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2×4"矫治技术[1]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矫治弓丝的选择和弯制以及磨牙支抗问题.结果表明"2×4"矫治技术适于替牙期的特点,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非常简便有效.结论 "2×4"矫治技术是简化的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细丝"与"轻力"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弓丝,弯制合理的弓形,控制好磨牙支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4”技术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矫治时机和矫治特点。方法上颌两侧磨牙制作带环,4个切牙粘贴托槽,下颌配戴带唇弓[牙合]垫,利用“n”曲扩宽上牙弓,下颌配合唇弓加力以解除前牙反[牙合]。结果16例替牙期前牙反 [牙合]病例经“2×4”技术配合下唇弓[牙合]垫矫治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2×4”矫治技术配合下唇弓[牙合]垫,在“n”曲的扩弓作用及下颌唇弓的内收力量下,能有效地解除前牙反[牙合],改善面型,促进上颌骨的正常生长和抑制下颌前伸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是美籍韩裔正畸专家Dr.Kim(金永吴)在70年代创造的。国内近年也有研究,报告了对于严重开[牙合],骨性反[牙合],偏[牙合]等畸形神奇的疗效。作者从MEAW技术的矫治原理出发将此技术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后期,解决矫治后期存在支抗丧失的问题,如最多见的是磨牙近中倾斜、扭转、移位,临床表现为咬[牙合]紊乱,调整起来很耗时间和精力。在精确调整阶段应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能有效的弥补一些支抗丧失,快速的调整咬[牙合],缩短患者的疗程,提高了矫治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鹏  惠英  时静华  刘锐 《河北医学》2008,14(1):49-51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配合颌间牵引矫治前牙开[牙合],观察其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牙合]患者16名,其中男5名,女11名,年龄范围13~18岁。用多曲方丝弓配合颌间牵引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片头颅侧位分析比较。结果:16例前牙开[牙合]患者均建立覆合覆盖关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多曲方丝弓配合颌间牵引,可以有效地矫治前牙开[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牙][合]对上气道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轻度Ⅲ类错[牙][合],使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上气道大小和牙颌角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气道数据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牙][合]对上气道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使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和直丝弓技术(使用“摇椅形”弓丝)治疗前后的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成人开[牙合]畸形不同的矫治设计和矫治技术的选择。方法:选择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18~35岁前牙开[牙合]畸形患者。按照开[牙合]程度把28例病人分成2组。14例患者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另外14例患者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两组开矛拿程度OB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为0.462),表明两组间无差别。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比较不同的矫治方法矫治前后的变化和矫治时间的差异。结果:多曲方丝组矫治后上、下颌切牙伸长,且上切牙内收。上、下磨牙直立并略压低,前牙达到覆[牙合]时间和矫治完成时间短于直丝技术组。直丝技术组矫治后上、下颌切牙伸长,未见内收,下颌磨牙直立。结论:矫治开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疗效优于直丝弓技术;疗程短于直丝弓技术。  相似文献   

7.
多曲方丝弓技术最早用于简单开胎畸形的矫治,20余年来,多曲方丝弓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渐成为临床正畸实践中一项对严重开验、错[牙合]畸形有特殊疗效的矫治技术。现将2003—2006年共收治的严重开[牙合]畸形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功能性矫治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并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的变化。方法:对3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恒牙列临界病例采用拔牙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第一期利用功能性矫治器折制下颌骨生长,引导上颌骨正常生长;第二期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适当配合头帽、颏斗牵引限制下颌生长,直至达到前牙的覆盖,覆[牙合]正常。双两期相关的软硬组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利用功能性矫治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使颌骨、牙齿、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利用方丝弓矫治技术,选择合适的功能矫治器可以使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临界病例拔牙矫治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平面导板(简称平导)技术对深覆[牙合]错[牙合]畸形矫治结果的影响。方法 30例深覆[牙合]非拔牙患者,制作并戴用平导,待咬合打开后再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矫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固定矫治器使用前,用平导技术可在2-3个月打开咬合,缩短疗程,减少了因下颌矫治器不能粘结或容易脱落带来的麻烦。结论 深覆[牙合]非拔牙患者的矫治中早期应用平导技术有助于提高矫治效果,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开牙合畸形 ,探讨其作用机制 ,总结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 ]前牙开牙合患者 1 0例 ,其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范围 1 1~ 2 2岁。用多曲方丝弓进行矫治 ,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 [结果 ]1 0例前牙开牙合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多曲方丝弓技术通过改善牙齿三维方向的位置可以有效快速地矫治前牙开牙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2×4"矫治技术[1]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矫治弓丝的选择和弯制以及磨牙支抗问题.结果表明"2×4"矫治技术适于替牙期的特点,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非常简便有效.结论 "2×4"矫治技术是简化的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细丝"与"轻力"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弓丝,弯制合理的弓形,控制好磨牙支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金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54-155
目的探讨打开青壮年前牙深覆[牙合]的方法。方法对16例Ⅱ度、Ⅲ度青壮年前牙深覆[牙合]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治器和乎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结合平面导板打开咬合较快,至正常颌时,Ⅱ度深覆[牙合]打开咬合平均(3.2±1.2)个月,Ⅲ度深覆[牙合]打开咬合平均(4.7±1.4)个月,打开咬合效果显著。结论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青壮年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那日苏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0):1241-1242
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矫治是口腔正畸的难点。一般的矫治方法效果不理想,而正颌手术因其风险大、费用高而不易被患者接受。多曲方丝弓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加大了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非手术范围。经典的多曲方丝弓技术主张使用0.018英寸系列标准方丝弓托槽系统。我们应用0.022英寸系列直丝弓托槽系统配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金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799-799
目的探讨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9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9例患者在不同的疗程,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牙的代偿性移动,即上牙列整体前移,下牙列的后方移动,来建立正常的牙[牙合]关系,可以有效地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5.
李尚锋 《中原医刊》2009,(19):11-12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开[牙合]作用机制,总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方法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开[牙合]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4~28岁,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1例前牙开[牙合]患者疗效满意,1例有轻微复发,为前牙对刃关系,10例开[牙合]患者全部予以矫正。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以有效竖直后牙,改善牙齿三维方向的位置,快速矫治前牙开[牙合],疗效好、适应证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本文介绍了“2× 4”矫治技术[1] 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 2 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 ,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 ,矫治弓丝的选择和弯制以及磨牙支抗问题。结果 表明“2× 4”矫治技术适于替牙期的特点 ,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非常简便有效。结论 “2× 4”矫治技术是简化的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 ,根据“细丝”与“轻力”的原则 ,选择合适的弓丝 ,弯制合理的弓形 ,控制好磨牙支抗 ,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2×4"矫治技术是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个衍生支,"2"代表一个牙弓中两个磨牙带环,"4"代表一个牙弓中粘接4个切牙托槽."2×4"矫治技术是"细丝"与"轻力"原则在方丝弓矫治中最充分的体现.替牙期由于恒牙根发育尚不完全,矫治时更需要较轻的力[1].作者于1998年2月至2001年4月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12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方丝弓技术配合钛镍丝治疗错牙合畸形的体会彭小丽(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口腔科梧州市543001)关键词方丝弓;钛镍丝;错牙合畸形方丝弓技术,也称Edgwise技术,是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的牙齿进行矫治的一种手段,最适用于恒牙列各类错牙畸形的矫治,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在开[牙合]病例矫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EAW技术治疗开[牙合]12例,根据投影定位测量评价其矫治疗效。结果12例患者经过平均17个月的治疗,开[牙合]消除,殆关系理想。结论应用MEAW技术配合前牙颌间牵引治疗前牙开[牙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高低T形曲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阳 《广西医学》2010,32(3):293-294
目的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观察矫治前后牙颌面的变化情况,以寻找一种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安氏Ⅱ^1类错[牙合]21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并采用横腭弓控制支抗,下颌不拔牙,或拔除单颗严重错位的下切牙,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内收上前牙,单独牵引上颌尖牙远中移动至与下颌尖牙形成中性关系,采用0.018×0.025不锈钢方丝弯制高低T形曲内收、压低并根腭向转距控制上切牙。后期常规精细调整。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其颌面部变化。结果21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上前牙突距平均减小6.3mm,下前牙突距平均减小0.2mm,前牙覆盖平均减小6.1mm;SNA角平均减小3.8°,SNB角平均减小0.4°,ANB角平均减小3.4°;覆颌基本恢复正常;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平均减小13.3°;上前牙前突得到明显改善;尖牙为中性关系,磨牙完全远中关系。结论高低T形曲用于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能够内收、压低并转距控制上切牙,效果满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