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相似文献   

2.
医苑百花     
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 6个月疗效观察  本研究观察了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3药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 6个月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研究对象为艾滋病患者 8例 ,给予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3药联合治疗 ,随访 6个月。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治疗 6个月时的血浆病毒载量及 CD+ 4T淋巴细胞计数 ,并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经过 6个月治疗患者血浆中 HIV RNA含量明显降低 ,CD4 + 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 ,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为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3药联合治…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拿大提请医务人员注意:奈韦拉平(nevirapine,Viramune)说明书已增加肝毒性内容。奈韦拉平为非核苷酸抗逆转录酶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I型HIV感染。1、CD4 计数超过250个细胞/mm3的女性患者(包括妊娠妇女)其奈韦拉平肝毒性为一般患者的12倍;2、严重或致命的肝毒性最易发生在奈韦拉平治疗最初6周内,此后仍存在危险,故密切监测需坚持18周;3、奈韦拉平治疗停止后,肝损害仍可持续。医务人员需告诫患者:一旦出现肝炎体征或症状、严重皮肤反应或过敏反应,应停用奈韦拉平,并立即就医,此后不再重新服用。奈韦拉平产品说明书增加…  相似文献   

4.
张力 《中国药物警戒》2005,2(2):121-122
2005年1月19日,美国FDA发布信息,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注意奈韦拉平(Nevirapine)说明书中相关安全性信息的变化,并注意合理应用含有奈韦拉平的HIV三联疗法。奈韦拉平的说明书在过去2年曾修订了几次,加入了有关长期使用导致肝毒性的信息。此次修改在“适应证和使用”部分建议,不推荐CD4 细胞计数大于250/mm^3的妇女使用该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的变化,分析其对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HAART,选择同期10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分析治疗后两种计数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淋巴细胞最佳治疗切入点。结果 (1)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D4+T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及12个月后的CD4+T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相关趋势;(2)与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治疗6个月、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 0.05),与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治疗前后的B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 0.05),有效亚组及无效亚组的CD4+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有高于治疗前(P 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相关趋势;(3)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ΔCD4+T淋巴细胞与ΔB淋巴细胞呈明显正相关(r=0.396,P 0.05);(4)ROC曲线显示,治疗前外周血B淋巴计数在101.28个/μl时,曲线下面积为0.853,治疗有效的敏感度为81.93%,特异度为83.47%。结论 HAART可明显提升艾滋病患者机体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同时治疗前B淋巴细胞计数对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联合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人1a的初步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突变位点。方法:艾滋病病人8例,给予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3药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3,6,9,12mo时定期监测病人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基线及治疗1a的标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结果:治疗后病人血浆中病毒载量均明显降低(P<0.01),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P<0.01)。早期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当治疗1a后至少有2例病人对治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结论:国产3药联合治疗在早期就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机体免疫功能也有改善,耐受性良好,后期则可以发生耐药性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应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一线治疗组54例和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6例(二线治疗组),二线治疗组采用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拉米夫定(3TC)+替诺夫韦(TDF)+克力之(LPV/r)。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二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7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2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6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89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都得到了抑制(病毒载量〈400拷贝/ml),病毒学抑制率为100%;一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没有得到抑制(病毒载量3600拷贝/ml)。结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发挥了很好的疗效,取得良好病毒学及免疫学的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新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尽早发现机体免疫功能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罗定市2014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共检测83例HIV/艾滋病(AIDS)的外周血样本,HIV/AIDS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158.04±180.45)个/μl,其中≤200个/μl有54例,占65.06%;201~350个/μl有22例,占26.51%;351~500个/μl有2例,占2.41%;CD4>500个/μl有5例,占6.02%。不同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不同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P<0.05)。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较低,HIV感染者发现较晚。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对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或是否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阿昔洛韦合用对生殖器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其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生殖器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阿昔洛韦缓释片0.2g口服,1日3次,共8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草分枝杆菌注射剂1次1.72μg,肌肉注射,每3天1次,共8周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基本相似(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而治疗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为93.3%(56/60),复发率6.67%(4/60),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为55.0%(33/60),复发率45.0%(27/60),两组痊愈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枝杆菌、阿昔洛韦合用有利于提高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机体清除单纯疱疹病毒的能力,对提高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RA合并感染组,64例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RA未合并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稳定期与活动期RA合并与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RA合并感染组CD3+(641.21±438.08)个/μl、CD4+(171.58±96.42)个/μl、CD8+(215.48±110.16)个/μl、CD4+/CD8+(0.82±0.26)、NK细胞(26.57±4.88)个/μl;RA未合并感染组CD3+(1051.36±434.65)个/μl、CD4+(308.07±101.69)个/μl、CD8+(324.17±108.16)个/μl、CD4+/CD8+(0.96±0.24)、NK细胞(40.52±8.92)个/μl;对照组CD3+(1403.00±402.77)个/μl、CD4+(610.07±82.58)个/μl、CD8+(532.47±168.45)个/μl、CD4+/CD8+(1.35±0.21)、NK细胞(365.15±117.61)个/μl。RA合并感染组、RA未合并感染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感染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RA未合并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稳定期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活动期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肺部感染的RA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偏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RA合并肺部感染发挥一定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1.
欧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3,(16):39-39,41
目的探讨HIV/AIDS免疫病理的改变特点,为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1例HIV感染者和54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分析3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CD4+细胞计数正常对照组[(670±361)个/μL]〉HIV组[(378±235)个/μL]〉AIDS组[(154±104)个/μL](P〈0.01);CD8+细胞计数HIV组[(918±823)个/μL]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489±250)个/μL]与AIDS组[(512±319)个/μL](P〈0.05);CD4+/CD8+的比值正常成人组(1.48±0.89)明显高于HIV组(0.41±0.37)和AIDS组(0.18±0.16)(P〈0.05)。结论本地区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过程与疾病进展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IV/HB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探讨共感染对HIV感染进程及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5例HIV共感染样本进行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4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感染会影响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HIV/HBV/HCV三重感染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他组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温脾补肾法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HIV/AIDS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14例,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HAART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以温脾补肾法为组方原则的中药艾可清优化处方治疗,共治疗6个月.监测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洛夫斯基积分、临床症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计数及CD4+/CD8+比值、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并综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100.0%和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卡洛夫斯基积分、体重有所改善(P<0.05),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乏力、纳呆及总积分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CD4+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64.97±52.94)个/mm^3和(6.94±0.97)×109/L,优于对照组的(238.73±50.13)个/mm^3和(5.57±1.29)×10^9/L (P<0.05);④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脾补肾法联合HAART治疗HIV/AIDS患者可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实现本病的功能性治愈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湘燕  张程  王娜  徐琳  吴瑞明  杨杰  钱佳北 《中国药房》2011,(36):3394-3395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0.35mg·mL-1,肌肉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观察1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CD4+、CD4+/CD8+、B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CD8+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增强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也可能有一定影响,在COPD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输血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利用白细胞分类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20例HIV携带者和20例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CD8+的表达及绝对数进行检测。结果 AIDS患者组CD3+淋巴细胞数较正常值显著下降(P〈0.05);HIV感染组与艾滋病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P〈0.01);CD8+淋巴细胞数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倒置。结论感染HIV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随病情进展下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早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创伤后发生感染的关系。方法60例创伤患者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2组,即严重创伤组(A组,ISS≥16)和非严重创伤组(B组,8≤ISS〈16),A、B组在伤后第1、4、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健康对照组20例(C组)一次性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分别检测各标本T细胞亚群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在伤后的第1、4天CD3+,CD4+,CD4+/CD8+值及第7天CD4+/CD8+值显著低于C组(P〈0.05),第7天的CD8+值显著高于C组(P〈0.05),而第1、4天的CD8+及第7天的CD3+,CD4+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在伤后的第1、4、7天内CD3+,CD4+,CD8+,CD4+/CD8+值与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A组第7天的CD3+,CD4+比第1天的CD3+,CD4+显著下降(P〈0.05),而B组第4、7天的CD3+,CD4+,CD8+,CD4+/CD8+值与第1天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第1天CD3+、CD4+、CD4+/CD8+值与ISS呈负相关(P〈0.05),其余的各组值与ISS均无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存在细胞免疫抑制,而非严重创伤患者无明显细胞免疫抑制,伤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发生感染的机率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市斗门区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性探讨2005年6月~2012年1月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感染科门诊或住院103例HIV/AIDS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主要治疗方案为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16.50%)、3TC+AZT+依非韦伦(EFV)(54.37%)、司他夫定(d4T)+3TC+NVP(12.62%)、d4T+3TC+EFV(16.50%)。其中含NVP组中肝功能损害及皮疹的发生率较其他组别明显增高;含AZT组中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其他组别明显增高。药物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39.81%)、消化系统症状(33.98%)、骨髓抑制(25.24%)和皮疹(5.83%)为主。结论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选择合适抗病毒药物组合,同时密切关注抗病毒治疗3个月以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邵春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895-289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74例行手术切除根治,术后采用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统计其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NK细胞(19.1±4.6)%、T细胞(68.2±5.5)%、血清免疫球蛋白(13.4±1.4)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2±3.2)、(65.2±5.2)、(4.3±0.5)];CD4+ (32.1±2.9)、CD4+/CD8+ (1.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8.1±3.9)、(4.3±0.5),t =24.5,17.8,33.6,14.5,22.5,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131I治疗后1月、131I治疗后3月,NK细胞(17.0±3.3)、( 16.9±3.0)、(16.7±3.4)和血清免疫球蛋白(5.1±0.6)、(6.2±1.0)、(6.1±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8.4,11.6,9.2,5.4,8.1,7.3,均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围手术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作为手术效果及癌变复发或转移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临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 1.6mg,隔日1次皮下注射,疗程2—4周。观察患者外周血常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温、胸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及CD3+、CD4+均低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值;治疗4—8d后,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先低到高再逐渐下降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d,可提高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及CD3+、CD4+及CD4+/CD8+比值,从而提高了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炎症控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计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NHL组(n=62)与正常对照组(n=30)空腹外周血2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包括CD3+、CD4+、CD8+细胞的绝对值计数,并可计算出CD4+/CD8+比值;两组数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HL组CD3+、CD4+细胞数明显降低[CD3+细胞数(823.3±211.5)、CD4+细胞数(423.8±234.8)](P〈0.05),CD8+细胞数(861.2±634.1)升高(P〈0.05),CD4+/CD8+降低(0.5±0.3)(P〈0.05)。结论NH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计数的检测对NH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