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热证气阴两伤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肺热证属于肺经气分证,风温热邪是其主要病因,热邪易伤津耗气;肺为娇脏,温热邪气侵袭,也易伤其气阴,因此,气阴两伤是肺热证的基本病机之一,贯穿于肺热证发病全程。  相似文献   

2.
谭敬书教授,长期潜心耳鼻喉科临床研究,见解独到,治验甚丰。笔者忝列门墒,深受教益。兹将谭师治疗鼻渊的经验,举要如下。一、肺经热邪宜辛散清解鼻为肺之外窍,热邪蕴积于肺,常上灼鼻窍而为涕为渊。《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气大行……甚则入肺,咳而鼻渊。”谭师认为薰灼窦窍而成渊的肺经热邪主要有三,治亦有别:其一为风热袭表,客于肺卫,治当辛散风热,可以苍耳子散合银翘散加减;其二为风邪中人,多来疾去速,且易化热化火,故较多见的为风去而肺热壅盛。风寒犯表亦常从火而化,郁伏于肺。当  相似文献   

3.
十、滋阴法作用:具有滋补真阴、生津养液、润燥制火等作用。适用范围:一般用于温热病邪渐解而阴液受伤的证候。临床运用:根据伤阴机理不同,有以下三种方法。 1.凡是热邪渐解、肺胃阴液受伤者,应以甘寒濡润之品滋养肺胃津液,这谓之“滋养肺胃法”。 2.凡是热邪渐解、阴液受伤、津枯肠燥者,应以甘寒合咸寒之品生津养液、润肠通便,这谓之“增液润肠法”。 3.凡是热邪久羁、劫烁真阴的虚多邪少证,应以咸寒滋润之品填补真阴、壮水潜  相似文献   

4.
陈宇  黄斐  龙秋华 《光明中医》2022,(18):3361-3363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炎热邪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80例肺炎热邪壅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肺炎热邪壅肺证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答:反复感冒为临床所常见。因肺主皮毛,有卫外之作用,正如《存存斋医话稿》载“肺统五脏六腑之气而主之。”又因脾为后天,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子母相通。若肺脾两虚,极易反复感冒。用补益肺牌方药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治疗后,仍未见效,必须谨察病机,参与其他治法为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滥服滋补品之现象,屡见不鲜,夹蕴热者颇多。人体蕴有热邪,热邪性泄而上炎,再加肺脾两虚,腠理常开而不阖,一旦起居不慎,略感外邪,便成感冒。蕴热者常见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如T淋巴细胞数及其百分率明显降低,血  相似文献   

6.
程勋  王刚  何国柱  王海涛 《四川中医》2009,27(6):112-113
目的:观察辛夷鼻炎合剂治疗鼻炎风热上攻、热邪蕴肺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严格按照《辛夷鼻炎舍剂治疗鼻炎风热上攻热邪蕴肺临床试验方案》的要求,选择鼻炎风热上攻热邪蕴肺患者为观察对象.临床共观察病例179例。结果:急性鼻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6.67%。慢性鼻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愈显率为51.72%,总有效率为85.52%。过敏性鼻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愈显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说明辛夷鼻炎合剂治疗鼻炎风热上攻热邪蕴肺的疗效在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上与对照药鼻炎康片相当。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辛夷鼻炎合剂所致的毒副反应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何英 《光明中医》2008,23(10):1583-1583
以临床案例为基础,探讨热邪犯肺,胃热炽盛,气血亏虚型鼻衄的辩证论治,处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阮诗玮教授认为肺和肾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临床上常见慢性肾病患者因外感热邪,而诱发慢性肾病血尿的情况,所以综合考虑了湿热为慢性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以及肺肾的病理生理关系,将《温病条辨》的翘荷汤加减为连翘、薄荷、荷叶、栀子、桔梗、赤小豆、生甘草,将其运用于慢性肾病内有湿热,又合并外感热邪而发生血尿的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证分型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热邪壅肺本证是因热邪壅肺 ,或温邪从口鼻侵入 ,或风寒、风热入里化热 ,内壅于肺所致。症见咳嗽喘促 ,痰稠色黄 ,发热烦渴 ,甚则鼻翼煽动 ,胸闷 ,尿黄 ,大便结 ,舌质红 ,苔黄 ,脉滑数。治以清肺泄热 ,宣肺平喘。药用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黄芩 桔梗 银花 鱼腥草等。刘某某 ,男 ,6岁。咽痛音哑 ,咳嗽加重而喘 4天 ,前医用银翘散加味症状未能控制 ,查体温 39℃ ,咽部充血 ,扁桃体红肿 ,两肺呼吸音粗糙 ,有细小水泡音 ;白细胞总数 15× 10 …  相似文献   

10.
邓华 《光明中医》2022,(19):3541-3544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对肺部感染热邪壅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肺部感染热邪壅肺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抗感染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指标和降钙素原(PC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肺部感染热邪壅肺症患者而言,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提高整体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重型手足口病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红蓉  杜松 《世界中医药》2013,8(2):164-166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中"温疫"范畴,由温热挟湿疫毒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多由普通型发展而来,病位在肺、脾、心、肝,发病符合中医温病的发展规律,初起以肺卫为主,可见卫气分证,极期入营血,内陷心肝,热入心包,肝热动风则见高热、神昏、抽搐、颈项强直等危象;疫毒入里犯及心肺,肺失宣降,水气停滞,水气上凌心肺则见心悸、咳频气急、鼻翼煽动、口唇发绀、张口抬肩、呼吸节律改变;热邪灼伤肺络,血溢脉外,或疫毒热邪耗气伤阴,心肺气脱,气不摄血则见咳吐口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疫毒热邪耗气伤阴,日久及阳,心阳外脱,则见身热、神昏或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逆冷等内闭外脱危候。  相似文献   

12.
金莲花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莲花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邪毒袭肺、热毒内盛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热淋系热邪客于肾和膀胱,气机郁结不能渗泄,以致湿热交结而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尿频急涩痛。临床上常因苦寒清利太过,致使气机阻遏,重伤阴液,化源告乏,热邪深伏而致癃闭宜开肺滋肾以救其弊,(?)举两例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清金化痰汤对急性支气管扩张症痰热邪毒壅肺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支气管扩张症痰热邪毒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感染化痰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加味清金化痰汤,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8、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8、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清金化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支气管扩张症痰热邪毒壅肺证患者中医证候,降低C反应蛋白、IL-8、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5.
高热是指体温在38.5度以上而言,是一些急性病的症状之一,各种疾病都可伴随有高热的出现。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薄弱,易虚易实,若高热持续不退,往往危及患儿生命。小儿高热常与肺、胃、大肠的关系比较密切,“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则肺气升降失司,遂致咳嗽气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有热邪,  相似文献   

16.
本病多由风热邪毒袭肺,郁久结滞鼻窍,灼伤鼻窦肌膜,或由脾胃湿热上蒸清窍,或因邪热犯胆循经上蒸于脑,迫津下渗蕴积鼻窦;亦有因肺脾气虚,邪毒易于滞留,湿浊上泛困结鼻窍,浸淫鼻窦所致者。笔者运用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7.
小儿病毒性肺炎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 ,病机以痰热壅肺为主 ,开肺化痰解毒法当为基本治法。在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制成清肺口服液 ,临床疗效满意。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在于祛邪和扶正以祛邪的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制剂治疗急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慧  梅全喜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48-2450
急性咽炎在祖国医学中属“急喉痹”范畴。多因风热邪毒侵袭咽喉,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塞而痹痛;或邪热壅盛,由肺卫传里,热邪循经灼伤咽喉,使咽喉肿痛而成喉痹。临床上以咽喉疼痛,咽部红肿,咽底或有颗粒突起,喉核肿胀不明显,全身有风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咽部急性炎症。中医认为急性咽炎多属实证热证,其病因病机多为外邪侵袭,上犯咽喉及肺胃热盛,上攻咽喉。急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广东炎热地区发病率更高,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且剂型多样,适应临床需要的特点。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各种剂型对急性咽炎的治…  相似文献   

19.
叶氏于温热门中首揭“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之旨。于病程中胃津肾液之多寡,刻刻留意体察,救胃救肾之洽法,处处详明。试就其益胃阴之理,分述于后。一、泄郡热之有余即益胃阴之不足凡热邪炽盛,无有不伤津劫液者,故燥热与胃津势难两立。急泄邪热,便是存胃津。若表病失治,致舌苔“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  相似文献   

20.
失音证治     
<正> 中医称失音为“喑”或“喉喑”。历代医家对失音一症有不少论述。如清·沈金鳌云:“音声病,肺家火热证也,盖声哑者,莫不由于肺热”;朱丹溪说:“风冷能令人卒失音”。在急性失音中,热邪、寒邪皆能令人失音,谓金实不鸣。热邪者,治宜清热泻火,润下通腑法;寒邪者,治宜疏风散寒,切忌误投苦寒。临床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