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男,20岁。1986年5月9日诊。患者因晚上就寝时忘记关风扇,第二天早上醒后,即感头项强直酸痛,转动不便。诊为失枕  相似文献   

2.
苏××,男,2岁。1983年4月12日就诊。患疝气病,啼哭呕吐来医院,外科诊为“腹外嵌顿性疝”。收住院手术治疗。术后次日高烧不退,体温40℃,啼哭,时有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  相似文献   

3.
一、破伤风张××,男,38岁,工人。1979年9月5日诊。患者劳动时左足掌被铁钉刺破,稍觉疼痛,初不介意。七天后见头项不舒,张口不便,夜起寒热,翌日证情加剧,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急入某医院,诊为破伤风,经输液、用镇静剂,破伤风抗毒素等治疗二天,症状日益加重,动员行气管切开术。因家属坚决拒绝,遂出院回家。后经人介绍急来请余往诊。时见患者神志清楚,苦笑脸容,牙关紧闭,口噤不开,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抽搐频频,冷汗淋漓,全身筋脉痉挛,喉间痰声漉漉,呼吸急促,小便短少,大便四日未解,体温38.1℃,因口噤舌苔不能窥见,脉象弦紧。此乃创口感  相似文献   

4.
赵××,女,61岁,农民,1987年4月20日以“恶寒,咳喘,视物模糊10余天,近几天双目突然失明”为主诉而来诊。患者十余天前因不慎感受风寒而现头项痛、咳喘、两目昏花、视物不清,4月10日晨起即感双目失明,急赴城区人民医院眼科检查治疗,查见双眼视  相似文献   

5.
张××,女,40岁。1984年4月6日诊。腹痛六年,每月发作3~5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随着腹痛的加剧而神志昏迷,呼之不应,四肢厥冷,数小时后腹痛自行消除,神志转清,如同常人。多方治疗无效,近来加重。  相似文献   

6.
署温治验     
曾××,男,17岁。1988年9月15日诊。高热、头痛3天,抽搐2天,伴神昏18小时。经某医院抢救治疗3天。确诊为乙脑。转中医就治。刻诊:神昏(?)语,颈项强直,呼吸气  相似文献   

7.
徐××,女,27岁。产后七日,突发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咬牙挟舌,舌破而血流。家人见病势危急,邀余夜诊。患者面包潮红,神志不清,身热心烦,手足时时抽  相似文献   

8.
范××,男,40岁。1987年5月15日来诊。自诉晨起后,突感左侧颈部强直,不能转动,左颈与肩井部压痛。治疗方法选穴悬中、外关(均患侧)、阳陵泉(双侧)。嘱患者  相似文献   

9.
曾××,女,19岁。1982年10月9日诊。患者于三天前因经期涉水后,月经突然停止,并发生阵发性神志昏糊,每日发作4~5次,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发作后则神疲乏力,不思饮食,伴见身热,面赤,四肢强直抽动,  相似文献   

10.
袁××,女,23岁。1953年6月12日诊。怀孕8月余,面浮足肿,头痛头晕1月。当日早晨劳动时猝然全身抽搐,神志昏迷,开始半小时抽搐一次,继之抽搐频作。入院查BP170/110,尿常规(导尿):蛋白++,管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妇产科诊断为产前子痫,经西药治疗未见好转,乃请中医会诊。诊见患者神志昏迷,牙关紧闭,抽搐频繁,面浮足肿,颜而潮红,喉间痰鸣,脉弦数有力,舌尖红、苔薄黄。证系气血不足肝阳亢,风火痰浊扰神明。亟当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方用  相似文献   

11.
黄××,女,1岁半。1987年7月11日高烧住院。经用青、链霉素等治疗,高烧不退,7月18日来我科就诊。现症:高热(41℃),四肢抽搐,双目直视,头项强直,牙关紧闭,面唇青紫,舌质红,脉沉,指纹冲过三关、纹色青紫、大便数日未解。辨证:热极风动、逆传心包。治疗:开窍熄风,镇痉、清热。取穴:人中、合谷、中冲、足三里、中脘、上脘、天枢、腹部、涌泉。  相似文献   

12.
黄××,女,1岁半。1978年7月11日高热住院。经用青链霉素药等治疗,高热不退,于18日来我科就诊。现症;高热(41℃)、四肢抽搐、双目直视、头项强直、牙关紧闭、面唇青紫、舌质红、脉沉数、指纹冲过三关、纹色青紫、大便数日未解。辨证:热极生风,逆传心包。治疗:开窍熄风、镇痉清热。取穴;人中、合谷、中冲、足三里、上脘、中脘、天枢、腹部、涌泉。治疗过程:掐人中、中冲、合谷、涌泉后,牙关松、气逸出、直视、强直缓解;点上脘、中脘、天枢;推腹部、拿足三里,并冲服紫雪丹。  相似文献   

13.
<正> 马××,男,13岁,住隆安县都结公社同乐大队。1971年8月×日突发高热,昏迷,四肢抽搐,颈项强直,剧烈呕吐,某医院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经中西医结合抢救脱险,基本痊愈,唯后遗失语,转来我院治疗。兼见低热,面白颧红,  相似文献   

14.
沈××,男,72岁。1984年3月7日诊。右腹部疼痛,伴恶寒发热一周。某医院检查:右侧肾区隆起,有扣击痛,腰肌强直,阑尾部位无压痛,反跳痛,无恶心呕吐。血象:白细胞总数19,400/mm~3,中性87%,淋巴13%,B超:右侧肾区有液性暗区。诊为肾周围脓  相似文献   

15.
灯火灸,是用米粒大小的灯草蘸上麻油按穴燃灸的一种灸法。十多年来,余用此法配合中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患者20余例,治愈率达8O%以上。兹录验案一则如下: 周××,男,出生4天。1969年6月22日诊。因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阵发性痉挛两天多,延余诊治。诊见:患儿面色青灰,苦笑面容,全身肌肉强直,屏气青紫,腹微膨隆,二便两日未行。指纹青紫已达命关。询知患儿系一胎一产,旧法接生。诊为“新生儿破伤风”。遂用上法依次取百会、囟门、眉心、人中、承浆、地仓(双)、颊车(双)、少商  相似文献   

16.
医案三则     
<正> 一、子痫合并肾功能衰竭李××,女,27岁,北海市殡仪馆炊事员。1979年5月18日入院,住院号2810。患者妊娠8月余,全身浮肿,1979年5月18日,因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拟诊胆道蛔虫症收住内科。入院16小时内无尿。19日上午1时30分,突然四肢强直性抽搐、昏迷而转妇产科。体检:体温36.4℃,脉搏104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80/140毫米汞柱。神志昏迷,压眶反射、角膜反射消失,结膜水  相似文献   

17.
<正> 李××,女,55岁。1976年10月30日初诊。患者于9月20日上午外出途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随即左侧上下肢体剧烈抽搐,口吐血沫(咬破舌尖所致)。半小时后入院,抽搐频繁发作,神志昏迷。经用多种抗癫瘸药物紧急处理后,至21日下午抽搐方止。22日离院。10月2日,患者因再度频繁抽搐,10~20分钟发作1次,而2次入院。结合脑电图检查(右脑中央区持续高幅尖波),诊为癫癎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一、脏躁郑××,男,28岁、农民,1963年3月25日初诊。患者生活困难,常因之苦闷,24日耕田回家卧床默默不欲食,次晨不省人事,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张眼微笑,眼睑口角振颤,牙关紧闭,面赤如醉,脉弦紧兼数。众医诊为中风,吹通关散,投以小续命汤欠效。《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此乃肝气郁结,木失条达而化火,厥阴气厥风火两煽,引动肝阳,肝性刚,主筋,故强直而振颤,法当苦寒直折,重镇息风。处方:柴胡、黄芩各10克,沙  相似文献   

19.
一、产后血崩陈××,女,二十五岁,1954年3月2日诊。因产后大失血,神昏不醒,急请余诊治。病人躺在地下秫秸排上,仅有一息之微,神志昏迷,两眼不睁,颜面、口唇、舌质极度苍白,四肢厥冷,脉象微渺,似有若无。当日下午,其脉转芤大而浮数,时发谵语,经县医院妇产科诊断为产后大失血、失血性休克。并进行三次抢救不应,已濒临死亡边缘。辨证:属产后失血过多,血脱气陷,危重之候。治法:大补气血,强壮五脏,佐以止  相似文献   

20.
一、头痛彭××,男,42岁,干部。1984年3月6日诊。患者平素夜眠不实,常感头昏神疲。近两天头痛阵作,以巅顶及头项部为主,呈抽掣钻刺状,痛时辗转反侧,坐卧不宁,难以忍耐,甚至以拳击暂缓其势。夜间发作为甚,呻吟不止,彻夜难眠。伴有心烦懒言,倦怠畏冷,四肢不温。舌淡苔滑腻,脉沉弦。此乃清灵之区被寒浊所踞,伤及阳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