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朝觐人员肺结核患病情况的分析,为肺结核防控明确工作重点提供参考,有效地控制南疆地区肺结核的流行和通过朝觐活动在国境口岸的传播。方法对2010—2011年南疆地区申请参加朝觐人员通过临床体检、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确定肺结核患者,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3674名体检朝觐人群中检出肺结核患者89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22例。肺结核检出率为2.42%,阿克苏地区肺结核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南疆地区朝觐人员肺结核流行情况严重,应加强该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朝觐活动中肺结核的监测和口岸肺结核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2002-2007年朝觐体检人员进行梅毒筛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初筛,初筛阳性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HA或TPPA)进行确认.结果 从11 407名朝觐人员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11例,感染率为9.7‰,其中男性8.6‰,女性11.4‰;阳性检出人群平均年龄为62.0±9.0岁;雏吾尔族感染率为14.5‰,其他民族(包括回族和哈族)感染率为1.9‰;感染者职业分布农民占69.3%;工人占24.2%,无业及其他占6.5%;感染者文化程度初小及文盲占90.4%,高中及大专占9.6%;2006年后梅毒感染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率较高且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有必要加大对新疆朝觐人员梅毒监测及防控,阻止梅毒通过国门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评估2013—2015年由乌鲁木齐机场入境的我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部分归国人员输入性传染病感染情况,有效防控以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为代表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的输入传播。方法通过抽样调查方式对无症状朝觐归国人员1 044人进行样品采集,合计采集痰液、咽拭子样品1 070份。结果检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偏肺病毒、人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病例合计36例,MERS冠状病毒和博卡病毒均未检出,归国朝觐人群7种病原谱总体阳性率为3.45%。结论新疆地处祖国边境,陆路、航空与多个国家相连,传染病通过口岸人流物流输入风险尤其高,有必要开展专项传染病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福州口岸各类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分布的特点,正确评估出入境人员健康风险,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在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共80 465人,共检出各种传染病11 503例,总检出率14.30%,各年度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按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3.40%,梅毒抗体阳性0.52%,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0.21%,乙型肝炎0.09%,肺结核0.06%,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0.01%。不同性别、年龄组、人员类别以及不同年份传染病合计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sAg阳性、梅毒和抗-HCV阳性是福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主要传染病,应做好来华定居、涉外婚姻、劳务和交通员工(主要是船员)重点人群的监测体检,加强健康教育和增强公共意识,从而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口岸朝觐人员腹部超声检查情况和异常情况特点,为提供健康咨询和医学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河南口岸共736名朝觐人员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6名朝觐人员中,检出异常者522例,检出率为70.92%。脂肪肝检出率最高,为31.66%;60岁以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肝囊肿等;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以女性为多;肾囊肿、肾结石和肾积水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朝觐人员腹部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朝觐人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新  李红 《口岸卫生控制》2016,(4):21-23,29
目的 了解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监测体检和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5年11278名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结果.结果 共检出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292例,检出率为2.59%.其中HIV阳性5例,梅毒55例,肺结核1例,HBsAg阳性191例,HCV抗体阳性40例.结论 应加强对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制定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传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照国家宗教事务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相关文件做好朝觐工作,探讨新疆口岸2009-2011年度有组织朝觐体检发现的各类传染病及慢性病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为新疆地区朝觐工作开展,更好地保护朝觐人员身体健康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2011年新疆地区朝觐人员的4515例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测出各类传染病366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06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8例;梅毒抗体阳性68例;肺结核感染者5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例。非传染性疾病2965例。结论在加强朝觐人员传染病监测的同时,也要着重加强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监测与管理,更好地保障朝觐人员在朝觐期间及旅途中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9年甘肃口岸朝觐人员HBsAg和抗-HCV感染状况,对朝觐人员有效的开展乙肝和丙肝的检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口岸2009年度2524名朝觐人员进行HBsAg和抗-HCV的实验室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24名朝觐人员中HBsAg阳性者93例,HBsAg检出率3.68%;抗-HCV阳性32例,抗-HCV检出率1.27%;41~50和51~60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40年龄组(P0.05),61~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41~50年龄组(P0.01)。结论 41~60岁的朝觐人群HBsAg检出的阳性率高,是甘肃口岸朝觐人员中监测传染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入境境外人员(含外籍和港、澳、台同胞,下同)传染病情况,为加强和完善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厦门口岸入境境外人员传染病监测数据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厦门口岸入境境外人员以商务人员和留学人员为主,共占88.51%。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976例,检出率5.68%,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最多,检出数量为844例,检出率为4.91%;梅毒感染者53例,检出率为0.3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1例,检出率0.12%。不同职业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劳务人员的检出率最高,为25.27%,其次为涉外婚姻22.73%,交通员工18.29%。结论应加强对劳务人员、涉外婚姻人员和交通员工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体检监测,完善对入境境外人员艾滋病及性病感染者的健康管理,防止传染病由境外传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西口岸4年间共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38 226人次,检出各种传染病5 095例,总检出率为13.33%。检出率最高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4 815例,为12.60%;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181例,为0.47%;肺结核92例,为0.24%;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7例,为0.02%。不同职业人群传染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72,P<0.01),其中以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涉外婚姻人员。结论乙肝和梅毒是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感染的主要传染病,劳务人员和涉外婚姻人员是江西口岸传染病重点监测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行为干预措施,减少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湖南口岸52 126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感染者3 801例,总检出率7.29%;其中以HBsAg检出率最高,为3 083例,占81.11%。5年HBsAg总检出率为5.91%。五类传染病感染者均以出国劳务人员为最多,占总检出量的64.90%。各年度传染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358,P〉0.05),2009—2012年度各类传染病检出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仅有HBsAg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HCV抗体阳性、梅毒、HIV感染者、传染性肺结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把各职业类型人群的传染病阳性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27,P〈0.05)。结论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孟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掌握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疫情特点、流行病学特征,正确评估出入境人员健康风险,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孟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统计。结果6年间共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28 353人,检出各种传染病2 469例,总检出率为8.71%,各年度传染病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P〈0.01)。检出率最高的疾病是HBsAg阳性,为6.00%;其次是HIV抗体阳性、HCV抗体阳性、疟疾、梅毒,检出率分别为0.76%、0.73%、0.40%、0.33%;HIV抗体阳性和疟疾感染呈现境外输入性传播特点;调查对象以劳务人员和外籍人员为主,不同职业感染传染病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98.32,P〈0.01)。结论HBsAg阳性和HIV抗体阳性是孟连口岸出入境人员感染的主要传染病,劳务和外籍人员是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口岸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群中传染病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连云港口岸33 914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传染病727例,检出率为2.14%,其中HBsAg阳性546例;梅毒171例;肺结核6例;HIV感染4例。结论HBsAg阳性是连云港口岸检出的主要传染病,交通员工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劳务人员和交通员工两类人群传染病检出数占总检出数的95.32%,对这两类人群应加强疾病监测和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12月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09年7月—2011年12月共进行健康体检91 955人,检出各种传染病2 762例,总检出率3.00%;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2 292例,丙肝抗体(Anti-HCV)阳性190例,活动性肺结核100例,梅毒170例,艾滋病10例。结论HBsAg阳性为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大对此类人群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病经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年乌鲁木齐口岸朝觐人员同时进行多种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各项健康体检、现场询问病史、接种后观察受种人接种后的反应、接种后不良反应反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乌鲁木齐口岸朝觐人员共2064人次,因各种疾病不适宜预防接种的有105人次,占接种人数的5.09%。结论加强朝觐人员健康状况检查,严格掌握禁忌症,减少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朝觐人员如期完成涉外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口岸朝觐人员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进一步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疆口岸,对由新疆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的朝觐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法进行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检测。结果 2001—2009年,新疆各口岸共对18877名朝觐人员进行体检,检出梅毒感染者192例,检出率为1.02%;HIV-Ab阳性9例,检出率为0.05%。结论加强朝觐人群传染病监测工作,了解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和传播途径,制定有效防控对策,降低发病率,对控制国际旅行者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朝觐人员包虫感染患病情况,为进一步保障朝觐人员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甘肃地区申请参加朝觐人员通过临床体检、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确定包虫感染患者,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2 117名体检朝觐人员中检出46例包虫感染患者,包虫感染检出率为2.17%;女性朝觐人员包虫病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不同年龄组朝觐人员包虫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朝觐人员中包虫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以金昌市最高(10.00%).结论 甘肃朝觐人员包虫病感染率高于全省平均感染率,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朝觐人员包虫病监测,同时探索适合朝觐人员的包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