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娟  杜晓诗  张世荣 《河北医学》2014,(9):1477-147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5例疑似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二维超声及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进行检查,然后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统计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种类型心血管畸形的正确诊断率,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各种类型心血管畸形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二维超声,且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二维超声,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前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胎儿心血管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刘佳 《四川医学》2012,33(3):541-543
目的评价四维超声成像诊断技术在产前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及四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0例孕妇进行检查,追踪引产及分娩后胎儿的实际情况,分析四维彩色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对胎儿检查的灵敏度为63.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7%,对胎儿诊断的符合率为99.7%;四维超声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9%,对胎儿诊断的符合率为99.8%。进一步分析二维及四维超声对发育畸形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2.4%,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0%。结论四维超声对发育异常胎儿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病例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对发育异常部位诊断的符合率也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肢体畸形产前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869例,所有孕妇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筛查,以分娩后或引产后的结果为准,观察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产前超声检查共检查出9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率为99.66%、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6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可尽早发现胎儿的肢体畸形,避免缺陷儿的出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技术,寻求诊断唇腭裂的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0月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的6 558例孕妇。对二维和三维超声的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胎儿唇腭裂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558例孕妇中,失访231例,有正常产或引产结果者6 327例,已证实有唇腭裂者34例,其中单纯性唇裂23例,唇腭裂11例。二维超声诊断单纯性唇裂的灵敏度为0.9130、特异度为0.9998、阳性预测值为0.9545;三维表面成像诊断单纯性唇裂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0.9998、阳性预测值为0.9583,两种方法诊断单纯性唇裂的价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灵敏度为0.3636、特异度为1.0、阳性预测值为1.0,三维超声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灵敏度为0.9091、特异度为1.0、阳性预测值为1.0,两种方法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价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表面成像与二维超声比较,能够反映胎儿颜面畸形的表面形态、细节特征,对唇裂的诊断更加直观。断层超声显像能显示胎儿各个方向上的断层图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胎儿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特征,评价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对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者,主要运用二维超声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逐一检查,必要时进行三维及四维超声检查,记录全部畸形胎儿,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或产后结果对照。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129例胎儿肢体畸形,其中上肢畸形54例,下肢畸形75例,共分为10类,涉及肢体258处。以足内、外翻、对称性四肢短小、畸形手等最为常见。与引产后或产后结果比较,超声漏诊了3例畸形手,1例少指,1例足内翻,其余产前超声诊断均得到证实。结论胎儿肢体畸形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诊断的常规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首选方法,且可多次重复,动态观察病变的变化,及时做出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维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所有产妇产前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同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在肢体畸形的病变细节和病变部位检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法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法(systematic continuous sequence approach,SCSA)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仪,对16685例孕龄14周至40 3周的胎儿进行全身各系统的SCSA检测,观察胎儿整体结构、形态、姿势及运动等情况.结果:16627例胎儿进行SCSA检查获得满意的超声图像,占参检胎儿总数的99.65%.经产后证实的胎儿畸形514例,其中SCSA产前检出畸形胎儿498例(96.89%),漏诊16例(3.11%).SCSA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8%,99.96%,98.66%,99.90%.结论:SCSA是显示胎儿结构及诊断胎儿畸形的高效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鲁琳  张姣  苏婧 《海南医学》2022,(23):3096-3098
目的 探讨四维彩超在胎儿下腔静脉走行变异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疑似下腔静脉走行变异的胎儿共63例,所有胎儿均行二维彩超、四维彩超检查,以出生后超声或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彩超、四维彩超对胎儿下腔静脉走行变异的诊断效能。结果 63例胎儿59例确诊为下腔静脉走行变异,经产后新生儿超声证实有49例,经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证实有10例,其中左位下腔静脉走行变异31例,双下腔静脉走行变异28例。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显示55例为下腔静脉走行变异,四维超声诊断结果显示61例为下腔静脉走行变异。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83%,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胎儿下腔静脉走行变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下腔静脉走行变异中价值较高,有利于产前筛查胎儿下腔静脉畸形而尽早干预,提高优质生育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42例经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胎儿肢体,对疑似肢体畸形,按照不同位置,分别予以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者成像情况。结果42例胎儿肢体畸形引产后显示肢体畸形有86处,远段肢体三维诊断符合率93.88%,二维诊断符合率73.47%。结论二维连续顺序追踪检查后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法对于产前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对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被二维超声筛查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接受二维和三维超声联合检查,对比单纯性二维超声检查,依据孕妇引产后和胎儿出生后的回访结果,分析及评价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价值。结果: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筛查出胎儿体表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单纯性的二维超声筛查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筛查方法对非体表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能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是单纯性二维超声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常规检查2 820例孕妇,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有无姿势异常及伴发其他器官的多发畸形,并与引产后结果及侵入性染色体检查对照分析。结果检出肢体畸形34例(1.2%),与引产后标本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30例行胎儿染色体检查,22例染色体正常(73.3%),8例染色体异常(26.7%)。结论胎儿肢体畸形有着典型的图像特征,连续顺序追踪检测法并辅以实时三维成像可以大大提高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是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胎儿肢体畸形常与其他器官畸形合并存在,且与染色体异常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胎儿染色体筛查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2.
胎儿前臂和小腿畸形的产前和体外超声对比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胎儿肢体前臂和小腿畸形的超声学特征和检查方法,探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全身进行系统的检查,遵循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ystematic continuous sequence approach,SCSA),对胎儿肢体尤其是前臂和小腿的形态、结构、运动等进行重点观察,并将引产后的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胎儿前臂和小腿畸形30例,累及肢体共48条,漏诊3例,6条肢体畸形,符合率为90.9%与88.9%.结论胎儿前臂与小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与体外超声的检出有较高的符合率,掌握一定的检查顺序与方法,是产前超声显示和诊断胎儿前臂和小腿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超声检查诊断出的胎儿肢体畸形23例临床资料,与产后、引产后或尸检结果对比,总结超声产前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符合率及影像特点。结果超声检查23例胎儿肢体畸形,与产后、引产后及部分尸检结果完全吻合,符合率为100%;23例胎儿肢体畸形中,合并神经系统畸形4例(17.4%),心脏畸形6例(26.1%),面部畸形1例(4.3%)。结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具备安全、无创、简便、重复性好和符合率高的特点,对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琦  唐祖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39-3740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检查中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3月孕22周-28周胎儿1331例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异议者均采用GEV-730 expert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存储图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并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相比较。结果本组诊断畸形胎儿16例,均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结论实时动态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形象直观,可多切面、全方位显示畸形结构和病变部位,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胎儿畸形诊断依据。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畸形筛查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在降低新生儿出生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超声科接受产前Ⅲ级超声检查的257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仅接受了Ⅰ级、Ⅱ级超声检查的400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以分娩结局、引产后尸检结局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的、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采用产前Ⅲ级超声进行检查,结果正确检出23例缺陷胎儿,误诊5例、漏诊3例,产前Ⅲ级超声诊断缺陷胎儿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9.81%、漏诊率为11.54%、误诊率为0.19%;研究组采用产前Ⅰ级或Ⅱ级产前超声进行检查,结果正确检出29例缺陷胎儿,误诊15例、漏诊12例,产前Ⅰ级、Ⅱ级超声诊断缺陷胎儿的灵敏度为70.73%、特异度为99.62%、漏诊率为29.27%、误诊率为0.38%;产前Ⅲ级超声诊断缺陷胎儿的灵敏度显著的高于产前Ⅰ级或Ⅱ级超声检查。结论: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缺陷胎儿的能力强于Ⅰ级或Ⅱ级超声,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孕早期二联血清学指标结合颈部透明层(NT)超声软指标检查联合孕中期三联血清学指标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2年12月于余姚市进行早中孕整合产前筛查的1188例孕产妇资料,对其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同期进行中孕期产前筛查的4963例孕产妇及预产期年龄I〉35周岁的高龄孕产妇483例相比较。结果早中孕整合产前筛查组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缺陷检出率100.00%(1/1),假阳性率1.01%(12/1187),阳性预测值7.69%(1/13);中孕产前筛查组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缺陷检出率75.00%(3/4),假阳性率4.74%(235/4960),阳性预测值1.26%(3/238);预产期年龄/〉35周岁的高龄孕产妇与低龄组唐氏综合征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其他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早期二联法结合NT联合孕中期三联法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是减少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整合筛查能降低假阳性率,提高阳性预测值,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05~2013-05间应用三维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行常规检查的孕妇11 753例,以引产病理解剖及随访结果为参照,比较三维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结果 11 753例胎儿中共11 554例完成研究,根据引产病理解剖及分娩后的追踪随访结果,11 554例中泌尿生殖系正常11 492胎,畸形62胎,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检出率为0.54%.主要包括多囊肾、肾脏发育不良、肾积水、重复肾、盆腔异住肾、双肾或单肾缺如、输尿管异常、膀胱外翻及尿道下裂等.以引产病理解剖及分娩后的追踪随访结果为参照,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结论 二维或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都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的产前检查方法,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对是更为简易、准确及可靠的产前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率。方法:对经过系统超声检查所发现的胎儿畸形96例的声像图进行研究,并将产前产后进行比较。96例胎儿畸形中共有92例诊断完全符合(仅4例漏诊),确诊率为95.83%,其中包括单发畸形有75例,复合畸形有13例,多器官畸形有5例。结果:96例胎儿畸形中共有92例诊断完全符合(仅4例漏诊),确诊率为95.83%。结论:系统超声可以有效观察到胎儿的发育情况,是诊断胎儿是否畸形的最佳方法,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对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的63 例胎儿及2009 年3月-2012 年3 月于我院分娩和引产5 467 例胎儿的肢体情况进行系统追踪随访。结果 产前超声检测出肢体畸形63 例,下肢畸形29 例,其中胎儿足内翻畸形13 例、裂足1 例、脚缺失2 例、股骨弯曲10 例、下肢完全缺如1 例、腓骨缺如1 例、六趾畸形1 例。上肢畸形13 例,其中手缺失2 例、手畸形5 例、桡骨缺如4 例、前臂短小弯曲2 例。致死性骨或软骨发育不全8 例,四肢短小11 例,肢体屈曲症1 例,六指六趾畸形1 例。15 例胎儿行染色体检查,2 例为21- 三体,2 例为18- 三体。2009 年3 月-2012 年3 月产前超声漏诊16 例指趾畸形。结论 肢体畸形为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其种类繁多。应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能够提高肢体畸形检出率,减少漏诊率。系统的追踪随访有利于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