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美  杨蓓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24-152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左室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于入院后3d内行超声心动图左室心功能Tei指数测定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将HAMA评分〉14分和/或HAMD评分〉17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除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外,还给予心理干预同时结合盐酸帕罗西汀10~20mg/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再次接受HAMA和HAMD评分和Tei指数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i指数的变化和治疗后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处理组Tei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A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处理组Tei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ni指数和HAMA和HAMD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同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左室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两种代谢类调控药物治疗96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卡尼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曲美他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FS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LVEF、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心肌缺血、心功能,无负性肌力作用。左卡尼汀作用强于曲美他嗪,因此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其对血管活性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使用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12h直接PCI与)12h直接PCI对STEMⅠ患者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探讨直接PCI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我院住院首次STEMⅠ患者100例,行直接PCI治疗。根据接受治疗的时间早晚分为A、B两组,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A组可以明显降低CK—MB峰值,缩短CK—MB达峰时间(P〈0.05)。两组开通IRCA手术操作时程、术中并发症、TIMⅠ—Ⅲ级建立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LVA形成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应用地塞米松配合促排卵药物)和对照组34例(单独应用促排卵药物),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平均生长率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比较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血清T值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H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血清FSH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泡生长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降低PCOS患者血清T,对促排卵治疗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1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施行PCI的6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以上,n=17)和老龄组(65—79岁,n=258)。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特征,比较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期间死亡人数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的差异。结果高龄组和老龄组患者多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单支病变,IRA再通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组术后心衰、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较老龄组多见,其中以电解质紊乱发生最多(94.12%)。高龄组患者无胸痛、术后心衰及出血发生均高于老龄组患者(P〈0.05),但死亡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两组之间严重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论高龄还是老龄患者施行PCI治疗可以增加心肌血供,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该治疗安全、有效,且患者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心灵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心功能指标及血中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的比值(E/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灵治疗慢性心衰与常规治疗疗效相近.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林斌 《华夏医学》2007,20(1):77-78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32例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BiPAP呼吸机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无创氧饱和度(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及SaO2、FEV1均有提高及改善,但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提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上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脾疏络饮联合西医治疗肝衰竭患者彩色B超下肝脏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眉山市中医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8例确诊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加用肝脾疏络饮。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彩色B超显示的肝脏变化。结果 西医组治疗4周肝包膜、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4周肝包膜、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肝包膜、实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组治疗8周肝包膜、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8周肝包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肝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实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第8周门静脉主干直径、脾静脉宽度及脾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15、1.95,均P〈0.05)。两组治疗8周后门静脉主干直径及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2.25,均P〈0.05),脾厚度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结论 通过B超初探肝脾疏络饮联合西医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及相关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环醇在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T-Px)及丙二醛(MDA)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为双环醇组(研究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9个月后ALT、AST、GGT、ALP、GST-Px及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9个月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MDA和GST-P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9个月后,MDA和GST-PX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间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伊〉0.05),GST-P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在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GST-PX指标方面的要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两组予以利培酮片口服,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第6周末评定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钾、血红蛋白的结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的PANSS总分和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6.47%,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的肾功能、血钾、血红蛋白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2、4、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88%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疗效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轻微,未加重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40例,共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用BEHAVE—AD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末,BEHAVE—AD量所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奥氮平组治疗第2周末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利培酮组治疗第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第8周末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奥氮平起效快,EPS少,更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应用外科手术与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一2006年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00例,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判断已经自然愈合的可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科手术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采用常规右心导管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进行介入封堵术。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分流,心脏功能的改变和心律失常。检测左、右心室Tei指数、A峰等指标。结果外科手术组和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2%(P〉0.05),两组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率分别为100.O%和99.0%(P〉0.05)。但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并发症9例(18.3%),外科手术组并发症仅2例(1.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手术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和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术、平均脉均显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三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治疗后心室Tei指数和Vp、R—R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动导管未闭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颗粒对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前均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复发后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变化、肝脏功能变化以及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脏功能变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补肾健脾颗粒疗效甚佳、使用安全.患者的HBV—DNA阴转率较高.值得临床摊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合并粒细胞减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和对照组,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继续接受常规规范治疗,G-CSF组在此基础上给予G-CSF 10μg/kg皮下注射,1次/d,连续7d。住院及随访期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功能相关指标[梗死区室壁增厚率、梗死区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 of I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除对照组WMSIofIS外,其他指标较之治疗前均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仅G-CSF组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后利用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将有助于心脏整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92例CHF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EPO,对照组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源性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b水平、心功能分级、LVEF值、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b水平、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亦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LVEF值、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或P〈0.01)。治疗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73%与39.48%,x2=4.012,P〈0.05),但病死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与4.13oA,x2=2.041,P〉0.05)。结论EPO治疗CHF合并贫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梁军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79-80,83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及丙戊酸钠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6)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照组(n=46)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CGI—S—BP及YMR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④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越长,其CGI—S—BP及YMRS评分越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前两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的后两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丽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中,阿立哌唑及丙戊酸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5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水平。将A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rag治疗组(25例)和40rag治疗组(25例),行PCI治疗后及1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患者行PCI术治疗后即行超声心动图检测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在应用阿托伐他汀20rdg治疗1个月和40mg治疗1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AMI患者行PCI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在应用阿托伐他汀20rag和40mg治疗1个月时,血浆BN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高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减少心衰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长期愈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及采集因素。方法35例血液病患者予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15例正常供者予以G—CSF动员。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有效动员与被动员者的年龄、性别、体表面积、采集的循环血量及骨髓是否曾经累及无关,而与动员所应用的化疗的种类相关;以环磷酰胺(CTX)为主的化疗+G—CSF动员优于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G—CSF(P〈0.01);CTX为主的化疗+G—CSF动员产品单个核细胞与中剂量阿糖胞苷+G—CSF动员无统计学差异,CD34^+含量则CTX组显著优于DA组(P〈0.05);中剂量阿糖胞苷+G—CSF动员与DA+G—CSF动员方案相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有效动员与动员所应用的化疗种类相关,CTX为主的化疗+G—CSF动员效果最佳,蒽环类药物动员效果相对较差并动员前尽量减少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74例煤工尘肺x线胸片慢性类炎性阴影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情况。方法选择74例煤工尘肺(尘肺)X线胸片呈慢性类炎性阴影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选择x线胸片无类炎性阴影、尘肺期别、年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匹配的112例尘肺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尘肺期别、年龄段、合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情况进行分层,对二组尘肺患者Hs—CRP测值进行对照观察。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尘肺期别Hs—CRP测值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按年龄段HS—CRP测值二组比较:70~80岁组和80岁以上组(P〉0.05)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70岁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⑨观察组与对照组合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组Hs—CRP测值比较与尘肺期别、罹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70岁以上患者无关,二组Hs—CRP测值比较70岁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章顺安  吴琪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2):196-197,240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浆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功能分级III~IV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rhBNP治疗)和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问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使用rhBNP(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后中心静脉压(CVP)下降,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治疗48h后血浆醛固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还有助于改善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活,从而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