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敏  姚珍薇  唐良萏  卢起  骆建云  王雅 《重庆医学》2012,41(29):3041-3042,304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40岁以上人群正位腰椎骨密度2 325例,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为42.2%,骨质疏松为37.3%;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为19.8%,骨质疏松为66.5%;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3%,女性为79.7%,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广州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4 152例20~100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值。按照年龄、性别进行不同分组,以10岁为1个年龄段。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率不断增加,由15.5%增加到最高49.4%,在60岁以上年龄组增加不明显;其中50~60岁各年龄组女性骨量减少明显高于同组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在50岁以上各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明显,由7.6%增加到最高33.7%,在70岁以上各年龄组增加最高,女性明显高于同组男性。结论 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出现骨量减少时应及时治疗,以免进一步发展为不可逆转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骨密度测定了解住院老年人在年龄、性别因素和疾病谱方面其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1157例住院老年人进行正位腰椎(L3~L4)骨密度测定,计算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 1157例住院老年人中996例为骨质疏松症,占86.08%,55例为骨量减少者,占4.75%。从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89岁,90岁及以上各年龄段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是55.55%、85.00%、84.87%、84.96%、85.71%、89.60%、89.12%,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递升(P〈0.05),统计有差异性意义。女性患者620人,骨质疏松症597人,男性患者537人,骨质疏松症409人,骨质疏松率分别为94.7%和76.1%。女性老年病人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病人(P〈0.05)。不同的疾病谱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骨折42/42例(100%)、脑卒中伴肢体活动障碍342/311例(90.93%)。糖尿病201例/175例(87.06%)、重度COPD108例/93例(86.11%)。结论老年住院病人的骨质疏松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率也随着上升,女性病例发生率多于男性。骨折、脑卒中伴肢体活动障碍、糖尿病、重度COPD的骨质疏松率高于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2-4椎体和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并与老年对照组对比。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低于同龄对照组。女性患者的骨密度下降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的髋关节骨密度下降明显高于腰椎部位。结论: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及伴糖尿病肾病是BMD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妇女的骨密度检测分析,了解中老年妇女骨量的变化及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吁请各方对骨质疏松的重视以及加强防治.方法:利用GE公司的Lune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来本院进行身体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妇女233人,常规进行腰椎(L2-4)前后位及左侧股骨近段(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的前后位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评价,以10岁为一年龄组进行分析比较:T≥-1.0秒为正常;-1.0秒>T>-2.5秒为骨量减少;T≤-2.5秒为骨质疏松.结论:随年龄增加妇女的骨密度值由骨量减少向骨质疏松发展的趋势增加.  相似文献   

6.
项靖 《嘉兴医学》2001,17(4):233-234
目的:腰椎是早期易发现骨质疏松理想部位,对病人进行腰椎骨密度测定,明确骨质疏松存在和严重程度,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306例不同年龄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尤以50岁以上男女以及绝经前后妇女明显。结论:骨密度测定,能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并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针对性进行有关骨质疏松知识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女性骨面积大小(BAS)和骨矿物质密度(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BAS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2000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3390例20~84岁女性L1~L4后前位和左侧股骨近端(全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骨矿物质含量(BMC)、BAS和BMD.结果L1~L4的BMC、BAS和BMD峰值均出现在30~34岁组,随后逐年下降,三者变化趋势一致;而股骨近端各部位BMC、BAS和BMD的变化趋势不同,BMC峰值出现在40~44岁组,BAS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的趋势,BMD峰值出现在20~24岁组.L1~L4的BAS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2,P<0.05);全髋部和大转子部位的BAS与年龄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股骨颈和转子问的BAS与年龄不相关(P值均>0.05).L1~L4(r=0.521)和近端全髋部(r=0.083)的BMD均与BAS呈正相关(P值均=0.000),股骨颈的BMD与BAS呈负相关(r=-0.102,P=0.000),大转子和转子间的BMD均与BAS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 使用面积BMD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时,应该重视不同骨骼部位BAS的影响,是否使用体积BMD作为诊断标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体检人群中不同血脂异常分型者骨密度及骨量分布水平的差异,探究血脂增高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空腹血糖正常(FPG<6.1mmol/L)的体检者331例,患者年龄50~75(59.81±7.91)岁,依据空腹血脂水平将体检者分为4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混合增高组(以下简称为混合组,99例)、高胆固醇组(100例)、高甘油三酯组(44例),以及血脂正常型对照组(以下简称为对照组,88例)。收集上述体检者基本信息、生化指标以及腰1~4椎体平均骨密度与T值等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各组之间骨密度、骨量分布水平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混合组、高胆固醇组的骨密度分别为0.977±0.143g/cm2、0.979±0.149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骨密度(1.044±0.161g/cm2,P均=0.03);高甘油三酯组的骨密度为1.021±0.137g/cm2,与对照组的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混合组、高胆固醇组的骨量异常比率(T值<-1.0)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2、0.004;高甘油三酯组的骨量异常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结论 体检人群中血脂增高者骨密度低于血脂正常者骨密度的可能性较大,尤其要注意混合型和高胆固醇型血脂增高者的骨密度筛查,以利于有关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早期发现和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城区健康成年人骨质疏松现状,指导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2014 -
02 ~ 2015 - 02 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进行体检的40 ~ 64 岁呼伦贝尔市城区居民3121 名,应用双能X 线骨密度
仪( DXA) ,测量腰椎正位L1 - 4 骨密度,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受试者生活习惯及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
知度。结果: ( 1) 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不同年龄组健康成年男性腰椎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性( F = 35. 5,
P > 0. 05) ,LSD 检测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显示40 ~ 44 岁年龄组与60 ~ 64 岁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78) ,与
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42,0. 031,0. 039) ; 不同年龄组健康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值差异有显著
( F = 5. 59,P < 0. 05) LSD 检测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47,0. 04,0. 039,0. 026) 。( 2) 体检
人群男性腰椎BMD 峰值出现在55 ~ 59 岁年龄组; 女性腰椎骨密度峰值早于男性,腰椎在50 ~ 54 岁年龄段。骨
质疏松症与骨量减少患病率经标化后,健康成年男性各年龄组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患病率经χ2 检验无显著
性差异(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χ2 = 6. 458,P = 0. 167,骨量减少患病率比较χ2 = 1. 656,P = 0. 799) ; 健康成年女
性各年龄组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患病率经χ2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χ2 = 62. 332,P <
0. 05,骨量减少患病率比较χ2 = 81. 079,P < 0. 05) ; 3121 例受试者中有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者的筛查率为
11. 84%和19. 45%。通过散点图计算分析,体重与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显示: 超重为骨质疏松中低风险因素。
: 呼伦贝尔市市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组( 40 ~ 64 岁) 健康成年男性腰椎骨密度值检测、骨质
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不同年龄组( 40 ~ 64 岁) 健康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值检测、骨质疏松症
及骨量减少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超重为骨质疏松中低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尿酸与骨和软骨代谢有关,但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方法:对214名中年(45?65岁)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观察尿酸与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全髋、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骨转换指标,包括骨形成标记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吸收标记物β-CrossLaps(β-CTX)以及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结果与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腰椎、全髋及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与OC呈负相关,与logPTH和log25-OHD3呈正相关。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所有参试者分为高尿酸组(UA≥6mg/dl)及低尿酸组(UA <6mg/dl),高尿酸组的OC,PINP和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尿酸组。将参试者根据尿酸水平分成三组,与尿酸最高的一组相比,尿酸最低的一组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至少骨量减少(包括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机率分别增加41%和158%。本研究表明,尿酸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对骨代谢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两组,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腰椎L1~L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低于未合并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等为决定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密度的降低又可能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白雪  万沁  曾静  李筱舟 《吉林医学》2012,(34):7407-740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是否合并冠心病分成两组,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低于未合并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等为决定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密度的降低又可能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密度T值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某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完善骨密度检查的5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73例)和非冠心病组(239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低骨密度组(302例)和骨密度正常组(210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骨密度T值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512例老年患者中,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的比例较高,骨密度T值较低(P<0.05或<0.01)。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低骨密度组年龄较大、女性、糖尿病的比例较高,骨密度T值较低,UA较高(P<0.05或<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骨密度T值与年龄、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P<0.01)均呈负相关;骨密度T值与UA(P<0.001)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糖尿病为低骨密度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骨密度T值高(P<0.05)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骨密度T值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部位的骨折阈值测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Qiu GX  Chen B  Weng XS  Wang ZY  Sun TS  Zhang BZ  X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113-1116
目的 统计北京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BMD)值,探讨国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阈值。方法 研究组选择50岁以上髋部、肩部、腕部骨折的男女病人共300名,对照组选择50岁以上腰部疾患男女患者共150名,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BMD,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研究组和对照组BMD值进行t检验;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对BMD进行分析得出骨折危险阈值。结果 BMD与年龄呈负相关。研究组L2 4的r值为-0 .267,股骨颈的r值为-0 .284,Ward三角的r值为-0. 368,大粗隆的r值为-0 .314(均P<0 .01);对照组股骨颈的r值为-0 .383,Ward三角的r值为-0 .476,大粗隆的r值为-0 .305(均P<0. 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男性Ward三角的BMD诊断界定值为0 .732g/cm2,此时敏感度为91 0%,特异度为56 1%,漏诊率为9%,误诊率为43. 9%;女性Ward三角的BMD诊断界定值为0. 577g/cm2,此时敏感度为72. 6%,特异度为64 5%,漏诊率为27 .4%,误诊率为35 .5%。结论 以Ward三角处BMD测定作为男、女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阈值更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26-133
目的通过测量北京大兴区、密云地区成年人的桡骨远端骨密度,分析比较北京南北郊区成年人在各年龄段的骨密度差异及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美国DTX-200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北京大兴区成年男性1040例、女性1892例,密云地区成年男性780例、女性423例的非优势前臂桡骨远端1/3处的骨密度,记录BMD值。将检测结果按地区、性别、年龄段分组(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分为7个年龄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同地区、同年龄段成年人的桡骨远端骨密度在性别间的差异,分别比较同性别、同年龄段成年人的桡骨远端骨密度在北京南北郊区间的差异,分析两地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大兴区、密云地区成年人在各年龄段的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均值男性均大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兴区60~69岁年龄段男性、50~59岁年龄组女性的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均值低于密云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大兴区其他各年龄段女性BMD均值略低于或接近于密云地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大兴区、密云地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峰值均出现在30~49岁年龄段间,且BMD均值随年龄增高而逐步降低。结论密云地区人群整体骨量稍高于大兴区,但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两地区差异不明显。大兴区、密云地区人群中的50岁以后中老年人群,尤其女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应给予适当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良心境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11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制定不良心境标准。以不良心境标准为分组依据,将入组的CHD患者分为严重不良心境组(31例)、一般不良心境组(37例)、无明显不良心境组(4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CHD患者血清ox-LDL的水平。用t检验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严重不良心境组、一般不良心境组、无明显不良心境组CHD患者血清ox-LDL水平[分别为(0.63±0.20)mg/L,(0.52±0.14)mg/L,(0.51±0.11)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9)mg/L],严重不良心境组CHD患者的血清ox-LDL浓度明显高于一般不良心境组、无明显不良心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一般不良心境组、无明显不良心境组血清ox-LDL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严重不良心境组CHD患者血清ox-LDL浓度与不良心境显著正相关(r=0.398,P<0.05)。3.冠心病患者血清ox-LDL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395~0.459,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负相关(r=-4.07,P<0.05)。结论不良心境能促进CHD的发生发展,是诱发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袁峰  袁荣霞  刘枝成 《疑难病杂志》2012,11(10):754-756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6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在行内固定手术后2周开始服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维D钙,治疗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联合维D钙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BALP、VDR、TRACP-5b)。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ALP、VD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血清TRACP-5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具有抑制骨吸收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与OX-LDL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1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氧化酶法和ELISA(Enzyme-linkedimmunoadsordent assay)法分别检测血清TBIL及血浆OX-LDL水平. 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OX-LDL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与血浆OX-IDL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9,P<0.01),而正常对照组这两成分间则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水平显著降低而OX-LDL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抗LDL氧化能力的减弱可能是导致OX-LDL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詹孔才  何桃  代梅  汪灿 《海南医学》2010,21(21):103-105
目的了解自贡市老年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094例老年精神病患者非习惯性用手的第2、3、4手指进行骨密度(BMD)测量,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取三个手指的平均骨密度值,按性别年龄分组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按年龄分组,从50岁以后开始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BMD值和骨密度T值逐渐降低,女性降低幅度明显高于男性(P〈0.05)。②女性在60岁以后可见明显的骨量丢失加速,男性的骨量丢失是逐渐和缓慢进行的。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BMD测量可及早检出骨质疏松,而指骨BMD测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女性,应加强防治。自贡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自贡市饮食习惯有关。老年精神病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