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5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冠心病患者术前外周血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外周血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②术后发生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相比,术前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11,P<0.01),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529,P<0.01)。外周血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9,P<0.01)。结论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其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国产药物支架置入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ACS患者55例分为PCI国产药物支架置入35例(观察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2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d和术后3d血清hs—CRP、sICAM-1、sFas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d血清hs-CRP、sICAM-1、sFas含量较术前升高(P均〈0.01),术后3dhs—CRP及sICAM-1较术后1d升高(P均〈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sICAM-1、sFas含量在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1d和术后3d以上三者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hs-CRP、sICAM-1和sFas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0.272、0.456、0.537,P均〈0.05)。结论国产药物支架置入术可能短时间内触发及加重炎症反应,支架置入患者体内存在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之乐(普罗布考)预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87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PCI前、后及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普罗布考组最小管腔直径和管腔净获得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6±0.8)mm和(1.5±0.4)mm,P〈0.05;(1.7±0.3)mm和(0.8±0.1)mm,P〈0.01)],再狭窄率明显下降(15.4%和38.8%,P〈0.0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372±0.06)mg/L和(0.597±40.14)mg/L,P〈0.01];结论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可以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支架置入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丹参滴丸。观察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症状变化,并比较术后心室功能及血清IL-18、hs—CRP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室壁运动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IL-18、hs—CRP水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可以降低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5.
脂联素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和糖化血红蛋白A(HbA)lc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2例,根据造影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统计其狭窄程度,患者被分为三组:I组(0~10分),Ⅱ组(11~20分),Ⅲ组(〉20分)。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APN和HbAle的水平。结果:APN浓度:冠心病I组的明显高于II组及Ⅲ组的[7.60±1.39)mg/L;(6.30±1.00)mg/L;(5.60±0.91)mg/L,P均〈0.05];HbAlc水平:I组的明显低于II组及Ⅲ组的[5.34±0.91)%:(6.85±1.28)%:(7.87±1.52)%,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N水平与空腹血糖(FPG)(r=-0.431,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509,P〈0.01)、甘油三酯(TG)(r=-0.322,P〈0.05)呈负相关;HbAlc与FPG(r=0.865,P〈0.01)、TG(r=0.312,P〈0.05)呈正相关,与年龄(岁)(r=-0.387,P〈0.05)呈负相关。结论:低脂联素血症和HbAlc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71例接受PCI治疗并于PCI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14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57例(无再狭窄组),测定入选患者PCI术前和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并分析其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再狭窄组患者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较无再狭窄组显著升高(P〈0.01),且术后PAPP—A,hs—CRP水平与PCI术后冠脉后期内径丢失指数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PCI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可以预测冠脉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CHD)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介入术后观察。方法选择CHD患者1212例,按WHO诊断标准分为血糖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配T)组及T2DM组,比较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糖代谢异常各组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性质等方面的积分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P〈0.01)。糖代谢异常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及T2DM患者晚期血栓形成率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CHD合并IGR或T2DM患者,多个CHD危险因素并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多见,病变程度严重、弥漫,且支架内再狭窄率及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偶联因子6(CF6)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配对,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对照组)和冠脉造影加介入治疗组(试验组),分别取手术当13及术后次日空腹肘静脉血,用放免法检测血浆CF6的含量。结果试验组术前CF6水平为(203.13±61.99)pg/ml,术后为(243.57±36.97)pg/ml,儿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CF6浓度变化与手术持续时间(r=0.435,P〈0.05)、球囊扩张总时间(r=0.617,P〈0.01)、球囊扩张总次数(r=0.575,P〈0.01)、置入支架数目(r=0.674,P〈0.01)及术中心电图ST段改变(r=0.567,P〈0.01)等呈正相关。对照组手术前CF6水平为(192.90±52.68)pg/ml,术后为(201.06±63.33)pg/m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能造成冠状动脉机械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边支受累或慢血流状态而导致心肌缺血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的切应力改变等情况,这些情况均可使得CF6表达和释放增加。  相似文献   

9.
将20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及对照组103例,围术期分别予血脂康胶囊及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两组疗效、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随访6~9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P均〉0.05。认为血脂康预防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效果与阿托伐他汀相似,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0.
张新才 《山东医药》2014,(45):48-49
目的:探讨血浆IP10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均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PCI术后半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支架内再狭窄且狭窄程度≥参照血管50%患者17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组( ISR组);造影提示支架内再狭窄<50%或无再狭窄患者95例为支架内无再狭窄组( NSR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胸痛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IP10水平。结果 NSR组血浆IP10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P>0.05;ISR组血浆IP10水平明显高于NSR组(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血浆IP10水平明显高于支架内无再狭窄者;IP10有可能作为评价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的一项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病历回顾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他汀类药物减少再狭窄的作用并阐明各种血脂指标水平的变化在其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在术后3~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9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法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再狭窄判定标准为原支架内管径狭窄≥50%。首次入院时及复查造影前1天空腹测定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行统计分析。结果 他汀组及对照组再狭窄率分别为20.1%和26.3%(P〈0,05)。两组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及载脂蛋白B(P〈0.05)差异显著。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再狭窄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值与再狭窄程度明显相关(r=0,207,P〈0.05)。其余血脂指标水平变化与再狭窄程度间无相关关系(均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非血脂类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随访时各项血脂指标与再狭窄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随访时所有血脂指标中只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方程。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减少再狭窄的发生,这一作用可能与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Jin ZN  Chen YD  Lü SZ  Song XT  Zhu HG  Li H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93-109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为中国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4年1126例冠状动脉内非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2376处病变),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比较术后出现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数据和造影资料,并使用上述数据库建立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预测表。结果在889例(78.9%)有6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的患者中,151例(17%)有糖尿病。再狭窄定义为支架内及前后5mm范围内狭窄≥50%参考管腔直径。在非糖尿病组(738例),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1.2%,糖尿病组(151例)再狭窄的发生率为35.9%(P〈0.001)。多元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参考血管直径(≤3.0mm),病变长度(〉15mm)和胰岛素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可预见危险因素(P〈0.05)。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表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再狭窄发生概率首要依赖于参考血管直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参考血管直径、病变长度和需要胰岛素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预见危险因素。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短病变(〈15mm)而无论参考血管直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大直径血管(〉3.0mm)合并短病变(〈15mm)预期再狭窄发生率〈15%,可以考虑使用金属裸支架。除此之外,建议使用药物洗脱支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素(ET)-1在经皮冠脉介人术(PCI)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对30例经皮冠脉介人术后患者进行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随访,造影证实再狭窄5例,共7处病变;无再狭窄25例,共34处病变。测量并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最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最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架的最大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及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术前及随访时均行MMP-9及ET-1检测,比较两组PCI前后MMP-9和ET-1的变化。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有更大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及更少的最小管腔面积。术前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的MMP一9和ET—l浓度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再狭窄组的MMP一9、ET一1浓度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P〈O.05);术后再狭窄组MMP-9、ET-1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非再狭窄组术后MMP-9、ET-1浓度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与MMP-9水平(P〈0.01,OR=1.84,95%CI:1.38-2.43)和ET-1水平(P〈0.0l,OR=1.37,95%CI:1.19~2.57)呈正相关。结论PCI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MP-9和ET-1水平较术前升高。MMP-9及ET-1可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及12个月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358例,通过测定支架植入术前患者血浆hs-CRP水平,初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术前hs-CRP水平和PCI术后6个月后支架内再狭窄和随访12个月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 血浆hs-CRP水平和PCI术后随访12个月急性冠脉事件高度相关(OR=2.21,P <0.01);血浆hs-CRP水平和PCI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无明显相关(OR=1.17,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浆hs-CRP水平和PCI术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和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无明显相关,支架植入术前血浆hs-CRP水平对PCI术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服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2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持续服用曲美他嗪联合冠心病基本药物;对照组仅接受冠心病基本药物治疗。术前及术后一年,利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基础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一年,SF-36量表中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能力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服用曲美他嗪可提高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并根据既往或入院后OGTT试验结果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其hs-CRP、血糖、血脂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并对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血糖、血脂水平、平均动脉压、性别及吸烟史等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无糖尿病组r=0.827,P〈0.01;合并糖尿病组r=0.89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hs—CRP、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等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hs—CRP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平均动脉压不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强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冠脉损伤正相关;糖尿病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监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置入磁化支架后冠状静脉窦血中一氧化氮 (NO)与内皮素 - 1(ET- 1)水平的变化 ,探讨磁化支架防治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磁化支架组 (2 3例 )及非磁化支架对照组 (16例 )。经股静脉将 6 F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置入冠状静脉窦采血 ,采用 Griess法及非平衡法分别测定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 6 h内冠状静脉窦血中 NO及ET- 1的水平。结果 :磁化支架组术后 6 h冠状静脉窦血中 NO含量较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0 .0 1) ;磁化支架组ET- 1水平的改变 ,包括术后即刻降低 P<0 .0 1)与 6 h回升 (P<0 .0 1)都不如对照组明显 ,两组 ET- 1水平在 3h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内磁化支架置入术后 NO升高与 ET- 1水平变化趋缓反映了靶区血管局部内皮细胞功能改善 ,磁化支架置入术后急性冠脉痉挛及远期冠脉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振元  李明颖  李洁 《山东医药》2006,46(24):36-36
妇科择期手术患者2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毕前10min硬膜外注入吗啡2mg。于术前及术后第1、3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结果显示,术后第1、3天外周血CD3^+及CD4^+细胞百分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而CA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CD3^+细胞百分率与CA水平呈负相关,r=-0.772,P〈0.01;CD4^+细胞百分率与CA无直线相关关系,r=0.350.P〉0.05。提示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及内分泌状态发生变化.CD3^+细胞的变化与CA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心脏成像对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存活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行MRI心脏多技术扫描,记录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厚度等;在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1周至1年内再次行MRI检查,复查心肌运动、功能、心肌灌注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年时间内舒张末期容积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末期容积在术后1周内无明显变化,在1周至1年时间内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在术后1周内即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心脏扫描成像可从心脏形态、运动、心肌灌注等方面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肌存活疗效及随访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4h、2 4h冠状循环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62例接受了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 ,均为左冠状动脉单支、单处病变。检测入选者PTCA术前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4h、2 4h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的变化 ,并对其进行了 6个月的随访 ,61例随访结束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按有无术后再狭窄分成两组 :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再狭窄 (再狭窄组 ,n =2 2 ) ,支架置入术后无再狭窄 (无再狭窄组 ,n =3 9)。结果 :支架置入术后 4h(P <0 0 1)、2 4h(P <0 0 0 1)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较术前显著增高 ;术后 2 4h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与术后 6个月靶血管直径丧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r =0 49,P <0 0 1)。随访结束时 ,再狭窄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 2 4h冠状循环内MCSF浓度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患者 (P <0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导致冠状循环内MCSF浓度显著增高 ;术后 2 4h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增高可能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