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干预措施为目的。方法为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4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69.00%和23.80%。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42例产妇经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手术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得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和手术干预是救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136例产妇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产后出血产妇的情况,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产后出血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占73.5%;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5.7%.结论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时找出出血原因,并对症治疗,并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晓惠 《现代保健》2009,(26):177-17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3752例分娩患者中的191例产后出血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37.70%,胎盘因素占12.04%。软产道损伤占2.09%。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及引产史。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敏  陈琳 《现代保健》2009,(24):68-6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愿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馨 《中国保健》2009,(15):632-63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病人的出血原因,并实施产前保健、心理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3例,占38.3%;胎盘因素13例,占21.7%,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黏连8例;软产道裂伤17例,占28.3%;凝血功能障碍7例,占11.7%。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6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急而危险,观察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严重危害产妇生命安全。临床上应加强孕期护理,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正确的观察和处理产程,正确应用缩宫素,力戒医源性急产;提高助产技术,避免软产道裂伤。  相似文献   

6.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93例,使用容积法、称量法及面积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占5.68%。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5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3%,分别为宫缩乏力占69.09%,胎盘因素占25.45%,软产道裂伤占3.64%,凝血功能障碍占1.82%。55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经积极抢救及护理,完全治愈,无死亡及并发症。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和最主要原因。注重产前检查、产时监护,并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及时治疗,加强产后急救与护理,才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占分娩总数的2%~3%;而剖宫产术术产后出血率高达19.8%。近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血在全国仍居产妇死亡的第一位,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居产后出血首位。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妇死亡率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胡群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53-205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根据相关文献制定的可能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32例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和同期在该院产科分娩的无产后出血的2 078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结果:母婴早接触吸吮是自然分娩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而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良产程干预和妊娠并发症是自然分娩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谭利 《药物与人》2014,(10):210-210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6例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现象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产妇因分娩方式的不同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均不尽相同;而产妇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则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现象发生的几种常见因素;且本组26例产妇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抢救成功,且患者子宫均完好。结论: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现象的因素较多,而以具体原因为依据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抢救处理则是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身体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以2003年4月-2006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足月产妇和在家或乡卫生院分娩后阴道大出血由120接诊入院的足月产妇58例和总分娩数2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SAS 8.1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在2108例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中,产后出血58例,占分娩总数的2.75%。其中子宫收缩乏力34例,占58.6%;胎盘因素14例,占24.1%;软产道损伤9例,占15.1%: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1.7%。35岁及以上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20岁-34岁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以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只有把农村和基层医院的产后出血控制到较低水平,才能使孕产妇的死亡率持续下降。因此,重视农村和基层医院的发展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待产的1000例孕妇,前瞻性观察的时间为产前1个月到产后24h,观察产后出血量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进入研究的1000例孕妇,研究过程中自动退出12例,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疾病或者事故导致不能参加试验的8例,随访结束时共980例,产后24h内出血产妇60例(6.12%),其中500~1000mL27例(45.00%),〉1000—1500mL24例(40.00%),〉1500mL9例(15.00%)。32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者42例(13.08%),659例自然分娩者产后出血者18例(2.73%)。发生宫缩乏力43例(4.38%),胎盘因素30例(3.06%),软产道裂伤20例(2.04%),凝血功能障碍10例(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前置胎盘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分别是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的3.252、2.344、1.289、0.233、5.411、2.456倍。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分娩胎儿数量、血小板减少、前置胎盘是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要加强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以2003年4月~2006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足月产妇和在家或乡卫生院分娩后阴道大出血由120接诊入院的足月产妇58例和总分娩数2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SAS8.1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在2108例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中,产后出血58例,占分娩总数的2.75%。其中子宫收缩乏力34例,占58.6%;胎盘因素14例,占24.1%;软产道损伤9例,占15.1%;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1.7%。35岁及以上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20岁~34岁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以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只有把农村和基层医院的产后出血控制到较低水平,才能使孕产妇的死亡率持续下降。因此,重视农村和基层医院的发展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98例,占75.4%,胎盘因素22例,占16.9%,软产道裂伤6例,占4.7%,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2.3%;阴道分娩1654例,产后出血72例,发生率4.5%,剖宫产494例,产后出血58例,发生率11.8%。结论根据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为今后围产保健工作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5~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前三位病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为:多次孕产史、羊水过多、巨大儿、双胎妊娠、产程延长等。结论:加强健康宣教,减少人工流产,加强围产保健管理.重视孕期、产时、产后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度产后出血(PPH)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重度PPH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孕次、产次、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因素、胎儿数、胎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疤痕子宫、会阴侧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重度PPH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60例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为34例(57%),胎盘因素为7例(12%),腹腔内血肿为1例(2%),软产道损伤为4例(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因素、胎儿出生体重、软产道损伤、疤痕子宫是重度PPH的高危因素.②39例经行人工按摩子宫、应用促宫缩药物、输血治疗及缝扎止血等常规治疗有效,21例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其中8例行B-Lynch缝合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9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B-Lynch缝合术,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右侧卵巢动脉栓塞术+全子宫切除术,均有效止血,无一例死亡.结论 对具有重度PPH高危因素者,应积极预防,这对降低重度PPH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度产后出血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1999年3月~2008年3月223例重度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57%。出血原因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机制障碍。结论:正确处理前置胎盘,积极治疗宫缩乏力,正确处理产程,及时采取适宜的抢救方法是重度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赖翠婷  麦桂霞 《现代保健》2013,(12):128-129
目的:探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本院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评估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评估的1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2、1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0.5、1、2及6h的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12、24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产后0.5、1、2及6h的宫缩强度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价值较高,且可有效评估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改善宫缩、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09年3月住院分娩的2813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4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13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5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9例(64.44%),其余16例(35.56%)为胎盘、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结论及时诊断、有效的综合救治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素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15-48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降低孕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7%,剖宫产发生率5.35%,阴道分娩发生率2.22%,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68.57%,胎盘因素占18.57%,软产道裂伤占11.43%,凝血机制障碍占1.43%。相关因素为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等。结论:加强产前、产期保健及预防宫缩乏力,处理好各个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等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发生后采取积极果断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