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该院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为儿童乙肝防治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对2010年该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活产新生儿1012例,乙肝疫苗接种916例,接种率为90.51%;其中男婴乙肝疫苗接种485例,接种率为91.17%;女婴乙肝疫苗接种431例,接种率为89.79%;乙肝疫苗接种率男婴高于女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乙肝疫苗96例(男婴47名,女49例)占9.49%.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依次为早产46例,居第1位,占未接种乙肝疫苗的47.92%;新生儿窒息19例占19.79%;吸入性肺炎17例占17.71%;其他14例占14.58%.结论 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因是早产、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婴儿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应补接种,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该院活产新生儿出生24h内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该院出生活产新生儿5671例出生24h内乙肝疫苗接种状况。结果 5671例活产新生儿中,乙肝疫苗接种5135例,接种率为90.55%,未接种536例,未接种率为9.45%。未接种原因依次为:早产217例(40.49%),吸入性肺炎130例(24.25%),新生儿窒息56例(10.45%),羊水Ⅲ度浑浊或胎粪样52例(9.70%),其他81例(15.11%)。结论早产是造成新生儿出生24h内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新生儿出生24h内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2010年我院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检索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1月至12月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使用的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成药品种有47种,其中注射剂销售金额为1 037.1万元,占总销售额的47.01%。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中成药是复方苦参注射液(657.55万元),八宝丹(175.31万元),安络化纤(156.55万元)DDDs排序前3位的中成药是复方苦参注射液,安络化纤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八宝丹和金龙胶囊的DDC值居前2位。结论我院2010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我院肝病专科医院的特点,复方苦参注射液、复方鳖甲软肝片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浦口区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对2009~2010年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抽取空腹血样3~5 ml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5 324例接受检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74例,检出率为4.24%,HBV标志物五项[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全阴者11 322例次,占44.71%.乙肝大三阳102例,检出率为0.40%,其中男84例,占82.35%,女18例占17.65%;乙肝小三阳524例,检出率2.07%,其中男318例,占60.69%,女206例,占39.31%.结论 受检者存在感染的概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没有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或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396例。以是否发生HBV宫内传播将新生儿分为宫内传播组和非宫内传播组,分析母亲年龄、孕期HBV血清标志物水平、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与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HBV DNA阳性、HBeAg/HBV DNA双阳性和经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发生有关(P<0.05);母亲年龄、新生儿性别与宫内传播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BeAg/HBV DNA双阳性(OR=3.662,95%CI为1.9296.951)、经剖宫产分娩(OR=0.184,95%CI为0.0906.951)、经剖宫产分娩(OR=0.184,95%CI为0.0900.375)被引入回归方程。趋势χ2分析后显示,HBV DNA≥1×107copies/ml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经剖宫产分娩是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而母亲孕期血清HBeAg/HBV DNA双阳性和HBV DNA≥1×107 copies/ml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2010年我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状况.方法 统计2010年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 2010年该院产科共活产新生儿1012例,卡介苗接种869例,接种率为85.87%.143例未接种卡介苗,其原因依次为新生儿低体质量儿(62.94%)、新生儿窒息(22.38%)、吸入性肺炎(10.49%)、其他(4.20%).结论 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及时补种是提高卡介苗接种率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状况。方法统计2010年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 2010年该院产科共活产新生儿1012例,卡介苗接种869例,接种率为85.87%。143例未接种卡介苗,其原因依次为新生儿低体质量儿(62.94%)、新生儿窒息(22.38%)、吸入性肺炎(10.49%)、其他(4.20%)。结论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及时补种是提高卡介苗接种率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者中约有5%~10%的接种者呈现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影响机体对乙肝疫苗应答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个体一般因素、疾病感染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07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介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生强  张玲霞 《药品评价》2007,4(3):131-137
美国《肝脏病学》杂志于2007年2月刊登了由Anna S.F.Lok和Brian J.McMahon共同执笔的美国肝病学会(AASLD)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依据如下:(1)搜索Medline至2006年2月发表本专题的综述及论文分析和2003年~2005年的会议摘要:(2)美国评估卫生实践和设计实践指南的内科医生协会;  相似文献   

11.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较大.现有疗法不能长期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复制,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因其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文就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较大.现有疗法不能长期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复制,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因其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文就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乙肝预防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两阶段抽样法,在马鞍山市三区一县抽取8个行政村1-59岁常住人口203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50.54%,城市高于农村,低年龄组(98.14%)到高年龄组(0.95%)逐渐降低,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和托幼儿童接种率最高(96.58%和98.77%),学生次之(87.17%),农民最低(4.26%).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从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逐渐增高(O%-10.48%),抗-HBs阳性率为14.58%-50.18%,15-岁组最低(14.58%).1990-2007年间乙肝报告发病率以1999年最高,为67.0660/10万,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2007年平均乙肝报告发病率在≤14岁的人群中低于4.6731/10万,在≥15岁的人群中高于32.0789/10万.乙肝血源疫苗接种后HBsAg和抗-HBs阳性率分别为0.98%和39.54%,与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后阳性率(0.49%和43.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P=0.744;x2=1.004,P=0.316).结论 应继续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推广成年人接种,并将预防乙肝资源向农村倾斜.  相似文献   

14.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较大.现有疗法不能长期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复制,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因其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文就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对于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于2008年1月—2011年2月在我中心检查的15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其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本研究152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占47.3%;抗-HBs阳性有18例,占11.8%;单项HBsAg阳性有11例,占7.2%;大三阳患者有16例,占10.5%;小三阳患者有11例,占7.2%;HBsAg及抗-HBc均为阳性者共有18例,占为11.8%;不同年龄患者乙肝感染情况不同,其中30~39岁感染比例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多角度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HBsAg定量结果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肝病理活检,同时检测HBsAg定量与HBV—DNA的182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从3个角度分组分析各组HBsA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线性关系:依据182例患者HBV.DNA载量结果(0.000~5.745)的分布规律,分为低载量组(0.000-1.915)、中载量组(〉1.915~3.830)和高载量组(〉3.830~5.745),即相当于原始结果的0~104、〉104~106、〉106-108U/mL;依据乙肝e抗原(HBeAg)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依据纤维化病变的程度分为无明显纤维化组(S0-S1期)、明显纤维化组(S2-S3期)和早期肝硬化组(s4期)。结果HBV.DNA低、中、高载量组间HBsAg水平差异比较:总体水平以及HBV.DNA高载量组与低、中载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低、中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的线性关系:总体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48,P〈O.01];HBV—DNA低、中栽量或HBeAg阴性时,二者均无相关性(P〉0.05);HBV.DNA高载量、HBeAg阳性及肝纤维化病变各组二者呈高到低度负相关(r=-0.553、-0.635、-0.459,P〈O.01);随肝纤维化病变程度的进展,二者相关性下降(r=-0.535、-0.459、-0.218,P〈O.05),HBeAg阳性时的相关性最高(r=-0.635,P〈O.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sAg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但不能直接反映HBV复制的状态.实际工作中对HBsAg定量结果应依据病程和HBeAg等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江西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4年来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5个县1~59岁人群共2219例,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江西省调查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分别为8.88%、61.15%、38.53%,与1992年乙肝调查结果相比,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了41.19%,HBsAb阳性率增加了27.74%,HBcAb阳性率下降了42.98%;尤其是1~14岁儿童与1992年比较,HBsAg阳性率下降了75.67%,HBsAb阳性率增加了74.10%,HBcAb阳性率下降了78.02%。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HBsAb阳性率,降低HBsAg和HbcAb阳性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此文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对乙型肝炎控制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尤炜  张平  陆伟  刘学兰 《天津医药》2013,(8):834-835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HBV)持续高水平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其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HBV DNA密切相关,并具有明显的平行关系。HBeAg对促进病毒持续感染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免疫耐受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2]。单纯的HBeAg能对新生儿产生什么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观察了HBV高载量母亲所产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而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进行5年的跟踪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此文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对乙型肝炎控制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