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血糖致快速心律失常时有报道,而致慢性心律失常,Ⅲ度交界区传导阻滞少有报道.笔者遇见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甲亢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7岁,农民,未婚。因昏厥2次而于2001年6月2日入院。患者7年前出现突眼、视力下降、食欲亢进、颈部增粗,自认为近视而配镜。近10天因2次昏厥伴抽搐而入院。体检:T36.5℃,P40次/分,R20次/分,Bp15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双眼中度突出,眼征阳性,声音嘶哑,甲状腺Ⅱ~Ⅲ度肿大,血管杂音(+),两肺(-),心浊音界不大.心率40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云 《心电学杂志》1993,12(1):44-45
患者男性,70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支气管扩张,有早搏史10余年。多次 ECG 诊断为“交界性早搏并间歇性Ⅰ度或/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附图Ⅱ导联连续记录乍看 R-R 间距差异明显,特别是 R_(13)—R_(22)心室率在 94—187次/min,P 波时隐时显,酷似紊乱型房速或快速型房颤。然综观全图,P-P 间距相当规整,为0.68s,房率88次/min,P 波形态、时间正常。QRS波显示 qR 和 R 型2种,时间均约0.08s,前者系窦性下传,后者(R_(5、8、14、17、20、23))电压略高,皆提早出现,配对间期0.32—0.36s,无相关 P-波,考虑该早搏源于房室交界区下部或希氏束。其中 R_(8、23)后有完全代偿期,属非插入型早搏;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5岁。以“扩张型心肌病、左心扩大、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心功能Ⅲ级”收住院。检查:血电解质正常,左室射血分数24%。药物控制心室率不佳后行房室交界区阻断术,射频消融能量15~25 W、8个靶点,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率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并分析2例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起病、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结果1例因出现阿斯综合征而植入永久起搏器,另1例病情较稳定,仅行一般治疗。结论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严重心动过缓、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及时安置永久起搏器,无上述情况者可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0岁。因癫痫发作于2003年3月1日就诊于外院。头部CT示右额颞占位性病变,拟行手术。3月13日出现胸闷、憋气,心电图提示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加重。3月15日转入我院,心电图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0~40次/min,急诊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渐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欠清,导致起搏器电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9岁,反复晕厥3年,加重2个月。平板运动试验、直立倾斜试验期间可在胸前导联诱发出疑似ε波;24h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3次,最长为10.16s的心室静止,予植入双腔起搏器并开启起搏器心电事件记录功能,定期随访以明确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可能。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86岁,因反复心悸2年,伴气短、不能平卧3天入院。既往有快速房颤病史。临床诊断: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衰竭,心功能Ⅲ级;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入院后曾作三份心电图(ECG),均表现心房增大,左室肥厚劳损,且U波显著,呈现低钾血症改变。但三份ECG的主导节律不同。第一份ECG为房颤,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偶尔有心房激动下传心室,致心室率不绝对匀齐,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50次/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6岁。反复发作心悸、黑朦、晕厥,心电图提示A型预激综合征,正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旁道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行心瓣膜置换术并置入VVI型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患,男性,65岁,以反复心前区疼痛3~4周,加重4小时,于1995年8月6日上午8点30分来院,ECG呈:Ⅰ、Ⅱ、aVF的P波直立,aVR的P波倒置,I呈QS型,aVL呈Qr型,V1~V6r波逐渐降低,V·~、0、aVI。的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Ⅱ、Ⅲ、aVF、V7、V8、V9的ST段呈缺血型下移,Ⅱ、Ⅲ、aVF、V7、V8、V9的T波低平或双相,心率79次/分,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急性前侧壁高侧壁心梗,  相似文献   

11.
12.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其发生率为4%~15%,尤其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老年人中原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是较常见的原因,呈长期渐进性传导阻滞[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致胸闷、气促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逸搏心律伴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1例边玉芬(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诸暨311800)关键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例患者女性,26岁,患心肌炎1年,以往心电图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体检:血压14.70/9.33kPa,神...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转归及其处理,为该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对42例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出现-过性Ⅲ度AVB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自主心律的转归情况和时间。结果:36例先心病患者在术毕心脏复跳后即为Ⅲ度AVB;6例在平均术后4.8天(0.5~13.0天)出现Ⅲ度AVB。42例中14例(33.3%)在自主性窦性心律恢复当天即变为稳定的窦性心律;28例(66.7%)需要平均8.8天(1~81天)的窦性心律与传导阻滞心律的交替过程。变为稳定的窦性心律时间为术后平均11.7天(0.5~81.0天)。3例术后死于与Ⅲ度AVB无关的并发症。结论:心内直视术后-过性Ⅲ度AVB的产生原因主要为术中损伤传导系统造成局部出血、水肿所致。出现Ⅲ度AVB,应先安置临时起搏器,帮助自主心律的转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螺旋线圈为终端的同轴电缆组成的单、双极微波消融导管,对犬的房室交界区进行了微波消融,在11只犬中,10只取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室性心律失常和血波动力学改变,病理改变显示坏死组织与正常心肌组织间存在清楚的界线。这些结果提示微波消融房室交界区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它的治疗及安装临时起搏器有无必要,现将近两年积累的1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8岁。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窦性P波与QRS波无关,频率与交界性频率相同;交界性节律以2∶1,3∶2,4∶3,5∶4文氏型下传阻滞,有时呈4∶2,5∶3顿挫型文氏型下传。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下传阻滞。  相似文献   

18.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造成了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互不相关[1]。临床可见疲倦、乏力、头晕、胸痛等症状,可并发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致晕厥甚至猝死。对于伴有明显症状或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药物,目前建议采用起搏器治疗,但由于价格昂贵以及病人对有创操作的畏惧,仍有相当数量病人难以承受,使病人时刻暴露在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条犬经导管射频消融后,14条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消融部位呈凝固性坏死,边缘清楚。消融术不损伤电极导管。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8岁。发作性胸痛半年,易于午夜及凌晨时发作,疼痛较重,持续5~10min。此次发作4min左右来诊,急查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速,115次/min,室率48次/min,P与QRS无传导关系。QRS不宽大畸形,呈交接性自主心律。STⅡ、Ⅲ、aVF呈单向曲线抬高,STv2-v6压低0.4~1.2mV。心电图诊断(图1):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交接性自主心律;④急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