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的疗效,探讨合适的腰椎前凸矫正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至少2年。采用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评价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根据末次随访时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之差(PI-LL)是否在±9°范围内分为PI-LL在±9°范围内(PI-LL+组)和不在±9°范围内组(PI-LL-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用散点图和拟合曲线探索合适的LL范围,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该范围内(A组)、外(B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并分组比较不同矢状位平衡(SVA)范围的ODI差异。结果 :55例DLS患者年龄为40~75岁(63.2±6.9岁),术前Cobb角为10.2°~52.3°(25.1°±11.5°),PI为23.4°~72.7°(47.5°±11.2°)。术前LL为-19.7°~50.1°(27.6°±15.2°),末次随访时为6.6°~64°(34.5°±11.9°),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和末次随访时SVA无显著性差异(46.1±47.7mm vs 49.6±36.9mm,P0.05)。末次随访时PI-LL+患者15例,PI-LL-患者40例,PI-LL+患者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较PI-LL-患者高(4.6±2.5 vs.2.9±2.1,P=0.015),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散点图及拟合曲线显示腰痛VAS评分和ODI在PI-LL为15°~28°时较低,在15°~28°的19例患者与不在15°~28°的36例患者比较,术后腰痛VAS评分更低(P0.05),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29例SVA50mm患者的ODI与17例50≤SVA80mm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SVA≥80mm患者的ODI高于50≤SVA80mm的患者(P0.01)。结论:L=PI±9°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国人DLS患者的矫形目标,按照PI-LL=15°~28°的对应关系矫正腰椎前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老年DLS患者而言,SVA=80mm作为矢状位失衡的评价标准可能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随访5年以上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手术时年龄3~13岁(8.4±2.9岁)。半椎体位于L4/5 11例,位于L5/S1 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上局部侧凸角、代偿弯Cobb角、上端固定椎倾斜角、躯干偏移和矢状面上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平衡距离(SVA),对冠状位平衡状态进行分型;并记录术后和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0~13.0年(6.5±2.4年),固定节段2~4个(2.9±0.6个)椎体。患者术前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为29.8°±10.1°,术后矫正至6.5°±5.1°(P0.001),矫正率为(76.2±18.5)%;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4°±5.4°和7.8°±6.1°,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冠状面平衡状态A型5例,B型6例,C型10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有显著性改善。术前冠状面躯干偏移为24.5±14.2mm,术后矫正至14.6±11.9mm(P0.01),矫正率为(41.9±59.3)%;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0±8.9mm和9.8±8.0mm。近端代偿弯由术前的22.9°±11.1°矫正到术后8.5°±5.2°(P0.001),矫正率为(61.3±2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1°±6.0°和11.9°±6.5°,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上端固定椎倾斜角为14.4°±7.1°,术后即刻为2.6°±3.8°(P0.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4.0°、3.8°±4.2°,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矢状面上,术后及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SVA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术中矫形时发生凸侧椎弓根螺钉切割,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右足背伸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个月后完全恢复。2例代偿弯进展,1例行翻修手术。结论:继发于腰骶部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单一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可明显矫正腰骶部原发畸形,改善近端代偿弯及冠状面失平衡,并且矫形效果在远期随访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经前路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月,76例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前路选择性矫正融合术。患者共76例,男19例,女57例,平均年龄为16.2岁(13~27岁)。按照Lenke分型,Ⅴ型41例,Ⅵ型35例。其中Lenke Ⅴ型术前胸腰段侧凸Cobb角平均51.3°(38°~65°),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35.5°(23°~41°);Lenke Ⅵ型术前胸腰段侧凸Cobb角平均53.4°(46°~68°),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39.2°(27°~51°)。所有患者均接受侧前路矫正选择性胸腰段融合。术后以及随访中对胸腰段侧凸矫正以及胸段代偿矫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采用SRS-22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状况。结果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2~5年)。Lenke Ⅴ型组术后胸腰段侧凸Cobb角平均11.2°(3°~15°),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8.3°(2°~11°),最终随访时分别为13.2°(5°~17°)和10.1°(4°~15°),无躯干冠状面失代偿发生;LenkeⅥ型组术后Cobb角平均16.3°(8°~21°),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13.7°(11°~19°),最终随访时分别为17.5°(11°~24°)和15.2°(14°~21°);仅1例发生躯干冠状面失代偿,但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以及最终随访时填写了SRS-22评分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经前路矫正、选择性融合可以获得良好矫正,术后胸段弯曲能够获得较好的代偿矫正,并在远期随访中维持矫正效果和躯干冠状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板结合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32足),骨缺损处植入骨修复材料,行跟骨锁定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30个月。Bhler角:术前为-12.7°~35.2°(12.5°±10.7°),末次随访时为20.0°~37.1°(28.6°±5.2°);Gissane角:术前为80.0°~127.7°(103.6°±14.1°),末次随访时为100.5°~130.5°(117.4°±8.7°);跟骨宽度:术前为36.8~48.6(40.5±2.7)mm,末次随访时为32.8~40.1 mm(36.9±2.0)mm;跟骨高度:术前为33.1~47.2(41.8±3.9)mm,末次随访时为41.0~52.3(46.5±3.0)mm;以上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0足,良18足,可4足,优良率87.5%。结论锁定板结合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能够复位塌陷的跟骨关节面,固定牢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技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1~58岁,平均28.6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躯干偏移(trunk shift,TS)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F-36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其临床疗效,使用Frankel分级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并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68.9±108.3)min(312~7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 173.7±1 226.6)mL(800~5 100mL),随访时间平均22.5个月(12~40个月),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124±20.4)°(91°~160°),侧凸Cobb角平均(87.2±45.2)°(0°~156°);术后后凸角平均(46.8±21.5)°(10°~120°),侧凸角平均(49.1±26.9)°(0°~109°),矫正率分别为62.3%和45.2%;末次随访时后凸、侧凸Cobb角有轻度丢失,但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由术前的(38.6±17.2)mm减少至(11.5±11.2)mm,SVA由术前(33.5±11.4)mm减少到术后(9.6±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14例次(37.8%)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0.8%),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1例,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非神经系统并发症10例次(27%),包括胸腔积液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消化系统并发症3例;螺钉松动拔出1例,螺帽脱落1例。结论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应充分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通过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患者,27例获得随访.术前冠状面主凸cobb角为48.6°(42°~63°),侧凸平均柔韧度34.2%.术后平均随访27.4个月(24~36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矫形效果和躯干平衡情况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进行患者主观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外观明显改善.冠状面主凸平均Cobb角矫正率为62.1%.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2.3°.冠状面平衡由术前平均26 mm矫正为术后平均8 mm.腰椎前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36.7°增加为39.6°.[结论]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冠状面和矢状面矫形,重建躯干的平衡,主客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5-12采用腰椎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骼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23例短节段腰椎结核,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3(11~36)个月。1例术后2年椎弓根钉断裂,但骨愈合良好,其余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症状者末次随访时均完全恢复,9例后凸畸形均得到矫正。术前Cobb角为14°~36°(22.2°±10.3°),术后矫正至2°~12°(12.4°±4.6°);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2°~12°(12.8°±5.5°),未出现明显矫正丢失。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但病灶清除技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生长棒治疗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0岁(7.5±2.1岁)。随访时间2~10年(5.1±2.8年)。生长棒置入术后每6个月撑开1次。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后凸角、躯干高度(T1~S1),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侧凸Cobb角69.0°±21.2°(43°~90°),末次随访25.3°±15.0°(12°~45°),矫正率63.3%。躯干高度术前323.0±29.1mm(288~355mm),末次随访400.5±25.7mm(361~430mm),躯干高度增加77.1±18.3mm,每年继续生长11.7±3.3mm。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9.2%。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包括内置物失败9例次(56.3%),交界区后凸5例次(31.3%),内置物外露1例次(6.2%),深部感染1例次(6.2%)。9例后凸角50°患者中6例(66.7%)出现并发症,4例后凸角≥50°患者中3例(75%)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结论: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可有效改善脊柱畸形,并且保持躯干的继续生长;伴有严重后凸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路截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矫形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疗效。方法对26例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后路截骨、椎弓根内固定矫形。8例行后路Ponte截骨,13例行椎弓根截骨术(PSO)联合Ponte截骨,5例行全椎体切除术(VCR)。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的变化及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60个月。侧凸Cobb角:术前30°~135°(90.7°±30.6°),术后12°~30°(18°±5.6°),矫正率为82.5%,末次随访13°~32°(20°±5.8°),丢失4.3%;后凸Cobb角:术前20°~60°(40.6°±18.5°),术后10°~26°(16.8°±6.2°),矫正率为85%,末次随访13°~30°(20.5°±7.0°),丢失3.7%;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术前3.8~6.5(5.1±1.3)cm,术后0.3~1.3(0.7±0.3)cm,末次随访0.4~1.7(0.8±0.3)cm。所有患者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经延长固定节段后骨性融合。结论术前充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后路截骨方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矫形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弯,能有效矫正畸形和恢复脊柱冠、矢状面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SF-36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RS-22量表等评估其临床疗效,并使用AIS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共17例患者最终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8~55岁(34.6±10.9)岁,术前侧凸Cobb角51°~97°(78.5°±13.1°),后凸Cobb角50°~112°(71.8°±19.8°),C7PL-CSVL为58.4±21.3mm,SVA为56.4±51.2mm。手术时间200~540min(406.1±82.2min);术中出血量1000~12000ml(4088.9±2546.9ml)。术后侧凸Cobb角为37.7°±17.7°,后凸Cobb角为25.0°±16.4°,矫正率分别为51.9%±18.7%和67.2%±20.3%;C7PL-CSVL为18.0±9.4mm,SVA为27.6±16.9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24.3±1.8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后凸Cobb角分别为39.5°±16.6°和26.2°±17.6°,C7PL-CSVL为22.1±15.4mm,SVA为30.4±17.1mm,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丢失。术中监测均无诱发电位异常改变,无死亡、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肢体远端一过性感觉功能减退,1例患者椎体前壁骨折,1例患者螺钉置钉不良,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SRS-22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术后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后路选择性融合胸弯或胸腰弯/腰弯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后代偿弯的自发性矫形.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访2年以上的双弯型AIS患者共41例(男6例,女35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3.8(11~16)岁,随访时间平均29(24~36)个月.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UMC)分型Ⅱb1型13例,Ⅱc1型5例,Ⅱc3型7例,Ⅱd1型16例.分为选择性胸弯融合(STF)组21例和选择性胸腰弯/腰弯融合组(SLF)20例.术前、术后和随访2年时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和术前仰卧位左右弯曲像.结果 STF组和SLF组融合节段分别为(9.1±0.9)个和(5.5±0.7)个;术前和术后随访2年以上躯干偏移(TS)在STF组分别为(14.8±7.8)mm和(11.4±5.9)mm(P=0.048);SLF组为(24.7±7.3)mm和(13.2±4.9)am(P<0.001);STF组代偿性腰弯由37.7°±6.8°自发矫形为15.1°±8.4°(P=0.001);SLF组代偿性胸弯由27.4°±6.7°自发矫形为14.9°±5.0°(P<0.001).术前和术后2年在STF组中胸后凸由18.0°±6.8°降至13.5°±7.6°(P<0.01),腰前凸由37.9°±8.4°增至43.8°±6.8°(P<0.05);SLF组中胸后凸由12.8°±7.8°增至28.4°±10.8°(P<0.001),腰前凸由33.4°±8.8°增至39.6°±6.9°(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2年腰弯Lenke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后路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选择性融合胸弯或胸腰弯/腰弯矫正AIS代偿弯在冠状面、矢状面上自发性矫形程度不同,腰弯Lenke分型在两组中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DLS)的手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32例DLS患者采用改良MI-TLIF凹侧有序撑开、Cage偏置、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进行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通过手术前后脊柱全长片测量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失衡距离,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术后腰腿痛缓解情况,按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切口长度4.2~5.3 cm(平均4.5 cm),手术时间85~165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90~300 mL(平均120 mL),住院时间11~17 d(平均14.5 d)。32例患者中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12.5个月),未发现椎弓根钉棒断裂或Cage移位。腰痛、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从术前(6.8±2.3)分和(7.5±2.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9±1.3)分和(2.4±1.5)分,ODI从术前(41.4±2.7)%降至末次随访的(13.6±2.5)%;Cobb角从术前的(33.7±3.5)°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0.1±2.3)°,腰椎前凸角从术前偏离正常(22.6±8.0)°改善为术后偏离正常(3.3±1.4)°;矢状面、冠状面偏移距离分别从术前的(46.8±9.8)、(29.3±7.8)mm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9.7±7.6)、(10.7±6.3)mm;手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26/30)。结论改良MI-TLIF凹侧有序撑开、Cage偏置融合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低、矫形效果好、疗效确切等优点,是DLS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有效性.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46例患者,男14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66.4岁.节段行TLIF的标准:运动节段存在僵硬的后凸畸形,椎体在任一个方向存在明显移位、节段不稳定,冠状位L3或L4椎体明显倾斜;3个节段行TLIF 3例,2个节段21例,1个节段22例.随访2~5年,平均3.6年.影像学评价包括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和节段前凸角;临床疗效评价包括腰部和下肢症状的JOA评分.结果Cobb角术前平均31.7°3±14.4°,末次随访平均10.2°±6.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P<0.05),术后改善率67.8%.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27.5°±12.6°,末次随访平均39.3°±9.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7,P<0.05),术后改善率44.4%.TLIF节段前凸角术前平均6.5°±5.1°,末次随访平均11.6°±5.9°;TLIF节段的脊柱其他畸形和椎体移位均得到明显矫正.术前JOA评分平均(14.1±4.2)分,末次随访平均(22.2±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P<0.05),根据JOA评分恢复率,优良率84.8%;术后JOA评分增加与术后腰椎前凸角增加呈正相关(r=0.61.P=0.02).结论 选择性TLIF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恢复腰椎前凸、矫正节段畸形和移位,从而提高脊柱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者骨折椎体高度均明显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比:术前为49.2%±15.7%,术后3 d及3个月分别为99.2%±4.5%、91.1%±5.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为32.3°±9.6°,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分别为3.5°±3.4°、3.9°±3.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除5例A级患者无恢复外,其余较术前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结论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斜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0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一2019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0LIF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74±1.63)个月。术后(12.66±3.64)周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疼痛逐步减缓,功能逐步改善。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VAS和0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L)显著增加(P<0.05),而侧凸Cobb角显著减少(P<0.05)。至末次随访时,50例患者再次手术椎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下沉。[结论]采用0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53例。根据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X线片观察腰椎前凸角、侧凸角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85.2%。优34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90.6%。腰椎侧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5.4-6.1)。矫正到末次随访的(12.3±4.1);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15.2±4.6)。矫正到末次随访的(32.1±7.3)。无矫正角度明显丢失及内固定物失效。结论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管状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1月—2016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采用管状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IS-TLIF治疗28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  相似文献   

18.
CYL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YL脊柱内固定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74例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Denis爆裂骨折A、B、C型)患者资料,男性53例,女性21例,年龄(18 ~64)岁,平均(39±15)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未直接减压,亦未植骨融合.比较术前、术后、拔钉前及末次随访椎体前高压缩率、椎体楔形角、Cobb角、局部后凸角、腰椎疼痛及功能评分变化情况;记录切口感染、断钉、医源性脊髓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4~ 38个月,平均(20±11)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明显,为9.8°±5.1°,局部后凸角矫正丢失为9.1°±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和3.41,P<0.05);椎体前高压缩率、椎体楔形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obb角≤20°与术前Cobb角>20°的患者比较,末次随访时疼痛较轻(优良率98.3%比86.7%,x2=4.16,P=0.04),功能更佳(优良率88.1%比66.7%,x2=24.34,P<0.01).手术切口感染1例,断钉1例,螺钉松动1例,无医源性脊髓损伤病例.结论 CYL脊柱内固定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影像及临床结果满意,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胸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下胸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2~71岁,平均56岁;病程6~72个月,平均42个月.所有病例均一期完成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Cobb角测量,评价患者腰背疼痛、神经功能及胸腰段角度变化.结果 手术时间200~450 min,平均273 min;术中出血量600~1800 ml,平均954 ml;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11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23.7个月.术前VAS、ODI、胸腰段Cobb角分别为(7.91±0.83)分、66.36%±10.91%、5.91°±0.83°.末次随访时VAS、ODI分别为(2.18±1.90)分和25.45%±12.19%,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Cobb角度为12.18°±3.06°,较术前显著增大,出现病理性后凸.结论 下胸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表现复杂,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时容易漏诊.一旦诊断明确可一期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佳;对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在行下胸段椎管后壁切除减压的同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以免造成胸腰段病理性后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后路长节段固定、局限性减压治疗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9例,均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局限性减压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腰椎JOA评分由术前(11.5±3.6)分增加到术后(23.4±2.1)分(P〈0.01),临床改善率75.3%;术前ODI为(68.2±2.4)%,术后改善至(34.2±1.7)%(P〈0.01);冠状位Cobb角术前为(27.6±2.3)°,术后改善至(10.5±1.5)°(P〈0.01);矢状位腰椎前凸角术前为(11.8±1.2)°,术后改善至平均(35.3±1.6)°(P〈0.01)。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因感染内固定物取出,其余41例矫正效果无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现象,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掌握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后路长节段固定、局限性减压及植骨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