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期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最严重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的治疗目标就是解除患肢症状;预防PE;减少DVT复发和预防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s,PTS)[1].  相似文献   

2.
柴东喆  张凡  张华一  陈春伦 《浙江医学》2014,(16):1382-1384
目的:比较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及全身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DVT患者根据其意愿分成两组:A组(23例)采用全身抗凝溶栓治疗;B组(42例)经小隐静脉置溶栓导管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造影结果、患肢膝上15cm及膝下10cm周径变化值、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后静脉造影的疗效评价、膝上15cm及膝下10cm的周径变化值、PTS发生率均较A组为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小隐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DVT较全身溶栓能显著减轻肢体肿胀,并可减少PTS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导管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152例下肢急性DVT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周抗凝和溶栓医治,观察组对患者进行静脉腔滤器结合导管溶栓医治,根据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肿胀率,大腿和小腿周长的差异,介入医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间,36例下肢DVT患者行经健侧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36例均成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效31例,其中24例血栓溶解完全,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7例血栓溶解不完全,但下肢水肿及症状消失;3例下肢水肿减轻但未完全消退;2例疗效不明显。结论采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患侧股静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要目的:探讨滤器保护下经胭静脉置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DVT病人,在滤器保护下经彩超引导,由胭静脉置入溶栓导管,以微量泵经溶栓导管持续泵入溶栓药物7~10天,同时行抗凝治疗。结果: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出院前行下肢静脉顺行检查,治愈8例,显效24例,有效3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胭静脉置管定向溶栓,可防止肺栓塞,快速溶解血栓,恢复深静脉血流通畅,疗效肯定,可减少DVT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62例 经造影或彩超明确诊断的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32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B组(30例)经患肢小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从治疗后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度、治疗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大腿消肿率为(88±13)%,B组为(85±22)%,A组小腿消肿率(82± 16)%,B组为(84±15)%;A组静脉通畅度(84.55±2.34)%,B组(84.52±3.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尿激酶使用量少,疗程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形成优于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溶栓,其具有疗程短、尿激酶使用量少、并发症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45例混合型下肢DVT CDT治疗效果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5例患者中,治愈219例,显效26例,有效100%。结论:CDT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DVT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45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治疗效果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5例患者中,治愈219例,显效26例,有效100%。结论:置管溶栓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介入置管溶栓联合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产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6年2月34例产后合并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单纯抗凝组和介入治疗组,其中单纯抗凝组23例,介入治疗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随访6~14个月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单纯抗凝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与单纯抗凝组比较,介入治疗组Villalta评分及各等级例数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置管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急性期下肢DVT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全身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溶栓前后大、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及溶栓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小腿周径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期间并发症率6.67%(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肢DVT,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小患者大、小腿的周径差,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同时行溶栓导管置于血栓处行溶栓治疗,溶栓第3、5、7天再经溶栓导管造影评价溶栓效果及静脉通畅程度,根据通畅程度行单纯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出院随访。结果:置管溶栓术对急性下肢DVT有效率100%。溶栓成功后10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8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6个月,并应用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随访6个月至5年,疗效满意。结论:置管溶栓术及溶栓后单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是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对防治下肢DVT后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亮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54-255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68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法相比,深静脉置管溶栓法能够提高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小隐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经小隐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均未发生肺栓塞,有1例出现出血倾向,停药后消失。结论:经小隐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而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15例,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治疗10天后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5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深静脉置管溶栓,可以有效预防PE的发生,保护深静脉瓣膜,并可减少了溶栓药物用量及时间,降低出血并发症,治疗安全有效,已成为治疗急性DVT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静脉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使溶栓药物能充分地达到血栓部位,局部血药浓度高,全身副反应小。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本文总结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要点及病情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由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具有突发率高,起病急,易误诊,死亡率高等特点[2]。2000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共治疗1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溶栓方法在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肢浅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股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两组均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监测凝血功能。测量指标包括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溶栓药物用量。结果 两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研究组患肢肿胀消退较对照组快(P<0.01)。研究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研究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U,较对照组(3.06±8.24)×106U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许培枝  许壮壮  何亚伟 《微创医学》2021,(3):347-349,37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及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保守药物抗凝治疗的23例设为对照组,同期接受超声引导下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和置管溶栓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衡可比的4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双侧大小腿周径差.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