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前列腺素E2( 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用Aβ1-40(20μg/ml)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终浓度分别为5、25μg/ml)在不同时程(2h、12 h、24 h)进行干预,提取细胞培养上清,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IL-1β和PGE2的含量.结果加药后12h,模型组IL-13和PGE2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5 μg/ml组和25 μg/ml组IL-1β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5μg/ml组PGE2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β1-40诱导的小胶质细胞IL-1β和PGE2的表达上调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被认为是AD的毒性来源。Aβ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集中在小胶质细胞(MG)上。自1970年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效应细胞,参与炎症和神经损伤,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始动因子和促进因素〔1〕。MG在AD神经病理变化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本文就MG在AD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早期对脑内胶质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Aβ_(1-42)注射至大鼠双侧海马,对照组注射反序列Aβ_(42-1)或PBS。分别于注射后3、7、14 d,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b、MHCⅡ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果海马内注射Aβ_(1-42)后3 d,大鼠脑内CD11b和MHCⅡ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分别为(345.22±75.86)和(200.22±42.88)],较PBS组[分别为(98.61±20.79)和(35.43±12.46)]和Aβ_(42-1)组[分别为(103.44±22.13)和(43.41±15.63)]明显升高(P<0.01),7 d达到高峰[分别为(486.22±81.51)和(223.62±66.99)],表现为明显的激活状态。注射后3 d,大脑皮质、海马的活化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132.42±31.80)比PBS组(4.41±3.13)和Aβ_(42-1)组(4.85±3.70)明显升高(P<0.01),7 d后更明显(165.24±33.95),以海马更为显著。结论海马内注射A?可以诱导小胶质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可能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早期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小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成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小胶质细胞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补体蛋白而损害神经元。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核心。免疫组化显示老年斑中含有急性期反应蛋白、炎性细胞因子、补体蛋白、反应性小胶质细胞等。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体外对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藤多甙(MT)体外对成骨细胞(GB)功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雷公藤(TW)致女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分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进行原代培养,经5~6d至汇合,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MT,用对硝基苯磷酸法和考马斯亮草稿 法作碱性硝酸酶(ALP)比比活性测定,苯素红染色法作钙化结节计数测定OB矿化能力。结果 培养6d,MT1μg/ml起显著抑制OB ALP比活性(P〈0.05),培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体外对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 (MT)体外对成骨细胞 (OB)功能表达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雷公藤 (TW)致女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分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进行原代培养 ,经 5~ 6d至汇合 ,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MT ,用对硝基苯磷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作碱性磷酸酶 (ALP)比活性测定 ,茜素红染色法作钙化结节计数测定OB矿化能力。结果 培养 6d ,MT 1μg/ml起显著抑制OBALP比活性 (P <0 0 5 ) ;培养 2周 ,MT 10 -4 μg/ml起显著抑制OB矿化能力 (P <0 0 5 ) ;药物对OB功能表达的抑制程度与其剂量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1)。结论 MT显著抑制OB功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TW对OB的直接抑制作用 ,是其导致药物性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P)形成、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FT)、神经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大量死亡〔2,3〕。AD患者脑内出现大量蛋白样沉淀及神经纤维的交联。β-淀粉样蛋白(Aβ)是脑内蛋白样沉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尽管AD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Aβ作为AD发病的始动因子已得到  相似文献   

8.
β淀粉样蛋白对小胶质细胞活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小胶质细胞活性、形态学以及表达、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BV-2小胶质细胞作为体外小胶质细胞模型,观察加入不同浓度及不同聚集状态的Aβ1-42后细胞形态学改变,四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Aβ1-42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IL-1β及IL-6水平。结果Aβ1-42对BV-2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在较低浓度就可使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与其聚集状态有关。Aβ1-42可使BV-2细胞释放IL-1β增加,并在mRNA水平以时间及剂量依赖方式进行调控,与Aβ聚集状态无关。而细胞IL-6表达及分泌均未检测到有明显变化。结论Aβ1-42可以激活BV-2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增加炎性细胞因子的IL-1β表达及分泌,但二者的作用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200 ~ 260 g的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4个模型组(n=10),后者分别应用链脲佐菌素造模成功后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厄贝沙坦组、雷公藤多甙组和雷公藤多甙联合厄贝沙坦组.给予相应干预8周后,检测血尿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中nephrin和podocin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1)与DN组大鼠比较,雷公藤多甙联合厄贝沙坦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 mRNA (0.507±0.024比0.276 ±0.015,P <0.01)和podocin mRNA (0.533±0.024比0.463±0.022,P<0.01)表达上调.(2)与DN组大鼠比较,雷公藤多甙联合厄贝沙坦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蛋白(0.738±0.029比0.199±0.012,P<0.01)和podocin蛋白(0.811 ±0.032比0.227±0.014,P<0.01)表达上调.(3) 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肾脏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弥漫增多,系膜细胞明显增多,基底膜弥漫增厚,间质可见灶性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厄贝沙坦组和雷公藤多甙组病变较糖尿病组减轻,雷公藤多甙联合厄贝沙坦组大鼠肾脏组织病变较厄贝沙坦组和雷公藤多甙组进一步减轻.结论 雷公藤多甙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多甙对肾性蛋白尿患者尿前列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列腺素系统在蛋白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为了探讨这个系统在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雷公藤多甙治疗肾性蛋白尿患者,分析尿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水平,以提示雷公藤多甙治疗肾性蛋白尿的可能机制。1对象...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2008年4月至12月肾病科住院及门诊的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4 h尿蛋白定量≥1.0 g,血清肌酐(Scr)<265.2 μmol/L.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1例)应用常规荆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组在应用常规剂量ACEI或ARB基础上,分别给予雷公藤多甙20 mg/d(低剂量组)、30 mg/d(中剂量组)、40 mg/d(高剂量组)(每组各20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雷公藤多甙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24 h尿蛋白分别由治疗前(2.7±0.9)g、(2.7±0.9)g、(2.8±0.9)g减少到治疗后(2.2±1.0)g、(2.1±0.9)g、(1.9±1.0)g(P均<0.01),下降率分别为17.8%、22.8%、30.4%;对照组24 h尿蛋白由治疗前(2.4±1.2)g减少为治疗后(2.0±0.9)g(P>0.05),下降率为16.3%.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且随雷公藤多甙用药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率增大,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淀粉样蛋白42(Aβ42)刺激BV-2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和一氧化氮(NO)的作用,以及对抗Aβ42抗体与人工合成抗Aβ42抗体对Aβ42刺激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集AD患者血清制备提纯抗Aβ42抗体,应用小鼠BV-2小胶质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分别用Aβ42、两种不同抗Aβ42抗体刺激细胞,分析刺激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5 μoml/L Aβ42单独加入,以及分别与不同滴度的AD患者血清提纯的抗Aβ42抗体及相应滴度的人工合成抗Aβ42抗体(抗体滴度依次为5 μg/ml,1μg/ml,0.2 μg/ml)充分混合后加入体外细胞模型培养,于培养后6 h、12 h及24 h提取细胞上清液,测定IL-1β,IL-10,NO浓度.结果 Aβ42,人工合成和AD患者血清提纯的抗Aβ42抗体对BV-2细胞活性无影响,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8.6±5.8)%,(101.9±2.8)%和(98.4±6.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7,P>0.05).Aβ42刺激BV-2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在12 h达高峰,IL-1β和IL-10浓度分别为(69.0±12.7)pg/ml和(24.1±4.0)pg/ml,NO浓度为(128.2±8.7)μmol/L,IL-1β和NO浓度均明显高于6 h及24 h(F=15.470,242.107;P<0.05),IL-10浓度与6 h及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52,P>0.05).不同滴度的两种抗体均能明显抑制Aβ42刺激BV-2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其中,同样是高浓度(5μg/ml)情况下,两种抗体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体浓度均减低到0.2μg/ml时,AD患者血清提纯的抗Aβ42抗体对Aβ42刺激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因子NO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人工合成的抗Aβ42抗体[NO的浓度分别为(35.4±2.5)μoml/L和(19.2±3.3)μoml/L,P<0.05].结论 Aβ42存在刺激BV-2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作用;AD患者血清提纯的抗Aβ42抗体对Aβ42刺激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的抑制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多甙及氢化可的松对大鼠肺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侯杰  戴令娟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1):773-775
雷公藤多甙及氢化可的松对大鼠肺纤维化的疗效观察侯杰戴令娟蔡后荣王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发病率与病死率相等,预后差[1,2]。雷公藤为免疫抑制剂,临床上已选用治疗IPF。本实验目的在于判断其确切疗效,决定取舍。一、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认为细胞凋亡功能紊乱在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RA)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发现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以及抗疟药物等均可诱导细胞凋亡。雷公藤多甙 (TG)是我国常用且有效的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 ,研究发现 :TG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和诱导HL 6 0细胞凋亡的作用[1,2 ] 。本文研究该药对RA病人PBMC凋亡的诱导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TG为中国福建三明制药厂的市售产品 ,批号9710 0 1,10mg/片 ,溶于蒸馏水 ,0 45 μm孔…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多甙、藻酸双酯钠对大鼠受损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1只大鼠行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术,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雷公藤多甙组10只(9.4 mg/kg/d)和藻酸双酯钠组11只(30mg/kg/d).后两组于术前6天开始喂药.于术后14天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新生内膜面积、内膜与中膜面积比、新生内膜覆盖率、~3H-TdR参入量.证明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受损动脉内膜增生(P<0.001),而藻酸双酯钠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膜表面整合素(CD11b)在β-淀粉样蛋白(Aβ)所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机制及与Aβ剂量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5μl生理盐水,B~E组双侧海马注射5μl Aβ(分别含Aβ_(25~35)0.5、1、5、10μg);HE染色观察五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CA1区Aβ、CD11b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CD11b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光镜下观察D组、E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少于A组、B组、C组(P<0.01);IHC检测D组、E组两组Aβ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组、B组、C组(P<0.01);D组、E组CD11b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P<0.01);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CD11b mRNA表达D组、E组组明显高于A组、B组、C组(P<0.01)。结论 Aβ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募集MG到Aβ沉积部位,Aβ沉积量和CD11b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鼠肾移植模型,观察雷公藤多甙(GTW)、雷公藤甲素及小剂量环孢霉素A(CsA)对大鼠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的影响。结果证实,应用GTW或CsA后大鼠移植肾肾长明显减少,肾重明显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空泡变性、坏死及间质水肿明显减轻;利用微机肾组织切片定量分析示移植术后第四、八天,肾小管面积、数量也明量增加,而间质面积明显减少。雷公藤甲素来证实有上述作用.另外,观察应用GTW治疗者,移植术后第九~第11天存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对Aβ1~40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AD对照组、姜黄素给药组,每组16只。Aβ1~40诱导大鼠认知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蛋白表达,RT-PCR检测GFAP mRNA表达。结果姜黄素干预后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多(P<0.05),姜黄素给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GFAP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较AD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FAP的表达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Aβ对小胶质细胞中IL-1β及iNOS 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陈运芬  宋军 《山东医药》2011,51(19):40-41
目的探讨治疗雷公藤多甙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模型组及对照组各8只,观察组及模型组均经尾静脉注射STZ 65 mg/kg制备DN模型。制模成功后观察组予雷公滕多甙10 mg/kg+2 ml蒸馏水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予等量(约2 ml)蒸馏水灌胃,均为1次/d、连续8周。采用放免法测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U)和血肌酐(P)、全部尿量V(ml),按公式U×V/P(ml/min)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Ⅳ-C表达。结果观察组和模型组CCr及24 h尿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肾小球、肾小管中Ⅳ-C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肾小球中Ⅳ-C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改善DN大鼠肾功能,可能机制为降低肾小球组织中Ⅳ-C表达;此为DN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