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伤寒论》含黄连复方12首对8种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采用M-H琼脂固体连续稀释法做抗菌作用测定,求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12首含黄连复方中,有6首对所试8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葛根芩连汤最强,大黄黄连泻心汤其次。结论抗菌作用可能是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白头翁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对某些感染性疾患取得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用琼脂固体连续稀释法,对《伤寒论》含黄芩方剂16首进行8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测定,得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6首含黄芩复方中,有12首对所试8种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葛根芩连汤抑菌作用最强,黄芩汤次之。其余如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也均有较弱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伤寒论》12首含大黄方剂对8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固体连续稀释法测定,并得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12首含大黄方剂中,有7首对所试8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桂枝加大黄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作用最强;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陷胸汤、抵挡丸次之。结论:该体外抑菌试验的结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选方用药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的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慧  王彦  阎超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87-2687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复方大鼠给药后血中成分的归属。方法:建立葛根芩连汤及口服葛根芩连汤后大鼠血浆的HPLC指纹分析方法;比较复方、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各单方分别给药后所得的血浆样品,分析口服复方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口服葛根芩连汤后从血中发现了31个入血成分,其中15个成分为复方所含成分的原型,13个为代谢产物,3个为复方给药后新产生的物质。结论:此方法简单、稳定,适于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的研究,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葛根芩连汤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复方效应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的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慧  王彦  阎超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87-2691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复方大鼠给药后血中成分的归属。方法:建立葛根芩连汤及口服葛根芩连汤后大鼠血浆的HPLC指纹分析方法;比较复方、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各单方分别给药后所得的血浆样品,分析口服复方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口服葛根芩连汤后从血中发现了31个入血成分,其中15个成分为复方所含成分的原型,13个为代谢产物,3个为复方给药后新产生的物质。结论:此方法简单、稳定,适于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的研究,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葛根芩连汤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复方效应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抑菌生物效价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抑菌的生物效价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观察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组分对相关细菌的抑制作用,通过MIC和MBC值的测定及相应抑菌圈直径的测定,计算生物效价。结果:抑菌实验表明,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菌敏感,且药效组分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复方水煎液,最终测得每1g药效组分相当于4.5倍葛根芩连汤(219g);每30mg药效组分相当于910U庆大霉素。结论: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组分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葛根芩连汤配伍抗腹泻药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芩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则增强黄连的作用.减少腹泻小鼠DI,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连,黄芩拮抗黄连,葛根能增加黄芩的作用,而炙甘草与黄芩黄连配伍后能增强黄连的作用.结论:在葛根芩连汤的抗腹泻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黄连炙甘草.  相似文献   

8.
葛根芩连汤是表里双解剂,符合国医大师周仲瑛"汗和清下、表里双解"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葛根芩连汤治疗流感的中医理论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黄连、黄芩、甘草都具有直接或间接抗病毒作用,还能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机体物质代谢,降低流感对心血管的破坏作用。葛根、黄连、黄芩能消炎抗菌,影响免疫细胞、抑制免疫因子的生成,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恢复内环境稳态。葛根芩连汤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病毒吸附细胞、抑制病毒复制、阻碍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避免过度天然免疫应答、降低细胞组织炎性损伤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药对黄连-黄芩在泻心汤和葛根芩连汤组方不同配伍情况下其中所含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10 mmol·mL-1甲酸铵溶液(内含0.2%三乙胺,用甲酸调pH到4.0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组方中黄芩、大黄、甘草使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含量降低,葛根使小檗碱、巴马汀含量增加。组方配伍中黄连使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降低,大黄和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使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降低;葛根使黄芩苷含量降低,但使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增加。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定泻心汤和葛根汤中5种成分,不同配伍对5种有效成分含量有影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寒热错杂、虚实兼夹,可分为湿热蕴脾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胃热阴虚证、肠道湿热证、血脉瘀滞证等证型,治疗当运用和法辛开苦降、疏肝理气、清泻热结、滋阴清热、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选用半夏泻心汤、四逆散、大黄黄连泻心汤、大柴胡汤、白虎加入参汤、葛根芩连汤、桃核承气汤以调整气机、平调寒热、补虚泻实,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金永祜 《山西中医》1998,14(3):38-39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泻心汤辨析金永祜关键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组成;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但后世医家多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应当有黄芩为是,并进一步将大黄黄连泻...  相似文献   

12.
黄连、黄芩、黄柏味苦性寒,同属清热类药,均有以下功效:(一)清热燥湿;常用于湿热痢疾、泄泻及湿热黄疸等病证。如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三物茵陈汤《证治准绳》等。(二)清热泻火;适用于高热神昏、烦躁不眠或吐衄、发斑等证,如泻心汤、黄连解毒汤、三黄石膏汤、当归六黄汤等。  相似文献   

13.
蔡雪琴 《中医研究》2000,13(4):15-16
《伤寒论》中运用黄连的方剂共有 12首 ,其中太阳病篇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陷胸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 ;少阴篇有黄连阿胶汤 ;厥阴篇有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白头翁汤。1 关于用量在《伤寒论》用黄连的 12方中 ,其用量以乌梅丸中最大 ,其量是 16两 ,仅次于乌梅而居第二位 ,诸药以饭、蜜为丸 ,黄连主要是协合黄柏以苦寒清热于上 ,并驱蛔虫下行。其次是黄连阿胶汤 ,以黄连 4两为主药 ,配黄芩直折心火而除烦热 ,使心火平而肾水济 ,心烦不得卧等症自愈。再者是葛根黄芩黄连汤、黄…  相似文献   

14.
葛根芩连汤有效组分“止消渴”药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川  顾健  谭睿 《中药材》2012,(7):1132-1135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有效组分葛根异黄酮与酒蒸黄连生物碱组分配伍"止消渴"的药效作用。方法:观察葛根芩连汤有效组分对不同糖尿病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有效组分能明显或部分降低不同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的含量,升高血浆胰岛素(Ins)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敏感性,同时对STZ高脂模型引起的血脂紊乱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结论:葛根芩连汤有效组分葛根异黄酮与酒蒸黄连生物碱组分配伍"止消渴"疗效确切,具有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葛根素溶出量,比较两种饮片药效学作用与剂量相关性,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中葛根素含量;以小肠炭末推进和体外抑菌实验比较葛根芩连汤药效学作用剂量相关性。结果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葛根素溶出量增加,是传统饮片的1.37倍。药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对肠推进的最低起效浓度上,葛根芩连汤传统饮片剂量20.8 g/kg,而超微饮片为1.3 g/kg,是传统饮片剂量的1/16倍。在体外抑菌实验中,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和志贺痢疾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上,超微饮片均为传统饮片的1/2倍。结论超微饮片细胞破壁后,化学成分溶出量较传统饮片增加,并快速溶出;同时药效学起效剂量降低,提示超微粉饮片临床用量降低,从而节约了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16.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验6例刘洁(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萍乡337000)关键词葛根芩连汤临床运用急性肠炎痢疾葛根芩连汤原方出自《伤寒论》一书,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组成,用于治疗伤寒表证未解,因误下而致邪陷阳明的热利之证。笔者在儿科临床中凡辨证属胃肠...  相似文献   

17.
黄连为广谱抗菌药,临床应用广泛,且多与黄芩、大黄、甘草等药配伍。如在葛根芩连汤中就有黄芩、黄连、甘草等;黄连阿胶汤、黄连解毒汤中都有黄连、黄芩配伍。再如现代制剂牛黄上清丸(黄连、黄芩、大黄、甘草……)、三黄片(小檗碱、黄芩、大黄)、双黄片(小檗碱、黄芩)等。值得注意的是,黄连在与黄芩、甘草、大黄等这些含大分子有机酸及鞣质的中药配伍时,不能混入群药煎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MTL、VIP的影响,研究葛根芩连汤中哪些药物或药物组合对上述2项指标影响最明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分别给予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连续灌胃4周后停药,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MTL、VIP的含量。结果:对大鼠结肠组织中MTL、VIP的含量检测显示,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全方组、去黄芩组、去甘草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次为去葛根组、去黄连组、去葛根黄连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中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MTL、VIP影响最明显的药组是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具有较好的重建和修复结肠组织黏膜的作用,从而降低MTL和VIP。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中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炙甘草指纹图谱中甘草酸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选择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00 mm×2.1 mm),以乙腈-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80 min,分别获得不同批次炙甘草及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组的色谱图。结果:建立了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12号峰为甘草酸铵;黄连与炙甘草配伍对炙甘草指纹图谱中甘草酸影响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葛根芩连汤中黄连与炙甘草配伍会显著降低炙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葛根芩连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但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配伍机制尚未系统阐明。该研究以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入血成分为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配伍机制。该研究首先收集整理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靶点并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根据网络拓扑参数筛选核心靶点,并以入血成分含有核心靶点情况确定了葛根素、白杨素、小檗碱、甘草素等16个核心成分。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并构建复方调控特征网络,从靶点和通路2个层面阐释组方药材协同配伍机制。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组方药材均具有清热解毒功效,4味药材通过共同调控FOS、JUN等靶点和特征调控STAT3、IL-6等炎症反应相关靶点,从而协同发挥清热解毒作用。通路分析揭示,葛根芩连汤主要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TNF和MAPK等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清热解毒功效。此外,基于TNF通路重点解析了葛根芩连汤组方药材间协同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君药葛根在TNF信号通路靶点调控中起主要作用,臣药黄芩与黄连主要体现出与葛根的协同作用,佐使药甘草则在关键靶点NF-κB与细胞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