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GLI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uo JF  Li ZS  Jin ZD  Gao J  Gong YF  Jin J  Ma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26-828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GLI1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相应近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胰腺癌组织中GLI1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GLI1 mRNA在胰腺癌组织、近癌旁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17/25)、24.0%(6/25)、0;胰腺癌组织GLI1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近癌旁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均P〈0.01);GLI1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O.014),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GLI1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其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检测GLI1表达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法检测70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洼胰腺癌组织及15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S100A4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70例标本中S100A4阳性率为74.3%(52/70),而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0,P〈0.05);S100A4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S100A4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无瘤生存率(χ2=13.12,P〈0.05)及总体生存率(χ2=20.6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00A4蛋白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陈俊  王伟林 《浙江医学》2014,(5):361-365,377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3320C3链(Lam㈣n332a3,LNa3)的阳性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模式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65例胰腺癌标本中LNa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并分析胰腺癌组织中LNa3蛋白不同表达模式[单-胞质表达(SCT)与胞质/间质共表达(CMT)]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65例胰腺癌组织中LNO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SCT42例,CMT23例。LNa3链的不同表达模式与胰腺癌肝转移、血管浸润、胆管浸润均有关(P〈0.05或0.01),胞质/间质的共表达预示胰腺癌患者较高的肝转移率、血管浸润及胆管浸润的风险。肝转移、临床分期、十二指肠浸润和肿瘤位置与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或001),肿瘤位置和临床分期是预测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肿瘤位于胰体尾或临床分期越高的预后差,肝转移、浆膜侵犯、十二指肠浸润均不能作为独立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LNa3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尤其是胞质/间质的共表达可作为判断胰腺癌肝转移、血管浸润、胆管浸润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较多,需要结合各种因素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芯片中Surv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4例肾癌标本组织芯片中Surv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取2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作对照。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9%(39/64),2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无一例表达。肾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或P〈0.01)。肾癌的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Suwivin的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Survivin可能在肾癌的形成、生长及发展起中促进的作用,与肾癌的增殖、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Survivin的过度表达提示肿瘤容易发生增殖、浸润及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胰腺癌中p16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基础缺失分析,PCR-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胰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状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4例发生p16基因纯合缺失。5例发生p16基因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为32.1%,28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未发现纯合缺失及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与淋巴结转移(P<0.02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1)及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28例原发性胰腺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16/28),85.7%(24.28)和100%(4/4),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P<0.0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5)及临床病理分期(P<0.05)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变异及其蛋白失表达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二者均可作为评估胰腺癌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的有用指标,存在p16基因变异及蛋白失表达的原发性胰腺癌具有更强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6.
吴萍  叶晓锋  吕怀盛  秦憬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0-12,F000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60例、癌旁组织加例和肺正常组织5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EGFR。结果 60例NSCLC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2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5例正常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20例癌旁组织及5例正常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MMP-9和EGFR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GFR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9和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习惯及肿瘤的病理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9和EGFR的信号传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MMP-9和EGFR的共同高表达是肺癌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在胃肠道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80例胃肠道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HIT和PTEN基因蛋臼的表达。结果80例胃肠道癌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和51.3%,在癌旁组织中分别均为1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均有关(P〈0.05)。结论FHIT和PTEN基因蛋白缺失在胃肠道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胃肠道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kB p65(NF-kB 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胰腺癌组织NF—kB p65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结果NF-kB p65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3.46%和71.15%,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P〈0.05),NF-kB p65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0.01),NF-kB p65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1)。结论NF-kB p65可能通过正向调节VEGF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结果1.E-Cadhe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2.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R^2=0.786),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R^2=0.678);3.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肝外转移呈负相关(P〈0.05;R^2=0.704);4.癌旁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R^2=0.742)。结论E-Cadherin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复发倾向相关,在临床中有望作为肿瘤分化、复发、转移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HX2(zinc-fingers and homeoboxes2,ZHX2)在肝细胞癌(hepatoceUu1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35例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ZHX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CC癌组织中ZHX2 mRNA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P〈0.05)。术中发现伴随转移的HCC癌组织中ZHX2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的HCC(P〈0.05)。ZHX2 mRNA的表达与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HBsAg感染、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是否伴随肝硬化无明显关系。结论ZHX2低表达与HCC转移密切相关,并与AFP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phA2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ead and neck squamou cell carcinomas, HNSCCs)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phA2在50例HNSCCs组织和30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HNSCCs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phA2与HNSCCs侵袭、转移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HNSCCs组织中,EphA2阳性表达26例,30例癌旁组织中仅2例EphA2呈微弱表达,不同组织中EphA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A2阳性表达与HNSCCs病理分级、侵袭程度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即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越差、侵袭程度越深,EphA2阳性表达率就越高;有颈淋巴结转移者EphA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EphA2阳性者的MVD值(48.68±8.05)显著高于EphA2阴性者(34.60±6.55)(P〈0.05)。结论EphA2促进HNSCCs的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可作为反映HNSCCs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钙离子结合蛋白A4(S100A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其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胰腺癌、43例胰岛素细胞瘤和2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100A4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S100A4、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1%(57/82)和58.54%(48/82);S100A4、MMP2蛋白在胰腺癌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腺瘤(P〈0.05),S100A4、MMP2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CA199的值有关(P〈0.05);两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100A4和MMP2的表达情况均对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S100A4、MMP2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S100A4和MMP2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胰腺癌的转移趋势指标,并能有效的评估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DPC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胃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PC4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0例胃癌组织中的DPC4表达阳性31例(62.0%);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PC4表达均为阳性(100.O%)。胃癌组织中DPC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X2=10.43,P〈0.01)。胃癌组织中DPC4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的统计学关系(P〉0.05)。肿瘤直径〈2cm胃癌DPC4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cm,高一中分化胃癌DPC4阳性率明显高于低一未分化,T1-2之期胃癌DPC4阳性率明显高于B3-4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DPC4阳性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PC4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其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与胃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组织中HSP60、HSP70和P5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HSP60、HSP70及P53在慢性胰腺炎组织及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HSP60、HSP70及P53在慢性胰腺炎12例、癌旁组织及胰腺癌63例(其中高、中、低分化各为14、23、26例)中的表达,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慢性胰腺炎、癌旁组织及胰腺癌中,HSP60的过表达率17%、10%、70%(P〈0.01);HSP70的过表达率25%、13%、75%(P〈0.01)。在高、中、低分化胰腺癌中,HSP60的过表达率43%、70%、85%(P〉0.05〉;HSP70的过表达率36%、78%、92%(P〈0、01)。HSP70的过表达率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P〈0.05);P5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59%,与HSP60、HSP7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胰腺癌是HSP60、HSP70高表达肿瘤,HSP70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更密切的关系。P53与HSP60、HSP70在肿瘤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49例胰腺导管腺癌和lO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tat3、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Stat3、HIF-1α、VEGF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20.0oA,而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73.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323~14.429,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3.287~14.352,P〈0.05),HIF-l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9.511、5.200,P〈0.05),VEGF的表达与肿瘤标志物CA19—9、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X2=6.005~11.876,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3种因子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729~0.792,P〈0.05)。结论Stat3、HIF-lα、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三者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Stat3可能直接或者通过HIF-1α间接促进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李佽  陈志英  刘莉  刘都礼 《四川医学》2009,30(8):1195-1197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p27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8.9%(P〈0.05);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5.9%(P〈0.01)。结直肠癌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hMSH2和p2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申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MSH2表达异常和抑癌基因p27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及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SATB1、COX-2的表达。结果SATB1、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和46.67%,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和10%,2种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SATB1、COX-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种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SATB1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SATB1和COX-2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ATB1和COX-2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BK1(TANK binding kinase 1 )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中TBK1、间质源性标志物viment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选择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组。结果在50例胰腺癌组织中TBK1染色阳性率为70%,与对照组(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K1的表达与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存在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表达阳性率为42%,对照组阳性率为0,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的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组织的淋巴转移、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TBK1的表达与vimentin表达间具有正相关性(r=0.427,P〈0.05)。结论TBK1是反映胰腺癌恶性程度的肿瘤标记物,与胰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源于TBK1参与了胰腺癌的EMT现象。  相似文献   

19.
胡鹏  张雷达 《重庆医学》2015,(30):4213-4215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CN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39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TGF和PCN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CTGF、PCNP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1、51.46,均 P<0.01);CT‐GF、PCN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CTGF、PCNP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升,且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R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ERCC1蛋白质表达,分析其在二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RCC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7%,在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 <0.01)。ER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5.822,P <0.05)和临床分期(χ2=4.40,P<0.05)相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长度、Ki-67标记指数无明显相关( P >0.05)。结论ERC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