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伤风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科1951~1983年共收治破伤风745例,兹根据本组资料,讨论有关治疗的几个问题,供同道参考。一、破伤风抗毒血清(TAT)的治疗性应用治疗性TAT的用法,本科30年以来有所演变,且目前在各医院也不相同,值得商议。本科于50、60年代所用的TAT治疗剂量较大,多次用,主要途径是静脉;70年代以来所用的剂量开始减少;近10年来成人常用的TAT剂量为1~2万单位,主要途径是椎管内(鞘内),入院当日用药,此后一般不再重复。从临床效果看(表1),后一阶段的病死率降低(P<0.01),至少可证明现行的用法既有效又简便。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治疗的现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大良 《腹部外科》1997,10(3):143-144
破伤风是G+梭形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特异性感染。我国近年来虽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但广大的农村和山区仍较常见。国内资料分析,病死率仍在20%左右,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高达61.47%。破伤风治疗虽较困难,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何做好普遍的自动免疫,尤其对于育龄妇女和孕妇,避免创伤,普及新法接生,正确及时处理各类创口及创伤后必要的被动免疫注射(TAT)等是防治破伤风的关键。影响破伤风预后因素颇多。伤后及产褥期的处理,伤前及伤后是否接受免疫注射及发病后的治疗早晚直接影响到预后。临床资料表明潜伏期越…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一潜在致死性疾病,可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虽然WHO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去消灭此疾病,但全球由破伤风(尤为重型破伤风)导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及时诊断和现代重症监护治疗是保证存活的基础.近年来,随着重型破伤风治疗上的不断进步,其病死率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抗毒素蛛网膜下腔注射治疗破伤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在1966~1983年共收治破伤风患者58例,对1972~1983年收治的16例患者全部进行了破伤风抗毒素蛛网膜下腔注射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破伤风(tetanus)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曾被形象比喻为第三世界国家疾病,但同时又需要第一世界国家的技术来治疗。当今,在发展中国家重症破伤风仍导致高死亡率,有关其治疗仍然缺乏有证据的指南。纵观近年来国内文献,有关成人重症破伤风治疗报道甚少,表明对此不够重视,且国内外科教材及外科专著在破伤风治疗上并不能反映现代治疗的要点,与国外在重症破伤风上的治疗措施相比相距甚远。现就有关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由一种历史悠久的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痍瘸。2000~2005年6月我院共收住破伤风患者13例。现根据本组资料浅谈几点对破伤风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7.
30年破伤风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坡  周建新 《普外临床》1993,8(2):84-85
我院自1964~1990年共收治破伤风病人183例,经历60、70、和80年代三个不同时期,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2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21例破伤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示21例均有外伤史,伤后未行TAT预防注射。采用非特异性的综合疗法,治愈18例,死亡3例。笔者认为:早期清创清除毒素来源、预防性使用TAT尤为重要;控制抽搐和解除痉挛、适当把握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指征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是提高中、重型患者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柏玲  缪菲  丁新爱 《护理学杂志》2008,23(22):25-26
目的 探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疗效.方法 将45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破伤风患者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组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用药后的观察,重视患者的用药反应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疗效。方法将45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破伤风患者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组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用药后的观察,重视患者的用药反应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东莨菪碱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我院1994~1998年共收治35例新生儿破伤风,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东莨菪碱,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现介绍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994~1998年收治的35例为治疗组,其中男20例,女15例,日龄4~10d。使用不洁用具断脐致病,患病平均7-5d入院。1990~1993年收治25例为对照组,性别、日龄、患病天数均与治疗组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烧伤后合并破伤风的治疗体会严明忠1991年以来,我们共收治6例烧伤后合并破伤风的患者,均治愈。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2~43岁。烧伤面积15%~46%,均含深Ⅱ度以上烧伤。伤后当时均注射过破伤风抗毒素(TAT)。伤后第8~15天分别出现牙...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属外科危重症之一,不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平均病死率为20%~30% [1].我们自1997 年-2010 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破伤风97 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1年以来,我们共收治6例烧伤后合并破伤风的患者,均治愈。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2~43岁。烧伤面积15%~46%,均含深Ⅱ度以上烧伤。伤后当时均注射过破伤风抗毒素(TAT)。伤后第8~15天分别出现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阵发性肌痉挛、角弓反张等症状。4例坏死组织涂片找到破伤风杆菌,2例未找到。6例均培养出破伤风杆菌。临床诊断为破伤风。立即采用避光安静及严格隔离、注意吸痰给氧、全身支持、镇静解痉。静脉滴注 TAT1~3万单位,每日2次,3天后改为每日1万单位维持至症状消失。静脉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15例冯起庆1刘杰2高克勤1我院从1994年12月~1996年5月共收治破伤风病人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4~75岁,青壮年占11例,感染方式主要为上下肢开放性损伤,占13例,局...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85例鲁振刚丁守成天津市蓟县医院(天津301900)我院自1986年3月至1996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破伤风85例。兹总结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中男56例,女29例,年龄9~75岁,18岁以下19例...  相似文献   

17.
成人破伤风8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 1995~ 2 0 0 1年收治破伤风病人 85例。报告如下。本组 85例中 ,男 5 8例 ,女 2 7例。年龄 13~ 80岁。有明显外伤史的 81例 ,无明显外伤史的 4例 (隐原性破伤风 )。仅有 1例在儿童时期接受过自动免疫注射。平均住院天数为 2 2 2天。轻型 2 3例 ,中型 2 9例 ,重型 3 3例。治疗方法 :(1)中和治疗 :入院后即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5万单位 ,连用 2天 ;以后每日 2万单位 ,连用 5天 ,总量为 2 0万单位。个别伤口未愈且两周后症状仍明显者 ,可追加 6万单位。 (2 )原发伤口处理 :对伤口未愈或局部红肿、化脓、有异物存留者 ,在静滴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安定对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破伤风分为大剂量安定治疗组57例,常规治疗组23例。大剂量安定组给予大剂量安定以静脉滴注,抽搐减轻后改鼻饲;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剂量安定使用,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大剂量安定组抽搐缓解天数、张口吸吮天数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仍是一种常见但又十分严重的疾病,尤其在不发达国家为然。对破伤风致命性痉挛的治疗,目前绝大多数仍是对症处理,尽管可借助 ICU 的优越条件,但死亡率仍无明显降低。长期以来,曾一直认为破伤风毒素具有抗乙酰胆碱脂酶(antiAChE)作用.而且被认为这是构成破伤风症状的物质基础。据此理论,许多作者采用恢复 AChE 活性的制剂进行治疗,但也只获得部分成功。后来有人发现破伤风毒素有与乙酰胆碱(ACh)一样的毒性作用,作者根据这一理论,大胆地首创使用持续静脉滴注抗胆碱药阿托品的方法治疗4例重症破伤风,取得显著效果,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理论的正确。4例(3男1女)年龄42~61岁,均为重症破伤风,在染上破伤风前尚分别有哮喘、心房颤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6岁。因燃放鞭炮,将左手1~2指掌间炸伤,曾在当地医院处置,以后局部感染,疼痛,肿胀。伤后第6天自觉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第7天颈部发硬,继而出现下颌紧张,张口困难,抽搐后来院。查体:体温38.8℃,意识清,苦笑面容,牙关紧闭颈强(+),角弓反张明显,全身肌肉持续强直性收缩,并有阵发性全身肌痉挛抽搐,每次持续最短几秒钟,最长1分30秒,伴有窒息发绀。诊断为重型破伤风。经采取综合措施抢救治疗,住院25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