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痰是RICU机械通气患者最频繁的操作,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然而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法,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目前我科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密闭式无菌吸痰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  相似文献   

2.
韩媛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32-2633
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然而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法,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如何选择适宜的吸痰方法,减轻吸痰时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前我科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密闭式吸痰管无菌吸痰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者缺氧时间,防止VAP(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浅层吸痰法在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气道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探寻更为适合的吸痰方法. 方法 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吸痰及浅层吸痰方法,对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气管黏膜损伤进行比较. 结果 常规吸痰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例数较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浅层吸痰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人工气道疗效,减低并发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质量,是建立了人工气道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性化的吸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吸痰系统移动部件少,操作简便,吸痰时不需脱离呼吸机,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有效维持气道平均压,预防肺泡萎陷及低氧血症,降低院感发生率,减轻患者吸痰过程中的不适及恐惧心理。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对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密闭式吸痰术,及时观察病情,评估吸痰效果,加强管理,可以维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有创机械通气是指应用呼吸机经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套管等进行的机械通气,是对危重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患者因失去咳嗽功能、肺功能严重减退及其它原因,往往无法自行排痰,分泌物显著增加,需要通过吸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正确吸痰可以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相似文献   

6.
薛曌平  宋敏  昝涛  于慧  张冬艳 《吉林医学》2010,31(16):2533-2534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从而保证机械通气的疗效及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2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病情平稳转回普通病房23例,治愈6例,死亡3例,1例出现气道堵塞,无气管插管脱管现象,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5例。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疗效;妥善的导管固定,保证适宜的气道湿化和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按需吸痰,做好口腔冲洗和口腔护理是减少肺部感染,保证机械通气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若发生痰液阻塞,可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时吸痰是呼吸道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吸痰对患者的刺激较大,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延边大学医院在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应用了盐酸利多卡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操作方法向生理盐水10 mL中加入20 g/L盐酸利多卡因100 mg配制稀释液,每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2~5 mL,约5 min后待盐酸利多卡因发挥局部麻醉作用后再进行吸痰操作.2讨论吸痰是强刺激过程,患者常出现恶心、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及恐惧等症状及体征,且反复吸痰可使咽肌及喉肌刺激性痉挛,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盐酸利多卡因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突发气促的原因,并总结其救治方法和经验,以提高抢救水平.方法 对监护病房(ICU)行有创机械通气且突发气促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突发气促患者中人工气道问题48例,占72.72%;肺部及支气管原因7例,占10.60%;呼吸机及管路原因11例,占16.67%.及时调整人工气道位置、气道湿化与吸痰有64例患者气健缓解占96.97%.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突发气促以人工气道问题居多,人工气道问题可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检明气促的原因,建立规范化救治程序,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危重患者常需建立人工气道或行机械通气支持.为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护理操作.吸痰是侵入性操作,很多护理人员都会,但操作不规范,可引起外源性感染的发生,致患者颅内压力(intracranialpressure,ICP)突然升高,有发生脑疝的危险,生命体征瞬间改变,危及患者生命.如何做到安全的、有效地吸痰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是国内外同行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就人工气道病人吸痰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谭婉媚  侯春怡  叶健莺  潘瑶 《广东医学》2003,24(Z1):126-127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5例重症非典型肺炎患者人工气道采用湿化、有效吸痰、病情观察、镇静监测等系统护理方法.结果利用三通密闭接头吸痰能有效保持适当的呼气末正压水平,保证肺泡的开放,提高血氧饱和度.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能有效防止痰痂的形成,确保气道通畅.结论重症SARS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加强人工气道管理,科学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提高患者的氧合功能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赵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15-116,118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管理中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吸痰效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阻塞和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阻塞和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吸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新生儿人工气道管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急性呼吸机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病人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开放式吸痰,研究组对病人采取密闭式吸痰,对比两组病人吸痰以后的效果.结果:吸痰后,研究组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采取密闭式吸痰,可以使治疗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仲继红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2):1137-1140
自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和古印度医书上有气管切开的记载起,至今已建立多种人工气道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在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工气道的目的是改善通气、纠正缺氧;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气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护气道,防止误吸。该文作者就共同关注的气管切开护理、吸痰护理、清除气囊上分泌物的方法、吸痰的相关间题(低氧血症、气管内出血、肺不张等)、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主要因素、口腔护理、气囊的管理、气道湿化、患者的需求和心理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熊萍 《大家健康》2014,(9):225-226
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的一种方法[1]。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吸痰,需要断开与呼吸机的连接,不能维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而密闭式吸痰时操作者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气道与外界不相通,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有效降低了吸痰过程中患者肺容量的损失,维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氧合和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操作简便、迅捷、安全。两种方式截然不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2014年,收住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90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64天,最短4天,其中昏迷40例,神志清楚10例。  相似文献   

15.
陈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90-339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已成为 ICU 救治危重患者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是保证气道通畅的关键措施[1]。但是,吸痰可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低氧血症、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支气管痉挛等[2],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如何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现将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比较密闭式吸痰管和开放式吸痰管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痰包开放式吸痰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与吸痰后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吸痰时间、耗材费用、有无痰液外喷、气道黏膜损伤、人工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Sp O2下降、吸痰时间、有痰液外喷及吸痰耗材费用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操作简单安全,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无痰液外喷,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缩短吸痰时间,降低吸痰费用,可作为机械通气吸痰首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当气道内有分泌物(痰液)积聚时,会阻碍气道的正常通气,因此必须将分泌物从气道内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建立后,病人出现咳嗽反射障碍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必须采取人工吸痰。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通过合适的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吸出。吸痰对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治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一些气管切开后分泌物较多的病人,经反复负压吸痰时有肺不张的发生。我们发现吸痰负压过大可致肺泡萎陷。为此,我们利用简易呼吸器在每次吸痰后膨肺3~5次,  相似文献   

18.
董艳  魏丹  王昊   《中国医学工程》2013,(5):48-48,5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依据气道湿化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与间歇气道滴注法气道湿化配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和专业雾化器雾化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进行治疗,研究两组患者湿化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气道出血、刺激性咳嗽和痰痂形成各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蒸汽加温、配合专业雾化器雾化的湿化方法,既方便又安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减轻患者气道损伤,降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机使用期间适宜的气道湿化方法,以降低痰粘稠度及痰培养细菌阳性率.方法 将70例机械通气超过5d的患者分实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使用呼吸机湿化装置湿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行持续气道湿化.结果 实验组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行持续气道湿化明显优干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吸痰时机,吸痰管、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时间,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吸痰方法的改进以及非旋转式吸痰等方面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