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海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2)
为巩固和发展我国防治鼠疫的成果,控制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对疫情的预测预报是重要手段之一。为此,于1981~1986年对苏尼特右旗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行了病原学监测。l自然地理概况与鼠间鼠疫流行情况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处东经110”10‘~114”15”北纬41”55”~43”45,,海拔IO00~14OO米之间。全旗总面积2670O平方公里,大部属于荒漠草原地带,典型大陆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降水量1794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该鼠疫自然疫源地是1955年确定的,截止1986年已基本查清分布范围、鼠蚤区系及某些疫情规律。1955~1986年间有1… 相似文献
2.
血清学和病原学在鼠疫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对不同的检测材料测定鼠疫F1抗体、鼠疫F1抗原和病原学分离 ,探讨基层单位在鼠疫监测中 ,能早期发现鼠疫疫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RIHA测定鼠疫F1抗原 ,IHA测定鼠疫F1抗体 ,在龙胆紫血液琼脂培养基中进行噬菌体裂解试验分离和鉴定鼠疫菌。结果人、犬、猫和鼠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 %、6.3 %、20.7 %和0.67 % ;腺肿穿刺液和自毙鼠干尸或脏器鼠疫F1抗原阳性率为44.4 %和40 %、鼠疫杆菌阳性率为35.7%和14.4 % ;鼠体蚤和活鼠病原学分离的阳性率为0。结论RIHA能快速、准确发现鼠疫疫情 ,而犬、猫等指示动物的F1抗体监测比鼠血清F1抗体监测更省事和实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1989至1990年鼠疫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况解放前,鼠疫曾在我省局部地区流行长达20余年,波及20个县、市(区)。后经积极防治,于1953年分别控制了人间与鼠间鼠疫的流行。嗣后的30余年来,仍坚持对鼠疫疫源地监测,累计剖检标本50余万份,结果均为阴性,证明我省鼠疫处于静止期。1989~1990年间,在原17个监测点完成各项监测指标,并于1989年6月在丽水市监测点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1986—1996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1986~1996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李钏华,梁国泉,黄坊琦广州市卫生防疫站(广东510080)流感病毒传播迅速,常会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甚至大流行,而多次流行是由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漂移所引起。为了及早发现流感病毒的变异株,做好预防工作和及时控... 相似文献
5.
鼠疫监测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鼠疫发生和流行而开展的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通过主动监测,系统收集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的相关信息,尽早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与流行,掌握疫情的动态和趋势,为鼠疫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方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设固定监测点一个,流动监测点3~4个。采用室内外笼夹法,监测时间为每年的3~12月份。监测结果,以黄胸鼠及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3种: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人蚤。其中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平均鼠密度为9.2%,平均鼠体染率为23.06%,平均蚤指数为0.74.宿主动物的血清学、病原学均未检出阳性。通过监测结果未发现鼠疫,我县鼠疫处于"静息期"。 相似文献
6.
根据福建省2004年鼠疫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福鼎市鼠疫工作方案,2005年5—10月,我们在福鼎市前岐镇进行了鼠疫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生物学特性并确定疫源地空间结构及性质.方法 对1954-2007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411株代表性菌株中,12株脱氮(-)阿胶糖(-)甘油(+)属田鼠型,399株为脱氮(+)阿胶糖(+)甘油(+)属古典型.411株均能产生F1和Pst I;vw+菌株占95.13%(391/411),VW-菌株占4.87%(20/411);Pgm+菌株占80.78%(332/411)、Pgm+菌株占9%(37/411)、Pgm-菌株占10.22%(42/411).220株代表株中96.82%(213/220)的菌株对小白鼠表现为强毒株,3.18%(7,220)为中等毒力,说明绝大多数具高致病性,其毒力很强.90.02%(307/341)菌株携带6×106 45×106 x65×106质粒.80株代表株包括8个基因组型,其中6个基因型与原分型相同,另有2个新的基因组型.结论 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人类一旦感染可导致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1986~1995年在湛江港开展鼠疫疫源监测。用被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鼠血清1135份,结果全部阴性;细菌学培养256份,均未分离到鼠疫杆菌;10年中鉴别港区鼠类8101只,隶属于啮齿动物鼠科3属5种和一种食虫鼠。以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未发现外来鼠种;鉴别港区蚤类41匹。均为当地常见的印鼠客蚤;港区每年鼠密度都保持在0.2%以下。鼠类染蚤率为2.86%,鼠身蚤指数为0.06,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湛江港不存在有鼠疫疫情,但鼠疫的发生和传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做好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1996年全省20个历史鼠疫疫区监测点,监测结果,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28%(1850/35008),室外平均鼠密度为5.0%(834/16688);全年共捕获动物17351头,分属4目7科11属共17种.鼠体蚤监测,平均染蚤率为13.21%(997/7547),平均总蚤指数为0.274,鉴定的蚤类分属4科7属7种;文成、龙游、庆元3个监测点检到印鼠客蚤,同时在文成县还粘获了游离的印鼠客蚤.病原、血清学监测,共培养标本6268份,血凝法检测血清标本9395份,用放免法检测血清标本7188份,检到鼠疫F_1抗体阳性鼠血清1份. 相似文献
10.
辛培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6):445-445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河南县 )自 195 4年判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至今已 45年未发生过鼠疫。为积极预防和控制鼠疫的发生 ,从 1982年开始以首次获得鼠疫菌的疫点———托叶玛乡尕滩地区为中心 ,逐步扩大监测面。十余年间先后对托叶玛、智后茂、宁木特、柯生、多松、赛尔龙 6个乡进行调查 ,监测面积达 476 5平方公里 ,占该县总面积的 76 %。1.人间鼠疫监测 :自 1982年以后的 15年间鼠防专业人员利用走访、广播、科教电影、会议等多种形式 ,对群众反复宣传鼠疫防治知识 ,使受教育人群达 34 5 2 74人次 ,并发放各种宣传材料 982 4份。据统计 ,预… 相似文献
11.
我中心根据《山西省鼠疫监测工作方案》于2006年6月28日开展了鼠疫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监测点选择管家堡乡为监测地区,本次监测共涉及该乡13个村,东西长约10 km,南北宽约8 km。1.2材料捕鼠工具为弓形夹,由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1.3方法按照《山西省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要求进行。2结果2.1鼠密度与黄鼠生态调查2.1.1黄鼠密度调查:分别于6、7月,采用单公顷(hm2)1日弓形夹法进行了黄鼠密度调查。共调查20 hm2,捕黄鼠14只,其中调查耕地15 hm2、荒地3 hm2、林地2 hm2,分别捕黄鼠5、6、3只,密度分别为0.33、2.00、1.50只/… 相似文献
12.
13.
为能及时获取和严密监视动物间的鼠疫疫情,为鼠疫防制决策提供资料和依据,我们于1989~1998年连续10年在我县开展以家栖鼠类为重点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0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为控制人、鼠间鼠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SPSS软件、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指标与鼠间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83-2012年共发生3起鼠间鼠疫流行,发生年分别为1987-1988、2000-2001及2006年,流行年份前几年鼠密度、鼠体染蚤率、蚤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高趋势,鼠密度在1986、2000、2003三个年份出现小高峰,分别为39.63、16.28和21.01只/hm2;染蚤率与蚤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7、2000、2006三个疫情年份均出现高峰,染蚤率分别为45.10%、41.69%和43.06%,蚤指数分别为0.71、0.72和1.20。染蚤率与蚤指数、鼠密度与巢蚤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是监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鼠密度>16只/hm2,鼠体蚤指数>0.70,鼠体染蚤率>40%,提示可能会有鼠疫流行;陕西省鼠疫动物病流行呈现不规则周期性,间隔5~10年可能出现大的动物病流行;2012年监测表明疫情处于静息期,但距上次疫情发生已有6年,结合临近省(自治区)疫情动态,应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加强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6.
苏尼特右旗(西苏旗)位于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有北京通往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联运线,交通四通八达.全旗总面积22 400平方公里,总人口68 402人.西苏旗整个地形南高北低,中北部为坦荡的高平原和丘陵,南部多山、东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延伸部分.年降水量平均为170~190毫米,蒸发量平均为2 384毫米;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也是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疫源地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94.60%.鼠疫监测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鼠疫发生和流行而开展的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1-3].通过主动监测,系统收集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的相关信息,尽早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与流行,掌握疫情的动态和趋势,为鼠疫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广西边境地区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方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对边境地区8个市县2009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边境地区鼠疫宿主动物有2目3科9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小家鼠、臭鼠句青、黄毛鼠、板齿鼠为常见鼠种,蚤类有4种,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平均鼠密度为6.54%,鼠体染蚤率为9.11%,蚤指数为0.17;宿主动物的血清学、病原学均未检出阳性。结论通过监测未发现鼠疫,广西边境地区鼠疫处于"静息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为控制动物和人间鼠疫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鼠蚤监测,通过野外按方案监测、实验室监测以及鼠蚤的鉴定和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通过系统的鼠疫监测,及时发现鼠疫疫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结论赤峰市松山区鼠间鼠疫流行态势一直很活跃,由于防治措施得当,未波及人间,因此鼠疫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洮南市是历史鼠疫疫区,曾多次发生人间鼠疫、鼠间鼠疫。人间鼠疫共发病1022人,死亡859人,最后1例止于1954年;鼠间鼠疫止于1953年。经多年的综合防治,人间、动物间鼠疫再未发生。鼠疫是甲类传染病,其监测工作不可忽视。笔者现将1999-2007年监测结果汇报如下。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