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前瞻性临床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事先的选题和设计,以及在临床实施中是否完全按照设计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处理是否合理等。前瞻性临床研究常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条件、设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前瞻性临床研究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医学论文写作前瞻性分析科学性强,可信度高,但难度较大,关键是制定好研究方案。制定研究方案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前瞻性临床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事先的选题和设计,以及在临床实施中是  相似文献   

4.
正前瞻性临床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事先的选题和设计,以及在临床实施中是否完全按照设计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处理是否合理等。前瞻性临床研究常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条件、设备等  相似文献   

5.
前瞻性临床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事先的选题和设计,以及在临床实施中是否完全按照设计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处理是否合理等。前瞻性临床研究常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条件、设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无创检测指标及指标间的优化组合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①收集心脏性猝死和对照组病例各100例,对其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RS宽度、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进行回顾性研究.②收集猝死高危和低危病例各50例的LVEF、心室晚电位(VLP)、心率变异性的SDNN指标、窦性心率震荡的心率起始(TO)和心率斜率(TS)等数据,随访1年,以心脏性猝死或室颤作为终点事件,对上述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前瞻性研究.结果 经回顾和前瞻性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S、SDNN、LVEF(〈35%)与心脏性猝死有相关性,检测指标LVEF(35%~40%)联合VLP、TO和TS对预测心脏性猝死有临床价值.结论 TS、LVEF(〈35%)、SDNN、LVEF(35%~40%)联合VLP预测心脏性猝死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87年4月和88年4月两次对浙江省建德县更楼镇(译音)的新狮和玉河两个村1岁以上的2800位居民进行了HERS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收集的1811份血清标本作了汉坦病毒抗体的检测。该县自1963年发现首例HERS以来,病人逐年增加,至1986年达140/10万,更楼镇的发病率达3.2/1000,几乎是该县其他地方的3倍(1.3/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肺血栓栓塞临床表现区别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老年人肺血栓栓塞(PTE)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4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组,分为老年(≥65岁)组和中青年(<65岁)组,比较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差异.结果 两组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老年人晕厥发生率高,而咯血和胸膜炎样胸痛发生率低,氧分压在老年人降低显著,但经过校正年龄后,计算氧分压占预测值的百分比,与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人PTE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误诊,如果老年人出现晕厥,尤其合并有低氧血症表现时,应该将PTE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二者之关系,本文对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自然病程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对25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梗塞前心绞痛的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在3月随访期中,128例病人有23例发生心肌梗塞(18.0%),40例仍有心绞痛(31.3%),65例心绞痛未再发作(50.8%)。在  相似文献   

10.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前瞻性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即刻和长期效果。方法  1 997年 5月~ 2 0 0 0年 1 2月共 4 6 5例冠心病患者入选该研究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 4 6 5处靶病变狭窄程度 6 0 %~ 99%,平均 (79± 1 0 8) %,均为单支、单处病变 ,随机分至无预扩直接支架组 (A组 )、预扩后置入支架组 (B组 )及单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组 (C组 )。结果 A组与B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TCA组术后即刻残余狭窄明显大于两个支架组 (P <0 0 1 )。A组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及球囊导管用量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消失。随访 8~ 5 1(2 7 9± 1 5 9)个月 ,A、B、C组心绞痛复发率分别为 4 3 %、1 8 6 %及 2 9 5 %(P <0 0 5 ) ;共有 1 87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示A、B、C组再狭窄率分别为 8 6 %、1 3 3 %及 2 8 6 %,无症状存活率分别为95 2 %、80 3 %及 6 8 2 %(P <0 0 1 )。结论 对选择恰当的冠状动脉病变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安全性和较理想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关系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新诊断恶性肿瘤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评估合并糖尿病患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肿瘤分期、治疗和生存率等疗面的差异,研究糖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16 890例新诊断恶性肿瘤患者中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精尿病患者的肿瘤分期、治疗和远期生存情况、伴随疾病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9.57%的肿瘤患者在初次诊断时患糖尿病,胰腺癌、肾癌、结肠直肠癌、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依次为18.76%、16.76%、12.34%、10.97%.合并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肿瘤分期较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糖尿病的结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上更多选择手术治疗.除前列腺癌外,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其中位生存时间、3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经校正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后,合并糖尿病的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肾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患者死亡风险高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8%~55%(P<0.05).结论 糖尿病人群的恶性肿瘤患病率较高,且肿瘤分期较晚,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癫痫患病率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痴呆与变性病专病数据库中AD患者,统计AD合并癫痫的患病率,分析神经心理学评估特点、临床发作表现、脑电图特征等,并与不合并癫痫的A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376例AD患者中11.4%合并癫痫。其中4.0%患者出现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早于AD确诊时间,7.5%在AD确诊后出现。AD患者中首次出现癫痫年龄为(59.8±19.9)岁,确诊为AD年龄为(62.8±6.6)岁。癫痫类型多为局灶性发作(65.1%),脑电图表现多为局灶慢波(69.8%)及局灶癫痫样放电(23.3%)。合并癫痫AD患者较不合并癫痫AD患者确诊AD时间提前8年。结论癫痫在AD患者中具有更高的患病率,癫痫可能是认知损害进展为AD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癫痫及认知损害可能对延缓痴呆进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性反应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重型及极重型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0%,幸存者往往留有后遗症~([1]).中国曾是乙脑高发区,随着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乙脑发病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后续硫唑嘌呤(Aza)维持治疗为对照,前瞻性研究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Ⅳ、Ⅳ+Ⅴ、Ⅲ+Ⅴ型和Ⅴ型活动性LN 92例,男女比例为1676,年龄在12~60岁,随机分为多靶点治疗组(诱导期FK506剂量为3~4 mg/d,MMF剂量为0.75~1.0 g/d;维持期剂量FK506剂量为1.5~2.0 mg/d,MMF剂量为0.5~0.75 g/d)和CTX-Aza组[诱导期采用IVC治疗0.5~1.0 g/m2BSA,1/月,维持期予Aza治疗1~2 mg/(kg·d)].总疗程18个月,诱导期初定6个月;若6个月内未达完全缓解(CR),诱导期延长至9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6 mg/(kg·d)]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诱导治疗期完全缓解率(CR,定义为尿蛋白定量<0.4 g/24h,尿红细胞<10万/ml,无管型尿和白细胞尿,血白蛋白≥35 g/L,SCr正常或上升不超过基础值的15%. 结果(1)多靶点治疗组Ⅳ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与CTX-Az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 vs 60.0%,P>0.05).(2)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显著高于CTX-Aza组(75.0% vs 16.7%.P<0.05).并且治疗9个月时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正常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CTX-Aza组(72.7% vs 16.7%,P<0.05).(3)多靶点治疗组,Ⅳ型、Ⅳ+Ⅴ型LN患者诱导治疗期CR率都较高,均为75.0%,其次是Ⅲ+Ⅴ型(66.7%).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最低,仅16.7%,显著低于Ⅳ型、Ⅳ+Ⅴ型LN(P<0.05).(4)诱导治疗期由6个月延长至9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CTX-Aza组Ⅳ型和Ⅳ+Ⅴ型LN的CR率有所增加.(5)多靶点治疗组24例患者在诱导治疗完成后接受重复肾活检,结果显示肾组织AI评分均值由9.0±4.0降至2.1±1.7(P<0.01),AI≥8分的患者比例也由75%降至4.2%(P<0.01).同时肾组织CI评分均值由0.7±1.0增至2.2±1.3(P<0.01),CI≥3分的患者比例从12.5%增加至37.5%(P<0.05).(6)多靶点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肝酶升高、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感染、脱发、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等,未见月经紊乱和停经报告.多靶点治疗组胃肠道症状、WBC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TX-Aza组(P<0.05);血压升高发生率则高于CTX-Aza组(17.74% vs 0%,P<0.05). 结论多靶点诱导治疗对Ⅳ型、Ⅳ+Ⅴ型和Ⅲ+Ⅴ型LN均有显著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探讨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两组心率≤65次/min各100例患者分别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多种重组技术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根据运动伪影影响分为优、良、差,使用剂量长度计算各自的有效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瞻性组平均辐射剂量为(2.81±0.48)mSv明显低于回顾性组的(10.16±1.09)mSv(P<0.01);前瞻性组诊断性冠状动脉节段和非诊断性冠状动脉节段为95.2%(1165/1224)和4.8%(59/1224),与回顾性组的94.1%(1186/1261)和5.9%(75/12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率稳定在65次/min以下的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能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达到回顾性心电门控诊断质量的影像,是切实町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前瞻性观察激素联合赛可平(MMF)和他克莫司(FK506)(多靶点组)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IV-CYC)进行比较。方法:79例经肾活检确诊的IV型、Ⅴ+Ⅳ型和Ⅴ+Ⅲ型LN患者随机分为多靶点组(n=45)和IV-CYC组(n=34)。两组患者均先使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多靶点组中MMF(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剂量1g/d,MMF血药浓度(MPA-AUC0~12h)目标值为20~30mg·h/L;FK506(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剂量4mg/d,FK506谷浓度维持4~7ng/ml。IV-CYC组CYC剂量0.5~0.75g/m2BSA,每月1次。诱导治疗疗程6~9个月。疗效主要指标为完全缓解率(定义为尿蛋白<0.4g/24h,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肌酐正常,无肾外活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多靶点组[女39例,男6例,平均年龄(25.1±9.3)岁]与IV-CYC组[女30例,男4例,平均年龄(30.4±8.9)岁]的基础临床指标和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诱导6月(53.3%vs29.4%P<0.05)和9月(62.2%vs42.6%,P<0.05)的完全缓解率多靶点组均显著高于IV-CYC组。多靶点组Ⅴ+Ⅳ型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IV-CYC组(50.0%vs16.7%,P<0.05),Ⅴ+Ⅲ型的完全缓解率也高于IV-CYC(54.5%vs22.2%,P>0.05)。IV型LN两组缓解率无差异。多靶点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V-CYC(31.1%vs70.6%,P<0.01),其中多靶点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11.1%)和带状疱疹(6.7%),IV-CYC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23.5%)、白细胞减少(13.7%)和皮肤感染(8.8%)。两组分别有2例和1例并发肺部感染,无一例死亡。结论:激素联合赛可平和他克莫司组成的多靶点疗法治疗LN的疗效优于CYC静脉冲击疗法,尤其对Ⅴ+Ⅳ型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多靶点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还需要多中心和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名老中医经验方心复力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59例,分为非暴露组(175例)与暴露组(184例),非暴露组分为非暴露A组(常规西医治疗12周)85例与非暴露B组(常规西医治疗24周)90例,暴露组分为低暴露组(86例)和高暴露组(98例)。低暴露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复力颗粒12周;高暴露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复力颗粒24周,评价心复力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低暴露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非暴露A组的70.6%(P0.05);高暴露组总有效率为89.8%,高于非暴露B组的73.3%(P0.05);治疗后,非暴露A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P0.05);非暴露B组NT-proBNP、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NT-proBNP、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暴露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非暴露组(P0.05);非暴露A组与低暴露组NT-proBNP、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暴露B组与高暴露组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复力颗粒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前瞻性临床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长期应用后眼的安全性.方法 对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研究;每天服用羟氯喹400 mg;每3个月以VAS方法记录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等主观症状,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唾液流率、滤纸试验,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和眼底情况,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主观症状(口干、眼干关节痛)和治疗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或P<0.05);ESR、血清IgG、IgM明显下降(P<0.01),其他客观指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1例患者眼底检查诊断为双眼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羟氯喹的视网膜病变不完全符合.结论 羟氯喹可部分改善患者口眼干、关节痛的主观症状;可降低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羟氯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长期服用仍有发生眼底病变可能,建议服药期间每间隔6个月进行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9.
病死率是指平均每百名病人中死于该病的人数。某病病死率=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某病病人数×100%该指标多用于医院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上。某病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一般是1年)内人群中因某病而死亡的人数。某病死亡率=某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或100,000/10万)该指标多用于统计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和大黄素(三联疗法)对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24例,年龄14~55岁,尿蛋白≥1.0g/d,血肌酐(SCr)≤267μmol/L,肾活检病理Lee氏Ⅲ级以上.根据尿蛋白、SCr及肾病理配对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2),治疗组接受雷公藤多甙、苯那普利和大黄素三联治疗,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和苯那普利治疗.疗效分为缓解(尿蛋白<0.4g/d,血浆白蛋白>35.0g/L,SCr<110μmol/L)、部分缓解(尿蛋白>0.4g/d,但下降>基础值的50%,肾功能稳定,SCr上升<基础值的25%)及无效(尿蛋白>1.0g/d,或SCr上升>基础值的50%).治疗12个月后9例治疗组和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复肾活检,利用Scion Image 4.02 β软件进行病理图像分析肾小球指数(GI)、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指数(TI)以及间质血管病变指数(Ⅵ).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5例(42%)缓解,6例(50%)部分缓解,1例(8%)无效,对照组分别为2例(17%)、7例(58%)和3例(25%).治疗组尿蛋白下降快于对照组,治疗0、1、3、6、9、12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分别为(2.04±0.76)g/d、(0.76±0.45)g/d、(0.51±0.31)g/d、(0.57±0.31)g/d、(0.55±0.43)g/d、(0.81±1.09)g/d,对照组分别为(1.88±0.67)g/d、(1.43±0.74)g/d、(0.79±0.58)g/d、(0.68±0.34)g/d、(2.03±1.90)g/d、(1.27±1.45)g/d.治疗组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12个月后SCr保持稳定[(140.6±19.0)μmol/L vs(134.1±24.1)μmol/L,P>0.05],对照组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SCr无变化[(126.6±19.6)μmol/Lvs (129.5±26.6)μmol/L,P>0.05].重复肾活检病理定量分析发现治疗组GI显著降低(0.314±0.054 vs 0.243±0.042,P<0.05),对照组GI则增加(0.274±0.065 vs 0.304±0.056,P>0.05).治疗组TI由0.183±0.112降至0.148±0.100(P>0.05),对照组TI无明显改变(0.278±0.102 vs 0.273±0.14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Ⅵ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及大黄素三联疗法能有效减少IgAN的蛋白尿、稳定肾功能并减轻肾脏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