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情况。结果哮喘患者尘螨过敏的总阳性率为66.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组尘螨的阳性率高于成人组(P<0.05);158例对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133例(84.18%)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仅对粉尘螨或屋尘螨过敏者分别只有10.13%和5.70%,成人组与儿童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尘螨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过敏原,占绝大多数的患者同时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加强居室环境尘螨控制,可减轻和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尘螨检测亦可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入选脱敏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屋尘螨抗原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的测定,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皮肤点刺情况和血清总IgE水平,探讨其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1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1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我院体检的126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和皮肤点刺结果。结果①CVA组与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CVA组、哮喘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②CVA组与哮喘组摄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总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哮喘组摄入性、吸入性、总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哮喘组、健康组3个组内摄入性变应原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25例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65.6%。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2.8%,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46.4%和43.2%;摄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8.8%,摄入变应原主要为海蟹33.6%,鸡蛋清22.4%。皮肤点刺结果强阳性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4.0%和21.6%。结论 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阳性检出率,血清总IgE水平较健康儿童高,二者对CV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E、IgG亚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6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值,以2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结果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IgGl、IgG2、IgG3、IgG4的值依次为(688.28±79、16)IU/ml、(33、25±9.38)IU/ml、(44.06±7.31)IU/ml、(53.00±16、73)IU/ml、(28.69±8.46)IU/ml、(47.00±8.91)Iu/ml,与对照相比,总IgE、特异性IgE、IgGl、IgG4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除特异性IgE增高,IgG1、IgG4也增高,可能与哮喘发作有关,建议临床重视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5.
检测38例婴幼儿哮喘患者20例健康儿血清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E(RSV-IgE)及尘螨特异性IgE,结果:RSV-IgE阳性率无哮喘患儿为47.4%,健康儿为5%(P〈0.01);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在哮喘患儿为26.3%,健康儿为5%(P〈0.05),提示在大多数婴幼儿中病毒感染诱发的哮喘占主要地位,而少部分患儿以尘螨过敏,须引起重视,因此,避免或控制尘螨及病毒感染,可减轻发作期症状,处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45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29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65.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哮喘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结论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哮喘患儿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阳性。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患者尘螨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6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血清尘螨特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和IgG亚类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 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和总IgE水平差异显著;患者组血清尘螨特异性m-slgGI、m-slgG2和m-slgG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两组m-slgG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特异性抗体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为过敏性哮喘提供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哮喘儿童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哮喘患儿,采用德国Allergopharma公司国际标准化的变应原试剂12种,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对其年龄、性别、不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过敏原皮试阳性率婴幼儿低于儿童;同一患儿多种过敏原皮试同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单种过敏原皮试阳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以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其中屋尘螨247例(77.67%),粉尘螨245例(77.04%),最少为杂草2例(0.63%)。结论: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但其对婴幼儿的影响较儿童小;哮喘患儿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同时阳性;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对患儿痛苦小,易于操作,可用于临床进行过敏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哮喘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哮喘发病的过敏原因素,协助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该院儿科住院及门诊哮喘患儿827例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胺作阳性对照,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827例哮喘患儿过敏原皮肤试验总阳性率67.35%(557/827例),其中,阳性率在40%以上的吸入性变应原有:屋尘螨492例,占59.49%;粉尘螨457例,占55.26%;热带螨383例,占46.31%。不同年龄对这12种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对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是成都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协助诊断,并对哮喘的防治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与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结果比较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4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尘螨SPT及血清特异性IgE,并分析其SPT反应强度与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结果的联系。结果 143例患者户尘螨SPT和血清IgE阳性率比较、粉尘螨SPT和血清IgE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2.217,P均>0.05)。143例AR患者户尘螨、粉尘螨SPT结果为阴性时,血清特异性IgE阴性率随着SI增大而降低;SPT结果为阳性时,IgE阳性率随着SI增大而增高,当SI>2.00时IgE阳性率为100%。143例患者户尘螨SPT、粉尘螨SPT反应强度与其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均成正相关(r=0.551、0.560,P均<0.05)。结论 尘螨SPT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在AR患者的检测中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患者尘螨SPT结果为SI>2.00时可诊断AR,但在SI≤2.00时仍需行血清特异性IgE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与哮喘患儿IgE的相关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哮喘轻-中度发作期儿童,随机分为A组35例(加用SIT治疗),B组21例(对照组)。在SIT前和SIT后6个月检测过敏原皮试、血浆IgE、肺功能,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A组SIT后血浆总IgE、尘螨特异性IgE下降,过敏原复查有意义;临床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93.86%,B组为82%;两组肺通气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 SIT可减少IgE的合成;SIT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结合尘螨特异性IgE下降、临床疗效好,为哮喘用药及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标准化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前后,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7年3月140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标准化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儿的资料,对其治疗前后分别做尘螨、花粉、霉菌,蟑螂等13种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并对其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皮肤点刺试验显示哮喘患儿中3种螨同时为阳性72.86%(103/140),螨合并其他过敏原阳性62.85%(88/140);93例患儿经治疗半年后,除猫毛和花粉外,3种螨虫、狗毛、蟑螂、霉菌的过敏原直径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尸l<0.000 1);78例患儿经治疗1年后,各过敏原的直径均有显著下降(蟑螂和花粉P<0.005,余P<0.000 1);尘螨合并其他过敏原阳性的患儿经半年或1年治疗后,其他过敏原全部转阴率均>70%;标准化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半年和1年后未发生新发过敏原的比例分别为84.95%(79/93)和87.18%(68/78).结论:标准化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不仅对尘螨而且对其他过敏原过敏的患儿均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与时间剂量呈相关性,提示通过单一脱敏治疗可以达到对其他过敏原的理想治疗;同时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可能对新发过敏原有一定的阻止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检测38例婴幼儿哮喘患者、20例健康儿血清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E(RSV-IgE)及尘螨特异性IgE。结果:RSV-IgE阳性率在哮喘患儿为47.4%,健康儿为5%(P<0.01);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在哮喘患儿为26.3%,健康儿为5%(P<0.05)。提示在大多数婴幼儿中病毒感染诱发的哮喘占主要地位,而少部分患儿对尘螨过敏,须引起重视。因此,避免或控制尘螨及病毒感染,可减轻发作期症状,延长缓解期,将有助于防止发展成典型的儿童哮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屋尘螨(HDM)对于气道上皮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OVA哮喘模型组(OVA组)、HD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OVA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HDM组给予HDM提取液替代OVA致敏与激发,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OVA。观察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炎症浸润情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小鼠BALF上清中IL-4、IL-5、IL-13、IFN-γ和IL-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气道上皮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气道上皮TLR4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及Th17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情况。结果 OVA组支气管黏膜下水肿,黏液腺增生,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HDM组出现肺泡腔及间质充血,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气道上皮无增厚,无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完整。与OVA组比较,HDM组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除嗜酸粒细胞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均显著升高(P〈0.05);HDM组BALF上清中IL-4、IL-5、IL-13及IL-17水平较OVA组明显增高(P〈0.05),IFN-γ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HDM组气道上皮TLR4 mRNA及TLR4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OV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VA组比较,HDM组外周血Th2、Th17细胞显著增高(P〈0.05),而Th1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DM诱导气道上皮TLR4表达增高,使Th2与Th17淋巴细胞活化,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屋尘螨(Derp1)抗原对大鼠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3个不同浓度组(1、5及10μg/mL),待细胞生长至融合90%的单层平面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erp1抗原液。在4、8和24 h分别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细胞上清液IL-6和IL-8的浓度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表现为单层细胞平铺状态,实验组细胞形态及细胞间隙无明显变化,屋尘螨刺激4 h,IL-6和IL-8释放水平开始升高;刺激8 h,IL-6和IL-8继续升高,以5μg/mL组和10μg/mL组更为显著(P〈0.01);刺激24 h,IL-6和IL-8进一步升高但与8 h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rp1抗原刺激气道上皮细胞释放一系列炎症因子如IL-6和IL-8从而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及患者室内尘螨孳生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方法: 筛选螨性哮喘患者36例,于2005-09,12, 2006-03, 06采集患者卧室尘样计数尘螨,同步检测患者外周血总IgE,s-IgE,s-IgG1,s-IgG2和s-IgG4. 结果:哮喘患者血清总IgE,s-IgE,s-IgG1,s-IgG2和s-IgG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患者血清总IgE,s-IgE及s-IgG1,s-IgG2,s-IgG4的4次检测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 患者血清总IgE,s-IgE在12月份检测值最高,6月份检测值最低;s-IgG1以6月份最高,3月份最低;s-IgG4在3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 患者卧室尘螨孳生密度4次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06-03和2005-12为高. 结论:哮喘患者血清总IgE,s-IgE,s-IgG1,s-IgG2和s-IgG4和卧室尘螨孳生密度呈季节变化,IgG1的变化趋势与尘螨孳生密度的变化相反,IgG4的变化趋势与尘螨孳生密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7.
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及血清IgE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3):526-527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表达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和29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26,0.739,0.714,P均<0.05)。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血清IgE水平不相关。结论:CD21、CD23的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外周血ET、TNF-a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本实验选择47例哮喘患儿,32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TNF-a水平。结果发现发作期哮喘息儿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91.26±21.606,54.42±18.602ng/L,P<0.0005),缓解期降至正常水平(64.50±20.159ng/L,P>0.05)重症组高于轻中症组建(分别为108.27±19.50879.32±20.61ng/L,P<0.005),发作期哮喘息儿血清TNF-a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877±0.39,1.176±0.39ng/L,P<0.005)缓解期降至正常水平(1.183±0335ng/L,P>0.05)重症组高于轻中症组(分别为2.18±0.441.65±035ng/L,P<0.0005)ET和TNF-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ET和TNF-a在哮喘发病机制中有其重要作用.对哮喘的病情判断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者全血在尘螨主要过敏原刺激下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偏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尘螨过敏的哮喘儿童外周全血体外持续给予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和Der f刺激,观察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内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过敏原暴露对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尘螨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23例,采集全血,体外与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Der f共同孵育培养8h,以单克隆抗体对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进行标记,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哮喘患者全血体外Der p、Der f持续暴露后(过敏原暴露组),Th0、Th1、Th2表达率分别为(0.83±0.45)%、(10.70±4.42)%、(2.16±1.17)%,非过敏原暴露组Th0、Th1、Th2表达率分别为(0.93±0.52)%、(9.19±3.75)%、(1.67±0.82)%。过敏原暴露组Th2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过敏原暴露组(P<0.05),而两组Th0、Th1表达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敏原暴露组因Th2增高,Th1/Th2比例降低,Th1/Th2平衡向Th2偏移,与非过敏原暴露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er p、Der f对Th细胞有明显的选择性,过敏原的持续暴露促进Th2优势表达,Th1/Th2平衡向Th2转化,可能是引起哮喘症状反复和加重的机制之一。因此,过敏原的回避和特异性的脱敏治疗也是哮喘治疗的措施之一,应予以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