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永加 《陕西中医》2005,26(1):28-29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理气、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方法 :将 95例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65例用加味枳实消痞汤 (枳壳、五爪龙、黄芪、白术、砂仁等 )治疗 ,并与 3 0例吗丁啉治疗者进行对照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84%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 ,经χ2 检验 ,P<0 .0 0 5;提示 :加味枳实消痞汤有益气健脾 ,理气和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气行气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气滞湿阻型的疗效。方法:采用枳朴六君子汤加味(枳实、厚朴、陈皮、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生甘草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枳朴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气滞湿阻型具有益气健脾化湿,行气除满之功效。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蠕动,调节胃泌素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力水平,增加细胞保护因子,增加胃黏膜的修复再生能力和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补气药 1.人参:长于大补元气,且善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安神定志。亡阴证可配熟地(两仪膏);亡阳证多配附子(参附汤);血脱证可单用(独参汤)。脾虚证多配白术(四君子汤);肺虚咳喘可配紫菀、知母(紫菀汤);中气下陷证多配升麻、柴胡、  相似文献   

4.
1.川芎:长于活血理气,祛风止痛。宜用于血瘀气滞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证。常与当归、芍药、乳香等配伍。若肝气郁滞而血行不畅之胁肋疼痛者,常与柴胡、香附、郁金等配伍;外感风邪而致之头痛,头风痛多与防风、白芷、羌活、细辛等配伍(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多配石膏、菊花、僵蚕等(川芎散);风湿痹痛可配防风、桑枝、羌活、独活等。2.丹参:长于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宜用于血热而又瘀滞者(丹参散)亦  相似文献   

5.
血府逐瘀汤治各种瘀血所致的病症,其中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主药;川I芎、赤芍协主药活血祛瘀而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而不伤阴血;牛膝祛瘀通血脉引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解郁;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行气宽胸;柴胡配桔梗、枳壳宽中理气,除烦解忧;甘草缓急、调和诸药。  相似文献   

6.
重用白术防治术后腹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临床观察,用大剂量(60g)白术为主加辨证分型治疗术后腹胀,收效满意。术后腹胀,多责之于脾虚,从临床表现上看,除有腹胀外,多数有头晕、神疲乏力、甚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渐至白腻,脉细弱等一派脾虚之见症。治疗方法以益气通腑,行气除满为主。基本方:白术60g,枳实30g,厚朴15g,莱菔子30g,大黄20g(后  相似文献   

7.
徐小明 《山西中医》2012,28(10):41-42
就香附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探讨其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机制;临床以香附配黄连行气泻火、配木香行气止痛、配丹参行气化瘀、配枳壳疏肝理脾、配白芍理气养血,辨证配伍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从枳实、枳壳品种的变迁论其性味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枳实、枳壳是常用理气药,功能行气消积,化痰消痞。枳实力较猛而枳壳稍缓。其性味或日苦辛微寒,或日苦辛微温,尚无统一之见。本文欲从古今枳实、枳壳品种变迁的角度对此争议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生姜组成。宋《三因极-病证方论》在原方的基础上加茯苓、大枣而减生姜用量,沿用至今,方据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病机而设。方中以半夏和胃降逆、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共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以姜、枣、甘草益气健脾和胃。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降逆止呕之效。笔者根据其所主病机,取其法而不拘泥于方,灵活加减用于治疗呃逆、不寐、眩晕、喘证等病症。每获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理气颗粒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H22肝癌小鼠动物模型,将小鼠分成3组:正常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各10只。检测健脾理气颗粒对H22肝癌小鼠体质量、抑瘤率、血清微量DNA含量、转移指标VEGF表达、凋亡指标Bcl-2表达、诱导分化指标C-myc表达和增值指标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荷瘤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和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与正常荷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抑瘤率为28.1%(P<0.05),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为32.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可减少血清微量DNA的表达物,与正常荷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可降低VEGF的表达,与正常荷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Bcl-2的表达比正常荷瘤组低(P<0.05);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可下调C-myc的表达,与正常荷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荷瘤组、健脾理气颗粒脾虚荷瘤组的PCNA表达无差别。结论:健脾理气颗粒能抑制H22肝癌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VEGF的表达,下调了Bcl-2和C-myc的表达,并表现为血清微量DNA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枳实苦微寒,能消痞散结,理气化痰,其性较猛。枳壳苦微寒,能理气宽中,其性较缓。枳实一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云:“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从历代文献记载来看,《神农本草经》所记载之枳实,实际上应包括枳壳在内,理由如次。结合其采收季节来看:《吴普本草》云枳实“九月、十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  相似文献   

12.
安炎  高洪春 《山西中医》2009,25(6):44-45
香附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主要在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临床常用香附配黄连行气泻火,配木香行气止痛,配丹参行气化瘀,配枳壳疏肝理脾,配白芍理气养血,辨证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临床著作,被后世医家称为方之祖”。纵观全篇,113方中运用大黄者达15方之多,其立方严谨、配伍精当、疗效卓著。现就《伤寒论》中大黄的配伍规律浅析如下。一、配芒硝、枳朴,泻热通便、行气荡积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辛、微寒,理气消痞。四药适当配伍,分别组成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相似文献   

14.
6.细辛:长于散寒,兼温肺。阳虚外感主配麻黄、附子(麻黄附子细辛汤),风寒头痛多配羌活,寒饮咳喘主配干姜、半夏。7.生姜:长于发汗,兼温中止呕。风寒表证辅配于辛温解表药之中;胃寒呕吐主配半夏(小半夏汤)。麻黄、桂枝同能发汗解表,主治外感风寒。但前者发汗力强,宜用于表实证。兼平  相似文献   

15.
行气药指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为主要功效的药,常见行气药有木香、枳实、枳壳、陈皮、青皮、香附等。行气药在临床不仅用于治疗气滞所致的疾病,在治疗其他疾病时配以行气药,也可获满意疗效。 在治疗痰病时,应注意行气药的运用。《证治准绳》说:“善治瘀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还有一些常规说法,如“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这些都说明治痰病中运用行气药的重要性。如二陈汤中的陈皮、涤痰汤中的陈皮与枳实,即属此意。 在运用温燥药与芳香燥湿药时,应注意配伍行气药。因湿邪粘腻,易阻碍气机,而致气机阻滞,故配以行气药,以求“气化则湿亦化”。如香附平胃散中的香附、陈皮,即属此意。  相似文献   

16.
刘惠霞 《陕西中医》2010,31(5):537-537
目的:观察健脾解郁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西医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脾虚气郁,寒热错杂型的患者,用自拟健脾解郁消痞汤(党参、川芎、神曲、麦芽、枳实、茯苓等)治疗1疗程。结果:显效27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8.46%。结论:用健脾解郁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健脾行气,调和寒热,消痞除满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温胆汤原方出自《千金方》,由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竹茹、枳实、姜、枣组成。方中茯苓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甘草、姜、枣和中健脾,竹茹和胃,枳实行气。诸药配合,共奏祛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千金方》的温胆汤,原是为大病后虚烦不得眠而设。这里的“虚烦不得眠”,当属胆胃不和,痰热为患。因痰热互结于中,  相似文献   

18.
第十章平肝药一、平肝息风药 1.羚羊角:长于清热熄风,且善清解热毒。热极生风多配钩藤(羚羊钩藤汤);热毒发斑多配犀角(紫雪丹)。2.牛黄:功近羚羊角而长于化痰开窍醒神。痰热神昏多  相似文献   

19.
温胆汤以化痰为主,兼以清热,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枳实行气消痰、除三焦之痰壅;陈皮理气消滞、降逆除涎;茯苓健脾安神渗湿;生姜降逆和胃、祛饮止呕兼制半夏之毒;大枣调和脾胃;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药性不温不燥,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相似文献   

20.
李方  钟兴美 《四川中医》1998,16(11):2-3
四川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郑陶万,业医近60年,擅长治疗内种急重顽疾,疗效显著。现将其部分经验介绍如下。1硫肝利胆,行气止痛治疗胆囊炎胆囊炎临床表现为右胁疼痛、恶心呕吐、口苦咽干等症状,属中医学“胁痛”、“黄疸”范畴。本病以实证为主,由胆汁排泄不畅、瘀积所致。治疗上郑老强调“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以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为法,基本方:柴胡12g,郁金、延胡各15g,枳实、金铃炭、酒军(另泡水兑取)各10g,金钱草、海浮石各30g。方中柴胡、郁金疏肝,配枳实理气,延胡、金铃炭行气止痛,金钱草清利肝胆湿热,海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