例。检测所有妇女血小板4项与凝血5项。比较3组妇女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差异。结果 ①3组孕妇PLT,PCT,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LT,PCT,MPV以及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PT、INR、APTT、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T、INR、AP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PT、INR、APTT、TT以及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显著增强,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临产孕妇分娩前的凝血功能状况,探讨临产孕妇分娩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指标变化的检测。方法:选取180例正常妊娠临产孕妇及83例非怀孕育龄妇女进行PT、TT、APTT、Fib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PT、TT值明显低于非怀孕妇女组,而Fib值有明显的升高,两组PT、TT、Fib值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APTT值虽有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且APTT值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临床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检测,加强分娩过程中产妇各项凝血指标的密切监测在防止生产异常出血和预防诱发DIC及血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为A组,选择同期正常孕妇80例为B组,均为妊娠晚期(孕周35周以上);选择健康体检妇女80例为C组;检测并两两比较三组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A组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而Fbg、MPV、PDW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检测水平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凝血四项、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9.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分娩前的凝血功能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足月临产孕妇和40名正常体检妇女PT、APTT、Fib、D-dimer。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女比较,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显著降低(P<0.05),Fib、D-dimer明显升高(P<0.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dimer可作为反映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dimer升高还说明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凤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71-1372
目的:了解常规凝血四项(PT、APTT、TT、Fib)在妊娠产妇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分娩及产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血凝仪对289例临产孕妇和16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临产孕妇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较健康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Fib(纤维蛋白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TT(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检测凝血四项,可了解妊娠产妇体内凝血状况,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治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钟少卿 《广东医学》2008,29(5):843-84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状态。方法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与健康妇女各20例。检测所有妇女血小板4项与凝血5项。比较3组妇女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差异。结果①3组孕妇Plt,PCT,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lt,PCT,MPV以及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PT,INR,APTT,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T,INR,AP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PT,INR,APTT,TT及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显著增强,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2.
蒙天生  莫鸿健 《右江医学》2011,39(4):466-46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凝血指标在临产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正常临产孕妇(观察组)及8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血中PT、APTT、TT、FIB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妊娠时期健康孕妇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为临床预防孕产妇发生血栓性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方法筛选正常妊娠者390例,正常非孕妇女103例,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中Fib水平,分析孕周与血浆Fib的相关性;按照孕周分组,比较妊娠各期及正常非孕妇女血浆Fib水平,统计分析其差异;并对其中20例追踪调查,做自身对照实验,观察妊娠期妇女血浆Fib水平变化趋势。结果血浆Fib水平与孕周呈正相关(r=0.859);正常非孕妇女组与孕<12+6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13~27+6周、孕28~35+6周、孕≥36周三组之间及其与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自身对照实验显示妊娠期妇女血浆Fib水平随孕周呈上升趋势。结论妊娠期血浆Fib的代谢变化会受到影响,中孕期后Fib的水平明显增高。及时动态观察Fib的变化,对妊娠期预防抗血栓治疗,降低妊娠期及围产期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例孕期妇女为对象,以同期100例未妊娠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对照组、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D-D、Fbg水平低于早期组(P<0.05)、中期组(P<0.05)、晚期组(P<0.05),PT水平高于早期、中期、晚期组(P<0.05);aPTT、TT水平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存在亢进,并且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血液黏滞性增加,孕期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对预防血栓性疾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孕妇分娩前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50例正常妊娠孕妇(观察组)分娩前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并与50例正常的非孕妇女(对照组)的对应指标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凝血酶时间2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孕妇分娩前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血小板和凝血指标检测对临床预防产科的并发症和合并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者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及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70例妊娠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孕周均在21~25周。比较2组孕妇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DCP患者TEG参数及凝血四项、血小板(PLT)计数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HDCP患者病情与TEG参数、凝血四项、PLT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最大血块强度(MA)、弹力图最大切角(α-Angle)均高于对照组,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K)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DCP患者TEG参数、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与TEG参数R值、K值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凝血4项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5月-2009年5月我院保健科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18例为观察组,健康孕妇207例为对照组,2组资料均已进行凝血4项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PT,APTT的时间比健康孕妇明显缩短,而FIB的结果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中,轻度61例(51.6%),中度36例(30.5%),重度21例(17.9%),用统计学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PT,APTT的结果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FIB则呈负相关。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凝血4项有助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分析其阳性对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比较TPOAb阳性和阴性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孕妇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产后新生儿临床特征及TSH指标。结果在226例孕早期妇女中,TPOAb阳性和阴性组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身高、体重及Apagar评分等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POAb阳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高于阴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孕妇TPOAb滴度和TSH水平分别与新生儿TSH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展的趋势;孕早期妇女TPOAb阳性预示对其妊娠结局会有不利影响,孕妇TPOAb阳性可能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临产孕妇和新生儿凝血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和新生儿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产科957例临产孕妇、新生儿科185例新生儿(足月婴135例,早产婴50例),和858非妊娠妇女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与纤维蛋白原(Fbg)的资料并作出评估.结果Fbg在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PTT、PT、TT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婴)与对照妇女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临产孕妇与对照妇女组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Fbg浓度增高,呈高凝状态;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明显处于低凝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GH孕妇(GH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GH组孕妇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组孕妇MPV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PDW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对防治血栓等并发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