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HIT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基因型整合状态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5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的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多重PCR法检测HPV16 E2/E7表达。结果:FHIT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为57.26%(67/117),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00%、80.00%、75.00%、60.00%和26.19%。随着宫颈病变加重,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5;P=0.003)。117例单纯HPV16阳性标本HPV16总整合率为81.20%,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整合率分别为60.00%、66.67%、75.00%、95.00%和92.86%;随病变加重,整合率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0.003);FHIT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HPV16整合时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9,P=0.000)。结论:HPV16基因整合可能通过诱导FHIT基因低表达从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PV16的基因型整合状态及FHIT基因缺失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宫颈癌、5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的患者,免疫组化检测宫颈FHIT蛋白的表达;并用多重PCR法检测HPV16 E2/E7表达。结果 122例单一HPV16阳性标本HPV16总整合率为78.6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整合率分别为60.00%、66.67%、75.00%、86.96%和88.63%,随病变加重,整合率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的总缺失率为43.44%,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缺失率分别为15.00%、20.00%、25.00%、43.48%和72.73%。FHIT蛋白的缺失率,随病变加重,缺失率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缺失在不同HPV16整合时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基因整合和FHIT蛋白缺失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基因整合可能通过诱导FHIT基因低表达从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中三联脆组(FHIT)蛋白表达与HPV16 E6、E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2月的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FHIT蛋白、HPV16E6、HPV16 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1)在正常宫颈上皮、CINI~II、CINⅢ及浸润性宫颈鳞癌中,FHIT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71.43%(10/14)、36.36%(4/11)、14.75%(9/61),P<0.05;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剐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P<0.05;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2.86%(6/14)、63.64%(7/11)、57.38%(35/61),P>0.05.(2) 宫颈病变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与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l,r=-0.449),与HPV16E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宫颈癌中FHIT 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PV16 E6蛋白表达有关,FHIT蛋白和HPV16E6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HPV16 DNA E6载量和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病情进展的关系,并比较维、汉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收集妇科门诊就诊的HPV16感染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各个级别宫颈病变妇女的宫颈组织和脱离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PV16 DNA E6载量,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 E6蛋白表达。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中,炎症组、CIN1、CIN2~3、鳞癌组4组的HPV16 E6 DNA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0.33,P=0.001;H=37.37,P=0.001)。CIN2~3组中,维吾尔族的HPV16 E6 DNA载量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6,P=0.023)。汉族和维吾尔族中,炎症组、CIN1、CIN2~3、鳞癌组4组的HPV16 E6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5,P=0.001;χ~2=44.71,P=0.001);HPV16 E6蛋白表达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炎症、CIN1、CIN2~3中,HPV16 E6 DNA载量和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宫颈癌中HPV16 E6 DNA载量和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吾尔族CIN2~3患者的HPV16 E6 DNA载量高于汉族CIN2~3患者,E6基因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可能有更重要作用,HPV16 E6 DNA载量可成为预测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Liu FY  Xu XM  Liu YZ  Wu YL  Wu D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627-63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mRNA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共14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E6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148例患者中,HPV16阳性共37例,其中慢性宫颈炎5例、CINⅠ6例、CINⅡ~Ⅲ11例及宫颈癌15例。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0.4、0.6±0.4、1.8±0.6及2.4±0.6;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63%及84%。CINⅡ~Ⅲ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Ⅰ组织,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与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γs=0.62,P<0.05)。结论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有关,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惠新  李敏  王小娇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4):332-334,338,封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fragile histine triad,FHIT)基因、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观察40例宫颈鳞6,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T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2、E6、E7基因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根据不同病理结果把标本分为HPV阴性正常组,HPV16阳性正常组,HPV16阳性宫颈内瘤变(CIN)Ⅰ~Ⅱ组,HPV16阳性CINⅢ组以及HPV16阳性宫颈腺癌/鳞状细胞癌(CIS/SCC)组。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各组标本进行TNF-α、E2、E6及E7蛋白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PV E6、E7基因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逐渐升高,且E7的逐级升高趋势更显著,E2升高至CINⅡ后出现下降,而TNF-α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虽呈升高趋势,但在宫颈浸润癌中与CINⅢ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2/E7的比值来预测或诊断高度宫颈病变程度可能更准确。炎症因子TNF-α的升高可能加重了HPV E2基因的破坏,使得HR-HPV E6、E7癌基因过度表达,从而促进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HPV16、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 stability,MSI)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宫颈病变组织分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CIN1、CIN2~CIN3、宫颈癌4组。用PCR方法检测HPV16感染状况,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MSI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宫颈组织中的hMLH1和hMSH2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CIN120例中25.0%(5/20)检测到HPV16,CIN2~CIN331中54.8%(17/31)检测到HPV16,二者比较χ2=4.413,P=0.034;宫颈癌中各期HPV16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选取的三个微卫星位点D3S2832E、RH91127和SHGC-56838均在宫颈炎中未检测到MSI,在CIN和宫颈癌中均检测到MSI的存在。但总体的表达率较低,最高只有46.7%。错配修复基因的低表达检测结果和MSI的检测结果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总体表达率较高,最高的低表达率为80%;宫颈病变中MSI与错配修复基因(本文即hMLH1、hMSH2)蛋白低表达及HPV16为正相关。结论HPV16的感染导致错配修复基因的低表达,进一步引起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HPV16、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基因有望作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8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AQP)8、bcl-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AQP8和bcl-2蛋白在74例宫颈癌(其中鳞癌46例、腺癌28例)、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AQP8和bcl-2蛋白主要在CIN异型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细胞质内表达,AQP8蛋白在宫颈鳞癌、腺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61%、71%和53%,鳞癌高于腺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癌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比较,CIN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在宫颈鳞癌、腺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71%、53%和20%,鳞癌与腺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高于CIN、正常宫颈组织,CIN也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8和bcl-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463,P=0.000).结论 AQP8和bcl-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AQP8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RNA(hTERC)基因的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宫颈癌,66例CIN,3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2.94%、16.67%、41.18%、78.38%和83.3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2%、16.67%、41.18%、86.49%和91.6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和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 hTERC基因和P16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间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RRM1表达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4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中RRM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1)新辅助化疗前,RRM1基因的表达率为40.0%(16/40),低分化者RRM1表达较中高分化者高(χ2=5.625,P=0.018),RRM1的表达与患者的绝经状态、高危型HPV感染、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2)新辅助化疗后耐药组RRM1基因的表达率为87.5%(14/16),高于新辅助化疗前(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44);(3)新辅助化疗前RRM1阳性组的化疗有效率为37.5%(6/16),RRM1阴性组的有效率为75.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结论:RRM1基因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新辅助化疗可能上调RRM1基因的表达水平,RRM1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ICR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临床病历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共37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因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ICR及HPV16/18E6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KR表达阳性率为54.1%,高于CINⅢ。CINⅠ-Ⅱ组和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宫颈癌组中PICR表达与HPV16/18E6表达存在负相关(r=-0.554,P〈0.05);在CINⅢ组中PKR表达与HPV16/18E6表达存在正相关(r=0.480,P=0.032)。结论:PKR的异常表达在CINⅢ向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此外SABC法测定PKR和E6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颈癌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16 E6蛋白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株中p6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从SiHa中扩增出带酶切位点的HPV16 E6的片段,将HPV16 E6基因片段克隆到p3×flag-CMV-Myc-24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脂质体转染入宫颈癌细胞株后,W estern blot检测p63α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HPV16 E6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宫颈癌SiHa和Caski细胞株中,p63α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危型HPV E6能够抑制p63α的表达,提示p63α与HPV E6的相互作用在子宫颈癌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鹤  刘继红  李玉洁  张昌卿  曾敬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1):847-850,F0003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生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 ine triad,FHIT)基因表达异常的作用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宫颈癌、42例CINⅢ和3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的FHIT的表达。用PCR法检测宫颈癌石蜡组织中的HPV DNA,并用直接测序法或反向核酸杂交法对HPV分型。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下调率为8.6%,CINⅢ组为28.57%,宫颈癌组为4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FHIT蛋白表达下调率虽比宫颈癌组为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6)。67例宫颈癌病例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者的FHIT表达下降或缺失占55.32%,明显高于无高危型HPV感染者(20%)(P<0.05)。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FHIT蛋白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FHIT表达下调或缺失31例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7.1%,FHIT正常表达36例的5年生存率为79.3%(P>0.05)。结论:FHIT在宫颈癌及CINⅢ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可能与HPV感染协同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而FHIT在宫颈癌发展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有待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的基因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行子宫颈癌筛查的72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HR-HPV)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对于细胞学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和(或)HR-HPV阳性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四象限多点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724例中经病理确定为CINⅠ,Ⅱ,Ⅲ及子宫颈癌者分别为251例(34.67%)、17例(2.35%)、48例(6.63%)和10例(1.38%),宫颈脱落细胞hTERC的扩增率为11.05%。①724例HPV阳性率为39.64%;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19.86%与5.26%(χ2=37.556,P <0.01)。②hTERC扩增在细胞学无宫颈上皮内瘤变(NILM)组为5.19%、ASCUS为10.23%、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为(LSIL)11.84%、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为21.4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为73.17%、鳞状细胞癌(SCCA)为100.00%、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为50.00%;hTERC在HSIL及以上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χ2=186.755,P <0.01)。③在不同组织学结果中hTERC的扩增率分别为,NILM 3.70%、CINⅠ4.38%、CINⅡ47.06%、CINⅢ58.33%、浸润癌90.00%,hTERC在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和NILM者 (χ2=144.597,P <0.01)。结论:hTERC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与否有可能作为判断有无高度病变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KR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临床病历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共37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因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KR及HPV16/18 E6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KR表达阳性率为54.1%,高于CINⅢ,CINⅠ~Ⅱ组和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宫颈癌组中PKR表达与HPV16/18 E6表达存在负相关 (r =-0.554,P <0.05);在CINⅢ组中PKR表达与HPV16/18 E6表达存在正相关(r =0.480,P =0.032)。结论:PKR的异常表达在CINⅢ向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此外SABC法测定PKR和E6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颈癌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的216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行阴道镜评估与镜下活检,其中140例同时接受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①ASCUS患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生率为44.44%,高级别CIN与宫颈癌发生率为20.37%。②高级别CIN及宫颈癌发病平均年龄为(44.57±11.23)岁,明显高于湿疣和低级别CIN者(均P<0.05)。③发生宫颈高级别CIN及宫颈癌的ASCUS患者高危HPV亚型以16型最常见,出现概率为41.67%,HPV58、18、52型感染率排在第2~4位。④HPV阳性者CIN检出率为55.56%,明显高于HPV阴性者的31.25%和直接阴道镜检的38.16%(均P<0.05)。⑤HPV检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ASCUS病理类型复杂,32岁以下年轻患者发生宫颈湿疣可能性大,40岁以上特别是合并HPV16、58、18、52型感染者应警惕高级别CIN及宫颈癌的可能。ASCUS患者应先行HPV检测分流,阳性者联合阴道镜检查以提高CIN检出率,阴性者可定期重复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的216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行阴道镜评估与镜下活检,其中140例同时接受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①ASCUS患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生率为44.44%,高级别CIN与宫颈癌发生率为20.37%。②高级别CIN及宫颈癌发病平均年龄为(44.57±11.23)岁,明显高于湿疣和低级别CIN者(均P〈0.05)。③发生宫颈高级别CIN及宫颈癌的ASCUS患者高危HPV亚型以16型最常见,出现概率为41.67%,HPV58、18、52型感染率排在第2~4位。④HPV阳性者CIN检出率为55.56%,明显高于HPV阴性者的31.25%和直接阴道镜检的38.16%(均P〈0.05)。⑤HPV检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ASCUS病理类型复杂,32岁以下年轻患者发生宫颈湿疣可能性大,40岁以上特别是合并HPV16、58、18、52型感染者应警惕高级别CIN及宫颈癌的可能。ASCUS患者应先行HPV检测分流,阳性者联合阴道镜检查以提高CIN检出率,阴性者可定期重复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