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解决盗食法测试外环境鼠密度时由于食饵丢失而导致测试密度偏高的问题。方法改进盗食法使用有编号的食饵盒,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测试。在4个居民区及4个花坛对普通盗食法和改进盗食法进行对比试验,2次试验相距1周。对测试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同一地点用普通盗食法测得盗食率是改进盗食法的1.4~6.2倍。测试方法和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分别为0.344和1.353。结论改进盗食法将丢失的诱饵记为无效,操作者按操作规程操作易找到复杂环境下放置的诱饵,测试结果更加准确,适合用于外环境鼠密度测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粉迹法应用于城市社区室外鼠密度监测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同时采用粉迹法和鼠迹法,对黄石市10个社区室外鼠密度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个社区室外鼠密度监测,粉迹法监测有效粉块率为89.11%,鼠迹阳性率为6.41%;鼠迹法监测结果,路径指数为20.08处/km。将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407,P=0.243)。结论选择适宜的天气,粉迹法可应用于城市社区室外鼠密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用粉迹法调查鼠密度,由于它的简便,易行、经济、有效以及无味、不引起鼠类惊拒反应等优点,决定了它在鼠密度调查中的权威性与高效性,是日常灭鼠尤其是大面积灭鼠工作中最常用的调查及绩效考核方法。但是,粉块中出现的种种印迹究竟哪一种才是鼠迹,却不是多数人尤其是许多专业技术人员能回答正确的问题。笔者就粉迹法调查鼠密度中鼠足印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现场采样与分析,并针对粉块中常见的非鼠迹进行了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5.
鼠密度是反映鼠类种群数量的指标。调查鼠密度的方法较多,可分为间接数量调查法、直接数量调查法、绝对数量调查法及粘捕法,但各具优缺点。1传统方法的比较1.1间接数量调查法特点是安全、不会伤及人(尤其是小孩)、禽、鸟、兽等,由于不能得到鼠体标本,从而无法反映鼠种、年龄、性别等生物特征。较常用的有:(1)食饵消耗法:家野鼠均适用,可了解鼠类的适口性,但耗食多,易受鸟、禽、虫等的影响。它是将食物按一定的路线分点、定量布放,一般为晚放晨收,可按盗食量率(计量)或盗食点率(计数)为鼠密度指标。(2)粉迹法:较简便易行,不受食源、诱饵等因…  相似文献   

6.
鼠密度是反映鼠类种群数量的指标.调查鼠密度的方法较多,可分为间接数量调查法[1]、直接数量调查法和绝对数量调查法[1].但各具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住、闲房,粮、库房等,同时采用鼠夹法及粉迹法考核家鼠密度,对夹捕率和染迹率相互关系的观察。以统计学“率”或直线回归相关检验结果,可以用染迹法的百分率和夹捕法的百分率,相互进行对比推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城市中各种外环境的鼠情,提出防制对策。方法:采用夹日法、拖食法等对各种外环境进行鼠密度及鼠种组成调查。结果:发现(1)城市下水道鼠患严重;(2)不同外环境中的鼠密度较高;(3)外环境中的鼠类群落结构与室内的相似。结论:城市外环境的灭鼠必须切实加强,从环境整治、管理力度及提高灭鼠技术上下措施,才能长久有效地控制城市鼠害。  相似文献   

9.
农村鼠种构成和鼠密度的消长,与不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调查表明,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主要鼠种,村内褐家鼠是主要鼠种,其密度分别为:野外旱田22.0%;水田为19.60%。村内新房户占2.29%;旧房户占5.57%。室内坚持长年布饵灭鼠户占1.00%;未布饵灭鼠户占4.33%;粮食散放户占8.40%;粮食封存户占2.20%。村边户与村内户鼠密度为6.36%和5.54%。为科学灭鼠,防病保粮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驻济南部队营区鼠密度状况,考核灭鼠效果。方法采用饱和投毒法,0.005%溴敌隆小麦毒饵连续投毒4~5 d,粉迹法测定鼠密度确定营区鼠情和灭鼠效果。结果调查21个单位不同场所营区鼠密度,阳性房间率为2.5%,粉迹法阳性率为6.2%,有18个单位灭鼠前鼠密度超过国家除"四害"灭鼠标准。营区内以招待所(12.0%)密度最高,其次是食堂、伙房(9.2%),仓库、车库(8.4%)和围墙四周(8.2%)。通过0.005%溴敌隆大面积灭鼠,对10个灭鼠单位灭效考核发现,5个单位的灭鼠率达到100%,3个单位的灭鼠率在90%以上。结论通过多年灭鼠工作,济南部队营区鼠密度能有效控制在较低水平,灭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997年4~6月,昆明卫生检疫局对昆明机场鼠密度进行了调查,共放置鼠笼和鼠夹259个,捕鼠64只,捕获率为24.7%。其中家栖鼠类52只,捕获率34.7%(52/150),野栖鼠类12只,捕获率11.3%(12/106)。捕获的鼠种有:褐家鼠45只(70.3%)、黄胸鼠12只(18.8%)、小家鼠1只(1.6%)、齐氏姬鼠2只(3.1%)、大绒鼠1只(1.6%)和鼩鼱3只(4.7%)共6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比较实验,研究粉盒法与常规监测方法监测鼠密度的效果,为今后运用新的监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原有食饵法进行改进,创建新的鼠饵盒法对鼠密度进行监测,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在鼠密度较高的试验场所内,长期观察鼠类对饵料的取食情况,测定鼠饵盒阳性数及鼠饵失重量。结果 在鼠密度相对稳定的状况下,鼠饵盒阳性率及日均失重量线性相关,符合逻辑斯蒂曲线,60d左右达到最高且趋于稳定。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长期连续对某一地区的鼠密度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盗食法测试城市外环境鼠密度中减少麻雀、人及其他动物的干扰。方法在武汉居民区及单位选定45个老鼠和53个麻雀盗食点。食饵盒内装2~5 g无毒稻谷,其上放3颗饱满的红色无毒麦粒,3 d检查结果。在2个居民区外环境各放置50个食饵盒,其内放相同稻谷和小麦,测试鼠密度,3 d检查结果,稻谷盗食出现谷壳,而小麦没有盗食的被判为麻雀盗食。结果鼠及麻雀盗食点稻谷消耗阳性率分别为95.6%和88.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小麦消耗阳性率分别为91.1%和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个居民区老鼠盗食率分别为1.9%和7.0%。结论无毒稻谷中增加无毒小麦测试鼠密度能减少麻雀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夹夜捕鼠率与鼠迹板阳性率的相互关系。方法:首先用鼠迹板法调查,然后用夹夜法。结果:夹夜捕鼠率与鼠迹板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r=0.8926),用夹夜捕鼠率推算鼠迹板阳性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4.8717+3.6878x;鼠迹板阳性率推算夹夜捕鼠率的回归方程为:^X=0.2161Y-1.3130。结论:两法对灭效评定、鼠密度监测和制订灭鼠标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鼠密度调查夹夜法与鼠迹板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预防医学》1997,17(1):15-17
  相似文献   

17.
本介绍1994年天津港保税区开展的一次鼠密度监测与灭鼠工作情况。卫生检疫机关在区防病站及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积极开展鼠类防除工作,通过此次区域性灭鼠,共布放鼠夹650只,投放0.5%凄敌隆灭鼠药270公斤,获死鼠623只,使一度高达14.23%(夹日法)的鼠密度基表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鼠类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不仅能传播多种疾病,而且对工农业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我市常年只对人群住区和部分经济作物农田的鼠情进行监测,而对山区、丘陵、江滩等特殊地区的鼠情,尚缺乏了解。由于近年来血吸虫病的再次上升、长江三峡的建立,长江水位一路走低,长江的冲集滩地面积更显扩增,踏滩和耕作开发滩地的人群也日异增多,对了解和掌握长江滩地的鼠情更显重要:为此笔者近年来对长江南京段有人居住和放牧的滩洲地进行了鼠种、鼠密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昌平区饮食业鼠类种群结构特征,为有关单位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 0 0 1~2 0 0 2年对辖区内不同类型场所进行了鼠密度调查。1 调查地点与方法 将辖区内的饮食业场所分为商场(超市)、食堂、饭店、食品加工厂4种。随机选择其中3 69个单位(商场5个,食堂2 3 0个,饭店14 5个,食品加工厂16个)进行鼠密度调查,每个单位每年调查1~2次。采用粉迹法,室内每15m2 布放2 0cm×2 0cm粉块2块,晚布晨查。根据鼠迹分别统计鼠种,计算阳性率(每百块粉块阳性数)。2 结果及分析 共布粉块10 165块,阳性10 75块,总密度10 .5 8%。鼠种由褐家鼠和小家鼠…  相似文献   

20.
贵池市是沿江地区,1998年遭受水灾范围大,面积广,时间长。为做好灾后防病及灭鼠指导工作,1998年9月4日和5日,我们对涓桥镇的保庆村(水灾点)和普丰村(对照点)进行室内鼠密度调查。两村为毗邻行政村,地处秋浦河东侧,村民沿坝居住,堤内稻田未遭洪水破坏。上游普丰村地势高,村民房室未受洪灾影响,下游保庆村由于地势低,民房受洪水浸泡。9月3日洪水已缓慢回落,部分村民水 退撤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