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免疫细胞在HBV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对近年来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在HBV相关性疾病,尤其是HBV相关性肝纤维化和肝衰竭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回顾。指出了Treg和Th17在HBV感染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期待后期研究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对Treg或Th17进行调节,为HBV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如何提高肝细胞癌治愈率和降低其复发及转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是一种重要的CD4+Th亚型,在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发现,归纳了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意义,为Th17在肝细胞癌治疗新靶点及判断预后方面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HBV持续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应答相关,CD4+T淋巴细胞在HBV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恢复与CD4+T淋巴细胞亦相关。近年来新发现CD4+T淋巴细胞的2个亚群,即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它们与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的病情进展以及肝损伤相关。初步总结了Treg和Th17的分化及功能,综述了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中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抗病毒治疗后二者的变化,旨在为临床进行免疫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慢性HC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Tfh)所占比例,ICOS及负性调控因子PD-1、Tim-3在Tfh细胞上的表达。方法以31例HCV感染者、9例HCV感染自愈者(SR-HCV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CD4+CXCR5+Tfh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率,同时检测其ICOS、PD-1及Tim-3分子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21及HCV抗体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HCV RNA滴度;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CV感染者及自愈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率升高(P〈0.05);HCV感染者CD4+CXCR5+Tfh细胞比率高于自愈及健康对照(P〈0.05);HCV感染及自愈者CD4+CX-CR5+Tfh细胞ICOS、PD-1、Tim-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血清IL-21水平HC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HCV感染者HCV RNA载量与Tfh细胞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CD4+CXCR5+Tfh可能参与了抗HCV感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细胞)是一类同时表达恒定的T淋巴细胞受体(TCR)αβ(人为Vα24/Vβ11,鼠为Vα14/Vβ8)和NK细胞标志的T细胞亚群;主要起源于胸腺,发育成熟过程大多依赖于MHC-Ⅰ类样分子CD1d;主要分布于肝脏、骨髓、胸腺等器官,约占小鼠肝脏内成熟T淋巴细胞(T细胞)的30%,占人类肝脏T细胞的10%,外周血也有少量分布;主要经抗原提呈细胞表面CD1d提呈的糖脂类抗原活化,并迅速地释放大量的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通过调节Th1/Th2细胞间的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NKT细胞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诸多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肝脏疾病发病及其临床转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CD25+FoxP3+(forkhead box 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是一群专职的主动抑制针对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免疫反应的细胞,在维持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1].肝脏疾病的发生伴随着Treg的异常改变:慢性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进展与Treg数量增加有关[2],自身免疫性肝病Treg功能与数量降低[3].另外,Treg也参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4].现就Treg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等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转归的影响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CD4+CD25+IL-10+(Tr1)和CD4+IL-17+(Th17)的表达特点及其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收治的轻中度CHB患者和重度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同期无肝病诊断史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CHB患者及对照者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Tr1和Th17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检测血清中Foxp3、RORγt mRNA水平,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IL-17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轻中度和重度CHB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水平,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轻中度CHB患者相比,重度CHB患者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Foxp3、RORγt表达水平,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CHB患者中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失衡程度与CHB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因此,对于CHB患者,纠正Treg(特别是Tr1)和Th17表达失衡可能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时监测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比例改变,对于估计CHB患者病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Th17细胞是一种不同于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分化需要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IL)-6、转录因子孤儿核受体(ROR)γt等参与,分泌IL-17A、IL-17F、IL-21、IL-2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急性肝损伤、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和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对Th17细胞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不同时间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Balb/c小鼠建立柯萨奇病毒B3(CVB3)心肌炎小鼠模型(实验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在注射的第0、7、14、21、28和42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并计算心肌病理积分,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Th17/CD4+).结果 实验组7 d亚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积分(1.8±0.5)高于0 d亚组,14 d亚组病理积分在实验组各亚组中最高(2.8±0.4),从21 d亚组起病理积分开始低于14 d亚组,实验组各亚组与对照组相应时点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7 d亚组小鼠脾Th17/CD4+[(2.23±0.89)%]高于实验组0 d亚组,28 d亚组脾Th17/CD4+最高[(5.00±0.81)%],42 d亚组脾Th17/CD4+[(2.35±0.35)%]低于实验组28 d亚组,与对照组相应时点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存在Th17细胞,其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CHB患者(CHB组)8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HC组)20例作为对照。根据内毒素(ET)水平将CHB组分为ET阳性组和ET阴性组。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Treg和Th17百分比,以及ALT、HBV DNA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HB组Treg、Th17百分比、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与HC组比较均明显增高[(6.51±1.18)%vs(5.91±1.29)%,(4.99±1.07)%vs(4.18±0.87)%,2.12±0.83 vs 1.60±0.70,1.56±0.77 vs 1.09±0.59],P值均0.05。ET阳性组Treg、Th17百分比、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Th17/Treg、RORγt/Foxp3、ALT水平与ET阴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6.75±1.17)%vs(6.21±1.14)%,(5.39±1.03)%vs(4.48±0.91)%,2.29±0.90 vs 1.91±0.70,1.84±0.76 vs 1.23±0.64,0.82±0.19 vs 0.74±0.16,0.95±0.38 vs 0.74±0.54,(220.16±115.82)U/L vs(170.86±99.69)U/L],P值均0.05。ET阳性组HBV DNA载量比ET阴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HB患者ET水平与Th17、Treg及A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P值均0.05),而与HBV DNA无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体内存在的IETM可能通过调控Foxp3、RORγt mRNA表达增加,导致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升高,进而Treg/Th17比例失衡,使HBV难以清除而导致慢性化。  相似文献   

11.
细胞外囊泡(EV)是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膜结合小泡,能够选择性地富集特定蛋白和RNA,介导细胞间通讯。因此,EV具有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治疗靶标和传递载体的潜力。总结了EV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肝脏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强调EV在未来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肝病(AL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疾病。炎症反应是引起ALD肝损伤的重要原因。酒精入肠后可使肠源性内毒素经肝肠循环入血增多,进而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中Toll样受体4引起炎症因子的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引起肝损伤,而白细胞介素(IL)6、10等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中IL-6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通路上调肝细胞中多种抗损伤基因的表达,IL-10通过激活Kupffer细胞中STAT3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和再平衡的过程就是ALD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从炎症反应角度系统的综述了炎症因子在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核因子(HNF)4α属于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分化成熟的肝细胞中高表达。HNF4α在转录水平上调控肝脏特异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参与肝细胞极性的建立和维持,增强肝脏的合成、代谢以及解毒功能。HNF4α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逆转上皮间质细胞转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机制,参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过程。阐述了HNF4α的生物学功能,对其参与多种主要肝脏疾病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进一步发掘这一潜在的肝脏疾病靶向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沉默调节蛋白(SIRT)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的去乙酰化酶类,包括7个家族成员(SIRT 1~7)。定位于线粒体的SIRT-4具有去乙酰基酶、ADP-核糖转移酶、依赖NAD+蛋白脂酰胺酶和脱酰酶活性,参与线粒体蛋白翻译后修饰,调节体内多个代谢过程。由于代谢功能障碍与肝脏疾病息息相关,近些年,SIRT-4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日益受到关注。阐述了SIRT-4在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癌等疾病中的作用,为这些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MiroRNA(miRNA)可通过外泌体等载体分泌,游离于细胞之外,并可在循环血液中保持稳定状态。目前研究表明,循环血中miRNA的变化趋势与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相关,提示循环血中miRNA可作为疾病潜在的诊断和治疗分子靶标。研究表明多种miRNA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概述了目前关于肝纤维化进程中循环血miRNA表达差异的研究,多种研究提示循环血miRNA可为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炎症反应与肿瘤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肿瘤的生长增殖、代谢转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TAM多为M2表型,已经证实其在原发性肝癌中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代谢、转移及血管生成等作用。通过促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改变了肝癌细胞的一些生物学表现,这也许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肝癌治疗策略。就近年来TAM与原发性肝癌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及可能的治疗方案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肝脏自然杀伤细胞(NK)是一种与外周血NK细胞不同的肝脏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肝脏NK细胞在各种慢性肝脏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对抑制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生长,对抗肝纤维化均有益处,但同时其又刺激肝损伤和抑制肝再生(肝细胞增殖)。本文就肝脏NK细胞的特征、功能以及在各种常见慢性肝病中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二、三次打击学说仍是目前得到公认的NAFLD的主要发病机制。但近年来,肝脏免疫炎症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逐步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从肝脏免疫炎症的角度,阐述了肝脏免疫炎症导致NAFLD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