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相关统计,住院患者的死亡中有1/3死于用药不当,且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位于社会人口死因的第4位[1].药物的药理作用机理决定了相同的药物用于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不同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常是由于医师在用药的时候不重视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患者使用药物的类型和剂量不加重视.对药物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可准确地分析药物的个体差异,能最大程度地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本文对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作一介绍,探讨其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儿科接收接受药物治疗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探讨儿科常见药物合理用药措施。结果所有患儿中共13例患儿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1例,肝功能损害3例,皮疹6例,肾脏损伤患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其中造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因素与患儿用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过高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具有较大联系。结论临床儿科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过高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有关,针对性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3.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不同,作用机制有差异,不良反应也较多,这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难度。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现将国内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服用治疗量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用药前没  相似文献   

4.
杨晓杰  冯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03-20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方法我院采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注射进行抗感染治疗的1126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8例患者中,12例患者于用药后5min~1h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0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4例患者于用药后2~24h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为呼吸系统,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为神经系统;2例患者于用药后1~2d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为心血管系统。结论头孢曲松钠在用药过程中可能造成患者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密切观察和合理用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85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以65岁为界限,比较分析其65岁以上的患者与65岁以下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及联合用药于单用药的不良反应率。结果 65岁以上的男性不良反应率为53.78%,65岁以下的不良反应率为48.95%;女性65岁以上为54.32%,65岁以下为47.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中,应用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率49.87%,单用药物55.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低血压、眩晕、咳嗽等。结论坚持个体治疗原则,应用联合药物,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化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84例次应用大剂量Ara-C化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用药方法及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儿应用大剂量Ara-C化疗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例患儿因发热暂停化疗,其余患儿都能顺利用完药物疗程。结论护士应严格执行用药程序,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和顺利用完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科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对不良反应症状的防治。方法对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326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症状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据调查分析显示,静脉注射占总给药途径的70.9%,因抗菌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儿童有49.3%,其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上的儿童有42.6%。结论引起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以静脉注射和抗菌类药物为主要引起因素,因此在儿童用药的防治上,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与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对儿童用药药物的不同类型要采取规范性措施,对于儿童用药的剂量要施以合理控制,针对部分抗生素在病情中并不起关键作用的情况,应该少用这些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总结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7年7月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的316例患者,我院药剂科结合用药情况分析,因这类联合用药的治疗手段而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研究所得数据总结经验.结果:316例患者联合用药后,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联合用药前.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衰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等.联合用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明显提升,从联合用药前的8.2%提升为19.9%,其他类型不良反应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总结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联合用药不当,占比高达56.3%,药物使用方法错误其次,占比为24.1%,此外还有用药过量等其他因素.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取代青霉素类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抗菌、抑菌效果明显,在诊治过程中常常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但这使得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联合使用是否适当,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是否准确无误,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诊治的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70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患者不同年龄段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用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与类型等。结果:70例服用头孢菌素患者中,年龄>45~55岁、>55~70岁以及≤1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他啶,用药途径发生率最高为静脉滴注,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过敏反应。结论:服用头孢菌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常为小孩及中老年人群,静脉滴注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给药,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写在卷首     
《世界临床药物》2009,30(7):I0001-I0001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价中心发布《克林霉素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报告》,报告显示,由于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导致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问题严重,不良反应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泌尿系统损害等。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至今无任何不良反应的药物尚未见报道,关键是如何合理用药。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除药物正常的不良反应外,在使用时须特别注意用药剂量、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禁忌等,尤其是针对儿童,老年人,孕期、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15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按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不良反应、药品类型、给药途径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病例数为1.21∶1;诱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主要为抗菌药物和心脑血管用药,其中抗菌药物占35.03%,心脑血管用药占37.58%;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占91.08%。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做好药物不良反应宣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文芝  邹士宗 《医药导报》2005,24(11):1074-1076
掌握药学知识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该文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例,从剂型对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影响,复方制剂对不同群体患者药效学的影响,药物的作用机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内环境pH值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注射用复方制剂的配伍与合理用药,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等方面阐述了药学知识对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门诊患者对用药指导的需求情况,为门诊药师发药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随机抽取1 812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调查表1 812份,被调查者更多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有效期、药物与饮食禁忌、用药方法或途径、用药时间选择等,不同年龄段、不同就诊情况、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关注内容略有差异。结论门诊患者更关注用药安全性和用药方法,门诊药师应有针对性的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三致作用、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药物依赖性、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药物变态反应等等。目前药物品种种类繁多,其用药途径不同,病人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李静霞 《辽宁医药》2007,22(2):25-30
目的:综述抗青光眼局部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目前临床上使用抗青光眼的局部药物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目前青光眼的局部治疗,主要是降眼压和术后的对症治疗,各种局部用药均有眼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药物治疗青光眼局部用药是主要手段,一旦病人选择药物治疗,一般意味着终身用药。抗青光眼的局部用药均有不良反应,正确、合理使用其药物来避免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76例氯氮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到氯氮平引起不良反应个案报告55篇,涉及病例76例。对76例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未成年患者使用氯氮平发生的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与整体水平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为该药物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同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氯氮平引起的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进行药物风险/效益评估,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道不可忽略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众多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道中,有同一疾病的联合用药,也有不同疾病的合并用药(以下将联合用药与合并用药统称联合用药),少则二三种,多则十几种。令人遗憾的是,多数作者在分析药物时未能充分考虑联合用药背景,在列举用药信息时没有公平采信所有的药物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集的头孢类抗菌药物合并用药不良反应241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合并用药的药品种类及合并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剂、抗病毒类药物、中药注射剂、激素类药物、其他抗菌药物等;头孢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用药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过程中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临床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90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分布及导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取2012年 2~5月我院肺科医院全部出院病例1 000例,对使用了主要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病例的年龄和性别、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 器官等进行统计,并分析不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病例 90 例,男 56 例,女 34例,出现不良反应时间最短的为1 h,最迟的为31 d;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泌尿、肝胆、神经、皮肤及其附件、消化、血液等 8个系统,多发不良反应包括高尿酸血症、药物肝炎、药物性皮炎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规范治疗结核病,减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失败,提高用药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类总结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如何处理。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查阅文献,采用综合归纳的分析方法。结果分析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正确地选用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更换药物、减少剂量或联合用药等方法,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给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