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行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且符合保护性肠造口指征的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术(预造口组)34例,传统保护性横结肠造口术(传统造口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肠保护性肠造口率、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间隔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且无死亡。预造口组保护性肠造口率低于传统造口组(P<0.05);两组患者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期手术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造口组总并发症(包括一、二期手术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造口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是安全可行的。与加行传统保护性肠造口术式相比,能明显降低肠造口率,减少二次手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103例。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试验组)49例,未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54例,试验组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3-6月后行造口回纳,对照组常规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肛术。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本组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试验组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平均住院时间16.49±7.62d,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5%,平均住院时间23.52±12.61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保肛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可作为一种安全的常规辅助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147例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125例(85.03%)获得症状缓解,14例(9.52%)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病理分期为pT0N0M0),其中5例行术后辅助化疗,未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其余9例未行术后治疗,有3例(33.3%)出现术后转移。结论:新辅助放疗可使低位直肠癌肿瘤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病理降期,部分患者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但对完全缓解病例,术后仍需行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对48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其中69例患者同时行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A组),未行预防性造口者413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总发生率为1.87%(9/482);A组与B组在年龄、TNM分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高中低位直肠癌比、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血运偏差、肠道准备欠佳、双吻合器钉合欠佳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男性比例、低位直肠癌比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比例、吻合口血运偏差患者比例、肠道准备欠佳患者比例、双吻合器钉合欠佳患者比例较B组高。结论应用末段回肠袢式造口预防高危患者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在预防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7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其中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患者47例,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患者60例。结果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1%,平均住院时间为(16.1±0.2)d;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3.3%,平均住院时间为(24.2±0.1)d,两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行防性横结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肠外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将81例接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36例,未行肠外营养组45例。肠外营养组术后持续10天以上常规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和电解质的混合静脉营养液,未行肠外营养组术后仅给予10天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未行肠外营养组吻合口漏发生率20%,而行肠外营养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仅3%,前者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后者(精确概率法,P=0.037)。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常规行肠外营养可明显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3.07-2014.12期间,47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7cm)患者,术前实施新辅助治疗(盆腔放疗+mFolfox),31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直接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盆腔放疗+mFolfox),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吻合漏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吻合口复发率、盆腔复发率,放化疗并发证、术后控便能力,新辅助治疗组均优于直接手术组(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对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切,有明显优势,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4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其中Ⅱ期(T3-4N0M0)18例,Ⅲ期(T1-4N1-2M0)22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术前放疗总剂量为50Gy,1.8 Gy/次;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结束后6~8周行手术治疗,遵循TME原则。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其中CR 8例、PR 22例、SD 10例,有30例(75.0%)患者的临床TNM分期下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结束后6~8周,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31例行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保肛率为77.5%(31/40)。无1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5.0%(10/40)。手术标本显示肿瘤已完全消失7例,肿瘤降期明显。结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和保肛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比较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保护性回肠造口组)与同期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术(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46例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组6例发生吻合口漏,32例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组1例发生吻合口漏.表明保护性回肠造口可降低超低位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本法可作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45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造口观察、皮肤护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结果:45例患者自术后到造口回纳期间出现造口皮肤过敏3人,机械性损伤5人,粪水性皮炎5人,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6月~2010年10月于我院行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对相关情况分别做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在年龄、距肛缘距离、辅助放化疗、Dukes分期、是否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有:距肛缘距离较近、没有辅助放化疗、Dukes分期为B、C期、没有TME、分化程度较低、淋巴结已经转移(OR值均大于1)。结论年龄、距肛缘距离、辅助放化疗、Dukes分期、是否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等是影响基层医院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行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患者1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1例(7.5%),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正腹腔镜等微创外科及外科手术技巧已日趋成熟,但并未明显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一直困扰着肛肠外科临床医生。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往往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研究~([1])表明,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笔者对高危直肠癌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导管经末端回肠行插管造瘘术,预防吻合口瘘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Dukes C期直肠癌患者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中局部区域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适合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手术直肠癌Dukes分期C期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36例Dukes C期直肠癌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进行了术中局部植入5-FU缓释剂,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中局部区域植入5-FU缓释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2组,保留LCA组患者26例,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高位结扎组26例。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在回肠造口例数、游离脾区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排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保留LCA组与IMA高位结扎组在回肠造口例数、游离脾区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排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MA高位结扎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80±0.52) 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而保留LC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44±0.44) d,无吻合口瘘发生,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保留LCA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临床疗效与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相当,保留LCA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临时性造口转为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以期在术前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前切除并行临时性造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预防性造口144例,挽救性造口24例。单因素分析造口不能闭合的临床特征,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临时性造口患者中134例(79.8%)成功还纳闭合,34例转为永久性造口。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局部复发、术后远处转移为造口不能闭合的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漏为造口不能闭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时性造口存在造口永久化风险,术者需审慎考虑临时性造口的转归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预防性造口、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数量。记录两组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肠梗阻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预防性造口、吻合口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够改善预防性造口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49-51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0)和B组(n=30),两组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A组行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下保肛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患者保肛率高于A组;B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腹腔镜下保肛术,术中出血量少,保肛率高,很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探讨哪种手术方式疗效更好,总结其特点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以低位直肠癌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传统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组,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临床分期、TNMⅢ期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吻合口并发症、住院天数及费用、术后排便功能、术后复发及转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特点及临床使用价值。结果:在术前TNMⅢ期的保肛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术后排便功能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术前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及转移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性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实施预防性肠造瘘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造瘘组发生吻合口瘘86例;非造瘘组吻合口瘘236例;造瘘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45,95%CI:0.28~0.72,P0.05)低于非造瘘组;两组围手术期再手术率及切口感染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行预防性肠造瘘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及术后腹膜炎的发生率,但对于降低围手术期再手术率及切口感染率效果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