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并总结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我院收治的14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方法.结果 14例患者平均年龄(40±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周期性肉眼血尿;13例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均辅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治疗,全部患者症状得以缓解,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超声、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治疗是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54.4%)表现为痛经,32例(47.1%)属经量过多,18例(26.5%)为不孕。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提高认识,在发生时要迅速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多发生在盆腔 ,累及泌尿道者占 1.2 % ,其中膀胱最常见 ,约占 84% [1]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病变 ,但易误诊为膀胱肿瘤。我们共收治 2例 ,现结合文献 ,就此病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2 8岁 ,婚后 2年不孕。B超发现膀胱左侧壁有 3cm× 4cm大小包块 ,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18岁月经初潮 ,月经不规则 ,经量少 ,有痛经史 ,无尿频及血尿。尿细胞学检查阴性 ,IVP检查未见异常。膀胱镜检查 :膀胱左侧壁粘膜隆起 ,紫黑色 ,呈泡状 ,基底较宽。双合诊可触及 5cm× 3cm大小结节 ,活动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13年62013年12月前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47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25例和观察组(手术治疗)2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痛经、性交疼痛、不孕症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2.2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效果,但由于我院医疗设施水平的限制、医学技术上的局限,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成功率还不足75%,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故而在这一方面的诊治方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另外广大女性群众也需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保护自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患者,38岁。因行经腹痛伴耻骨上疼痛,进行性加重3年,于2006年7月1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行经腹痛。于2003年出现经期腹痛,耻骨上疼痛,经后疼痛均减轻,但逐年加重,月经周期、经量无改变,无尿频、尿急、血尿,未治疗。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分泌物少,无异味,子宫 相似文献
7.
8.
9.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7(3):452-453
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已成为妇科领域的多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卵巢最多见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不多见。现将我院的2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35岁 ,住院号130104。因痛经3 a ,渐进性加重伴下腹壁包块形成2 a ,于2000年11月2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 ,G2P1,1991年有中期妊娠(孕4月 )剖宫取胎史 ,1993年孕33 6周剖宫产 ,1996年行腹壁结节切除术 ,术后病理 (12540)诊断纤维结缔组织中可见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术后服内美通治疗半年。自术后5月… 相似文献
10.
患者,34岁.因反复排尿不畅1年余入院,偶有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症状每于月经来潮时,明显加剧.口服抗生素无效.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妇科检查无殊;盆腔B超探查见盆腔底部,膀胱左侧壁内大约2.5cm×2.5 cm×2.0 cm肿块,子宫附件无殊;静脉肾盂造影无明显异常.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口2点至5点处黏膜呈半球形隆起,基底宽大,黏膜完整,周围黏膜未见明显浸润、坏死及出血.于连硬麻下行膀胱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膀胱颈口隆起明显,但表面黏膜完整,无坏死及出血.切开黏膜,见肿块位于肌层内,约2.5cm×2.5 cm大,形态基本规则,暗红色,中等硬度.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示子宫内膜异位症.遂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颈口重建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诊断:膀胱颈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恢复好.随访1年来,排尿畅,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11.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张建芳例1女,28岁。因突然阵发性右下腹痛、并向会阴放射就诊。检查腹软,右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B超探查,子宫稍增大,形态规则,内膜线清楚,肌层回声均,双侧附件稍增粗。在膀胱右后壁,见35mm×28mm低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缘清楚...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异位症)为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该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中,5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为了解手术治疗对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随访在我院手术治疗不孕的患者,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疾病,大多数发生在盆腔,但也可发生在腹壁切口等处。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但会阴切口内膜异位症却很少见。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可引起慢性盆腔疼痛或者痛经、不孕、结节或包块,对年轻女性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其具有侵蚀性、复发性,被称为“良性癌症”。泌尿系统累及比较罕见(1.0%~5.5%),其主要发生于膀胱(70%~85%)。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甚至有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甚至漏诊。2021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收治1例妊娠合并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发现,术中误诊为膀胱肿瘤,于剖宫产手术同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报道,通过该病例报道,为该病以后的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附着和生长在子宫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的一种病变。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迄今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多样,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引起妇女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检查显示:9例患者中,团块型5例,结节型和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型各2例。声像图表现为膀胱后壁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大小不等,基底较宽,内部可探及小的无回声,即筛孔状改变;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部分病例表现为膀胱壁的局限性增厚。结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筛孔样改变具有较大的特异性。故超声检查在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分析杨韧金哲1王强刘恩卿(第二临床学院外科,沈阳110003)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大肠报告大肠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并对其诊治特点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0~63岁。临床表现:阵发性下腹痛4例,排便困难及...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妇科的常见病。随着子宫内异症的发病率不断的提升,临床上对于此病针对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理论、调查研究分析也不断的被提出,相关的免疫学、基因遗传学以及生物学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调查研究结果不断推动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工作的开展。1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基础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但也有内异症位于腹部手术切口,现将我院近10年来诊治剖宫取胎术后发生腹部切口内异症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