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作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局部感染及病毒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有效判断患儿是否感染,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设为研究组,另选取13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比较两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为(0.96±0.16)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3±0.0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可给予儿科医护人员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其运用到患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测。结果重症感染患儿PCT阳性率(85.7%)明显高于局部感染患儿(64.3%)及病毒感染患儿(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患儿PCT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CT阳性率6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采用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可有效鉴别细菌感染,为儿童感染性疾病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局部感染组(局部感染患者,26例)、脓毒症组(脓毒症患者,13例)及对照组(未合并感染性疾病和脓毒症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开展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9例疑似感染患儿,以患儿最终确诊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A、B、C三组, A组为细菌感染, B组为病毒感染, C组无感染,各33例,患儿入院后均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 A组患儿CRP及P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A组中16例患儿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17例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 C组及B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均未增加。结论对儿科感染性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及血常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鉴别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r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2例患儿依据体检结果分为健康组、重症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局部感染组,进行血清PTC检测。结果血清PTC阳性率结果为,健康组患儿显著低于感染患儿(P〈0.01)。重症感染组阳性率88.9%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31.8%)和局部感染组(27.3%)(P〈0.01)。病毒感染和局部感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TC在诊断感染性疾病、鉴别感染类型、判断感染程度、指导早期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75例疑似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25例以及非感染组20例,并根据感染程度将细菌感染组分为重症感染组12例与局部感染组18例。检测各组血清PCT、全血细胞计数(C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C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重症感染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RP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可将血清PCT水平作为诊断儿科细菌感染与判别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3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120例正常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PCT水平。结果以0.5μg/L为阳性阈值,其中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85.1%、2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一般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PCT水平分级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能够对疾病进行诊断,准确鉴别疾病类型,采用PCT水平能够对患者预后有着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其PCT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感染患儿PCT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患儿及局部感染患儿(P<0.05);局部感染患儿PCT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患儿(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重症感染组30例、局部感染组30例与病毒感染组30例,并将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检测灵敏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定量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及42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RP,并同时检测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CRP及WBC均显著升高(P〈0.01)。PCT及WBC在两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1%、72.4%和63.8%;特异性分别为85.7%、59.5%、71.4%。对细菌感染的诊断PCT比CRP及WB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P〈0.01)。结论:血清PCT检测优于血清CRP和WBC检测,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infectious disease (ID) is determined by a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organism, host genetic factors and environment.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differences within and between populations exposed to the same infectious agent, and in the prevalence or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underly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genetic background.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have estimated the genetic component (susceptibility) in the ID determination and have identified some susceptibility gene(s)/polymorphis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ods used in genetic epidemiology. Complex segregation analysis is used to define genetic models. Parametric linkage analysis and association studies are used to identify polymorphisms strongly linked to the disease. Genome-wide scan and microarray technology are used to map and identify major genes for ID. Future developments will identify subgroups of subjects at different risks of developing I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揭西县2009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9种13 0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8.69/10万,年平均死亡率0.73/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年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结论 5年间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查100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将HbA1C作为近2~3月血糖控制的参考指标,并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94%的患者HbA1C>7%,10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率最高,占30%;其次为泌尿系感染、胆囊感染,分别各占20%;随后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糖尿病足感染,分别各占10%,肺结核、肝脓疡分别各占5%。结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较过去文献报道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53例CNS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PCT,20例非感染性疾病作为对照。结果化脑组血清PCT阳性率(100%)明显高于病脑组(8.0%)、结脑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脑组脑脊液PCT阳性率76.9%,病脑组及结脑组阳性率均为0;化脑组血清PCT与脑脊液PCT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向变化关系。血清PCT检测诊断化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达到100%(以PCT≥2.0ng/ml为阈值),脑脊液PCT检测以上各值分别为76.9%、100%、100%、95.2%(以PCT≥0.5ng/ml为阈值)。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检测可作为化脑鉴别于病脑及结脑的一项灵敏指标,可用于辅助指导儿童CNS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2010—2012年主要法定传染病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2010至2012年共上报传染病5521例,2010年1659例,2011年1847例,2012年2015例,上报例数逐年上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上报,乙类传染病1112例(20.14%),丙类传染病4409例(79.86%);血源或性传播疾病634例(11.48%),其中肝炎最多,共307例,占48.42%;呼吸道传染病1218例(22.06%),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最多,共468例,占38.42%;肠道传染病3666例(66.40%),其中手足口病最多,共2978例,占81.23%;其他传染病3例(0.05%)。传染病发病主要以坪西、六联、坪东、中心社区为主,发病人群以散居和在托儿童及工人为主。结论应加强青少年儿童的传染病防护宣传教育,做好托幼机构、学校和工厂等场所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287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重症监护室26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A组,同期行健康检查的2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B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CT、WBC、CRP变化以及PCT、WBC、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PCT、WBC计数及CRP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但WBC计数下降缓慢,仍呈较高水平,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2%(275/287)、96.67%(523/541),血清CRP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5%(255/287)、83.18%(450/54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27%(239/287)、78.37%(424/541),血清PC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WBC计数及CRP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较WBC、CRP敏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连续监测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微生物学检查证实为是否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48例)与非感染组(n=38例).两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感染组第1、4、7天PCT水平分别为(1.34±0.48) ng/ml、(3.61±1.40) ng/ml、(2.12±1.13) ng/ml,CRP水平分别为(12.76±5.12)mg/L、(18.68±8.12)mg/L、(13.27±5.19)mg/L,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CT(0.27±0.13) ng/ml、(0.37±0.07) ng/ml、(0.19±0.13) ng/ml,CRP(6.59±4.62) mg/L、(8.61±4.30)mg/L、(5.46±4.1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 ng/ml作为细菌感染阴性标准后,第1天诊断敏感度为81.3%,第4天为91.7%,第7天为87.5%,高于以CRP<10.0mg/L作为细菌感染阴性标准的第1天的64.6%、第4天的85.4%及第7天的75.0%;诊断特异性:PCT与CRP第1天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4.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分别为89.5%、81.6%,第7天分别为86.8%、76.3%.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PCT水平进行连续性监测可更好地发现细菌感染,并指导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PCR技术检测EB病毒DNA(E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CR和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EBV-DNA,对100例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年龄1个月至12岁,中位年龄3岁,<3岁65例,3~7岁25例,>7岁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EBV-DNA的阳性率为84.0%(84/100),对照组阳性率为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患儿早期EBV的含量[(75.52±175.11)×103 copies/ml],明显高于恢复期EBV的含量[(0.67±2.27)×103 copies/ml](P<0.01).结论 PCR法检测EBV-DNA时间短,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在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Replication-incompetent adenovirus (Ad) ve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gene delivery vehicles in both gene therapy studies and basic studies for gene function analysis due to their highly advantageous properties, which include high transduction efficiencies, relatively large capacities for transgenes, and high titer production. In addition, Ad vectors induce moderate levels of innate immunity and have relatively high thermostability, making them very attractive as potential vaccine vectors. Accordingly, it is anticipated that Ad vectors will be used in vacc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cluding Ebola virus disease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Much attention is currently focused on the potential use of an Ad vector vaccine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an Ad vector, Ad vector-induced innate immunity and immune responses to Ad vector-produced transgene products. Development of novel Ad vectors which can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conventional Ad vector vaccin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d vector vaccines to several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