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由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的。他汀类药物除降低胆固醇作用外 ,还有保护内皮、减轻炎症、稳定斑块和减少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对治疗ACS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脂代谢紊乱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伴严重的脂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亦是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他汀类药物能否降低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已成为近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于MHD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剂,可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使血胆固醇水平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又可刺激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  相似文献   

4.
他汀药非调脂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血脂水平,而且具有多向、多效的非调脂作用,早期应用他汀药可以抗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本文即对他汀药非调脂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汀类药物因其调脂作用明显,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证明,他汀类药物能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减缓,甚至减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由此引发了一场“血脂革命”。临床发现,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作用,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管腔狭窄、减轻左室肥厚、降低心血管意外和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6.
对冠心病(CAD)预防治疗措施不仅需扩冠、抗血小板凝集、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并且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还应早期干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更要进行对已经形成的易损斑块干涉。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都是由于这种易损性斑块破溃引起。因此,对易损斑块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但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幅度在个体间差异由10%-70%不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很多,例如,疾病的发病机制,严重程度,药物的相互作用,患的年龄、性别、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伴发疾病等。但目前认为,参与药物代谢的酶,转运蛋白、受体和其他药物靶蛋白的遗传多态性(polymorphism)对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血脂水平,而且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细胞增殖、抗炎等多向、多效的非调脂作用,几乎可以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环节,明显促进斑块回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能具有改善骨代谢的作用,可能会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一、二级预防以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脂质代谢异常,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不稳定斑块破裂是ASCVD病人发生急性缺血性事件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已证实通过他汀强化降低LDL-C水平能够诱导冠状动脉斑块稳定和消退。然而,由于不能耐受他汀的不良反应,病人依从性差,导致LDL-C达标率低。即使LDL-C控制达标,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较高的残余心血管风险。近年来,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发展迅速,如依折麦布、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等已被证实可提高LDL-C的达标率,降低残余心血管风险,促进冠状动脉斑块的消退。现就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冠状动脉斑块消退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SC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利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沈奕  黄茂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9):689-69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该文就他汀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一、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虽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但是胰蛋白酶原胰腺内活化进而导致胰腺自身消化从而引发胰腺炎已经达成共识。临床上研究胰腺炎通常是比较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由于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所以很难通过穿刺取得病理组织;(2)通常胰腺炎的始发阶段在胰腺炎患者到达医院时已经结束。所以有关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较多,而且动物实验已经证实胰蛋白酶原的激活部位是胰腺腺泡,而不是间质和脂肪组织,这个发现使许多学者通过分离胰腺腺泡细胞来研究急性胰腺炎的始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S)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人工合成的SS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Oct)治疗38例和非OCt治疗59例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观察了两组以及Oct治疗用药前后血清淀粉酶及胰液淀粉酶的含量,比较了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Oct能有效降低血清淀粉酶和胰液淀粉酶的活性,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Oct有助于AP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1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量补液,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山莨菪碱(血液洗涤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122例确诊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2)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大量补液,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入654-2 20mg静滴,每日一次。当中心静脉压接近或略高于正常时应用速尿(10-20)mg静推。对照组(n=60)常规使用奥曲肽(0.25mg/h)。治疗组平均腹痛缓解天数2.3天,平均住院天数12.5天,病死率0(0/62),7天治愈率67.74%(42/62);对照组平均腹痛缓解天数6.5天,平均住院天数34.7天,病死率11.7%(7/60)及7天的治愈率30%(18/6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山莨菪碱,能控制病情进展,缩短病程和住院天数,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簇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异源二聚体硫酸化糖蛋白,目前研究推测簇素参与调节急性胰腺炎发病中胰腺细胞的凋亡、拮抗细胞坏死及抑制补体对细胞膜的攻击,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参与损伤胰腺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最终保护胰腺组织。现认为,簇素在急性胰腺炎中是一种保护细胞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s very complicated. It is a multifactorial as well as multifaceted disease. First of all, the etiologic agents initiate the pancreatic acinar injury by release of pancreatic enzymes and overstimulation of macrophages and neutrophils, then the cytokines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re liberated. There is also interaction between neutrophi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producing free radicals, the cytokines cause increasing vascular permeability, activating complement component, resulting in microcirculatory impairment and imbalance of thrombo-fibrinolytic system. Many of these events occur not only in the pancreas itself, but also in the other vital organs and tissues, leading to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nd complications. The sequencial events are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4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MPO)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并施与己酮可可碱治疗,研究血清MPO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及胰腺炎严重程度、时程的关系,确定MPO在AP中的作用,探索AP治疗新途径。方法选取43例AP患者(24例轻症和19例重症)和18例对照者,分别入选试验组与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2、3、7、14天的静脉血标本。通过RIA法测定血清MPO水平,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患者血清MPO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MPO最高水平出现在病程第一天,并且MPO水平于第三天下降。己酮可可碱可显著降低血清MPO水平。结论血清MPO水平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己酮可可碱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4例老年AP患者(老年组,年龄≥60岁)临床特征和疗效,并与同期收治的309例非老年AP患者(对照组,年龄<60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AP的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其次为高脂血症,老年组胆源性A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15% vs 59.55%,P<0.001),高脂血症性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14% vs 31.07%,P<0.001)。老年组和对照组主要全身并发症均为脏器功能衰竭(20.12% vs 18.77%,P>0.05),但老年组全身感染和持续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18.90% vs 18.77%),但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3% vs 3.56%,P<0.05)。结论 老年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易发生全身并发症,发展为SAP后病死率高,临床应予以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改善老年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Handbook5.0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终纳入4个研究,包括3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组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在腹痛缓解时间(OR=-2.98,95%CI:-4.98,0.97)、白细胞复常时间(OR=-4.63,95%CI:-5.29,-3.97)、血淀粉酶复常时间(OR=-3.85,95%CI:-4.49,-3.21)、并发症发生率(OR=0.34,95%CI:0.18,0.66)和住院时间(OR=-7.51,95%CI:-9.89,-5.13)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前研究显示,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内镜治疗组能显著减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及血淀粉酶复常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他汀类药物开始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90年代以后的许多重要临床试验如4S、WOSCOPS、CARE、LIPID等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1级和2级预防中的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20.
Therapy of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awaits further improve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rapyofacuteseverepancreatitisawaitsfurtherimprovementWUXianZhongSubjectheadingspancreatitis/therapy;pancreatitis/drug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