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八纲辨证的方法,探讨《伤寒论》脉法与证之间的关系.《伤寒论》虽然不是脉学专著,但其脉法与《内经》、《难经》一脉相承,与八纲辨证密切结合,朴实简明,使后学者见脉知证,具有临床实用性.学习《伤寒论》脉诊,先要明辨常脉,知常达变.分别阴脉阳脉,以察病之性质,治疗之难易.以脉之寸关尺应人体上中下三焦.以脉之沉浮分病之在内在外,在荣在卫,在气在血.着重论述了邪在六经代表脉象以及寒热,气血,虚实之病的脉象的不同特点.疾病在邪正进退,传经,死生,欲愈,也有其典型的脉象可寻.最后强调了脉症合参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为《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著称,但其中亦寓有脏腑辨证,因为六经辨证以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为依据,其证治也围绕脏腑病理变化,《伤寒论》中就有脏腑辨证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揭示阐发对多种疾病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是《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掌握《伤寒论》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对于培养临床辨证能力,提高诊疗水平都有极大帮助。本文从特征入手,善抓主征;透过现象,探求本质;重视体质,因人而异;动态观察,注意病史;四诊合参,据证而辨;分清主次,区别缓急;试探诊治,实践验正等七方面,归纳《伤寒论》对疾病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六经辨证,历代医家阐幽发微,立论精详,然书中鲜明的汤方辨证内容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明,甚至悖逆于仲景本意。兹将《伤寒论》汤方辨证的旨意及其具体运用探析如下。1汤方辨证的主旨要义汤方辨证,就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着重辨识各个方剂所主治的证候...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脉学发微徐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九三级博士生,北京100029)主题词《伤寒论》,脉诊清·徐大椿对仲景的脉学成就作过这样的评价:“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可见,《伤寒论》虽然不是一部脉学专著,但其中有关脉学的论述,亦不乏精要之处...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脉法权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与“病证”之间不是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依据“脉象”,采用对号入座的方式对病证作出判断,不是在医理的层面上去分析、认识脉象在辨证过程中的意义,拘泥于规律常法,易使脉诊陷入僵化的思维程式。《内经》即有“脉从而病反”之说,《灵枢·五禁》篇论有脉病相反五逆。《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预后辨证概括来说,主要有以阴阳自和预后、凭脉预后、以证预后和脉象证合参预后四个方面。然而这四种预后辨证在临床实践当中应用各有侧重。通过对上述四种预后辨证逐一综合、归纳、分析,以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的一部经典巨著,它以六经辩证与(八纲)紧密结合的方法奠定了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的基础,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长期实践中更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伤寒论》中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我们临床所遵循。现将(伤寒论)的六经辩证认识提出如下浅见。1《伤寒论)六经的含义(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把错综复杂的证候群用六经归纳起来,以六经论治为理论体系,因此(伤寒论)的六经是包含了(内经)的六经概念并以此为发展的源流。所以(伤寒论)中六经既有脏腑经络的定位概念,…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量值辨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值概念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阴阳量值辨证、主症量值辨证、相关症状量值辨证、症状量值比较辨证等几个方面。中医学必须注重量值辨证研究,不但要加强对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定量化、现代化方法研究,而且必须注重具有中医学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以症定量的量值辨证研究。两者有机结合互补,方可切实推进中医量值辨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病机纷繁复杂,脉义具有多重性。单纯数脉主要反映虚证、提示病情变化;数脉相兼脉主要反映虚证、里实热证、秘结的大便与宿食等有形之邪、正邪斗争的疾病态势、痈疡病等;数脉相类脉主要反映里实热证、虚证、正邪斗争胶着的疾病态势。根据数脉主病可辨明病势是整体向愈还是整体恶化;脉证合参更有利于病机的判别。数脉涉及病机的核心在于“热”与“阳”,可以是阴虚所导致的虚热,或是正虚所导致的阳不秘(阳之失调),或是实邪导致的阳盛。探讨《伤寒论》中的脉法可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脉诊进行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承袭了《内经》正常人脉象浮、沉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观点,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生理状态下人体脉位与体格、精神状态有关。作为病脉,浮脉主表证、阳热亢盛证、虚证、痈疡病,提示阳气来复;沉脉主里证、湿邪。浮沉之脉位变化可以反映疾病发展趋势。这些论述对后世浮脉主表证、虚证,沉脉主里证的脉诊理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食欲辨证是张仲景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故以“能食、不能食”和“欲食、不欲食”作为线索,通过总结、归纳《伤寒论》中描述食欲状况的条文,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口不渴,作为症状,在《伤寒论》中出现了十余次,有“不渴”、“不用水”及“口中和”等不同的提法。口不渴在《伤寒论》中主要是与“口渴”对照论及,亦包含排他证鉴别诊断的用意,并涉及到疾病的预后、治疗等方面。为此,笔者谨就《伤寒论》中口不渴的辨证意义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遗产中重要的经典著作。张仲景在继承帕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其中察小便在临寒论》的很多条文中可以见到,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其意义简述如下:正确定病性,明确疾病本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邪正盛衰是决定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分。在对寒热辨证时,多以家小便为依据。《伤寒论》ThZ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  相似文献   

16.
李云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1):244-245
<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不仅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更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是极为有价值的.笔者对<伤寒论>中典型的辨证思维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反证法、预测法、试探法进行了探析.希对伤寒论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始祖和基本法则,它既是外感疾病转变规律和论治的依据。亦可用于其他杂病的辨证论治,尤其在老年病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发掘张仲景著作中“脉迟”的病机内涵.方法:采摭《伤寒论》与“脉迟”有关的条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方测证和以证测机探讨“脉迟”的病机本质.结果:“迟脉”所主的病机有属虚证者,如脾胃虚寒、营血不足等;有属实证者,如痰水互结、阳明腑实和瘀血留阻等,有属虚实夹杂者,如肺热脾寒,脾阳郁陷者.结论:对张仲景脉法的研究,可以从相关条文脉证的比较的角度切入,以证候和方药反证脉象所代表的病机,从而深入发掘其平脉辨证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0.
探讨张仲景整体性辨证思维学术思想。从辨证特点、整体性特点、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伤寒论》原文、方药等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