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PRR2E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银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32个中国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家系共157人SPRR2E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研究SPRR2E基因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对32个银屑病家系DNA进行扩增,产物经377DNA测序电泳仪电泳,用自动测序的方法测定SPRR2E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并以ETDT及GENEHUNTER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SPRR2E基因编码区第156核苷酸( 156bp)处存在A或G二态性,可表现为AA纯合、GG纯合和AG杂合三种基因型,虽然该SNP不改变蛋白质编码,但它与银屑病存在传递不平衡,等位基因A优先传递给患病子代(P<0.05)。结论SPRR2E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中的一个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ZMIZ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寻常型银屑病(PsV)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汉族PsV1030例,蒙古族PsV379例,正常对照汉族965例,蒙古族518例.选择位于基因区域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250559_C和rs1250546_T利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HLA-C*... 相似文献
3.
余良高敏郑晓冬徐钰李阁张学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7):687-690
目的研究SYNE2基因多态性rs2781377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本研究团队前期全外显子组芯片实验对16 786例银屑病患者及22 920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病例-病例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并比较该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SYNE2(rs2781377)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层分析结果表明rs2781377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早发型寻常性银屑病相关(P<0.05),家族史(阳性/阴性)、皮损临床类型(点滴型/斑块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轻/中/重度)几个临床表型与rs2781377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SYNE2(rs2781377)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易感性相关,与早发型寻常型银屑病显著相关,但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的家族史、皮损临床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FN-γ受体2(IFN-γR2)基因氨基酸位点Gln64Ar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寻常性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及DNA测序方法,检测苏皖地区182例汉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14例正常人对照IFN-γR2基因Gln64Arg位点多态性.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对照组IFN-γR2基因Gln64Arg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甲损害银屑病组与无甲损害银屑病组之间Gln64/Gln64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7.5%和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5.33,P=0.02);Arg4等位基因(Gin6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19.3%(80.7%)和30%(7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03,P=0.02).伴甲损害的银屑病患者组Gln64/Arg64基因型分布频率为29.8%,正常人对照组为49.1%,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P=0.01);Gln64/Gln64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分别为57.5%和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1);无甲损害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在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或加重因素的银屑病组与非上呼吸道感染银屑病组之间Arg64/Arg64基凶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3.3%和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P=0.03);Arg64等位基因(Gin6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51.9%(48.1%)和35.2%(64.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46,P=0.02).结论 IFN-γR2基因Gln64Arg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是否伴有甲损害有关,也可能与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或加重因素的寻常性银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HAX-1基因序列研究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提取银屑病患者(247例)和正常人(102例)基因组DNA并进行扩增,通过自动测序的方法测定HAX-1基因及启动子区域的序列,检测其SNP位点,并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测序结果:测序总长度5313bp,发现1个位于5’UTR的高频SNP。②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5’UTR区的SNP位点-104T>G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别为53.4%和48.5%,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HAX-1基因5’UTR区的SNP位点-104T>G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第三代遗传标记物,为可遗传变异,是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多态性,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DNA多态性类型。其特点为密度高、片段短、遗传稳定性强、便于快速筛查。在对银屑病这种复杂性状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提供了发现易感基因的新手段和新视角。现在认为有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可能为银屑病的靶点药物的设计和个性化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白介素20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取位于1q32区域的白介素(IL)-20基因,通过检测基因序列研究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提取银屑病患者(203例)和正常人(91名)基因组DNA并进行扩增,通过自动测序的方法测定IL-20基因及启动子区域的序列,检测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IL-20启动子SNP位点-1723 C>G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频率,在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发病诱因或加重因素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别为45.8%和32.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9,P=0.019).结论:位于IL-20基因启动子区的SNP位点-1723C>G可能与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发病诱因或加重因素的寻常性银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内蒙古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癌基因V-Rel同源基因(REL)的多态性。方法:提取301例PsV患者及292例正常对照外周血DNA,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REL基因区域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702873、rs842636、rs13031237 和 rs13017599)。结果:PsV患者rs702873和rs842636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26和0.128,对照组中分别为0.182和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702873和rs842636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993,r2=0.980)。rs13031237和rs13017599等位基因频率在PsV患者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L基因位点(rs702873和rs842636)多态性可能与内蒙古汉族人PsV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CR基因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118例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及127例正常人对照组的HCR基因第4外显子第307位点基因多态性.从抗凝血中抽提DNA,用PCR-RFLP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HCR-307位点核苷酸存在C、T二态性,表现为CC纯合、TF纯合、CT杂合三种基因型,病例组TF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R-307位点的C→T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PsV)患者外周血DNA中HCR基因第16外显子的1911位点多态性,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从128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132例的抗凝血中提取DNA,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类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HCR基因第16外显子的1911位点核苷酸存在G、A二态性,可表现为GG纯合、AA纯合、GA杂合三种基因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型、Ⅱ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R基因第16外显子1911位点的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非家系寻常性银屑病在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方面未发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NCBI数据库上检索 IL-23R 的7个 SNP 位点( rs11209026、rs1004819、rs10489629、rs1343151、rs10889677、rs11209032、rs1495965)。从门诊病人中收集银屑病患者93例,选择健康献血员108例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共201例样品中7个SNP位点突变情况。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银屑病相对危险度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结果:7个TagSNP位点中有4个等位基因( rs1004819、rs1343151、rs10889677、rs1495965)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有关联。其中 4个 SNP 位点( rs1004819、rs1343151、rs10889677、rs1495965)与银屑病发病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112例无血缘关系的银屑病患者和108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员的VDR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AA、Bb基因型在健康人中出现的频率仅7.4%及14.8%,而在银屑病人中出现的频率为19.6%及32.1%.进一步分析VDR基因型与银屑病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等的关系,未发现显着相关。在统计等位基因A、a和B、b时,发现它们在两组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差异均无显着性。结论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分布在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中是显着不同的,纯合子AA基因型或杂合子Bb基因型的出现可能增加患银屑病的易患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PRR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从正常人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 ,用自动测序的方法测定SPRR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结果 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的SPRR2A ,SPRR2B及SPRR2D基因外显子编码区序列均相同 ;SPRR2EcDNA在 +15 6bp处存在A或G二态性 ,可表现为AA纯合、GG纯合和AG杂合三种基因型 ,但不改变蛋白质编码 ,其分布在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PRR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HLA-DQA1及DQB1等位基因与寻常型银屑病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HLA-DQA1和DQB1等位基因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遗传易感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对189例银屑病患者和273例健康人的HLA-DQA1和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①HLA-DQA1*0104和DQA1*0201与汉族人银屑病呈正相关性(Pc<0.05);DQA1*0501与汉族人银屑病呈负相关(Pc<0.001).②HLA-DQA1*0104、DQA1*0201和DQA1*0501等位基因与Ⅰ型银屑病发病有关。③HLA-DQA1*0104和DQA1*0201等位基因在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患者中的频率显着性增高。HLA-DQA1*0501仅在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中显着性下降。结论 ①HLA-DQA1*0104和DQA1*0201可能是银屑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DQA1*0501等位基因可能具有阻止汉族人发生银屑病的作用。②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在其遗传背景上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山东汉族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38例山东汉族人GPP与94例健康对照进行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GPP患者组HLA-DQB10201、0603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OR=8.10,Pc=0.005;OR=5.06,Pc=0.013),而HLA-DQB10604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OR=0.08,Pc=0.039)。原有寻常性银屑病病史的GPP与HLA-DQB10201、0603强相关(OR=32.31,Pc=0.005;OR=12.42,Pc=0.005);而原无寻常性银屑病病史的GPP与HLA-DQB10602相关(OR=5.60,Pc=0.039)。结论 山东汉族GPP与HLA-DQB10201、0603等位基因高度关联,原有寻常性银屑病病史的GPP与原无寻常性银屑病病史的GPP具有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aspase-3和bcl-xL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及其周边外观正常皮肤和10例正常人对照皮肤中Caspase-3和bcl-xL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人对照皮肤、银屑病皮损及其周边外观正常皮肤的表皮均表达Caspase-3,其中皮损处的表达明显增强(P<0.0001);除皮损表皮中散在表达bcl-xL外,正常人对照皮肤、银屑病皮损周边外观正常皮肤的表皮中不表达bcl-xL。结论 Caspase-3和bcl-xL可能通过诱导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质网氨基肽酶1(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的遗传关联性。 方法 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89例,对照组292例,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选择位于ERAP1基因编码区域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基因分型(rs27044、rs30187和rs26653)。利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利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 结果 rs30187等位基因C及rs26653等位基因G在患者组的频率(分别为0.460 2和0.430 8)、尤其是早发型组中的频率(0.448 5和0.422 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534 2和0.501 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s27044、rs30187及rs26653这3个SNP两两间均存在强连锁不平衡(r2 ≥ 0.717,D′ ≥ 0.962)。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在隐性遗传模式下,rs30187在患者组及早发型组的基因型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5和 < 0.016 7)。单倍型分析发现,单倍型(H4:CTC)在患者组的频率(0.050)、尤其是早发型组的频率(0.0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5、 < 0.016 7)。 结论 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可能相关,特别是早发型患者。危险单倍型(H4:CTC)可能是寻常性银屑病一个重要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