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尝试建立易于操作、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方法.方法:在标准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纸片上分别附加0、10μg、20μg、30μg、40μg、50μg氯唑西林,按标准纸片扩散试验程序分别测定未附加氯唑西林时和附加氯唑西林后上述纸片对108株受试菌的抑菌环直径,根据氯唑西林对4种抗生素的增效作用判断受试菌是否高产AmpC酶,检测结果与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维试验证实,在108株阴沟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菌株32株,非高产AmpC酶菌株76株.以50μg氯唑西林为酶抑制剂时,如果分别考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做为药敏指示剂时的检测结果,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0.6%(29/32)、68.8%(22/32)、65.6%(21/32)、59.4%(19/32);如果同时考虑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做为药敏指示剂时的检测结果,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的阳性率达到了100%(32/32).同样条件下,用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76株非高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未发现假阳性菌株.结论:以50μg氯唑西林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做为药敏指示剂,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可以替代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特异性地检出高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而且操作简便,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尝试建立易于操作、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高产 Amp C酶阴沟肠杆菌的方法。方法 在标准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纸片上分别附加 0、10、2 0、30、4 0、5 0 μg氯唑西林 ,按标准纸片扩散试验程序分别测定未附加氯唑西林时和附加氯唑西林后上述纸片对 10 8株受试菌的抑菌环直径 ,根据氯唑西林对 4种抗生素的增效作用判断受试菌是否高产 Amp C酶 ,检测结果与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三维试验证实 ,在 10 8株阴沟肠杆菌中 ,高产 Amp C酶菌株 32株 ,非高产 Amp C酶菌株 76株。以 5 0 μg氯唑西林为酶抑制剂时 ,如果分别考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作为药敏指示剂时的检测结果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 90 .6 % (2 9/ 32 )、6 8.8% (2 2 / 32 )、6 5 .6 % (2 1/ 32 )、5 9.4 % (19/ 32 ) ;如果同时考虑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 (或头孢曲松 )作为药敏指示剂时的检测结果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的阳性率达到了 10 0 % (32 / 32 )。同样条件下 ,用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 76株非高产 Amp C酶的阴沟肠杆菌 ,未发现假阳性菌株。结论 以 5 0 μg氯唑西林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 (或头孢曲松 )作为药敏指示剂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C酶检测检测结果 ,并探讨其耐药性。方法收集本院近年来收治患者标本培养的150株肠杆菌作为对象进行研究,AmpC酶与ESBLs表型分别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及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同时对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观察。结果 150株肠杆菌中检出ESBLs菌79株,AmpC酶菌65株;头孢曲松、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耐药性:单产AmpC酶菌〈非产酶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重耐药率、8重耐药率:高产AmpC酶菌〈非产酶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BLs和AmpC酶是导致肠杆菌细菌耐药的重要因素,可根据具体药敏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实现抗菌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C酶检测结果与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患者标本培养的肠杆菌236株,分别采取用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和双纸片确诊试验对AmpC酶与ESBLs表型进行检测,并展开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本组236株菌株中检出AmpC酶菌102株,检出ESBLs菌120株;单产AmpC酶菌、单产AmpC酶菌和产ESBLs和AmpC酶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非产AmpC酶菌高(P〈0.05);所有肠杆菌对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ESBLs和AmpC酶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或产生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或同时高表达这两类酶,是阴沟肠杆菌对多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杆菌ATCC25922,在头孢西叮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粗酶提取物在槽内扩散,与头孢西叮纸片扩散相交。结果由于AmpC酶水解头孢西叮,出现抑菌圈内生长细菌,这一现象能被加入槽内的邻氯西林抑制,而ESBLs不能水解头孢西叮,无此现象。因邻氯西林不能抑制ESBLs活性,同样用头孢曲松取代头孢西叮纸片,用邻氯西林抑制槽内AmpC酶,可测出ESBLs。使用该法检测分别产AmpC酶、ESBLs的标准株和24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结果各种标准株检测无误,24株阴沟肠杆菌中,14株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试验阳性,4株产ESBLs试验阳性,5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阳性,1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阴性,原因待分析。结论对于阴沟肠杆菌,这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能较好地鉴别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的阴沟肠杆菌,并适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6.
阴沟肠杆菌产AmpC 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诱导性产AmpC酶菌株和组成性高产AmpC酶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106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筛选,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曲南耐药或中介则为初筛阳性,阳性菌株全部进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和等电聚焦电泳,以进一步对产酶情况进行分析.全部初筛阴性菌株和初筛阳性而三维试验阴性菌株均进行AmpC酶诱导定性试验,以检出其中的诱导性产AmpC霉酶菌株.结果106株阴沟肠杆菌中,42株(39.6%)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曲南耐药或中介,31株(29.2%)组成性高产AmpC酶,68株(64.2%)诱导性产AmpC酶.高产AmpC酶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64.5%)、各种外科感染标本(19.4%)和尿标本(9.7%),其中,痰标本中高产AmpC酶菌株所占比例最高(37.0%).结论在我国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由AmpC酶介导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产AmpC酶菌株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β-内酰胺酶(AmpC)酶检测结果,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患者标本培养的135株肠杆菌,分别经双纸片确证试验与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细菌ESBLs和AmpC酶,并经相关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性.结果 135株肠杆菌中检出ESBLs菌82株,AmpC酶菌53株,其中单产AmpC酶菌、单株ESBLs菌、产ESBLs及AmpC酶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等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P<0.05;所有肠杆菌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ESBLs菌和AmpC酶菌作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重要因素,临床诊断及检测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或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同时高表达这两类酶,是阴沟肠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杆菌ATCC25922,在头孢西叮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粗酶提取物在槽内扩散,与头孢西叮纸片扩散相交。结果:由于AmpC酶水解头孢西叮,出现抑菌圈内生长细菌,这一现象能被加入槽内的邻氯活性,同样用头孢曲松取代头孢西叮纸片,用邻氯西林抑制槽内AmpC酶,可测出ESBLs,使用该法检测分别产AmpC酶、ESBLs的标准株和24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结果各种标准株检测无误。24株阴沟肠杆菌中,14株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试验阳性,4相提并论产ESBLs试验阳性,5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阳性,1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阴性,原因待分析。结论:对于阴沟肠杆菌。这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能较好地鉴别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的阴沟肠杆菌,并适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测定AmpC酶。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检测12种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64株受检菌中共检出高产AmpC酶菌29株,产ESBLs菌32株,阳性率分别为45.3%、50%。高产AmpC酶组菌株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45.2%~68,5%),其耐药率明显高于非高产AmpC酶组菌株,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产AmpC酶组菌株和非高产AmpC酶组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较高(41.3%-94,2%),对阿米卡星、亚胺堵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0~34.6%),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中AmpC酶的检出率较高,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临床可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高产AmpC酶的细菌感染,也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或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林珠峰  黄德稳 《海峡药学》2009,21(11):78-80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选药参考。方法应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NCCLS推荐的确证试验测定ESBL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对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菌株筛;选,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结果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为6.19%,并且所检测的7株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均为同产ESBLs,目前,我们还未检测到单产AmpC酶菌株。AmpC酶阳性菌株与AmpC酶阴性菌株药敏结果显示:前者大多对头孢西丁、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呈高度耐药,而后者大多对上述药物敏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呈中度耐药。两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为敏感。结论玉环地区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较可靠药物。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刁泽敏  杨静 《淮海医药》2010,28(3):212-214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耐药机理及现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医院分离到的154株阴沟肠杆菌,采用湖南天地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微生物生化药敏卡进行药敏检测;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通过改良酶提取物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AmpC。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中尤为严重,96%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可根据药敏选用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感染严重者可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细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细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提示其主要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测定AmpC酶,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检测12种常用抗菌药物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64株受检菌中共检出高产AmpC酶菌29株,产ESBLs菌32株,阳性率分别为45.3%,50%.单产AmpC酶组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45.2%~68.5%),其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单产AmpC酶组和非产酶组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较高(57.7%~94.2%);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0%~34.6%),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细菌中AmpC酶的检出率较高,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临床可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或4代头孢菌素治疗高产AmpC酶菌引起的感染,也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基因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医院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KB法药敏试验,双纸片增效试验和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pC酶基因、ERIC-PCR,研究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7月~2004年12月临床分离的8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AmpC酶基因型和克隆传播状况。结果表型初筛试验和ESBLs确认试验,高产AmpC酶检出率为27.38%(23/84),ESBLs检出率16.67%(14/84),同时高产AmpC酶和ESBLs检出率44.05%(37/84)。AmpC酶基因检出率43.75%(28/64)。三维试验高产AmpC酶检出率为47.62%(40/84)。克隆传播分析,结果发现菌株编号EC2和EC11、EC13和EC14、EC19和EC20分别具有相同的DNA指纹图,其余菌株间未见DNA指纹图。结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较为复杂。表现出去阻遏高产AmpC酶、产ESBLs、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和质粒AmpC酶多种耐药表型。分子流行病学结果显示,虽然阴沟肠杆菌的传播与抗生素的诱导和选择作用、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及肠道内寄居菌的内源性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仍然要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55株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菌。本研究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鹤岗矿务局总医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55株,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超广谱检测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以了解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耐药情况,并指导临床用药。1资料与方法1.1材料①临床菌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由鹤矿集团总医院检验科提供从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55株;②抗生素纸片:头孢曲松(CRO30μg),头孢他啶(CAZ30μg),头孢噻肟(CTX30μg),头孢呋辛(CXM30μg),氨曲南(ATM30μg),亚胺培南(IM10μg)阿米卡星(AK30μg),环丙沙星(CIP5μg),头孢泊肟(CPD10μg),头孢美唑(CMZ30μg),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U75/3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X/CA20/10μg)为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③M-H琼脂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1.2方法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表型确证法、表型筛选法与三维试验法分别检测76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ESBLs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同时用K-B法检测体外药敏结果。结果 在76株阴沟肠杆菌中,纸片表型确证法检出产ESBLs菌株22株,占28.9%;表型筛选法检出产AmpC酶菌株30株,占39.5%;三维试验检出产AmpC酶菌株26株,占34.2%;同时产两种酶菌株4株,两种酶均不产菌株24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的体外药物敏感率产AmpC酶菌株敏感率分别为100.0%、84.6%、84.6%、76.9%,产ESBLs菌株分别为100.0%、90.9%、54.5%、27.3%。结论 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对产酶株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 氯唑西林三维试验。结果612株菌中初筛出381株可疑菌株进行检测,其中高产AmpC酶有88株(14.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61株(42.6%),高产AmpC酶合并产ESBLs28株(4.6%);药敏分析亚胺培南对肠杆菌属耐药率最低为1.1%,头孢吡肟对高产AmpC酶菌株敏感性较高。结论应常规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强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我国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0-2001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所收集的来自9座城市13家医院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各种致病菌的MIC值,计算MIC50与MIC90,并按NCCLS2002规定的临界浓度,求出各类细菌对所测定的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以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和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结果在总共341株大肠埃希菌和21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测到产ESBLs菌100株,检出率18.1%(100/553)。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63株,检出率18.5%(63/341);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7株,检出率17.5%(37/212)。产ESBLs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菌株。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菌株有较好作用。81株阴沟肠杆菌中,28株产ESBLs,检出率34.6%;31株产AmpC酶,检出率38.3%;14株同时产生此二类酶,检出率17.3%。在对头孢曲松中介的14株阴沟肠杆菌中,AmpC酶检出率为42.9%(6/14),而ESBLs的检出率高达92.9%(13/14),是AmpC酶检出率的两倍多。但在对头孢曲松耐药的27株阴沟肠杆菌中.情况刚好相反,AmpC酶的检出率为88.9%(24/27),是ESBLs检出率(40.7%,11/27)的两倍多。头孢噻肟中介和耐药株中两酶的检出情况与头孢曲松相似。头孢他啶只有1株中介株,耐药株中AmpC酶检出率(78.4%,29/37)约是ESBLs检出率(56.8%,21/37)的1.4倍。若将敏感和中介株合并计算可见,头孢他啶敏感和中介株中两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结论①细菌耐药研究显示ESBLs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为18.1%;②ESBLs在我国阴沟肠杆菌中有很高的检出率;③在阴沟肠杆菌中,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中介的菌株,以产ESBLs为主,而耐药菌株以产AmpC酶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选药参考。方法应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NCCLS推荐的确证试验测定ESBL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结果 29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为19.73%,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15株,阳性率5.02%,15株产AmpC酶阳性菌株均为ESBLs阳性菌株。产AmpC酶阳性菌株与AmpC酶阴性菌株药敏结果显示:前者大多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耐药,而后者大多对上述药物敏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者大多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及阿米卡星敏感。结论台州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等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C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株的筛选,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并测定产AmpC酶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对3株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和1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测序的菌株与E。cloacae p99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4.6%。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产AmpC酶耐药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其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情况,研究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别,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的基因;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结果101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株39株,高产AmpC酶阳性株53株,其中16株ESBLs和AmpC酶均阳性,非产酶菌25株;12株AmpC酶阳性菌中,7株扩增出blaDHA。基因,8株扩增出6laMIR基因,其中5株同时携带blaDBA.和blaMIR基因,1株同时携带blaMIR和blaFOX基因,4株三维试验阴性菌株blaMIR基因阳性;16株ESBLs阳性菌中,8株扩增出blaTEM基因,2株ESBLs三维试验阴性菌株blaTEM基因阳性,未检出blaSHV基因。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中ESBLs和AmpC酶检出率均很高,AmpC酶以blaDHA、blaMIR基因型为主。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