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PHE)对慢性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缺氧组(n=10)、缺氧 PHE组(n=9).缺氧组与缺氧 PHE组每d给予缺氧处理.缺氧 PHE组每d于缺氧前腹腔注射PHE 400 mg/(kg·d),对照组与缺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21 d.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平均压(pMRV)及肺动脉平均压(pMPA),同时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和血压.测定右心室(RV)质量/(左心室(LV)质量 室间隔(S)质量)(mRV/(mLV ms))比值,并观测肺血管形态结构的变化和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缺氧组的pMRV、pMPA、(mRV/(mLV 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缺氧 PHE组(P<0.05);缺氧组的肺细小动脉管壁厚度、管壁横截面积、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及管壁横截面积占血管横截面积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缺氧 PHE组(P<0.01).缺氧 PHE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HE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的表达而降低慢性缺氧大鼠的右心室压及肺动脉高压,逆转右心室肥厚及血管结构的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西拉普利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观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循环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结果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增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 ,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增加 ( P<0 .0 1) ;西拉普利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降低 ,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减少 ( P<0 .0 1)。 结论 西拉普利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观察了不同时间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肺组织NO合成酶基因mRNA表达及cGMP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缺氧8小时 ̄28天,mPAP逐渐升高,而cGMP含量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mPAP与cGMP含量变化呈明显负相关;Northern和斑点印迹杂交表明NOS基因mRNA转录水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而内参照β-actin基因mR  相似文献   

4.
常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梁国容  邓静敏 《广西医学》1997,19(2):244-245
建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简易方法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梁国容邓静敏许辉邓家珍缺氧可引起肺动脉压(PAP)增高,本文根据这一关键因素,用Wistar大鼠复制接近慢性支气管炎演变为肺动脉高压(PAH)的模型,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6.
7.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缺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 (PAEC)的损伤作用 ,缺氧不同时间对PAEC内钙的影响 ,探讨新型血管舒张肽肾上腺髓质素 (ADM)的细胞内信息传导通路。方法 制备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及应用活细胞消化分离技术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微量注射法 ,给予外源性ADM ,观察PAEC内钙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缺氧 2 0d ,PAEC细胞表面不光滑 ,细胞肿胀变形 ,大部分细胞胞核和胞质较对照组均有高密度萤光区。②给予外源性ADM注射第 1次后 ,细胞内钙含量快速升高 ,一般于 2 0s达高峰 ,再次注射不出现快速升高 ,两次注药间期钙含量持续在高位维持。结论 缺氧导致细胞内钙稳态失衡。PAEC损伤是细胞内钙稳态失衡的形态学基础。外源性ADM使PAEC内钙含量增加 ,ADM通过调节细胞内钙信息传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常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SD大鼠吸入10%氧气,每天8h,发现缺氧1、2、3周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从对照驵的2.18±0.33kPa分别上升到4.06±0.86kPa,4.21±0.83kPa,4.29±0.89kPa(P均<0.005)。组织学检查缺氧1周时肺血管结构改变不明显,至2周时则见血管壁明显增厚,右心室的重量增加与缺氧时间呈正比。结果表明间断常压缺氧2周能形成较为理想的肺动脉高压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中的作用,观察了不同时间(8小时~28天)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组织NO合成酶(NOS)基因mRNA表达及cGMP含量(血浆、肺组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缺氧8小时~28天,mPAP逐渐升高,而cGMP含量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mPAP与cGMP含量变化呈明显负相关;Northern和斑点印迹杂交表明NOS基因mRNA转录水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而内参照β-actin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缺氧抑制了NOS基因表达,NO释放减少,可能是介导HP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与G蛋白α亚基的关系,作者应用慢怀低压氧方法建立肺劝脉高压动物模型,再用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GαmRN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GαmR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Gαi-2、Gαi-3分别为对照组的1.93和2.05倍;而Gαs无变化。提示,大鼠肺组织Gαi-2mRNA与Gαi-3mRNA的增加,可能在慢性缺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CHPAH)大鼠心、肺心房钠尿肽(AN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右心室、肺组织、肺灌流液及动脉血浆AN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0.01),但右房心肌组织A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显著(P〉0.05)。提示CHPAH大鼠心、肺合心ANP代谢代偿性增加,并以右心室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观察了单纯纯氧及反映炎症因素影响的缺氧叠加静注三氯化铁(FeCl3)所致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变化及差别。方法:应用肺动脉微飘浮导管技术及电镜技术、细胞分离技术观察MPAP、CEC、NO及MDA等指标。结果:缺氧2周后,血CEC、NO、MDA升高,4周时各值高于2周组。缺氧叠加三氯化铁组各值高于单纯缺氧组结论:缺氧叠加FeCl3致肺动同压血管内皮的损伤重于单纯缺氧 ,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汉防己甲素对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作者采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研究汉防己甲素处理后肺小动脉的光镜和电镜改变,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变细,平滑肌细胞增生。图象分析发现肺小动脉外径变小,管壁厚度占外径的比例增大,血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增大,经汉防己甲素处理后,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由此表明,汉防己甲素主要通过抑制肺小动脉胶原纤维的增生和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增厚和肌化,使肺小动脉管腔狭窄明显减轻,肺动脉压降低,从而部分阻抑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血液动力学变化指标、循环内皮细胞(CEC)、一氧化氮(NO)、组织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测定和电子显微镜病理学观察。结果:西拉普利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2.85±0.22kPa)较安慰剂组(3.58±0.20kPa)显著下降,NO(24.00±4.21nmol/L)较安慰剂组(19.86±1.80nmol/L)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ACE(38.70±4.62U)较安慰剂组ACE(45.17±4.56U)下降显著(P<0.01),组织MDA(26.29±4.81nmol/mg)较安慰剂组(31.46±3.48nmol/mg)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的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西拉普利可降低肺动脉高压,促进NO释放,减轻肺动脉内皮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汉防己甲素对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作者采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研究汉防己甲素处理后肺小动脉的光镜和电镜改变,产进行了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变细,平滑肌细胞增生。图象分析发现肺小动脉外径变小,管壁厚度占外径的比例增大,血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增大,经汉防己甲素处理后,上述病变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iNOS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血清学检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一氧化氮 (NO)、肺组织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正常组大鼠iNOS表达呈弱阳性 ,慢性缺氧后肺组织iNOS蛋白表达呈强阳性 ,血一氧化氮水平升高 (P <0 0 1 )。 结论 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强及一氧化氮参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一氧化氮的血管舒张作用与氧自由基作用的放大效应可能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孙泽平  郑建保  廖国云  刘仲明  刘芳 《广东医学》2002,23(12):1230-1231
目的观察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选用长白种雄性小猪移居高原建立自然缺氧模型,采用自身比较观察吸入10 ppm NO前,吸入NO后5,10,15,20,25,30 min的肺动脉压。结果吸入低浓度NO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吸入NO后5 min肺动脉平均压由吸NO前32.95 mmHg降为23.48 mmHg;10 min为22.52 mmHg;15 min为21.96 mmHg;20 min为21.96 mmHg;25 min为22.67 mmHg;30 min为22.8 mmHg。差异显著(P<0.01)。结论吸入低浓度NO能有效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为治疗高原病提供了简便、疗效显著、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常压低氧培养箱建立大鼠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组,各组造模前30 min进行腹腔注射,葛根素组注射葛根素注射液20 mg/kg,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等体积0.9%Na Cl溶液。正常对照组于实验室正常环境下培养,模型组、葛根素组于缺氧环境下培养3 d、7 d、14 d、21 d后进行检测。测定包括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常压低氧培养箱中进行大鼠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成功建立;模型组mPAP、RVHI、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14 d、21 d时葛根素组mPAP、RVHI、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素能有效抑制缺氧导致的肺动脉平均压力增加及氧自由基增加,减轻其肺血管重构的程度,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与G蛋白α亚基的关系,作者应用慢性低压缺氧方法(氧浓度10%,缺氧30~40d)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再用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Gα(G(αi-2)、G(αi-3)、G(αs))mRN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GαmR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G(αi-2)、G(αi-3)分别为对照组的1.93和2.05倍;而Gαs无变化。提示,大鼠肺组织G(αi-2)、mRNA与G(αi-3)mRNA的增加,可能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