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ACE联合其他手段治疗肝癌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血管介入治疗肝癌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其中最为经典的治疗方式。当时除外科手术切除外,肝癌治疗缺乏其他有效手段,然而以TACE为代表的经血管介入治疗方法的出现为肝癌的临床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因此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技术、  相似文献   

2.
可切除肝癌治疗中TACE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了提高手术切除的疗效,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对于可手术切除肝癌术前、术后是否需行TACE,迄今国内外学者意见不尽一致。1 术前TACE 自1979年Nakakuma等发现经肝动脉注入的碘油可以选择性地滞留于肝癌组织以来,TACE已使不少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而术前TACE是否能提高手术疗效,至今已有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其疗效已得到临床肯定.TACE是利用肝癌供血以动脉为主,将化疗药物和碘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肿瘤化疗栓塞,该治疗方法的特点是微创相对安全和治疗效果较好被广泛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由于肝动脉供血量突然减少,加上化疗药物的作用,可产生栓塞综合征,即腹痛,发热,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发症,直接影响肝癌病人的整体治疗及预后.为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精心周到的护理措施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治疗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以下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对肝癌TACE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道缺血性损伤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是肯定的。近年来报道TACE已被应用于肝癌切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后续治疗,甚至经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HAE)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尽管普遍注意到TACE所造成的发热、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癌的现代治疗有外科、介入、导向、放射、电化学、生物治疗等;介入治疗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基础上出现经皮穿刺肿瘤内酒精注射(PEI)、肝段及肝亚段动脉栓塞(THSAE)、肝动脉一门静脉联合栓塞(TAPVE)、暂时性阻断肝静脉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E-THVO)等新方法,肝癌的介入治疗经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绩,如TACE的1、3年生存率为50%、20%。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国内多采用单一的TACE治疗方法,其生存率的提高是有限的;另外缺乏规范的术前诊断(病理诊断)、术后随访;尚有治疗后复发、肝功能损害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外供血动脉栓塞在治疗巨块型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巨块型肝癌,首次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第2次及其后在肝动脉TACE基础上加行经右侧胸廓内动脉、右侧肋间动脉侧支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3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侧支49支,对46支使用微导管进行栓塞治疗,3支行超选择灌注化疗。初次TACE治疗时肝外血供多有膈下动脉参与,治疗过程中,随着肿瘤的增大或肝动脉的闭塞,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胰十二支肠动脉弓等血管有可能参与。结论对肝外侧支血管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或灌注化疗均能加强TACE在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者带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7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二组:A组37倒,行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B组40例,单纯行TACE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半年和1年生存率。结果A组AFP下降比B组明显(P〈0.05),A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B组(P〈0.05)。结论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性行TACE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索以介入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 以肝动脉栓塞术前1周内及术后30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观察终点指标,并观察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06年2月~2006年8月就诊我科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1~6个月联合TACE,对照组单纯行TACE.TACE用药选用吉西它滨0.4~1.6 g、奥沙利铂100~200 mg、氟脲嘧啶脱氧核苷 0.5~1.0 g, 栓塞剂选用碘化油、明胶海绵.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VEGF水平.结果 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有升高,但联合沙利度胺组VEGF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单纯介入栓塞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服沙利度胺可降低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示沙利度胺联合TACE可能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是一个世界性的主要健康问题。对于早期肝癌,肝切除或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对中晚期和多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差,故辆加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为目的的相关治疗是必要的。本文研究术前经动脉碘油化学栓塞(TACE)对肝切除或肝移植患者的影响。病例与方法在1985~1996年间,作者对49例肝切除患者(7例)和54例肝移植患者(111例)术前施行TACE。TACE在无禁忌条件下完成,肝移植组每2~3个月一次,直至找到供体。先行肠系膜动脉造影.显承肝动脉,并在静脉期显示门静脉血流,然后经腹腔动脉插管,注入超液化碘…  相似文献   

10.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形成因子(VEGF和bFGF)水平变化,了解介入治疗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VEGF、bFGF含量,比较TACE治疗前后的水平。30例肝癌患者血清VEGF及bFGF水平介入治疗后均较介入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TACE介入治疗使VEGF和bFGF增高表达,促进了残余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是肝癌TACE治疗远期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