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的炎症性疾病,它是由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小气道功能障碍在哮喘患者是非常普遍的,明确小气道功能异常对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哮喘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有很多种方法来评估小气道功能,不同的评估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小气道疾病甚至在没有近端气道阻塞的证据条件下来评估哮喘患者的严重程度。鉴于小气道疾病的临床影响,在哮喘患者管理中不应该低估或忽视存在小气道病变。本文就评估支气管哮喘小气道病变的方法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1与支气管哮喘小气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皮素-1与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技术测定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A组)25例,缓解期患者(B组)23例和健康对照组(C组)24例的血浆内皮素-1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5Hz时电抗值,周边阻力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内皮素-1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t=14.233,14.705,P〈0.01),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01,P〉0.05);A组内皮素-1含量与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5Hz时电抗值,周边阻力呈正相关。结论内皮素-1的合成和释放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显著相关性,影响小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4.
类固醇药对内源型和外源型支气管哮喘均有疗效,但不能滥用。一经使用,就应用至哮喘症状完全缓解为止。然后用支气管扩张药、抗变态反应药和抗胆碱药等,以保持良好的疗效。类固醇药原则上应尽快减量乃至完全停药,以减少类固醇的耐受性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团队干预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教育,观察组接受出院后自我管理教育(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团队,通过举办哮喘俱乐部、小组讨论、个别指导)自我管理教育活动,比较两组遵医率、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出院1a后,患儿家长遵医率明显提高(P〈0.01),再次住院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应,改善儿童的健康状态,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从而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学说的确立,在哮喘缓解期对患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减轻和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已成为哮喘治疗的关键环节。虽然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内的抗炎治疗是目前哮喘治疗的研究方向,但对于其远期疗效的预计还不容乐观,降低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改善哮喘的预后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而中医药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哮喘缓解期的情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轻度哮喘是指第 1秒用力呼气容量 (FEV1)≥ 80 % ,发作少、症状轻的哮喘。吸入类固醇 (inhaledcorticosteroids ,ICS )治疗哮喘的效果已得到肯定 ,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既往多将ICS用于中重度哮喘 ,国外有关哮喘治疗指导皆推荐 ,在使用解痉平喘药物治疗后 ,哮喘症状仍经常发作者才开始ICS治疗[1,2 ] 。但研究[3 ] 表明 ,早用ICS疗效优于晚用 ,而且单纯服用茶碱治疗的轻度哮喘患者 ,停药后肺功能有反跳[4 ] 。近年来 ,ICS治疗轻度哮喘的研究屡有报道 ,现就有关文献作一综述。1 轻度哮喘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9.
吸入皮质类固醇降低哮喘死亡率||(WHODruginformation,1993;7:18)鉴于最近重新考虑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发性炎性疾病以及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β2兴奋剂)广泛应用造成疾病致死性恶化的情况,已促使常规应用吸入皮质类固醇作为预防性治...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们对3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男30例,女31例,14~78岁,平均46岁,病程3~50年不等,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病缓解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避免不良刺激、脱敏疗法、用药、心理护理等。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住院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峰值呼气流值(PEF)值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EV1和PEF值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进行全面护理,能有效的减缓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2.
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们对3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1例,男30例,女31例,14—78岁,平均46岁,病程3~50年不等,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病缓解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通过单纯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宣教,观察组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再次住院率和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P<0.05),再次住院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儿遵医行为,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复发,降低再次住院率,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行护理干预的疗效及实施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的87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哮喘发作及住院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峰值呼气流值(PEF)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均<0.01),哮喘发作及住院率明显降低(P均<0.01);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FEV1和PEF均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EV1和PEF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支气管缓解期患者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能延缓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5.
16.
2004年7月-2007年7月,我们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52例妇科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改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共11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儿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出院.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的肺功能,并在出院6个月后进行哮喘控制和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 两组出院6个月后的肺功能均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肺功能优于同时期对照组,哮喘控制率和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出院随访的基础上,为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提供延续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肺功能,促进哮喘症状控制,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属于中医"哮病"、"痰饮"范畴。张颖[2]认为,哮喘缓解期虽然多数没有临床症状,但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和细胞亚群的不平衡状态,因此不能轻视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李仁丰等[3]提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