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围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肢端坏疽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足是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和特有的临床表现,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坏疽的发病率为2.6%,其中截肢率可达40%,且随着局部感染、缺血的加重,患者的累积病死率明显升高,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耗费。众多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发生与周围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高血糖状态下血管病发生的机制,对于糖尿病足及肢端坏疽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现将近年研究的主要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1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 1 999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内外并治糖尿病肢端坏疽 1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2例均符合 1 999年 WHO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其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 5 0岁 ,最大 67岁 ;糖尿病病程最短 5年 ,最长 1 6年 ;肢端坏疽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3个月。湿性坏疽 8例 ,混合性坏疽 4例 ; 级 6例 , 级 3例 , 级 3例。病灶均在下肢 ,单侧 9例 ,双侧 3例 ;第 2趾骨处 6例 ,外髁处 3例 ,足跟处3例 ,同足两处以上者 3例 ;合并肺结核者 1例 ,肾病者 3例 ,高血压者 4例 ,视网膜病变并受过激光治疗者 1例。空腹血糖均不同程度升高 …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肢端坏疽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小、微血管的特殊病变 ,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症状 ,故又称糖尿病足。据国内资料表明 ,糖尿病患者发生足坏死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17倍 ,约占截肢患者的 6 6 % ,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坏死  相似文献   

4.
潘小勇 《河南中医》2005,25(8):64-65
糖尿病合并肢端特别是足部坏死性病变称为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致残性并发症之一,导致足坏疽的直接原因为肢端中小血管循环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营养障碍加上局部挤压、摩擦、碰撞、皮肤干燥破裂,或合并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而导致。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治疗措施不当,病变常在短期内加剧,甚者需行截肢或合并败血症而亡。国内报道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病人的0.9%~1.7%,其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并发糖尿病足者,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重症者临床治疗困难,传统治疗多采用高位截肢手术。我院多年以来一直采用中药治疗,改善微循环,使重症肢端坏疽获治愈,避免了高位截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肢端坏疽护理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总结为三种类型:湿性坏疽占73.2%;干性坏疽占5.4%;混合性坏疽占21.4%。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肢端坏疽又称"糖尿病足",中医归于脱疽范畴.临床以肢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指趾脱落为特征,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有一定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肢端坏疽研究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全世界每年在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55000例作肢端截除术,约占全年非创伤性截肢总数的SO%。这些数据清楚地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肢端坏疽和截肢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已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糖尿病肢端坏疽初期症状常不明显,或仅有肢端怕冷、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不易为患者所重视。然坏疽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反应相对迟钝,对、些创伤不能及时发现,故一旦合并感染,病情常迅速发展,导致溃疡甚至坏疽、指趾脱落。正如《疡…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 62例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认为其病因与神经病变、缺血和感染 3个因素有关 ,临床治疗以控制感染和血糖为前提 ,再中西医结合内外治并重进行局部治疗。做好糖尿病病人宣传教育工作 ,注意足部保护 ,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院黄振民(524013)主题词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消渴病归于燥证门类。其症见津枯气亏,寒热错杂.变化多端。今糖尿病患者遍布全球,并呈增多趋势。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唐舒康液对糖尿病足截肢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单盲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局部清创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外敷中药(浸泡纱条)唐舒康液(自制),对照组外用混合液纱布(庆大霉素+654-2+胰岛素),两组患者均于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治疗3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62,P<0.05).结论 唐舒康液可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对湿性坏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复元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复元汤,对照组41例予常规西医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尿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和患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峰值流速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9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24 h尿糖定量、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腘动脉、胫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复元汤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2例糖尿病下肢坏疽患者,在治疗糖尿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内服中药黄芪桃红四物汤加减(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路路通、地龙、怀牛膝、甘草),外用通脉散(乳香、没药、穿山甲、水蛭、地龙、络石藤、鸡血藤、桂枝、木通、丹参)组成治疗。结果: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下肢坏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蔡惠群  樊建开 《河北中医》2004,26(10):727-729
目的 观察温通散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早期病变的疗效 ,并探讨其改善患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  5 4例 2型糖尿病早期肢端病变患者在内科一般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 30例外用温通散水煎剂泡足 ,对照组 2 4例予高锰酸钾稀释液泡足 ,共治疗 3个月 ,观察 2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肢端感觉、疼痛、皮温诸症和踝 臂血压指数、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下肢动脉内膜、血流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温通散对于防治糖尿病肢端坏疽早期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尤其对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3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1组加西洛他唑口服治疗,对照2组仅予常规治疗。6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检测各组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超,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1组71.0%,对照2组59.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1)。3组治疗后ABI及胫前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治疗组及对照1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组(P0.01)。结论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中医外治糖尿病足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药物外治法、清创法等,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本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高优质低蛋白,低盐饮食,服用溶栓克糖胶囊(人参,黄芪,丹参,山药,水蛭,鹿茸,龟,黄精,地鳖虫,地龙,当归,杜仲适量成粉末筛分到胶囊中,每个胶囊含有粗药物0.3g)。观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MALB,白蛋白ALB。[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9例。两者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改善肾功能,并能显着降低MALB,白蛋白ALB。[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阴通脉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属气阴两虚、瘀阻脉络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通脉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TG、T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UAER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G、TC、UAER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TC、UA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FPG、2 h PG、Hb A1c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通脉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并能改善TC、TG及UAER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挖掘,复习,研究,交流研治糖尿病足的体会经验。方法:本文中西医结合,采用西药胰岛素注射加中药验方鸡蛋黄油外敷以及口服中医药汤剂自拟活血逐瘀通络汤加减三法联用辨证调治。结果:经中西医结合,三法联用治疗二十余例糖尿病足患者均收满意疗效。结论:糖尿病足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三法联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