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初步探讨内生场热疗对食管癌放疗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生场热疗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急性放射反应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2例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内生场热疗+放疗治疗组;放疗组(对照)。用钴60治疗机常规放射治疗,DT60~66Gy/3033F;综合组加内生场热疗,2F/W,8~10F。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综合组疗初和疗终时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均无显著意义(P〉0.05);单放组疗初和疗终时T细胞亚群:CD4^+下降(P〈0.05),CD4^+/CD8^+下降(P〈0.01),CD8^+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放射反应减轻。结论内生场热疗可能减轻食管癌患者的急性反应,改善放疗所致的T细胞亚群紊乱。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与3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8^+ T 细胞百分比及 CD4^+/CD8^+比值。结果放疗后乳腺癌组患者CD3^+、CD4^+ T 细胞百分比、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组放疗前与放疗后的 CD3^+、CD4^+ T 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射治疗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已经紊乱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监测 T 细胞亚群对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时机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紫外线照射对 T 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 淋巴细胞在人体内免疫功能中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紫外线是康复医师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而紫外线对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紫外线对人体免疫功能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冠心病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付庆元  付延洲 《临床荟萃》1996,11(7):302-302
为了探讨肿瘤患者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我们对76例肿瘤患者的T细胞亚群、总T细胞(CD_3)、T辅助细胞/T诱导细胞(CD_4)、T抑制细胞/T杀伤细胞(CD_8)及CD_4/CD_8比值进行了检测,并以80例同龄的健康成人做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生场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的护理策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25例确诊的原发肿瘤且至少一处骨转移患者,接受内生场热疗联合放疗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制定饮食及相应护理策略,预防皮肤烫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疼痛及活动受限明显减轻,治疗中2例患者出现浅烫伤,经对症护理后痊愈。结论:合理的护理策略、舒适的护理可减少内生场热疗联合放疗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并比较正常人群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等指标水平情况;检测并比较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治愈组、显效组、进步组及无效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CD3+CD8+、CD3+CD4+/CD3+CD8+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等指标水平明显变化,且CD3+、CD3+CD4+指标变化情况与疗效成正相关关系。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可以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回生口服液治疗食道癌及其副反应。方法:对68例食道癌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组(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组)和常规适形放疗组,每组34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全部采用10Mv的X线外照射,常规适形放疗组1次/日,2Gy/次,总剂量64-68Gy/6-7W,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组在照射44Gy后,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1.5Gy,两次放疗之间间隔6小时,总剂量为65-68Gy/5-6W.放疗开始即口服回生口服液,每次1支(10ml),一日三次,至放疗结束后4周。结果:1、3年局控率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咽生口服液组为82.4%、61.8%,常规组为41.2%、29.4%.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1.2%,常规组为44.1%、23.5%(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组较常规组放射性食道炎低,分别为20.6%和38.2%(P〈0.05),余副反应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道癌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组能提高食道癌的治疗效果,患者对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组的耐受性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食道癌放疗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内心真实体验,以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身心护理。方法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通过深入访谈收集9例个案资料。结果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真实体验主要包括4个主题:逃避与接受;怀疑与担心;迫切与压力;自尊与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在为食道癌患者放疗时,应深入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感受,满足其身心需求,开展全方位护理,帮助其尽快摆脱治疗过程的痛苦,寻求生命的价值与幸福。  相似文献   

14.
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2 84例食道癌患者 ,随机分 2组(化放组与单放组 ) ,每组 14 2例。放疗采用 6MVX线外照 ,前 2 / 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 2Gy/次 ,共 4 0Gy;后 1/ 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2次 /天 ,1 5Gy/次 ,间隔 6h ,共 9个治疗日照射 2 7Gy,合计总剂量 6 7Gy;化疗采用顺铂 2 0mg静脉滴注dl- 5 )结果 :化放组与单放组的 1、 2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6 %、 70 4 %和 73 2 %、 5 0 7%(P <0 0 5 ) ;3、 4年生存率分别为 4 8 5 %、 4 1 5 %和 4 0 8%、 34 5 % (P >0 0 5 )。结论 :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毒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上腹、右胸联合切口根治性切除中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闻本院收治中段食管癌(肿瘤上缘距门齿约24~27cm)患者156例,按手术路径分为两组:右胸组采用上腹、右胸联合切口进行食道癌根治手术,左胸组采用经左胸路径切口进行食道癌根治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缘阳性率等情况。【结果】右胸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切缘阳性率均较经左胸组患者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上腹、右胸二切口根治性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特别对病变侵及主动脉弓及气管隆凸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肠外高营养支持的最佳输注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术后20h左右给予肠外高营养者为A组,术后48h后给予肠外高营养者为B组,通过观察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 术后B组在生化指标、肠蠕动恢复时间、情绪反应、心理状态等方面均优于A组,且住院天数有所减少。结论 掌握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输注静脉高营养的合理时机,能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肠外高营养支持的最佳输注时间。方法随机选取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术后20h左右给予肠外高营养者为A组,术后48h后给予肠外高营养者为B组,通过观察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术后B组在生化指标、肠蠕动恢复时间、情绪反应、心理状态等方面均优于A组,且住院天数有所减少。结论掌握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输注静脉高营养的合理时机,能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UHR-2000型微波热疗机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对治疗温度在40℃-42℃全部获得随访126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方法以UHR-2000型微波热疗机进行腹部区域加温联合化疗应用,持续加温120-160分钟,血压、血氧、心电图、呼吸全程监测。结果126例患者总有效率20.6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疗效与生存期以一疗程四次治疗优于一疗程二次治疗。结论UHR-2000型微波热疗机进行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营养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49例及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7例,并分别进行不同营养支持,观察体重损失率、术后排便时间、7d下床活动患者比例、食欲正常患者比例、住院天数、营养费用、并发症;并观察术前、术后3d、术后7d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EN组肠功能恢复较PN组早,平均住院时间少于PN组,营养费用明显低于PN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损失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7d能下床活动者和食欲正常者的比例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和术后3d,PN组与EN组血清白蛋白、总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EN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更快恢复肠道功能和体力,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的改善起重要作用,更符合现代营养支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