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新娥  陈媛  程薇  王美玲  陈红 《四川医学》2013,(9):1334-1336
目的 探讨COOK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43例自愿选择应用宫颈扩张球囊者为研究组,同期43例选择应用缩宫素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 在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临产时间及剖宫产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宫颈成熟率高、临产时间短且剖宫产率低.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安全有效,降低了不必要剖宫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COOK 宫颈扩张球囊在延期妊娠中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延期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Bishop评分小于6分。其中62例行 COOK 宫颈扩张球囊放置,12 h 后取出球囊,静滴缩宫素诱导宫缩,作为观察组;另62例延期妊娠产妇仅行缩宫素静滴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的 Bishop 评分、静滴缩宫素至临产时间、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 Bishop 评分(6.01±1.35)明显高于对照组(3.7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规则宫缩时间(3.57±1.92)h,第一产程(9.00±3.32)h,阴道分娩率8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OK 宫颈扩张球囊在延期妊娠中促宫颈成熟是安全有效的,宫颈前中位比后位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纳入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加缩宫素静滴的研究组(40例)和使用缩宫素静滴联合人工破膜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围生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7.5%,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0%和60%,剖宫产率分别为10%和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诱发临产时间为15.8±3.8 h、总产程时间为9.4±1.0 h,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诱发临产时间31.4±6.5 h、总产程时间为18.2±0.9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宫颈裂伤、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产后出血量等不良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加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降低剖宫产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51-54
目的 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合缩宫素静滴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73例(均为妊娠期高血压及非重度的子痫前期),宫颈Bishop评分6分,其中行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合缩宫素静滴引产的80例孕妇为观察组,另外93例直接行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引产的孕妇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宫颈Bishop评分、血压变化、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产褥感染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59.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后对照组血压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产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产时间短、总产程短、剖宫产率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不良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具备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了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符合引产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COOK宫颈球囊和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状况。结果实验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及顺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显著优于催产素,能提高顺产率,且产妇及新生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6):662-663
目的:探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与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引产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的孕妇40例为研究组,同期行人工破膜引产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一般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放置COOK球囊后宫颈Bishop评分较放置前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孕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引产具有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荆永萍  陶莹  骆婕 《中外医疗》2014,(32):11-12
目的比较分析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及单纯使用催产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该院引产分娩的单胎足月的初产妇共123例,分为观察组(球囊联合催产素)及对照组(单用催产素),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后盆腔感染等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为21.05%,对照组为43.94%,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较短,时间为(4.23±2.28)h,小于对照组(5.38±1.97)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率观察组(2.2%)较对照组(16.2%)稍低,羊水污染率观察组(31.1%)较对照组(10.8%)稍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胎儿窘迫及产后盆腔感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宫颈扩张双球囊导管和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5分的382例初产妇,其中球囊组200例和药物组182例,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24 h内阴道分娩率,引产至阴道分娩所需时间。结果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5%vs 24.2%,P=0.67),药物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高于球囊组(2.68±0.87 vs 2.44±0.74,P〈0.01);药物组引产至阴道分娩时间低于球囊组[(17.13±2.56) h vs (19.86±2.96) h,P〈0.01)];24 h内阴道分娩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两组引产方法均可提高宫颈不成熟孕妇阴道分娩率,对低评分宫颈不成熟的妊娠晚期患者,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双球囊导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82-84+96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存在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颈扩张球囊治疗。对两组孕妇的宫颈成熟度总有效率、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临产时间、第一产程、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转入NICU占比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促宫颈成熟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后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均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转入NICU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缩短临产时间的同时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照研究的方法,入组100例孕妇无阴道分娩及用药禁忌,宫颈Bishop评分〈6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阴道后穹窿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对照组: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性、临产时间、剖宫产率、急产发生率、出血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①促宫颈成熟情况:宫颈Bishop评分增加≥2分的为有效,研究组46例占92%,对照组31例占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药至临产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③研究组剖宫产率(36%)低于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娩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明显,缩短临产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有效、安全和方便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bishop评分改善情况、干预后两组围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宫颈裂伤率、阴道血肿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裂伤发生率、阴道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评价COOK宫颈扩张球囊(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CRB)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有足月妊娠引产指征的初产妇374例,根据随机对照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7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静脉点滴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观察组给予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分娩方式、母儿不良影响。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6.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82.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临产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结局中,观察组母儿不良影响发生率为5.88%,与对照组的8.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8 0,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能够有效地提高引产成功率,显著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且理想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以1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通过COOK双球囊导管引产为观察组,61例用低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剖宫产各项指征情况。结果经过促宫颈成熟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颈评分明显较高;观察组剖宫产手术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9%);诱发临产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采用COOK球囊进行引产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亚玲  文艺 《中外医疗》2009,28(36):13-14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具备引产指针的孕足月单胎头位孕妇分为2组,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用药前后2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情况、引产的成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2组药物均显著促宫颈成熟,观察用药6h、12h宫颈评分显著提高,研究组效果更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成功率为93.3%,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53.3%,2组引产成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26.7%,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药物,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以1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通过COOK双球囊导管引产为观察组,61例用低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剖宫产各项指征情况。结果经过促宫颈成熟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颈评分明显较高;观察组剖宫产手术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9%);诱发临产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采用COOK球囊进行引产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OK 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过程中促进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1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20例,将入选孕妇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为COOK 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1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1 U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2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2.5 U促宫颈成熟组。比较3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情况、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在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1、对照组2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120例,均为足月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具有引产指征,且宫颈评分≤4分,详细向其介绍不同的促宫颈成熟方式,其中66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 Cook Medical′s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 ,简称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54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作为催产素组。观察2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在宫颈评分、剖宫产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在感染风险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比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明显,提高了引产成功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而感染风险并无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使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观察组产妇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0.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而对比两组产妇引产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产妇引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过程中,相对于临床常规应用的缩宫素,子宫颈扩张球囊效果更为显著,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36例。给予乙组产妇催产素治疗,给予甲组产妇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进宫颈成熟,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体质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妇引产结局(引产成功、引产失败、剖宫产)以及不良事件(阴道血肿、宫颈裂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引产成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剖宫产率、引产失败率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宫颈成熟度评分高于乙组[(4.01±1.32)分比(3.19±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5.6%比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普贝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86例孕周超过38周、宫颈评分≤6分、单胎头位、有引产指征且无母婴禁忌证的孕妇,在知情同意下,阴道放置控释前列腺素E2促宫颈成熟及分娩发动作为观察组;另选46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促宫颈成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用药6h,12h的宫颈成熟度改变、用药至临产时间、临产情况及剖宫产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给药6h后Bishop评分,74例提高〉12分,而对照组仅12例提高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观察纽从给药到临产的时间为(8.26±3.25)h,对照组为(49.35±16.28)h,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从临产到胎儿娩出平均时间为8.57h,对照组为13.15h,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的剖宫产率、产程中的胎心变化、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